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四朝玉京春 > 第16章 滑头奸细

四朝玉京春 第16章 滑头奸细

作者:西山微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04:09:14 来源:88小说

柳如海是花花大夫,和王家新太太眉来眼去,这不关她的事。

柳如海还暗暗在南康侯府附近盘了一家茶铺饭庄儿。

这亦与她无关。

曹夕晚忙着开铺子。

她近几日出门,先到清凉门附近歪帽儿胡同毛记炊饼店。毛二狗的亲娘在围裙上抹着手,连忙接着她进门:“曹娘子来了,快进来坐。”

陶碗茶香,竹杆儿撑起的布幔边角上,片片金阳。

毛大娘是做炊饼的,窗外沿街支起一个小小茶摊子,也卖茶。

“赚什么钱?曹娘子你知道,我这只是没亏本罢了。”毛大娘叹着气,她便借了毛家茶摊儿,在后屋悄悄见了几个懂行的药店伙计,都是上柜的,捡药的。

这种伙计,按药行习惯,入行都要在大药铺子里做五年以上的学徒,还要识字、会算,能背出好五六百种的药名,才算出师。否则捡错药、看错了方子,可是会死人吃官司的。

毛大娘笑眯眯,招呼过客吃茶、吃饼儿,曹夕晚已经说了,她开药铺子就让毛大娘把这茶摊子收了,在药铺子里帮着做饭打扫,领一份工钱。毛大娘岂有不愿意的:

“曹娘子放心。二狗在驴马行里,药铺子每季到码头运药材都要找他。没有不识的。他一定能帮着找到可靠伙计。”

毛二狗是外乡人又是寡妇人家,只赁了清凉门街边三间屋子,屋子浅,街上有人咳嗽一声,后屋里都听得一清二楚。

毛大娘带儿子进京城是投奔了亲戚,好在,毛二狗在亲戚家的驴马行做工时,认得了为曹夕晚牵马的赵妈妈。

曹夕晚一个伙计都没看中,白带了契约,她倒也不急。

开铺子想不赔本儿,她一定要找大药行里的老伙计。

吃着粗茶坐了会儿,她倒在毛家来往的街坊邻居里,看中了两个大姐。

她们皆是勤快又话少嘴紧的中年大姐,知根知底有家小,她想雇一个,天寒后以后给她爹娘做个零工。打扫院子做些活。

她把话放在心里,闲茶半晌才起身。

毛大娘殷勤送她离开,嘴里又嫌弃着,“二狗他在衙门里拿了几个不值当的钱。还不如出来,跟着曹娘子你做事强。”

曹夕晚笑着,毛大娘当然只是说笑罢了,一来,二狗在衙门,没人敢欺负孤儿寡妇。二来,毛大娘不知道她曹夕晚以往也在衙门当差。只以为赵妈妈求了她,她求了府里的老爷替二狗安排了差事。

她回来时,例行去了侯府内宅。

家奴们都换了新做的秋袄儿,为的是侯爷成亲,全府都做了新衣。丫头们个个青春正好,似茶花娇艳,秋冬的寒风仿佛吹不进南康侯府的高门大院。

“曹姐姐来了。”

她笑脸相迎,踏上了总帐房附近的廊道,除了每天勤劳地做进侯府露个脸,她还要去周大管事、连二管事面前问安,到各处奉承几位内管事妈妈,再与相熟的小姐妹走动走动。

最要紧,她早早就往侯夫人房里打了招呼。说她要回来当差。

等消息的日子里,她闲下来就天天在家里,早早烧起了暖炕,倚枕看亲爹的药书。

家里有个亲爹是破落大夫,她多少也懂一点。

越看药书,她就越觉得,柳如海的几张方子最高明。

房里摆了几盆腊梅,绿意欣然,她吃着参茶又谨慎地想,也许是为了治心病,柳如海过去拍拍马屁,让新太太开心。

也是医者仁心。

再说了,她可问了药费。不算开药方,他仅是出诊一次就收王家二十两。

他租房子一个月才二两呢!

——有钱为什么不赚?

然而这日子长了,腊梅花蕊一日复一日地缀满南康侯府的梅林枝头,柳大夫还是天天往王家去出诊,消息传来,他甚至还在王家所在的顺义坊置产业,他用这十几天的诊金,在王家巷口斜对面的茶酒铺子里占了股儿。

她沉吟,不免就怀疑了。

这小子不会是见色起意了吧。

这日,她在侯府里逛,居然见到了王家新太太。

“咦,那是谁?”

远远看着,园子一条曲曲弯弯的秋桂蹊径,背风的暖厅附近桂影落尽,尤有余香。

树下一个新绿马面裙的人影,袅袅婷婷的,病西施的消瘦。但看着举止从容,一瞅就是官宦书香家的女儿,还颇有三四分美貌。

“那位王太太,是六太太儿时的闺房旧友。娘家姓雷。”老姨奶奶房里的丫头素云正和曹夕晚躲着园子里说话,素云笑着,附耳小声,“听说家里出了事,如今是酒醋局王太监儿媳妇。闺名叫燕纹。”

“……原来是她。”

果然是她。隔着一池枯荷碧水,她远远看着,觉得这样的女子嫁进太监家,确实委屈了。但谁让她爹在修孝陵的时候木料帐目出了差错,坐了大牢?多亏亲朋旧友搭救才没砍脑袋。

她老雷爹子,难免想靠着王太监逃出生天。恐怕还想靠女儿官复原职呢。

“听说她病了?”曹夕晚在桥头亭子里坐下。

六太太和王太太手牵手,果然是好友,一起在对岸赏秋、爬假山。

“你也知道?前阵儿是听说连病了好些日子,我们六太太还怕她是嫁到王家,被搓磨了。再三下贴子要请她过来。”

曹夕阳失笑:“我们六太太,到底是武官家的女儿。”

“莽得不成样儿!老太太骂她多管别人家的闲事,要惹祸的。好在,我们老姨奶奶倒为她求情。知道她是个心善的人。”

曹夕晚点头而笑,远处假山亭子里,六太太刘羽儿胭红秋袄儿,大红缎子马面裙,火烧的一团,玉家新太太雷燕纹,淡绿马面裙,雪白缎袄儿一角缎带飘飞,好一位美人儿。新太太她这病,明明都好了?

她倒不方便去六太太房里,亲眼看看王家太太。

毕竟还没见过侯夫人。

正房里一直没动静,没叫她当差。

“小晚,侯夫人给你下马威呢。”连素云送她出府时,都悄悄和她嘀咕,“再等几天,你再去求求侯爷。”

“谁说不是?”她笑嘻嘻,心里倒早有准备。

她只寻思着,怎么让侯夫人高兴了,把回春堂的名医冯大夫让给她就好了。

吃了下马威的曹夕晚,连着日子,被投闲置散,无从讨好侯夫人挖走名医。

她蹲在自家院门边,用心在挖土,种药材。

突听得巷中驴儿蹄响,鸾铃铛铛。

应该是那头大花驴儿又驮着他回来,她上半身一歪,眼神就从门缝瞅过去,正看到他下了驴,过来敲门。

咦,她已经有好几天没理会这小子。

他来干什么?

她跳了起来,跑开几步,一想这小子能听到。索性不装了。她从门缝里瞅着柳如海。

他背着诊箱,手里提着食盒子,她一嗅就知道又是送了诚福寺的素面。

她打开门,板脸:“不吃。”

柳如海把食盒一收,含笑看她:“曹娘子有几日没出门,身子可还好?”

她懒得废话,顺手关门。

他的手一抬,她停住,用眼神觑他。

他笑着:“诚福寺里,那个孩子的病好了。我今日去看了。”

“……你在诚福寺山下盘了个小田庄子,三四家佃户,我也去看了。”她皮笑肉不笑,“新丫头很灵俐。”

他微愕。她关门暗想,这小子的心思,她看明白了。

似他这样出工不出力的奸细在京城挺多的。

她关门,从袖子里取出毛二狗留在门缝里的消息纸条儿。

锦衣卫分管千户给柳如海这个细作划了个“丁”字,写在了纸条儿上,就是最末一等的密谍。倒不是说这小子没本事,但这人不用太防备。

宋成明的规矩是,不重要的事儿随便,但大事、大消息半点不漏。

密谍圈里也有滑头鬼,一见锦衣卫把京城围成铁桶的这局面,便骗了上司的钱在京城花天酒地。到时候花钱买几个不要紧的消息带回去交差。反正山高皇帝远的。

奸细们只要客客气气,不得罪锦衣卫,就行了。

似柳如海这样,明明是来京城潜伏,还暗地里置产业、找相好、买丫头的滑头奸细,她也见多了。

她是从不为难,这样识趣的同行。

连圣人都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有点小产业,小富即安就不闹腾。

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把纸条儿撕碎,嚼吃了下去。

柳如海看着曹家紧闭的乌漆门。她心情不大好,一直都未能进侯府里当差。她也许应该再花五百两,让他陪着说说话才行。

他低头看看从诚福寺带过来的素面食盒子,本以为她会喜欢。

他提回家,自己吃了。素面里有鸡菇、山药、首乌好几样药材。面条里掺了乔麦,苦中带着甜意。

他并不爱吃这面,但她若是喜欢吃这素面,自然是她身子虚弱,不知不觉就爱吃,因这几味药材于她身体有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