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幽冥仙途 > 第一章 问情

幽冥仙途 第一章 问情

作者:减肥专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31 02:05:39 来源:88小说

坐忘峰不知何时,阴云聚合,午后的阳光早已不见踪影,天空中的流光轨迹也因此越显眼。祈碧心中羞愤已极,此时已不辨东西,任剑光流泄而下,只想着远远地逃开,再不回头。

你们那也叫夫妻?

不是睡在一处,称几句相公、夫人,便是夫妻的。真正做夫妻的,那要有家,有家啊!

什么是家?丈夫、老婆、孩子捏在一块儿也不算,他们还要生计、要操持家务,要这家室兴旺达,他们为的才是家。你们算什么?道侣!纯为修道捏在一起的、互相采补的男修女修,就***是这回事!

除了修道,他什么都不能给你!你要孩子,就是坏他道基,你越是要,他越是不满,到最后,你就是他心里头的魔障,魔障啊!

魔障……

祈碧只觉得脑中阵阵昏眩,不知何时,她脸颊上已湿了一片,她要止住眼泪,但最终也只能尽力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单智的言语就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剜在她心口上,挑开一切自欺欺人的伪装,剖露出里面鲜红的血肉。所以,她恐惧了,她要逃开,不管去哪儿,只要能让她将伤口再度掩埋下去……就这样,便好了!

剑光就这么擦过林梢,在枝叶的崩解纷飞中,笔直向前。也不知飞了多远,她似乎听到有人在唤她的名字,一声不止,又连续唤了几声,这声音越来越近,终于清晰到让祈碧不能再无视的地步。

她停下剑光,茫然回顾,一时间却找不准目标,放眼望去,只觉得四野茫茫,尽是草木枯灰,天上地下恍如一色,猛然间竟分不清上下东西。

天地似是在瞬间翻覆,她脑中晕眩,剑光散乱间,身形从半空直坠下去。

「祈师姐!」

贯入耳中的声音越地清晰,随着这声唤,空中忽地云气四合,「咕噜噜」一连串的气沫挤迫声响之中,祈碧已跌入一团软绵绵的云气之中,氤氲水汽扑鼻而入,倒让她的神智更昏沉了一些。

坐在这团云气上,祈碧怔了半晌,才勉强回神。她抬起头,入眼的那位立身虚空的男子,不是李珣,还有谁来?

与李珣目光一触,她忽地便笑出声来:「珣师弟,你也是来糟蹋我的么?」

话未说完,她再也忍不住心中悲苦,泪水肆无忌惮地倾泄出来,刚刚被风吹干的面颊,立时又打湿一片。

李珣眉头紧锁,一时间也是无言。他对这种事情绝不在行,此时他宁愿再同三大宗主恶战一场,也不想直面这心神受创的女人。

那厮的嘴巴,怎么就分不出个轻重?

心中暗骂几声,但最终也只能是低声一叹道:「祈师姐,我送你回去。」

全不相干的一句话,却比任何劝慰之言更来得有效。不论祈碧如何悲切不胜,对这样的善意总要有所回应,也就是这么一缓,便将她的情绪流动截断,竟让她起怔来。

面对祈碧的眼神,李珣微有些尴尬,也就不再多说,掐了个印诀,牵动祈碧身下的云气,便要向山下飞去。

哪知才升到半空,又听到祈碧幽幽开口:「婴宁呢?」

「还在睡呢。」李珣随口回了一句,想了想又道:「灵机师兄在上面照应着。」

「我们回去!」

「啊?」

李珣这回是真的吃惊了,他扭过头去,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祈碧轻轻拭去泪痕,努力将自己的神色变得正常些,这才迎上李珣的目光:「婴宁聪明得很,我若先下了山,这事便瞒不过她,徒惹得她担心……回」

李珣默然,半晌之后方点头道:「祈师姐放心,我已经让单师兄从另一个方向下峰,闭关思过去了,这件事,如果师姐不愿……」

他话说了半截,祈碧已经听出未尽之意。她低低一笑,眼神忽地便深幽下去:「珣师弟,你们究竟瞒了我多久?」

心中一跳,李珣再看她时,却只看到了低垂下来的丝帘幕。在天风吹荡下,青丝漫卷,交错眼前,恍惚迷离中,让人猜度不出她心中所想。

这时候,李珣忽然明白,自己又做了一件错事女人的心思,哪有那么好猜度的呢?

苦笑一声,他并不申辩,只站在云端一角,保持缄默。祈碧也没有再问,仍保持着跪坐的姿势,低垂幕,遮掩住了所有的意绪变化。

这场景,似曾相识。

李珣静静地看着,恍惚间竟出了神。耳畔的风声似乎化做了别样的呼啸声,寒气浸骨,依稀间,透过那一层黑暗,两点星火在冰冷的水下燃烧。

纵然彼此之间那样接近,几至吐息可闻,李珣却仍不明白,那里面是充盈着悔恨和绝望呢,还是抽吸旁人的灵魂,伴她永沦幽狱!

额前突然沁入一丝凉意,李珣心神猛然清醒,抬起头来,只见到天空中灰蒙蒙的一片,数点雪粉飘飞,渐渐密织如幕,在山风吹荡下,从一个山头移到另一个山头,终将整个天地笼罩在雪幕之下。

「这场雪来得好急……」

李珣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刚才,他心境的波动已经很危险了。若不是被冰雪的寒气惊醒,还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

有此变故,李珣心中也暗暗警惕,境界突破过快,兼又心魔深种,别的还好,眼下这灵竹的身分,务必要十二万分的小心。

再看向祈碧时,却见她在这雪雾中,只不过数息时间,际肩上,便沾上了薄薄一层雪粉,愈显得凄怆迷茫。

李珣自问不是个软心肠的,可看到此情此景,要让他袖手旁观,他也做不到。

叹了口气,他又使了个印诀,云气上嗡然微响,气机穿梭牵引,生成氤氲暖气,将飘飞的雪花挡在周边。祈碧也感到了这一变化,她微抬起头,眸光在李珣脸上扫过,旋又低垂下去。

正当李珣以为云气之上将再度恢复到沉默状态时,却听到了祈碧的低语声:「珣师弟,陪我说会儿话吧。」

李珣迟疑了下,还是走了过去,也学着祈碧跪坐下来。也许是靠得近了,他分明嗅出,云上的暖湿气味里,已掺入了佳人的体香,芳馨幽远,别是一番滋味。

他忽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祈碧却也不急着说话,她伸出手来,轻轻梳理微有些凌乱的鬓。

白雪皓腕,乌云青丝,这堪称妩媚的姿态,只宜于闺阁之内,妆台之前,祈碧将其现于人前,未必是有心,却是在无意中改变了两人之间的氛围。

面对这情形,李珣心中不免有些其他的念头,却又很快被抹去了。

沉默持续了一段时间,眼看着就要回到婴宁休憩的所在,祈碧才平淡地开口说话:「若是珣师弟处在你文师哥的境况下,会怎么看我?」

只听这句,李珣便大致猜出来,单智那厮说了些什么。

看到祈碧唇角显露出来的苦涩,他心中一叹,话音却平静得很:「我与大师兄经历不同,也想不出他眼下是个什么境况。不过,在我看来,祈师姐便是祈师姐,大师兄怎么想,与我无关。」

他语气冷淡,话意却极是亲近,让人如何听不出来。祈碧抿唇一笑,心情似是有所好转,可接下来,她的问话便让李珣有些吃不消了:「你不管你文师哥怎么想,所以,你也就不管你单师兄怎么做,是吗?」

这个罪名李珣是万万承担不起的,所以他立刻摇头否认,苦笑道:「单师兄的心思我也只是了解个大概,却实在没想到他会做出这种事……话又说回来,我管天管地,也管不住别人的念头啊!

「而且,对师姐你,山上诸多师兄弟里,揣着份心思的,恐怕也不止他一个!」

这纯粹就是混淆视听了,但效果着实厉害,祈碧脸色先是大红,继而又青白交错,怔了半晌才知失态,口中骂着「胡说八道」,身子一挣站了起来。

李珣跟着跳起,脸上仍端正颜色,没有半分嬉闹的模样。

「祈师姐,这话你当然不爱听,可是修行道途漫长,谁都有个耽搁、走火,师姐修行时间比我长得多,类似的感悟应是有的。单师兄眼下便是误入歧途,而师姐你,又何尝不是?」

「我?」

祈碧明眸中略现棱光,与李珣目光一对,却先是抵受不住,偏过脸去:「是了,我又何尝不是?」

语音低弱千回,渐至于无。李珣正考虑着还要不要趁机进言,却听到耳边细细低语:「……所以,我最佩服的就是你啊,珣师弟!」

「呃?」

祈碧没有看他,只是将目光投向漫天飞雪。在这浓密的雪雾中,坐忘峰的轮廓若隐若现,比平日远多了一份神秘苍茫。

「我也知道,天都峰一事后,心中已是心魔深种,我也曾努力过,只是每至夜深人静之时,往事翻涌而上,便不克自制,灵台群魔搅扰,几乎生不如死!几十年来,修行上再难有寸进。

「可是珣师弟你,当日年纪尚幼,所受刺激甚至更在我之上,这几十年里,却能精修猛进,一跃成为此界最顶尖的后起之秀……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便是这么大吗?」

李珣皱了皱眉,祈碧这无心之言,却正好道破他的修行与旁人的不同之处。若祈碧的见识再长进些,说不定还能从中察觉出一些别样

不过,李珣现在也不怎么在意了,只是微笑道:「我的性情与师姐不同,或许这就是原因所在……」

「也许吧。」从祈碧的语气,便能听出她对此并无兴趣,她的本意也并不是纠缠这些旧事。

止住李珣解释之后,她低语道:「修为停滞不前,若只是影响我一人也就罢了,偏偏也连累了他。这些年,他分心旁骛,进境平平,我都是知道的,却不愿多想……

「其实我应该感谢单师弟,若不是他,我未必能看得清楚!只是,近日,我不想再看见他!」

她的言语前后颇不连贯,显然仍难以自拔,最后一句固然是少有的决绝,却依然摆脱不了自苦自伤的格局。李珣暗叹一声,终于绝了再劝的念头。不过话又说回来,别人自苦自伤,又关他什么事?

真是奇哉怪也。

察觉到自己的心态变化,李珣便又担了份心思。此时居高临下,已经可以看到山洞外来回踱步的灵机,看他那张掩不住心思的面孔,李珣便知道,想要将事情化解在无声无息之中,难啊!

不管怎么说,事情总算没有继续恶化下去。单智这回还算听话,也可能是被吓住,早早便向宗门申请闭关,等李珣他们下峰时,他已经「潜心修炼」去了。没有此人在眼前,祈碧和灵机总算还能维持正常的神情。

将祈碧与婴宁送回居所之后,李珣已觉得疲累欲死,正待回去歇息,却见到灵机皱着眉头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没有半点扰人的自觉。

李珣又好气又好笑,转头道:「你怎么还不回去?留这脸色给我看吗?」

灵机的脸色没有好转,闷了半晌才道:「今天都怪我,我太心急了……」

「他自己入了魔障,又能怪得谁来?」李珣先为大家撇清干系,接着又道:「我也担心他心态不稳,不过,事已至此,当面规劝的法子便再不能用,我们只能暗中招呼着,免得他一时想不开。」

嘴上说着,他心中已是冷笑:想不开?恐怕还会做出什么事来吧!

本来只随便一想,可记起单智被他叱责下山之时,那死白绝望的面色,李珣便留了份心,但嘴上不停,又道:「不过此事也能算是个契机,如果他能从中幡然醒悟,那还是你的功德呢!」

灵机知道这是李珣有意帮他调理心情,便撇撇嘴角,强笑两下,只是脸色很快又沉了下来。李珣翻了个白眼,对朋友的软心肠实在无可奈何。

勉力又劝了几句,总算让灵机按捺心情,回去歇息。看着他御剑归去,李珣反倒又倦意全消,在自家门口呆站了会儿,先前存下的念头开始明晰起来:单智那小子,不会真做出什么事来吧!

一念既起,李珣倒有些坐立不住,稍做思量,也驾云飞起,朝止观峰下去了。

明心剑宗已出师的三代弟子,除了文海、祈碧夫妇及李珣居住在止观峰,其余均散居在连霞山各峰谷之中。

单智的住处便是一处低谷,距离止观峰并不远,李珣花了小半刻钟便飞抵那里,排闼直入。

山谷中白雪霭霭,遮去大半草木布置,一眼望去,倒是出奇的爽利。

按照李珣的想法,此记单智应该立刻扑上前来,哭着闹着请他出个主意才算正常。可是,出乎预料的是,一直到单智居所内,里面竟是半点儿声息皆无。

天色已暗了下来,屋内也没有点灯,黑暗晕染了大半个房间,与窗外透过来的雪光交织在一起,诡异阴森,又深寂至难以捉摸。

李珣皱起眉头,瞳孔涨缩几次,很快适应了屋内的光线,可是目光仍梭巡了两圈,才找到单智的位置。这个可怜虫正缩在角落里,蜷成一团,整个身子都隐没在阴影里。

踏前一步,李珣正要说话,目光所及,嘴唇又闭合起来。

单智在抖,在静寂的大背景下,簌簌的落雪声、上下牙床「得得」

的撞击声、还有那似乎将骨肉抖落的怪响,种种声息合起来,又化为一串低细的呜咽,融入到渐渐扩散的黑暗

李珣静静地看着,看这可怜虫咬着大拇指,无意识地压抑着,让呜咽零碎不成声。露在外面的半张脸早是涕泪交加,扭曲的脸上却看不清是恐惧、绝望又或悲伤。

这一幕,又是似曾相识。

李珣恍惚间觉得,最近自己就像垂垂待毙的老朽,眼前闪过的一切总和前尘往事勾连不清。自己的心肠也在似真如幻的迷蒙中,不知成了什么形状。

人心果然是最奇妙的东西,在这一刻,李珣觉,他心中不屑、鄙夷、无聊之类的感觉迅地淡去了,留存下来的,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而最终,这心绪也化为一叹。

叹息声像是一根尖针,猛刺在李珣头皮上。这瞬间的疼痛让他从纷乱的意绪流动中猛醒过来,近乎仓促地退出去,再不愿待在这突然压抑得令他喘不过气来的空间里。

李珣冲出屋外,在冰冷的雪雾中做了个深呼吸,这才感觉好些。他又拍拍脸颊,在清脆的响声中,调整心情,脑子里却仍闪动着单智颓废绝望的眼睛。

这眼睛绝没有焦点,却死死地扣着他的心脏,使其依着某个律动,出低低的颤音。

「见鬼!」

低骂一声后,李珣飞身起来,头也不回地朝着止观峰飞去。

他是在不住地上升,然而在更深的感觉中,他却觉得,自己彷佛正从临渊台上坠落下去前一刻,他俯瞰众生,不可一世,转眼间却基石崩塌,以至于沦落到与那条可怜虫比肩!

是的,即便他绝不愿承认,但事实如此:现在的单智,就是六十四年前的李珣!二者之间,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

这真***……

李珣可以说是「逃」回止观峰的,他心中满是烦躁,涌动的气血无数次冲击着心防。理智和冲动一起告诉他,现在他需要做点什么,证明也好、泄也罢,总之一定要办出那可怜虫力不能及的事情出来,多少也是个安慰。

然而,在回到小楼之后,他反而开始呆:是要做点什么,可做什么呢?

在无所适从的心态支配下,李珣游魂般从楼下走到楼上,再转回来,如是三五圈,却仍找不到目标。

太阳**旁的血管已在突突跳动,如果手边有把剑,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拔剑便斩,先毁了这小楼,再杀遍止观峰上下,一吐胸中积郁。

李珣涨红了脸,重重地踏着步子,第五次走入书房。来回踱了两圈,正要再出去,鬼使神差,他的眼神无意识地扫过书桌上摆放的石板,还有旁边的笔架、砚台。

脑中似乎响起了声玉罄的清鸣,使他濒临崩溃的理智缓了一缓。他抢前两步,盯着那块石板,怔了半晌,忽掌击下,打得石板四分五裂。

「有了!」

叫声中,他袍袖翻卷,将满桌碎石清得干干净净,随手扔出窗外,顺便又掬了一层白雪进来,真息潜运,使之化水,滴入砚台。他则拿起旁边似是颇为名贵的墨条,在方砚中磨了两下。

墨是好墨,只可惜研墨的手段差劲。看着浓淡不均的墨汁扩散开来,李珣心中又是好一阵烦闷,他闭眼不看,待定了定神,便又一掌拍在桌上,匡声大响,砚台也跳了跳,在这声乱响中,他咬牙道:「研墨!」

阴散人纤长的身形应声自虚空中闪现,她莲步轻移,走到书桌之前,稍稍打量室内布置,继而抿唇一笑,将目光移到李珣的脸上。

李珣别过脸去,似是看窗外的雪景,并没有搭理她,更没有把话说第二遍。

阴散人也不计较,先轻展素手,铺开纸张,又放了镇纸,左手这才摆动拂尘,搭在右臂臂弯处,小指向上轻勾袖管,显出一段如白玉般的小臂。

她拈起墨条,食指抵在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两侧,用最标准的姿势,慢慢磨动。她似乎全不知这是明心剑宗最核心地带,举手投足间悠然自得,也没有半分被人支使的味道。

而且与李珣相比,她研墨的手法便高妙得很了,磨动时细润无声,虽只是来来回回几个动作,却在迂回中显出虚静清妙的气度来。

李珣无意间一眼看到,便再也拔不出来,只觉着随着玉手乌墨的移位,他躁动的心情竟略有平复。

他不自觉地坐到桌前,持起笔来。狼毫尖锋吸纳墨汁,渐转乌黑,看着雪白的纸张,他定了定神,提笔在白纸右端,以中楷写下「禁法秘要直指」六字。

初一下笔,他便觉得满腔火燥随着笔锋运转,倾泻而出,转折间棱角分明,剑拔弩张,然而写到「直指」二字时,着墨越方润齐整,虽不失劲健开朗,却也内敛得多了。

稍一思忖,他换了管软毫,继续下笔,这次则换了小楷。他满腔躁动,均在开头六字上融化开来,此时心境灵明,只觉得文思飞扬,近千字的总纲序略,一气呵成,如珠如链,好不快意。

直到最后一笔落下,李珣方口吁长气,心中积郁,一扫而空。他搁下笔来,正要将眼前这篇作品细细品味,阴散人却先伸手拿起来,一边轻轻吹乾墨迹,一边着眼阅读。才看了几行,便是一笑。

「口气虽大,但也是有真料的,难得深入浅出……不过,你真想把这些心得写下来?」

如果说李珣初起念时,还只是为了彰显个人的「地位」,等到写完这篇序言,他已经将杂念沉淀下去,是真的想作一篇大文章出来。所以,阴散人问罢,他就毫不迟疑地点头道:「难得有了想法,为何不做?」

话是这样说,但真做起来,却远不像所说的那么容易。

先前所做序文,是站在高处落笔,笔法简约,仅起到提挈纲领的作用,并不甚难。

而到正文处,李珣不但要照顾到体系的严密,还要努力将其中的理论、凡例等控制在明心禁法的范围之内,分外考验他由浅及深、由一知十的推演功夫。

长夜过去,天色微明之时,李珣数易其稿,不过才写了两千余字,初步阐明了禁纹刻划、复合、推演的基础。

这小半篇文稿远比不上写序文时的文思泉涌,但写完再看,依然是字字珠玑,极有大家气象,李珣本人也十分满意。自觉一夜思索下来,禁法之道的根基又增厚不少。

他写了一夜的阴散人也在旁边研了一夜的墨。难得她由始至终都是从容淡定的神气,研墨时亦清幽恬淡,便是偶尔也养眼得很,让人不觉得累。

「千古文人佳客梦,红袖添香夜读书……便是眼下只见女冠,惟闻墨香,也让人神思清爽,确是极妙!」

心中难得转着轻松的念头,李珣干脆抛下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听着骨节咯叭咯叭的声响,他整个身心都像是泡在温水里面,舒服极了。

阴散人朝着这边抿唇一笑,正要说话,神情却是微变,向李珣投来个信息,身形直没入虚空

李珣仍保持着伸懒腰的姿态,但全身关节都僵住了,就在阴散人避去之际,从书房的窗口向外一个极熟悉的人影正飘飞过来,正是明玑无疑。

明玑亦是感知敏锐,在李珣目光投射过去的同时,她也有所感应,向这边看来。两人相距里许,隔着窗户,均是一笑,只不过李珣自觉,他的笑脸有些僵。

果然,赌气要不得,和自己赌气更是愚蠢到顶。让阴散人驻形在此,还是太冒险了呀!

思忖间,明玑也不走正门,直接从支着的窗下闪身进来,却依然神姿洒脱,极是好看。李珣却只能苦笑,忙站起来招呼。同时他也注意到,明玑手上还抓着一把宝剑,想必是为他从宗门宝库中找出来的。

见李珣目光移到剑上,明玑笑吟吟地将其递了过来:「剑名「苦竹」,在此界名声不显,可比「青玉」的材质更胜三分,难得光华内敛,行意使气,圆融处当远胜「青玉」才是。」

李珣忙谢过,这才双手将剑接过,果见此剑外鞘古朴,呈天然枯绿竹色,并无纹饰,拔出剑来,剑身亦宝光内敛,真息投注时,略起蒙蒙清光,绝不耀眼,剑身潜震,嗡嗡剑吟,更透十分清净。

他又感觉剑身轻重,无不得心应手,便知明玑很下了一番工夫,自然感激不尽。

明玑对此倒不在意,只是笑道:「我为你挑了一把好剑,却还要你这能耐配不配得上……去外面切磋一二如何?」

李珣就知道这事逃不过去,只能应了。他先将剑归鞘,又转身收拾桌上的文稿,哪知旁边伸出一只手来,将上面那面序文抽了出去。李珣呆了呆,回头苦笑道:「四师叔……」

「好大的口气!」

明玑的评价倒与某人差相彷佛,不过她更坦白一些:「我对禁法之道是不通的,但看这序文,也觉得颇有所得……后面的呢?」

李珣忙送上稿件,一边笑道:「还请师叔您指正。」

明玑白了他一眼,继续看下去。

李珣现有的稿件所书仍是基础性的东西,不要说是明玑,便是任何一个初入门的弟子,都能有所领会。明玑当然不会笑他写得粗浅,事实上,在看过高屋建瓴式的序言之后,明玑已经了解李珣的意图。

他分明就是想创作一部由浅入深,从最基础到最玄奥的禁法修行宝典。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极大的工程,绝非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努力。

以李珣的才气纵横,只要能够完成,即使比不上回玄、星玑、不言三宗的传世经典,也足以成为明心剑宗最具价值的秘典法门之一,流传后世。

在李珣和文稿之间来回扫视,明玑那闪亮的眸光,甚至让李珣心里虚。

良久,她才叹道:「若你能按序言所说,做出这部着作来,便足以比肩任何一个宗门前辈……

「别说不敢当,这就是事实。嘿,别人都是先写正文,继而补序,你却是将其颠倒过来,怕是早已胸有成竹了吧。」

见她说到这地步,李珣也不再分辩,只微笑欠身而已。如此笃定的态度,比任何言语都来得有力。

明玑道一声「好」,将文稿放回,紧接着却用剑柄搭在他的肩膀上:「别想逃滑!就算你能写出《化星秘典》来,今天也逃不过去……走吧,我看你的修为退步了多少!」

李珣心思被她看破,只能低头看手中的「苦竹」宝剑,脸上苦得已能滴出水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