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殖民全球,打造海上日不落 >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亏大了

“大头领,你这是要去干吗?”

李鸿基看着一身黑衣服黑裤子连头上都裹上了黑布的刘一峰和马晨,不明白他们两不去睡觉半夜起来干什么。

“我去隔壁叫他们起床尿尿了。”说完就留下了一脸懵逼的李鸿基顺着绳子跳下了营墙。

然后是马晨,他耿直的对李鸿基笑了笑,也下去了,李鸿基注意到那把在仓库中吃灰的军品弓居然在他背上。

明朝虽然从中明开始,火铳就开始了大规模使用,这个时代的万历朝,火器更是直接追上了世界一流水平,普及度甚至超过了西方,但弓箭依然没有被淘汰。

明边军喜欢用开元弓,开元弓使用的是竹胎和牛角制成,桑榆木做稍,牛角和坚木做弓弣,属于软弓,即便是在奔腾的战马上也能开弓射箭。

这属于是蒙古人给中原汉人留下的印记。

要知道宋朝的弓普遍是硬弓,所谓的硬弓软弓就是弓力上的区别,硬弓自然弓力大弓身硬,软弓反之。

大明重新天地后,其实很多元朝的东西都留了下来,这属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汉人并不是迂腐的民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老祖宗的智慧。

软弓就这么成为了大明边军的制式弓。

不过软弓的有效射程和火铳几乎差不多,这就导致了万历朝张居正改革后,火器慢慢替代了弓箭,毕竟培养一个火铳手的成本远低于培养一个弓箭手。

但弓箭依然有火铳不能替代的优势,那就是隐蔽。

“嗡!”

“啊!”

“敌袭!”

“又来了!?”

“有看见是从什么方向射来的嘛?”

“混蛋呀,快点把火把拿来呀,快点找到他们!”

“嗡!”

“啊!”

两箭一死一伤,马晨和刘一峰匍匐在灌木丛中,两人的黑衣服上插满了折断的树枝,白天或许还能一眼看出来异常,但在夜晚,不走近了用火把照耀,根本看不出来那里居然趴了两个人。

等营地终于安静下来后,刘一峰小声的对马晨说道:“再来一箭,射从左边数的第5个帐篷。”

刘一峰刚才看见夏杰进去了,到现在都还没出来。

马晨点了点头,小心翼翼的慢慢起身拿出弓箭开始寻找目标。他们距离夏杰所在的帐篷大概100步左右,这基本上是马晨射程的极限了,再远点他很难保证射中了。不过这个距离他也只能射中帐篷那么大的目标,要明确射中帐篷的某个部位他还是做不到的。

确认了目标后,马晨搭箭开弓,又是“嗡”的一声划破夜空。已经有些神经质的探险者们立刻被惊醒,等待着一声惨叫来确定自己的确听到了弓箭的破空声,而不是在做梦。

惨叫没等到,等到的是夏杰的怒吼:“去给我抓住他!”

按照约定,马晨射出这箭后立刻朝营地方向跑去,留下刘一峰继续趴在原地。

众多已经被骚扰到神经快被怒火烧断的探险者根本没去想这种情况下距离营地这么近的地方还有个人趴着,全力的追杀背着弓的马晨。

马晨猎户出身,是在太行山敢和东北虎周旋的人,在树林中的灵活度或许只有李姓男子那帮在安南都护府的丛林中历练过的人才追得上,而那帮人目前躲在暗处默默观察着夏杰和刘一峰之间的战斗,所以其他探险者很快就被马晨甩开了。

这些探险者正在讨论要不要分散搜索的时候,营地方向出现了火铳开枪的声音。

刘一峰直起身,根本不看自己有没有打中,疯了一般的朝夏杰营地外的黑暗跑去,追杀他的人明显比追杀马晨的要少的多。毕竟奔跑中开弓射箭是件几乎不可能的事,但奔跑中上弹然后突然回头一枪却是完全可能的事。

被弓箭射中了只要不是要害都还有得救,被火铳打中了,哪怕不是要害都有很大几率死亡。

深知这点的探险者们别看追击刘一峰的声势足够大,实际上真正出力去追的没几个。

东山钱庄的人冲进了夏杰所在的帐篷,但很快就被赶了出来,只留下了几个领导层的人,因为里面有弗朗机炮。

“怎么样,还有救嘛?”

“夏掌柜,他已经死了。”

“混账东西!”

夏杰是真的气疯了,刘一峰射死了他的两个弗朗机炮工匠之一。但刘一峰并不是有意射杀工匠的,他纯属有枣没枣打三竿,对着帐篷来了一枪。就这么巧,命中了那工匠。

火铳队的指挥知道夏杰在气什么,他们就算顺利拿下了金矿也无法对少主交代的,因为这两个工匠严格来说不是他们东山钱庄体系的,和弗朗机炮一样,都是是借来的。现在人死了一个,怎么编排借口只要对方铁了心要查,查出了一些端倪怎么办?

刘一峰昨天就盯上这顶帐篷了,他昨天和马晨偷袭的时候,就发现了夏杰总会带着人第一时间去保护这顶帐篷,他甚至在保护的人员中看见了张献忠,于是他就制定了今天来袭击这帐篷的计划。

为此,他让马晨去睡了一整个白天,就为了晚上有精神。对于袭击的结果是什么其实他和马晨都不关心,反正这一波偷袭足够让夏杰的营地草木皆兵了。

那些被搞了心态的探险者不是没想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但李鸿基平均每两刻钟扔出火把在营地前,这群探险者又不像正规军那样作战意志坚定,一看有可能暴露就乖乖的退回去了。

现在回头再看,李鸿基一开始的判断真的非常准确。夏杰别看人多,除了火铳手都是乌合之众。乌合之众最大的特点就是只能打顺风仗,但凡遇到攻坚他们就一点用都没了。

刘一峰和马晨在营墙上汇合的,两人脸上都是兴奋,肾上腺素还在起着作用,但准备再干一票的他们被李鸿基拦住了。

“大头领,你已经连续两个晚上去偷袭他们了,他们已经不可能没防备了!”

李鸿基阻止刘一峰再次出击并不是担心夏杰他们有了防备,而是觉得这种事不应该你刘一峰去做。你刘一峰相当于一军统帅,不能事事亲为的。况且到一线去冒险,万一你被抓住了或者被杀了,我们怎么办?

刘一峰听了他的劝说,带着马晨回去了。但半个时辰后,拉着还没睡的宋献策和夜宵又上来了。

“这什么?”李鸿基看着从未见过的食物串在两串木刺上,乍一看还以为是虫子,因为它太q弹了。

“烤面筋。”

面筋很早以前就出现在华夏人的食谱中的。最早能追溯到东汉末年,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很多人只承认华夏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面筋的时候是在宋朝。

不过宋元明时期的面筋并不是一个普及全国的吃法,因为面筋的制作过程中消耗的面粉量不算小,只有有钱人才吃得起。另外当时的面筋做成面筋片或者面筋球的居多,像刘一峰这样习惯切成条用两根木签串成螺旋状的只有他一家。

这些面筋是早上胡辛汤的副产物,洗出来的面浆水就是煮胡辛汤的水。面筋被刘一峰收了起来,切成条串好上锅蒸熟晾干,现在才拿出来烤。

就他的口味而言,这烤面筋是极其难吃的,口感不好,也没有辣椒。但李鸿基和宋献策吃的很香,味道的确的很一般,但面筋那独特的口感是他们没品尝过的。

“话说,算算日子,老郑差不多该到了船队商会了。”

刘一峰点了点头,说道:“如果东山钱庄的人没有在路上设卡拦截的话。”

提到了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对东山钱庄完全不了解的宋献策不禁问到:“大头领,你知道东山钱庄背后的后台是谁嘛,居然能一次拿出这么多火铳。”

刘一峰摇了摇头:“不管东山钱庄的后台是谁,当他们觊觎我们金子的时候,我们就和他们不死不休了。海事局没有在东方发现金子,那么我们淘金的方法怎么也能换海事局出面帮我们解决东山钱庄的后台,至少保我们不死。”

“要是海事局不保呢?或者说海事局也不想得罪东山钱庄的后台呢?”

“应该不会的。”

刘一峰想起了宋应星,他回想起了在南洋级上,在藟山城中时和宋应星的对话。宋应星肯定比东山钱庄背后的后台要硬不知道多少倍,毕竟万历皇帝亲口说过期待他的《天工开物》的。

论后台,除非东山钱庄的后台是内阁级别的人,否则县官不如现管,朝廷的普通大官肯定是管不了急缺金子的东山州海事局管事宋应星的。

自己等人保下命来问题不大,只要能扛过这次危机。

(先更一章,我觉得我可能是中过招了,因为最近我的确身体没那么好,有感冒症状,但是自己康复了。但我好像陷入脑雾状态了,看着细纲都不知道写什么,真的就是那些有后遗症的患者说的那样:前一秒大脑还在思考下一秒就一片空白的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