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皇后安好 > 第73章

皇后安好 第73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3:46 来源:免费小说

  背诵完,皇上开始解译:“人之初性本善,是说人出生之初,禀性……”

  这夜,李安好梦里一群娃娃在摇头晃脑地嚷嚷《三字经》,虽听不着声但看着都觉吵。晨起身边已无人,伸手过去摸了摸,还有点温热。

  坐起摇铃,宝樱、宝乔领着一队宫女进寝殿。

  “皇上呢?”

  宝樱拿了块干净的巾子打湿、揉搓、拧干:“回娘娘的话,皇上用完早膳就去上早朝了。”

  李安好舒了一口气,愿意去早朝应该就没事了。洁了面,右手覆上小腹低头看去,笑着对肚打趣:“辛苦你了。”

  只她不知道的是今日早朝,文武百官过得是尤为煎熬。

  明明皇后怀喜,皇上该龙心大悦,可为何百官跪拜之后起身还未站稳,皇上就开口要吏部审查官员政绩?无论是在朝的还是地方的,一个都不落。

  听得不少官员是脚底生寒,额上冒汗。

  “陈弦、唐嵕。”

  两人立时出队列,拱手向上:“臣在。”

  皇帝目光自贤亲王、杨朗等人身上掠过,看向殿中央:“即日起,你二位就赴南千门大营练兵。”

  可谓之一石激起千重浪,不但贤亲王、杨朗被惊得瞠目,就连燕茂霖都有些看不懂皇上了。练兵,是要有战起吗?

  人心惶惶。

  陈弦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止他,领兵打过南蛮的镇国公唐嵕也迟迟未应声。

  急得站在武将队列里的两世子陈一耀和唐逸幽都想冲出来代父领命。去南千门大营练兵啊,那二位傻愣着作甚,他们就不怕皇上反悔收回成命吗?

  最为悠闲的宁诚伯看不过去了,用玉笏挡着嘴清了清嗓子:“啊哼……”

  镇国公立时回神,跪地叩首:“臣领命。”

  “臣领命,”知道不是自己生的妄想,陈弦眼眶都红了,皇上终还是信了奉安国公府。

  皇帝右手轻弹着龙椅把上的龙头:“朕每年拿那么多军饷出来,养的是能上阵杀敌的兵,”看着还跪在地的两国公,“你们听清楚了吗?”

  “上不得沙场的就不是兵,”镇国公神色冷峻,他不知皇上为何突然要练兵,还将如此重任交于他和陈弦。但却晓一点,练兵为战。

  “很好,”皇帝勾唇浅笑:“平身吧。”

  两国公回归了队列,微颔着首的贤亲王心一抽一抽的,气息不顺。皇上要干什么,边境又不安定了吗?

  不对,这还都是其次。令他生惧的是凌庸墨怎会突然启用镇国公和奉安国公?

  这两位一个挂帅打过南蛮一个随父镇守过鹰门山,确实英勇,朝中难过匹敌。只镇国公有领兵在外不从君令的劣迹,而奉安国公府与太后之间的事还没扯清楚,按理皇上不该重用他们。

  难道真的有战起?

  站在刑部侍郎后的武英殿大学士杨朗紧敛双目,死死捏着玉笏,指节都白了。他大哥半生谋算全白费了。镇国公府和奉安国公府都那样了,皇帝竟放结了亲家的两国公去南千门。

  不妙啊!

  太和殿死寂沉沉,唐逸幽嗤鼻笑之出了队列。

  “皇上,臣以为南千门大营的兵战力确实了了。去年恪王勾连徐博义行不轨,皇上派臣往南千门大营点兵赴延陵擒拿徐博义。回来的路上,臣遇袭。对方悍勇,个个可敌南千门大营十兵,徐博义被杀。若不是奉安国公领援兵来得及时,臣与臣二弟也回不来了。”

  三两抽气声响起,对徐博义的死外界多有传言,有说他死在延陵,也有说他逃了,但更多的是传徐博义死在兖州城外的破庙里。

  这事皇上一直没摊明,而镇国公府除了唐五,旁人嘴都紧得很。那段日子,唐五被镇国公拘在府里,也没要到出来喝酒,外头是探听无门。

  今儿听镇国公世子道明,他们才知事竟是这般。

  半路截杀徐博义?贤亲王神色变了,徐博义忠心的不是恪王。他已没心情去想为何接应唐逸幽的会是奉安国公了,满脑都是严琦和牡江延河一带的堤坝再次被损坏的事。

  皇上一直以为被诛杀的前平中布政使严琦受尽严刑拷打咬死罪名,护的是户部。实则不然,他掌着户部虽贪了许多,但身为皇室人,很清楚什么碰得什么碰不得。

  当年筑建牡江堤坝时,他的人配合工部算过,总需银三百七十万两。户部给了三百万两,按理这银子是够了。可严琦有一本私账中记载,到平中省的银子只有七十万两,这绝不可能。

  严琦会不会同徐博义一样?

  贤亲王眼中闪过阴鸷,因为牡江延河堤坝的事,凌庸墨恨毒了他,把贤亲王府盯得死死的。而严琦能成平中布政使是他向先帝推举的,他抵赖不得。

  “这就是朕要练兵的理由,”皇帝眉目冷然:“竟有主敢跟朕抢人,朕也怕啊。”

  文武百官跪地叩首:“臣等有罪。”

  “陈弦、唐嵕、韩逾留下,旁人退朝。”

  武静侯难受了,他娘的,老子混得没儿子好,说的就是他……还有李骏,只李骏家是闺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官员一步三回头,可皇上愣是瞧不见他们要为君分忧的渴望,终还是出了太和殿。

  身形瘦削的韩逾,在被立为武静侯世子后也够格入朝了,他是日日不堕。不明皇上为何要留下他,站在两国公后看向殿上之人。

  “韩逾。”

  “臣在。”

  皇帝眸底晦暗,面上带着冷笑:“有暗子在试图接近淑妃,你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吗?”

  韩逾心一紧,立时就明了了,看了一眼两国公回道:“是西北矿藏图。”曾祖就知道这东西要给武静侯府招祸,早已销毁。只没想到还有人惦记着,把手都伸到了后宫。

  “知道了那就是清楚该如何做了,”皇帝轻捻着拇指上的玉扳指:“勋贵都是对大靖有过功绩,被记入史册的存在,朕不想动。”

  韩逾紧锁眉头跪地叩首:“请皇上允臣三日,臣定查明武静侯府还有没有西北矿藏图。”

  “允”

  不要怪他多疑,谁能肯定武静侯府没有内贼,而当年韩应销毁的那张西北矿藏图就是武静侯府的最后一张?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75章

  西北矿藏图的事说完, 韩逾见皇上看向两国公,本欲退下,可皇上不待他出声就开口丢下一极为荒谬的讯, “朕得到消息西北军主帅杨嵊通敌,北斐和辽狄已是蠢蠢欲动, 不出两年便会犯我大靖。”

  “什么?”奉安国公大瞪双目,杨嵊通敌?

  韩逾也惊愣在一旁, 两手拱着,忘了尊卑放肆地盯着皇上,喉核滚动, 品着皇上的神色, 心中大震, 这事是真的。

  三方勾结,瓜分大靖?

  回想去年, 他在平中省查到的事,忽又觉杨嵊通敌早有迹可循。

  倒是唐嵕显得镇定许多:“去年八月,杨嵊有私自潜回京过。”

  闻之,陈弦猛然扭头看向亲家:“你怎么知道?”

  虽然先前唐嵕有与他分析过齐国将军府的不对,在经历了兖州城外那一战, 他心里也生了疑。只杨嵊算是他父一手带出来的, 他不愿相信其会做出通敌的事。

  唐嵕拱手向上:“我不知,是皇上英明。”不孝子离京时,一再叮嘱他不要轻瞧皇上, 妄图欺君罔上。

  他心服口服了,皇上手眼通天,万里之外的事都了如指掌,试问谁还能欺得他?

  陈弦紧敛双目, 压下口中的苦涩,结合之前发生的种种,事情渐渐清晰了。

  去年一道圣旨冷不丁地降临,他奉命赴荣亲王府提兵,接应唐逸幽,后又秘密带徐博义进京交到御前手里。皇上早知晓杨嵊存异,在两国公府结亲之时,其无诏归京……想想被追杀的唐逸幽,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父亲倾囊相教,终究是错付了。

  “你去齐国将军府,是皇上的意?”

  交了徐博义回到府中,老二说镇国公无缘无故地在两小儿成亲第二天去了齐国将军府。

  后来他也问过唐嵕,只唐嵕总摆着一副讳莫如深不可言的样子,也就歇了心思不再打听了。

  镇国公看着皇上,回道:“皇上不想杨嵊待在京里碍事,下臣自甘为君分忧。”他能理解陈弦,已逝奉安老国公待杨嵊如亲子,那份真心算是全喂了狗。

  手拿圣祖御赐的穿云枪通敌叛国,不知杨嵊是否还记得齐国公将军府的老祖宗杨敬田?

  见三人都接受了杨嵊通敌的事,皇帝再次开口:“西北动乱在即,南蛮那虽然还算安稳,但不可掉以轻心,”眼神落在已经恢复如常的奉安国公身上,“陈一耀已二十又六了,他什么时候成亲?”

  听着这问,陈弦心里立时有了猜测,赶紧回道:“一耀有定过亲,只那小女儿在定亲之后没几个月就患了重症病逝了,所以才拖到现在。”

  他没说的是,因着太后之事,一耀并不想成亲霍霍旁人家。

  “不小了,”皇上其实一肚子数:“该成家还是要成家,成了家行事起来也会更稳重。”

  “皇上说的是。”

  皇帝笑之:“还是加紧点吧,三个月后随唐逸幽、唐逸尘兄弟去了南蛮,就没时间娶媳妇了。”

  果然如他所想,陈弦兴奋了:“臣回府就着手办。”三个月,给儿子娶个媳妇足够了,他已完全忘了还有选秀一事。

  镇国公皱眉,现西北不稳,皇上竟令逸幽、逸尘往南蛮?

  见镇国公面露疑惑,皇上也不打算释疑,听了朱氏言,他是不准备让镇国公父子四人踏足西北对上杨嵊:“退下吧。”

  又看了皇上一眼,镇国公终是没问出口,同陈弦、韩逾跪地叩首告退。

  待三人走后,皇帝扭头吩咐天乙:“派人去北地把陈氏元音带回京。”以大靖江山为盘,落子要稳。太后,他是绝不可能轻轻放过。

  “天丑回来了,”带着一身凉意的天甲自后殿中走出:“让天丑和地甲去。”

  天乙挑眉,带个柔弱女子回京罢了,地字号足矣,有必要派天丑去吗?

  见天乙杵着不动,天甲清了清嗓子:“在外跑跑好,天丑走这趟差瘦了足有十斤,看起来顺眼多了。”

  明白了,天乙点首:“那就天丑和地甲吧。”

  “让撒在外的龙卫盯紧齐国将军府,”皇帝敛下眼睫:“今日朕当朝重新启用唐嵕和陈弦,齐国将军府一定会往鹰门山递消息。”

  天甲皱眉:“主上,唐逸清那是不是也该知会一声?”

  “可,”皇帝倚靠着龙椅,紧密纤长的眼睫遮住了眸中的情绪,叫人辨不明其所想。

  西冠侯,唐逸清?

  能被历史称颂的必是名臣良将,他希望唐逸清不负“西冠侯”之名。

  出了太和殿,韩逾是相当有眼色,拱手与两位国公道别,便快步离开。

  “比他老子懂事多了,”镇国公摸着下巴上的那一小撮胡须,凝神望着韩逾颀长的背影,这小子能入得皇上眼,能耐不小。

  西北矿藏图吗?杨嵊还真敢想。

  陈弦点首附和:“是个好的,”只可惜武静侯那老小子心被色.迷,使得珍珠蒙尘许久。若早得入朝,韩逾成就绝非当下可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