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风华于晋 > 第41章 ?扬州公廨 ?升堂断案

风华于晋 第41章 ?扬州公廨 ?升堂断案

作者:李佳格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0:57 来源:爱上中文

第二日早饭过后,司马景文、王导、顾荣正准备去府衙公廨,青鹘进来了。

原来青鹘受命押着囚车,只怕途中生变,日夜兼程的往回赶,只待城门一开,便进了建邺城,如今高宾已经入了府衙大狱,由黄靖的卫队长看管。

司马景文让周蓉安排青鹘吃饭休息,便与王导、顾荣带着修无际、展鹏前往府衙大堂。

而易雪和慕容迦也换上了琅琊王护卫的服装,跟在修无际的后面,比起在官驿等候消息,他们更想看看堂审的情况,慕容迦虽然是鲜卑的王子,可是堂审朝廷命官,他却并不方便参与的。

此时石历早已等侯,见过琅琊王后,赶紧告之高宾已经押入大牢,正等着提审,又刻意声明道:“琅琊王,臣有罪,自知有失察之责,还是不要听审了吧。”

司马景文见石历如此惺惺作态,心里虽是一阵鄙夷,表面却不动声色的说道:“石大人是朝廷亲封的单车刺史,定要听审的,石大人多虑了!”

于是下令升堂带高宾,而顾荣则充当文书,王导和石历一旁听审。

高宾跪伏在堂下,司马景文问道:“高宾请抬起头来。”

高宾直起身子。

“高宾,山阳王墓你是人赃并获,自是抵赖不得,且将淮阴失粮一事从实招来。”

高宾抬起头,用余光瞥了一眼石历,随后缓缓说道:“罪臣自知死罪,淮阴失粮全因罪臣一时贪念,利用朝廷调粮之机,指使查镛将漕船假扮官船,在淮水大雾之时以阴兵借粮之名将粮食藏匿,以待日后出手。”

高宾在山阳王城的监狱,已经被石历派去的人告之,他若一力承担,死的是他一个,如若不从,则他的妻儿连发配为奴的机会都没有。

司马景文听到高宾在独揽罪责,清声问道:“你是说淮阴之粮是你与查镛勾结所为?”

“是!”

“具体道来!”

“朝廷下旨扬州府,从官仓调拔两万石粮食运往长安赈灾,刺史大人接旨后便交给罪臣承办。罪臣又听闻李肇也将到达扬州督征四万石粮,于是便动了私吞官粮的贪念,一番盘算之后便修书给查镛,让他准备漕船。”

“你是如何让查镛听命于你?”司马景文继续问道。

“查镛是漕运十二堂总舵主,同时他的查记米铺又遍布江左各郡县,既有船有人,又有销赃之地,因此也给查镛修书,让其准备漕船运粮。查镛是个唯利之人,我们之前也有过合作。”高宾回道。

“你在给查镛的信中,是以征用漕船运送官粮的名义,还是将所有计划全盘告之?”

“因此事非同小可,不能节外生枝,故罪臣给查镛一份正式征调漕船的文书,又写了一封私信,强调此次朝廷征粮,必须由他亲自押船。查镛到了建邺,便将计划告之,并与其策划官粮登岸,以及粮食藏匿一事。”

“这样说来,你是对淮阴失粮之事,愿意承担主谋之责?”

“此案确是罪臣一手策划,并与李肇、查镛联手做下的,罪臣自知有负皇恩,死罪!”高宾说完又伏下身去,涕泪横流。

此时石历站起身来,指着高宾道:“高宾,你与我同僚多年,我怎竟不知你如此狭隘贪婪,唉,你呀你!”

石历作出一副痛心疾首,后悔自己识人不明的模样,后又扑跪到地上道:

“琅琊王,臣万万没想到高宾竟然如此胆大妄为,臣有失察之罪,臣有负皇恩呀!更没想到李肇身负皇命贪赃枉法,与高宾勾结,使得扬州百姓饱受其苦,此番案情皆是发生在扬州治下,臣有罪呀!”

司马景文看着伏跪于地的石历,看了看王导,随后转向了身旁的修无际,其实他是在看穆易雪的反应。

只见易雪冷着面,紧锁着眉头,厌恶的看着戏精般的石历,但是她也只能心中暗恨,于此种情形,她是无计可措的。

而王导见司马景文在犹豫,用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石大人之责,待审结此案后,琅琊王和本符节御史如实奏报朝廷,自有定论,石大人不必过份自责,先起来说话。”

说完王导给了司马景文一个不言而喻的眼神,起身去将石历扶了起来。

“高宾,你对供述还有何补充?”司马景文回过神问道。

“回琅琊王,罪臣没有了”

顾荣将供词拿到高宾的面前,给他看了看,确认无误后,高宾签字画押。

此时只听司马景文大声说道:“将高宾押到一旁,带查镛。”

堂外查镛只听到琅琊王传唤自己,赶紧理了理衣服,跟着衙役来到大堂之上。

原来查镛安排好漕运之事,便快马加鞭赶到建邺,早已在刺史府衙门外堂候审,只等传唤。

查镛跪到堂上,向琅琊王叩头道:“小人查镛参见琅琊王!”

司马景文道:“查镛,淮阴失粮一事,高宾已供认不讳,念你弃暗投明,助顾大人将高宾人赃并获,你可站着说话,且将淮阴失粮的过程从实招来。”

查镛又深拜一礼:“谢琅琊王”。

查镛站起身,开始将淮阴之粮的过程细细道来。

“小人查镛,是漕运十二堂的总舵主,掌管这淮水及扬州内河漕运之事。

两月之前,小人收到扬州现史别驾高大人的官函和一封私信,说是有两万石粮食运往长安,要征调漕船走水路,并安排人手转运。小人便调了八艘大型货船,由于私信中强调官府征用非同小可,为了保险起见,必须小人亲自押船前往建邺,故小人按高大人要求如约靠岸。

到了建邺,见了刺史石大人和别驾高大人,二位大人命令小人将运粮的漕船找个合适的地方上岸,并将粮食藏匿起来。

小人问二位大人此为何意,高大人说如今北郡大乱,这批赈灾的粮食,到了长安也是到了当地官员手中,层层盘剥之后,那些流民就算得到这些粮食,也是活了初一活不过十五,救了今日还有明日,不如我们发笔横财。”

“你是说石大人也在场?”司马景文问道。

“是的!”

“你胡说......”

石历听闻急的差点从位置上跳起来,刚想说下去,便见司马景文抬手示意道:“石大人稍安勿躁。”

又继续问道:“查镛,石大人乃朝廷命官,又是亲贵,若有半句虚言,你可知此罪不小?”

“回琅琊王,小人身后是淮漕十二堂兄弟的身家性命,切不敢随意攀咬,小人所言句句属实。”

司马景文点了点头,示意查镛继续说下去。

“小人接到二位大人的指令后,便与石大人和高宾一同商量漕船如何掩人耳目,寻找最佳的上岸地点,高大人说此事朝廷必然派人追查,只要找不到粮食,等风头一过,粮食便由查记米铺出手。

我们商定先派一部分官兵与漕船一起行至淮水,利用江上大雾之时,由我漕运庆恩堂的弟兄,假扮成孙曹之时战死的阴兵落到船上,由大雾作掩护,将粮船调转到末口方向,由于运道破坏一直未修复,平时漕运极少,而且山阳湾水流湍急,商船和漕船都从新修筑的南、北斗门转运,北辰埝基本无人管理,所以我们选择末口为最佳的上岸之地。”

“你是说此计是也由你同石历、高宾一同商量的?”

“没错,小人对漕运航道非常熟悉,以前也曾有合作,所以石大人与高宾比较信任小人,我们一同商量了此计。”

“你胡说,你胡说!”石历听到这,又忍不住跳了起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