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皇后安好 > 第40章

皇后安好 第40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3:46 来源:免费小说

  这几个月宝鹊姐姐熬的汤,主子喝剩下的有大半都进了她的肚子,她足足长了半寸。连天甲都说她长得快像一个十岁的娃子了。

  十岁了?李安好看小雀儿的身量,还以为她至多八岁:“宝乔。”

  “奴婢在。”

  “去拿十两金来。”

  不等宝乔抬腿,小雀儿就出声阻止:“奴婢不能要。”暗卫的命都是主子的,主子在她在,护主是本分,怎可要金子?

  李安好笑着提醒她:“你忘了皇上将你和九娘除名的事了?”

  可以不提这事吗?小雀儿红了脸,她已经故意把这事给忘了。

  宝鹊用乌鸡、猪骨、猴头菇熬了三宝汤,下了几个菜圆子,端了上来:“娘娘,您补补精神气。”

  李安好闻着味了,想到刚刚皇上那面色便问道:“还有吗?”

  “奴婢熬了一陶罐,”宝鹊笑呵呵地放下托盘,伸手捏了捏小雀儿的丫髻,朝着她挤眉弄眼,意思明了,还有很多。

  复又望向脸红红的小丫头,李安好也乐了:“小雀儿,你找个人给皇上也送一盅三宝汤过去。”今儿她也摸清了,坤宁宫里绝不止九娘和小雀儿两个暗卫。

  小雀儿严肃地点了点头:“好。”

  镇国公唐嵕候在乾正殿外,就要成婚的唐五也不放心地跟了来。两盏茶的功夫过去,还不见皇上召唤,唐五这心里是七上八下,用手肘拐了拐边上的父亲:“您最近没干什么吧?”

  自上交了南漠兵权,皇上可没再主动召见过镇国公府的人。当然找他,都不是光明正大的召见。今天突然来这出,镇国公府上上下下都被吓着了。

  “老夫忠君爱国,问心无愧,”唐嵕背着手,他此生对不住的唯一人,便是结发妻子。

  唐五冷哼了一声,话说得体面,但只凭一张嘴拿不出证据有什么用?他也想带人抄了欢情阁,然后说是先帝爷在梦里给他下了圣旨,可能吗?

  三年前要不是他灌了两坛子老酒,硬着头皮冲撞了嘉灵公主,颤着两腿大着声辱骂公主,镇国公府这会还在不在都是个问题。

  好在老头心里有愧于他,老老实实地上交了南漠兵权。而他也为皇上干了不少不体面的事,总算是保得镇国公府一家子老小。

  密旨丢了,唐嵕心里憋着口气,是有苦难言。毕竟这事连他自己都觉荒谬,更何况是旁人。

  “国公爷,”一方脸太监从殿里跑出来:“皇上请您进去。”

  唐五是一点不见外地跟着,传话的太监只当自己瞎,拽着袖子假装擦汗,后转身进殿。

  “臣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殿上的皇帝瞥了一眼唐五,看向镇国公:“平身。”

  “谢皇上。”

  话也不多说,皇帝垂目望向摊在龙案上的康氏玲女手书:“拿去给镇国公瞧瞧。”

  他晾了镇国公府三年,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密旨”一事不查清楚,镇国公唐嵕和世子唐逸幽此生别想再碰兵符。

  这纸可是顶顶重要的罪证,方脸太监不敢大意,擦了擦手才去碰,小心翼翼地拿起平平整整地放到托盘上,端起走下大殿,呈到镇国公眼面前:“您不能碰。”

  见着纸上的字,唐嵕垂在身侧的双手猛然紧握,发出咯咯响声,这是……这行书,康氏玲女,先帝康嫔,安昌侯康律已之女。

  太后?

  唐五吞咽着口水,两眼盯着纸上的字,老头难道没骗人,真的有密旨?

  “皇上,”唐嵕跪地拱手向上,慷锵有力地说道:“臣以圣祖亲赐的‘敕造镇国公府’和唐氏一族上上下下两千余条性命起誓,下臣唐嵕从无不臣之心。还请皇上允下臣一个机会,查明‘密旨’一事。”

  镇国公府满门忠烈,不能因他背负功高噬主之骂名。

  “那就查吧,”皇帝面目沉静:“朕也想知道是谁如此大胆,敢假传圣旨?”

  “皇上,”唐五有事要禀:“您大婚次日,臣与奉安国公陈弦吃了酒。他酒量一般,醉酒后拉着臣哭着胡言乱语了好一阵子。”

  这些他原是想寻个合适的机会跟皇上慢慢说的,但依目前的情况,他还是尽早交代为上。

  “陈弦跟你说什么了?”皇帝勾唇一笑,语中意味不明。

  唐五跪地:“就是……就是太后所生的皇六子是……是他的嫡长子。”

  这话一出,连镇国公都变了脸,怒斥道:“你胡说什么?”

  见皇帝沉下脸,唐五也不理会他老父,不敢有迟疑地接着道:“当年太后怀胎快足月时,以害怕生产惶惶不安为由召了陈林氏进宫。那时陈林氏也已近临盆之期,她在太后宫里食了一盅汤,就……就提前发动了。太后因着受惊,也……”

  皇帝有猜测过太后与父皇的死有关,却从未想过年纪轻轻她就有胆敢偷龙转凤。

  “陈林氏醒来,身边的襁褓中就是个女婴,”唐五抠着字眼,生怕自己哪句说得不对,会让皇上想偏:“而太后生的则是个男婴,当时没人怀疑。会败露全是因皇六子越长越像陈林氏,老国公是第一个发现不对的。他让老国公夫人进宫试探太后,结果如他所料。”

  “太后还以此做威胁,让老国公全力助皇六子夺嫡。老国公没有表示,不久皇六子就在后云潭假山上摔了下来,没了命。”

  皇帝皱眉:“奉安老国公动的手?”倒是有这个可能,太后有子才可夺嫡,没了皇六子,也就没了夺嫡的根本,算是釜底抽薪。

  “皇上圣明,”唐五轻出一口气继续说:“皇六子死后,奉安老国公就将太后从陈氏族谱中除名了,并且令世子不得听从其任何私令。”

  “可太后却不愿意放过权势鼎盛的母家,屡屡拿偷龙转凤之事做要挟,这让老国公生了杀女的心。可惜因有皇六子之事在前,太后早就提高了警惕,老国公几次都没有得手,终抱憾离世。陈弦痛哭说老国公死不瞑目,入殓都没闭眼。”

  好歹毒的妇人,竟拿自己犯下的错,以陈氏一族人的命要挟年迈的老父,镇国公为奉安老国公感到痛心。他也终于明白为何皇帝要不顾名声,将她送去护国寺了?

  唐五还有话要说:“皇……皇上,陈弦还告知臣,太后仰慕前朝丰天女皇。在闺中因喜《丰天呈黄经》,被老国公夫人斥责过多次,都没什用。”

  她这是做春秋大梦呢?前朝的丰天女皇幼时家逢大变,四处漂泊,见识多广,妙龄之年就在广陵门集舌战江都十三俊才。要知那十三俊才后来个个都是贤能。

  太后被养在深闺,见闻过什么?读一本《丰天呈黄经》就想学丰天女皇,简直是不知所谓。

  “陈弦除了这些醉话,就没拿出点旁的?”皇帝手指轻弹着龙案,话谁都会说,但证据呢?他下旨废太后,总要有证据来向天下交代。

  镇国公扭头看向有了媳妇忘了爹的孽障:“皇上问你要证据。”

  唐五舔了舔发干的唇:“那个……那个臣岳父肯定是装醉,借着臣的口向皇上投诚。奉安国公府世子陈一耀去了平中省,帮韩逾打掩护就是个样子。臣相信奉安国公府迟早会拿出证据指认太后,与其割裂。”

  “朕等着,”皇帝打量起唐五,一些日子没见,其面上的轮廓都刚硬了几分,便知这半年多是没少练,“出了七月,你和陈氏女就要成婚,朕会让皇后赐陈氏女一份添妆。”

  唐五明了圣意,兴奋地立时磕头谢恩:“皇上圣明,臣一会就去告知陈小九这个大喜。”

  “不用急着谢恩,”皇帝敛目:“两年之内,若奉安国公府拿不出让朕满意的东西,朕就当你之前的话没说。”

  两年时间,足够燕茂霖摸清户部的底。

  “臣代奉安国公府叩谢皇恩,”唐五并不觉两年时间太短,至少有这两年的时间,奉安国公府还有机会。

  “退下吧。”

  待镇国公父子离了大殿,长相平凡的中年男子从盘龙柱后走出,多嘴问了一句:“皇上相信唐逸清说的话?”

  起身走下大殿,站到山河千秋图下,皇帝没有回应天甲。陈弦借唐逸清之口传到他这的话,他信。给奉安国公府机会,也是有原因的。

  被立为太子那日,他在乾正殿陪父皇下了一夜的棋。父皇说京中勋贵与各方大氏族牵扯愈来愈深,再那般下去,迟早有一天勋贵与世家可左右朝政。

  会娶太后,是父皇自己向皇祖求的。不为其他,只因父皇有一次代皇祖去奉安国公府参宴,偶然发现太后在读《丰天呈黄经》。而那时还是闺中淑女的太后,在知道他是太子,便有意展示才学。

  交谈之中,父皇将话引到朝政,太后毫不避忌侃侃而谈。这叫父皇看到了太后的勃勃野心,他求娶她,养大她的野心,想的便是将开国勋贵——战功赫赫的奉安国公府连根拔起。

  皇帝并不认同先帝的做法,勋贵与大氏族渗透太过,当政者可打压、离间氏族勋贵,重学重科举,拱寒门士子入朝,成多方制衡。

  而除尽功勋,只会让有识之士寒心,再到战时,还有谁会主动请缨沙场点兵御敌?

  仰望山河千秋图,皇帝眼底清明,他要盛世长荣、开疆扩土,就不能鸟尽弓藏,滥杀那些开国勋贵。当然若他们真有心叛逆,他亦会赶尽杀绝,让他们永无翻身之地。

  父皇,您有后悔当初的决定吗?

  一顶着张圆脸,看起来还十分稚嫩的宫女拎着金丝楠木食盒从后殿走出:“主上,皇后娘娘让臣给你送三宝汤来。”

  “怎么是你过来送?”方脸太监面露不愉。

  “地字九押送延禧宫的宫人去慎戒司,地壬还在翠微宫守着,小雀儿只能找我,”地辛斜眼瞪着天乙:“主上进口的吃食是随便能交到别人手里的吗?”

  天乙闭嘴,他就说了一二三……七个字而已。

  “皇后怎么样?”皇帝坐回龙椅上。

  地辛放下食盒:“娘娘也在用汤,臣服侍您净手,”跑回后殿,转眼就端出一盆水,“这三宝汤,宝鹊熬了一上午,专门给娘娘补身子的。娘娘惦记您,特地让小雀儿找人给您送一盅来。”

  闻之,皇帝不禁笑出了声:“她又知道了。”也怪他到坤宁宫太及时,露了馅。

  揭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天乙依例查检,确定没问题,皇帝才拿起调羹舀汤,品了一口立马赞道:“嗯,不错,皇后宫里小厨房做出来的膳食比御膳房更佳。”

  “宝鹊姓沈,”地辛说道:“擅长做各种药膳,应该是出自前朝那有名的女医官家,且她也说过手艺传女不传男。”

  皇帝看着盅里的汤,面上没了笑:“皇后的膳食有什么问题?”元元是不信他,还是后宫里事多暂时无暇他顾?

  地辛摇首:“没什么问题,只是注重于活血强体,”将自己的猜测言明,“估计是之前见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娘娘心里怕才这般养身子。”

  没有刻意避孕,皇帝嘴角复又扬起,接着喝汤,他确实想皇后给他生一个健壮的皇子:“吩咐御膳房,朕想吃鹿肉。”光皇后补不行,他也得补。

  什么?天甲以为自己听错了,隔了两息才陈明事实:“主上,范德江去夕凉宫处置废妃苏氏了。”他们不能代劳,不然那黑皮肯定以为龙卫在争宠,会嘀嘀咕咕很久。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地支持!!!!

  第46章

  还要吃鹿肉?地辛垂目看向那盅汤汁醇浓的三宝汤, 不禁蹙起双眉:“主上,夏日里天燥热,补精气没得这么补的, 过犹不及。”

  你可闭嘴吧,天乙一把将全身上下一根筋的地辛拉离,瞄了一眼神色好像很自然的主上, 推她往后殿:“汤都送到了,你还待着做什么, 等汤盅吗?”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这话用得着她来说, “赶紧回坤宁宫守着。”

  “知道了, 我这就回,”地辛没觉自个有错,宝鹊熬的三宝汤里可不仅仅只有乌鸡、猪骨、猴头菇,皇后娘娘葵水来了, 适合大补。可皇上又没……她还是回去吧,想想这些年吃下去的那些肉, 全是皇上给的, 不能大逆不道。

  喝完汤,皇帝擦拭了嘴, 正好范德江也带着东西回来了:“皇上, 这是废妃苏氏所招认的罪行, 她已画押,”将几张纸呈上,“慎戒司的持戒嬷嬷说晚些时候,会把伺候废妃苏氏的宫人招供送来御前。”

  接过大概浏览了一遍,皇帝冷嗤, 沉声言道:“人面蛇心,”将供状放回范德江捧着的托盘上,微敛凤目,“把苏氏的供状誊抄两份,分别送去大理寺和都察院。”

  在后宫里滥杀无辜宫女,事发后又心生怨恨当众刺杀皇后,此般罪行足矣祸及门楣。

  他刚登基那几年,荣亲王仗着身份嚣张跋扈,拿着所谓的“耿直”作利器,时常把太和殿当荣亲王府,于文武百官面前贬薄他,妄想削弱帝君威严。

  时任吏部侍郎的苏庆和利用职务之便,没少拉拔荣亲王脉系。废妃苏氏清音的父亲苏余,一个同进士,无什看得着的地方政绩,竟被擢升为紧挨着京城的津边府知府。

  还有常赟,荣亲王的连襟,出身安河大氏族常氏,与皇后的二舅燕茂庭同是靖文十七年二甲进士。不过燕茂庭为传胪,而常赟挂在末位,差两名就沦为同进士。

  常斌此人手段能力也算出众,但远不及燕茂庭,更不要说是燕茂霖。可他竟在苏庆和的有意操作下任了顺天府尹,位居正三品,可比燕茂霖。

  而诸如常斌、苏余之类的事件足有十六桩,也不怪先帝不喜世家与勋贵抱得太紧。

  但看苏庆和便可见一斑,世家只需出一个能臣,就可鸡犬升天,在朝中结党。这些年姜堰苏氏可没少助荣亲王营私。三年前镇国公上交南漠兵权,一夕之间朝堂上风云巨变。

  一年后苏庆和被他明升暗贬,剥离了吏部,任命为工部尚书。而常赟则进了礼部。这两年,他像修剪花枝一样,一根一根地将朝中那些错综繁复的脉系剪去,插上新枝。

  有些事过去了,但账还在,皇帝自认是个赏罚分明的君王,当然这只针对认得清主子的官员。而心瞎眼也瞎认不清主子的,他只会叫他们明白一点。君要臣死,臣就只有一死。

  服侍皇帝这么久,范德江自是能揣度到圣意:“奴才这就去慎戒司瞧瞧,”说完便拔腿想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