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宋应星的情绪

张钧离开了,留下了机灵的白掌柜带着下人和侍女们守在门外随时服侍宋应星。

但让刘一峰意外的是宋应星并没有立刻开口,反而是仿佛陷入了沉思一般的坐在那里皱眉。

宋应星的确在思考,或者说自省。对张钧提出了请求后,他就发现了自己的异常:他为什么想要和刘一峰聊那些东西?

刘一峰自然不会打扰他的思考,但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给宋应星倒茶了,氛围越来越奇怪,刘一峰感觉到了压力。

于是他决定做点什么。

“对不起,宋大人!”

他故意在倒茶的时候倒的猛了一点,茶水流到了桌面上。

看着刘一峰手忙脚乱的在擦桌子,宋应星终于把思绪拔了出来。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既然没有找到答案,那就相信直觉吧。

“刘一峰,接下来我要和你说的话,没有我的允许,你不准告诉给任何人!一旦让我知道你泄漏出去了,我保证你会在东山州当民夫当到死的!”

这话真的把刘一峰吓到了,倒不是那惩罚吓人,而是宋应星好像准备和自己聊一些自己不该听的话。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他还在想办法拒绝,宋应星已经开始说了。

“这件事还要从上任管事郝平郝大人说起……”

宋应星想和刘一峰聊的事是东山州的战略方向,本来此事怎么都不可能和刘一峰扯上关系的,但宋应星把基础情况介绍完后,刘一峰就明白为什么宋应星会想和自己聊这个了。

一切都和自己找到的金子有关。

东山州这几年面临的窘状,可能部分消息灵通的部分商行人士都知道了。所以去年上任管事郝平修金山城的时候,真正大商行是没有出手的,只是让他们投资的小商行去试了试水。

而到了今年,张匪牵扯出的金矿矿脉的消息一出来,这些大商行立刻就出手了,不然新金山城为什么修的这么快?

他们两人现在所在的这处属于张钧家族的别院就是明证。

另外,船队商会的邱麒麟今年才选择南下金山城在金山湾三角洲建立船队商会总部,东山州粮食豪商孙家也是今年才在金山城扩大业务的,他们都是明证。

海事局自然是把这些现象都看在眼里了,大部分高级官员都重重的松了口气,认为东山州渡过危机了,而帮他们渡过危机的人就是他刘一峰。

但问题也来了。

他刘一峰也不是说是挖到了金子,而是淘到了金子。并用事实证明了东山州东部山区山脚的整个水系,都可能淘到金子。

而这就是他宋应星为难的地方:他没办法在保证金子不外流的前提下开始淘金!

“刘一峰,我不得不承认,你的好运帮了我很大的忙,但为什么偏偏是以这种方式呈现的。”

刘一峰撇了撇嘴,他不认为自己运气好。淘到金子靠的是后世的客观事实和自己几个月来的尝试与努力。只不过不能说出来,在外人看来的确是他刘一峰运气特别好。不然那么多去挖金子的商行,怎么就没人想起来去河滩里淘金呢?

“宋大人,据我所知,中原历史上也出过在河里淘金的事的。”

宋应星点了点头,当刘一峰的求援信送到他手上后,他第一时间就去自己的藏书室翻看了自己为了写《天工开物》收集的典籍的。

“但是中原历史上在河滩里淘金的规模都没东山州这么大。”

华夏的金矿储备是很丰富的,但特征是分布非常广。基本上只要有山区就可能出现金矿矿脉,储量还有大有小。

而北美的金矿矿脉基本都在内华达州的山下面了,那可是后世勘测出来的世界第一大金矿储量的矿脉呀,所以才会让无数条矿脉西边的水系中充满了黄金,这种情况是超大型金矿特有的现象。

华夏版图上的确没有这种超大型金矿,所以对宋应星来说,这还真是华夏历史上头一遭面对这种情况。

“那让海事局圈出来一片地,就我营地那片区域就挺合适的,让民夫们就在那里面淘吧。”

不过刘一峰刚说完,就自己摇头否定了这个注定没用的提议。

当海事局开始圈地淘金后,金山城东面水域中能淘到金子的消息绝对盖不住。或许大部人会相信只有海事局圈起来的那片区域的水中有金子,但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只要出现个在其他水域抱着“试试也没啥损失”的心态开始淘金的人,而这个人也淘到了金子,那么金山城东面广阔水系中有金子的事就再以瞒不住了。

海事局那么多官员,能做到和宋应星一起讨论对策的不可能全部都是裙带关系上来的无能之辈。

海事局内部的贪腐情况并不弱于本土朝廷传统官员,但海事局作为朝廷最新锐的势力,还是讲究能力配其位置的。光贪污没对应职位能力的官员,有背景的会被海事局闲置养着,没背景的会被“友善”的退,呃,请回朝廷,让他去混传统官场。

所以刘一峰提出的提议,海事局内部早就有人提过了,那个官员当时甚至还把后续怎么处理那个“试试也没啥损失”的幸运儿的方案都说出来了。但是经过内部讨论,还是全员否了那个提议。

因为真的拦不住的。

“宋大人,金山城回藟山城的方法,是不是都被海事局掌握着呢?”

宋应星对刘一峰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个年轻人果然一眼就看穿了关键:“除非他们选择翻山越岭,基本上海商通道已经被我们海事局掌握了。”

刘一峰心想船队商会的邱老板,这次算是赚大发了。海事局需要他来帮忙掌控航道,间接的就是为他“官方钦定合作伙伴”的身份背书呀。当然,这个官方钦定肯定是自封的,海事局不会承认。甚至邱老板也不会承认,但东山州其他人肯定会这么认为的。

有了这个“官方钦定”的身份后,以后东山州地界其他船掌柜想挑战邱麒麟,就要掂量下自己的份量了。

“既然如此,那您看这样行不行:在金山城和藟山城同时设置海关。”

海关一词是晚清时出现的,但它所代表的意思宋朝就有了,宋应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他点了点头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这些海事局都讨论过了,可依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宋应星没有说根本问题是什么,他看刘一峰能不能分析出来。

刘一峰果然陷入了思考,看着他思考的样子,宋应星开始有些明白自己之前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了和刘一峰聊聊这些说不定就能找到一条出路的感觉了。

一方面,他的确很认同刘一峰。另一方面,他需要找个不会影响他东山州海事局管事形象的人当他的“马桶”。

南洋级上的时候,刘一峰虽然已经开始做了很多事了,但宋应星并不知道,却依然觉得此子非池中物。到了现在,他已经坚信刘一峰的确非池中物了,特别是之前刘一峰交待了他为了恢复自由身所做的种种事迹后。而且他还在东山钱庄的进攻下活了下来,还打赢了。

吴姓官员虽然不重视刘一峰,但送回来的奏折上依然是写清楚了张钧麾下得力干将对战斗的评估的。最后总结的时候那个武将感叹了一句:同样的情况,让他带队的话,可能还没刘一峰做的好。

这些都说明了刘一峰此人很有能力。

也正是因为宋应星产生了这种认同心理,他下意识的把刘一峰当成了一个够资格和他说话的对象了。

宋应星这段时间其实过的并不轻松,刚接手东山州,其实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本来半年左右的平稳过渡就能掌握东山州的,却因为张匪发现了金矿矿脉一事打断了,这导致了他并没有完全掌握郝平留下来的东山州海事局。

每一个空降领导都知道这半年左右的平稳过渡期有多重要的。

别看现在东山州海事局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他马首是瞻,但其实内心还是没服气的。

有两件事就是明确的表现:

吴姓官员先斩后奏的留在了营地,众官员宁愿选择第二次跨大洋询问本部都不相信他宋应星的能力。

包括张钧在内的很多官员,都以为吴姓官员当时接管刘一峰的营地是宋应星示意的,但其实并不是。

简单想想就能明白的道理:河滩淘金的事和那边淘金区域都没有暴露,海事局也过去人接管住了,那有什么必要让你一个高级官员亲自坐镇?

你是宋应星钦点的处理此事的人,此事件已经结束并顺利过渡到了海事局手中,可以说大局已定了,你这个钦点的处理此事的人不回来述职,却坐镇那里还一副要把刘一峰营地建立城淘金大本营的态势。

这吴姓官员想干嘛?

不就是看中了那片能淘金的区域是未来东山州最热门的地方,想制造既成事实让自己成为东山州海事局管理金矿的负责官员嘛。

这种小九九,在张钧带着刘一峰回来时,宋应星没看到那个吴姓官员只收到他的信件时就猜到了。

对于领导来说,手下的擅自行动很多时候并不是好事。官场上的规矩是:我给你的才是你的。

除非事急从权另说,但现在事不急呀。

他当时选择忍了下来,等事后找个借口把吴姓官员调走,再安排投靠自己的官员去管理金矿。

后来又发生了众官员宁愿选择第二次跨大洋询问本部都不相信他宋应星能力的事,宋应星内心就憋着一股火了。

而这股火他是真的找不到人发泄。

这种事不可能找下属,3个弟子也不可能,因为他们不是真的弟子只是政治交易而已。

至于张钧就更不可能了,但没想到遇到了刘一峰。一瞬间,他就有了说出来的冲动,刘一峰就这么成为了宋应星的人情绪马桶。

(年底忙,公司第二波阳了的人出现了,天天加班没时间写,这些都是存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