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皇后安好 > 第22章

皇后安好 第22章

作者:木木木子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1:13:46 来源:免费小说

  “两日后初雪至,姑娘围着这件斗篷去参加柔嘉公主的红梅宴,正应景,”小雀儿也忍不住凑近,勾着脖子往盒子里看。

  闻言,李安好眼底顿起波澜,小雀儿让她围着这件斗篷去,是脱口而出还是意指什么?抬眼看向苏娘子,见其眉目含笑,并无什异样,她只以为是自己多心了:“宝樱,给苏娘子拿一百两银子。”

  “姑娘,使不得,”苏娘子连忙推拒:“您救了我们母女,我们母女的这两双手就是您的。”

  天丑已经递话过来,待初雪后,主子见了这位,她和小雀儿就会被除名,从此跟随凤主。只现在她还不知道如何跟小雀儿说,要知这丫头天天惦记着天甲的名呢。

  “拿着吧,”李安好取出斗篷披在身上:“后日我就围着它去柔嘉公主府。”

  苏娘子高兴极了:“姑娘喜欢就好。”

  见状,李安好心不由得漏跳一拍,那位难道会去?

  傍晚里,天忽然变得阴沉,屋外风呼呼狂啸,听着就凉飕飕的。

  次日下午便飘起了雪,简陋的马车压在薄薄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声。马车里江嬷嬷紧紧抱着胸口,衣襟里藏着慧余方丈留字的庚书,她现在是归心似箭,时不时地催促:“汤大家,这雪越来越大,咱们再快点。”

  “老姐姐别着急,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府里了。”

  还有半个时辰!江嬷嬷想说她一息都等不了。

  熬着……熬着,老马终于从侧门进了府里。到了二门,江嬷嬷不等马车停稳,就跳下直奔后院。

  而此刻宁余堂里的老夫人也是坐立难安,她算计着时间差不多了,可这天却下起了雪,来回在屋里踱着步,也不用丫鬟扶着。

  冒雪跑进宁余堂,还没进屋江嬷嬷就叫了起来:“老夫人……老夫人,奴婢回来了。”

  屋里,老夫人脚下一顿,摆手示意丫鬟们全都出去。江嬷嬷入内立马关上门,身上的雪沙都来不及拍,小心翼翼地从怀里取出走时老夫人交给她的小册子:“您缓口气再看。”

  听这话,老夫人哪还顾得了那么多,一把抢过册子打开,见着那四个字,双腿一软就要下跌,江嬷嬷一步上前抱住:“让您缓口气再看,”浑浊的泪淌下。

  贵不可言!

  屁股刚沾着榻,老夫人立马吩咐江嬷嬷:“去点盏油灯来,”安好决不能步了钟家姑娘的后尘。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地支持!!!还有两章女主就成婚了。

  第29章

  江嬷嬷将油灯端来, 见老夫人含泪轻抚着庚书上的八字,心中也是酸涩极了:“寻寻觅觅不得意,原是良缘已天注定。”不说现今, 两年前老夫人下江南养病就有意带上三姑娘, 可终因舍不得, 心里存着一丝奢望,愣是将正当龄的三姑娘留在了京中。

  这就是缘法。

  “我也没想到安好会有这么大的福气, ”若不是察觉御前的范公公对自家的态度不对,她是万万不敢往那处想。安好十九了,明年连参选的资格都没有, 谁能料到皇上的心思会在这?

  “您没想到的事情还多着呢, ”江嬷嬷又去拿了个小铜盆放到炕几上:“昨儿天没黑, 奴婢就到了护国寺。那慧余方丈真真是得道高僧,奴婢才跟着小沙弥入了厢房,就有僧人来请。”

  老夫人不再盯着庚书看了, 望向江嬷嬷:“你昨儿就见到慧余方丈了?”

  “是,”江嬷嬷见老夫人面上露了不愉,便笑着解释道:“今儿奴婢给三姑娘抢了个头香。”

  原还怪江嬷嬷让自个在府里干等, 一听是因这事,老夫人立时就转了晴好:“是要给三丫头上炷头香, 请佛主保佑她太太平平。”待哪日圣旨下了,她还得领着大儿亲自去护国寺祈福。

  心里有了底再看皇帝娶妻, 那年岁小不经事的反而不甚适合, 毕竟头上压着嫡母太后和生母太妃,若有不慎,怕是要拖累皇帝。倒是她家安好性资敏慧,行事又面面俱到, 能顾全大局手面也不狭隘。

  “对了,光禄寺卿家可去合了八字?”

  这事她正要提,江嬷嬷手点了点老夫人拿着的庚书:“慧余方丈给看的,相克,大凶。”

  “难怪没了声音,”老夫人恋恋不舍地又看了眼庚书,才将它给了江嬷嬷。屋外寒风呼呼地吹,雪沙打在窗棂上发出啪啪的声音。亲眼看着庚书被烧为灰烬,她才稍稍安心。

  “因着明年大选,不少官家闺秀都提前来京,”江嬷嬷心中多少有些担心:“估计今年柔嘉公主府的红梅宴要比往年更热闹。”目睹了勇毅侯府的那场算计,她也是真怕再出什么意外。

  老夫人正忧虑这事:“柔嘉公主府都发了邀帖,安好若是不去,恐怕外头又要传她体弱。”除了三丫头,六丫头也在受邀之列。想到之前五福玉香球的构陷,她就有了决断,正好周氏近日受了寒。

  “等你歇好了,就去一趟北苑小佛堂,让周氏暂时搬回浅云院。”

  闻言,江嬷嬷立时便会意了:“二夫人确实不宜再住在北苑,”母亲生了病,作为女儿总要侍候在左右才行,“老夫人,您看是不是安排严嬷嬷教授三姑娘宫规礼仪?”

  “不用,那样太打眼了。”

  皇帝娶妻不是纳妃嫔,非一朝两夕的事。待圣旨下了,宫里自会有安排,那时开始学也不迟。

  晚上风停了,飘起了鹅毛大雪,夜半京城悄没声地裹上了厚厚的银装。占据了城东整条壶口里弄的奉安国公府,院落、长廊檐下灯笼还亮着,映照着白雪,衬得夜更为静谧。

  血……血流一地……“敕造奉安国公府”的牌匾嘡啷一声掉在石阶时,被禁卫踏碎……

  睡梦中的陈氏元若满头大汗,似经受着极大的痛苦,娇美的五官歪斜扭曲,身子抽搐着在不断地挣扎,干裂的唇口大张着。

  “不……不,”头忽得向左,眼皮下的眼珠子在滚动着,她像是极力在挣脱什么,梗着的脖颈一转,头又倒向了右。

  刽子手刀落,奉安国公府九族被诛……城外乱葬岗堆满了残尸,引来了老狗野鸟……汪汪汪……

  “不要,”眼皮突然掀起,一拗坐起身,陈元若惊恐地紧抱自己快速退到床角,暴凸的眼珠子中没有神光。

  “姑娘,”披着袄子的丫鬟撩开床帐,见主子又把自己紧缩到床角,心疼不已,放轻了声音安抚道:“姑娘,那只是噩梦,咱们好好的,承恩侯府的岚姑娘也好好的,不要怕。您看看奴婢,奴婢是碧云。”

  听着熟悉的声音,沉浸在梦中的陈元若渐渐的清醒了过来,开合着口:“碧碧……云,”双目被点亮,转动眼珠子扫视周遭,一口气泄掉,倒在了床头,“我又做噩梦了。”

  “姑娘身子还未痊愈,夜里睡不安宁也属正常,”碧云端了一杯温水坐到床边:“您出了许多汗,唇都干裂开了,奴婢服侍您喝点水。”

  自一年前,她家姑娘和承恩侯府的那位岚姑娘在贤亲王府落水被一同救起后,就噩梦不断。半年前,在护国寺陪了太后娘娘一个月,再回国公府倒是安生了。可这才过去多久,那邪祟竟又缠了上来。

  陈元若没有回应,两眼呆呆地看向前,这真的只是噩梦吗?从去年九月初九到今天,她就没做过旁的梦,全是它。从散碎的血腥画面到如今的完整情和境,它在一点一点地完善。

  碧云已经习惯了,拿着调羹舀了水送至主子嘴边。

  麻木地张开嘴,品到了甘甜,陈元若闭上双目,两滴泪溢出,脑中是姑母吊死在慈宁宫的画面,奉安国公府的厄运就是从这开启的。她穿着宫妃曳地裙跌跌撞撞地跑到慈宁宫外,全是禁军,遥可见帝王颀长的背影。

  堂堂皇太后,一国之母,到底犯下了什么事才会自戕于慈宁宫,引得圣上震怒,诛杀奉安国公府九族!

  姑母,您为什么会在新帝登基未满三年就搬去护国寺?是真的心系天下为国祈福,还是……还是逼不得已而为之?

  喂完半盏茶,碧云拿帕子给主子擦了擦嘴:“待天亮了,奴婢还得去回了夫人,再请姜太医来看一看,”掖好帕子,继续喂水,“今年柔嘉公主府的红梅宴,姑娘还是别去了,万一再被冻着,那就……”

  “不,”陈元若蓦然睁开眼睛,眼神是从未有过的坚定:“我要去。”若真如噩梦所示,那能在帝王之怒下救奉安国公府的就只有一人。

  皇帝的妻子,李氏安好。对,就是现任宁诚伯那位年已十九的嫡女。

  她怀疑噩梦所示是真,还要多谢朱薇岚那个贱人。因为这些莫名而生的噩梦,她想到了与自己一同坠湖的朱薇岚,便让奶嬷嬷的三个儿子轮流盯着承恩侯府。

  九月二十九日那天,朱薇岚利用疯马欲害宁诚伯府三姑娘,已说明了一切。朱氏贱人与她一样,都预知了一些……一些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只她与朱氏贱人不同,朱氏看不清,以为害了皇后,结果便会不一样。

  可她却知皇帝从未想过自奉安国公府又或是承恩侯府择妻,所以自己亦未想过去动皇后。

  且奉安国公府的先祖于宁诚伯府有恩,这对她日后相求之事有助益。只是在梦里自己骄傲得像只孔雀鸟,并没有去求皇后。

  雪一直下,至第二日午后才停,天放了晴。屋里烧着银霜炭,温暖如春。李安好拿着个花绷子窝在榻上看着九娘领着小雀儿教导几个新“徒弟”,看够了低头绣两针。

  先前答应宏哥儿,要给他绣三只香囊。半个月过去了,就还有最后一只没绣好。

  旬嬷嬷带着几个粗使婆子走了趟大厨房,背回来两大筐的菜,交给了宝鹊后净了手,回房换了身衣裙入了堂屋:“二夫人昨儿才搬回浅云院,今儿一早就闹上了宁余堂。”

  围着九娘母女坐的几个丫头都有些愕然,纷纷看向神色无异样的姑娘。

  “看我干什么?”再有几针,小老虎的耳朵就绣好了,李安好手下没停:“祖母既然已开口让六妹妹侍疾,就不会因着二婶不愿而改变主意。”况且亲娘都病了,李安馨还去公主府参加红梅宴,这是置公主名声于不顾。

  “二夫人和六姑娘这是还没死心,”旬嬷嬷给李安好添了茶,后站到一旁伸头去看姑娘的花绷子,瞅见那只尚缺一角的小老虎耳朵,不禁笑着打趣:“您这只小老虎香囊是准备给七少爷拿来装压岁银子吗?”

  李安好也乐了:“不会绣到过年的。”周氏和李安馨打的什么主意,她心里大概有点底。

  皇帝修缮坤宁宫,娶妻在即。这当口柔嘉公主邀各家闺秀齐聚公主府红梅林赏梅煮酒,难免会叫人遐想连篇,周氏和李安馨自然也不例外。她们这是想与天赌,奋死一搏。

  还真是自私又可恨!

  不说皇帝会不会去柔嘉公主府,单论李安馨欲要在柔嘉公主府算计皇帝这份心思,就是罔顾宁诚伯府全族的命。母亲在世时,就说周氏为人太“独”,做不得世家宗妇,真是一语中的。她教出来的李安馨,也是一样。

  而历经之前种种,也应了舅母所言,周氏母女聪明有余眼界不足。可眼界不足看不清大局,太聪明只会使其自视甚高,不但不美还很致命。

  周氏抱病,拉着女儿在宁余堂苦苦哀求。一开始老夫人还没多想,后见她们不依不饶,就不禁往深里想了,终着人叫了二老爷回来,直接将周氏母女关了禁闭。

  十一月五日清晨,李安好在宁余堂陪着祖母用了早膳,说了会话,旬嬷嬷就来禀,车马备好了。

  老夫人赶忙起身,让江嬷嬷把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柔嘉公主请的都是尚未出阁的深闺淑女,祖母也不好陪你去,”将做工精致的香囊塞到孙女儿手里,叮嘱道,“若是遇到什么事也不要慌,这香囊里是两千两银票……”

  “这个安好不能收,”李安好又将香囊塞回祖母手里:“您放心吧,有钱能使鬼推磨安好还是懂的,银票、金票,我都带足了。”

  水至清则无鱼,外祖虽是寒门出身,但位高至吏部尚书,能拿的多少拿了一点。外祖母又深谙商户那些道道,家底交到大舅母手里并不薄。

  母亲留给她的也都很实在,除了孤本、珍物,金银居多,庄子、铺子亦都是地段好的。经多年经营,外加舅家暗里补贴的,还有外祖留给她的那份嫁妆,她手里光银子就有十万两之多。

  原是打算留下整银以备不时之需,零散拿来置产,现下情况有变,还是留着银子用。

  孙女都这样说了,老夫人也就不再坚持,转眼吩咐旬嬷嬷:“你要把姑娘看好了,千万不能大意。”

  “请老夫人安心,奴婢定寸步不离姑娘。”

  旬嬷嬷的出身,老夫人是知道的:“遇到那难缠的,你也别惧,护好主子最重要。”

  “是,奴婢谨记。”

  虽还是放心不下,但也只能深叹一声。老夫人送她们到院门口,看着孙女儿上了轿子走远了才转身回去宁余堂,脚刚沾着堂屋的地,就推江嬷嬷去一边:“把佛像请出来,我这心里不安,想上柱香,念会经文。”

  这是要临时抱佛脚,江嬷嬷随她:“奴婢这就去请,让丫头给您多拿两个垫子放地上。”

  李安好的马车出了荷花里弄,拐进明程主街。旬嬷嬷领着小雀儿跟在主子身边服侍,宝樱、宝桃几个则坐在后头的那辆马车里。

  抱着汤婆子倚靠着车厢,李安好看着规规矩矩跪在旬嬷嬷下手的小雀儿,故意含糊其辞地逗她:“今儿出门带针了没有?”

  小雀儿抿着小嘴,眨巴着那双清可见底的圆眼,隔了两息才回道:“生为绣娘,针是不能离身的。”现在她的本事还不到家,针还没能穿银丝,所以出趟任务需要带很多针。

  等她练到九娘那个境界,就只用带九根针。当然九娘还不是最厉害的,地壬只用一针一线,就可杀敌于无形。

  “那我就安心了,”李安好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小雀儿扁了扁小嘴,想想又补充道:“小雀儿会尽快捡够红梅,回姑娘身边守着。”

  “好”

  到了柔嘉公主府附近的梅花二弄和新安里堂交叉路口,马车拐道,恰巧一辆金丝楠木马车领头的车马队从新安里南堂口而来。两家都是高头大马,马车也宽,而新安里堂的巷道只能容得一辆行走。

  驾车的汤河一眼就辨出打头的那辆金丝楠木马车归属奉安国公府,也不用回禀,立时就驱马准备让路。却不料他才动作,就有一打扮体面的婆子笑盈盈地上来,请她们先走。

  “这……”

  作为主子,李安好自是不能不吭声,朝着窗子对外说了声:“多谢,”后便让汤叔驱车拐进巷道,别堵在这。

  金丝楠木马车厢里,跪在碧云下手的碧蓝两手扯着帕子,噘着嘴嘀咕道:“那就是宁诚伯府的马车,又不是什么有头面的人,姑娘干嘛要让,没得让人以为咱们奉安国公府……”

  “闭嘴,”陈元若冷冷瞥向一身蓝色袄裙的碧蓝,沉声斥道:“管不住嘴,你就不用再回我若云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