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勇闯天涯 > 第315章 不吐不快

勇闯天涯 第315章 不吐不快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17:54 来源:88小说

就在中日两**队在淞沪鏖战的时候,华北局势江河直下。

七月二十日,日军蓄意扩大卢沟桥事变,发起对宛平城及附近地区的轰击,二十五日,日军进攻廊坊车站,二十六日廊坊失守,北仓、杨村等车站也相继陷落,平津交通断绝,随后日军向广安门进军,开进北平。

二十七日,日军分别对通县、团河、汤山等地发起进攻。

二十八日,日军向驻守北苑、南苑的中国守军驻地发起全面进攻,猝不及防的二十九军伤亡惨重,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壮烈牺牲,第三十八师特务团、第一一四旅向固安方向撤退。

同日,清河、沙河失陷。

当晚,宋哲元等由天津退到保定,第三十七师爷由宛平、八宝山、门头沟一线撤离北平。

二十九日,北苑与黄寺失守,北平陷落。

七月二十九日凌晨,天津保卫战打响。在日军疯狂进攻下,中**队退至静海、马厂一带,天津失守。

日军占领平、津后,立即进攻察南,以解除其侧背威胁,保障主力沿平汉铁路南下。

八月八日,南口战役打响,在日军飞机、大炮及毒气轮流攻击下,二十五日南口失守,二十六日察哈尔省府张家口失守,中**队刘汝明部退守洋河右岸,傅作义部退守柴沟堡,汤恩伯部向桑于河右岸突围。

九月初,日军向察南及山西进犯。

九月六日,日军向天镇以东各阵地发起总攻,守卫盘山、周家山的中国官兵全部殉国,天镇四面被围。

八日,日军绕过防守坚固的天镇进攻阳高,十日阳高城垣多处被毁,守军伤亡惨重,阳高陷落。次日,天镇弃守,十二日,中**队再弃大同,向广武转进。

天镇激战之时,日军集结于张北,分别向兴和、商都、化德发起进攻,以策应对大同的攻势,九月七日尚义失陷,九日兴和弃守,十一日,化德沦陷,十六日晚,中国守军退出商都。

日军攻占大同后,继续北犯。

十七日丰镇陷落,二十四日中**队弃守集宁,二十五日、二十六日,凉城、陶林失陷,归绥门户洞开。

在进攻察南的同时,八月十五日,日军大本营下达侵华总动员令,派遣军下辖的第一、第二集团军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向平津地区集中。

九月十四日,日军第二十师团向琉璃河发起进攻,第六师团由固安、第十四师团由永清强度永定河,向涿州进攻。

九月十八日,涿州陷落,二十二日,满城失守,二十四日,中**队弃守保定,二十九日,新乐沦陷,至十月八日日军已进至长寿,同时向正定、灵寿进攻。

可以说,在淞沪正面战场**将士浴血奋战寸土必争的同时,华北地区的中**队却在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大踏步后退。

再看淞沪战场,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中日双方围绕罗店展开了反复拉锯

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中**队集中了三十五个师的兵力,轮番向驻守罗店的日军发动进攻。而日军为了切断第九、第十五集团军的联系,在加强罗店防守的同时,继续扩大在上海市区的战事。

九日清晨七时开始,日军第九师团出动两个联队,一路由虬江码头攻向沪江大学,一路则由汇山码头强攻公大纱厂。

由于四艘重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加入对中国守军阵地的攻击,再加上从海上飞来的数十架舰载战机轮番轰炸,拱卫沪江大学和公大纱厂的第八十七师连续苦战后终于不支,十日中午时分丢掉沪江大学,当天下午五时公大纱厂沦陷。

在第九师团主力强攻沪江大学和公大纱厂的同时,第一○一师团由东向西,向军工路一线高速推进。

九日清晨,日军飞机二十余架、军舰二十余艘,向军工路猛攻。八时许,日军四千余人在烟幕掩护下,攻击沈家巷、陆家宅的中国守军阵地,双方反复冲杀,直到中午,从浦东撤回的第五十七师来援,始将阵地稳定下来。当天下午,日军再度发起进攻,守军伤亡惨重,战至黄昏,两军打成胶着状态。在这一天的战斗中,仅仅第五十七师便伤亡军官四十三人,士兵一千一百余人。

同样是九日,日军第十三师团从汇山码头出发,顺着吴淞路和北四川路向虹口方向挺进。拱卫虹口地区的中**队第八十八师与日军展开连续激战,但由于整个上海租界已经战成一团,遭受舰炮和飞机轮番攻击的第八十八师各自为战,未能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两天后日本海军陆战队驻沪司令部大楼沦陷

至此,吴铭的新二师付出巨大努力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在高层的决策失误以及日军凶猛攻击面前,付之流水。

十一日傍晚,月浦、杨行也继吴淞、宝山、罗店、虹口后陷落,江湾、庙行和新市区一带遂成为中**队战线的突出部,侧背受蕴藻浜北岸日军的威胁,第九集团军奉命留置少许部队于原阵地,主力于当天夜后移至蕴藻浜、庙行、江湾、北站之线。

实际上,在华北和淞沪发起两线作战后,日本政府和军队即全力以赴,没有再有任何侥幸。其中,日本议会于九月四日发布对中国宣战性质的敕语,次日日本首相近卫文属在日本议会发表演说:

“中国方面利用帝国之忍让,辱日抗日之势愈发高涨,战局终于波及华中。至此,政府认为采取从来消极、局部之手段已不能收拾局面,终于不得不积极全面对中**断然给予一大打击。”

“今日帝国可能采取之手段,只有彻底打击中**,使之丧失战斗意志。倘中国方面仍不反省,继续顽抗,即使进行长期作战,帝国也在所不惜。”

为此,日本议会批准了超过二十亿日元的临时军费,用于支持其军队作战

早在九月十日,日本发布内阁告谕,宣布转向举国战时体制。至十月中旬,日军在长江南岸和黄埔江口一带已集结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一○一共五个师团,再加上十五个步兵大队、重炮兵一个旅团以及其他特种部队,连同从台湾、东北和朝鲜抽调来的伪军,总兵力二十余万。

日军的后方供应线也日益稳定和加强,临时机场在泗州岛、沙窝、公大纱厂等处建成,各军兵种协同作战的条件逐渐形成,大规模野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都日益具备,总之,淞沪战场上日军的优势已经形成。

平湖,莫氏庄园,新二师指挥部。

将校们坐得整整齐齐,参谋处长戴子冉拿着指示棒,对照挂在墙边的地图,对大家讲解最新战况。

面对当前危局,将校们都没有说话,心中异常沉重。

为了淞沪战事,蒋介石基本上抽空了全**队,堪堪与二十多万日军打了一个平手,终于形成对峙状态。

但在吴铭看来,在日军占据绝对海空优势的上海长江口作战,殊为不智,最好的方案莫过于把全部军队撤到国防线,依托精心构筑的国防工事进行轮战,这样可以拉大日军的战略纵深,远离日军的巨舰大炮,消耗日军兵力。

只要能够在国防线附近消灭十万以上的日军,整个中日态势将发生巨大转变,不敢说御敌于国门之外,在至少中原和长江内陆的膏腴之地不会被日军侵占。像现在这样白白地把精锐部队消耗在舰炮的炮弹和飞机的轰炸下,实在太划不来了。

见大家都没有说话的兴致,吴铭轻轻一咳,待所有人的视线聚集于自己身上,这才娓娓道来:

“淞沪战事至今已进行两个多月,形势非常明显,我们动员了六十八个师近七十万人,却与二十万日军打了个平手,其中各种原因,我相信大家心里多少有数吧我这里也有点儿心得,给大家分享,算是抛砖引玉”

“自八月十三日打响第一枪,南京方面就完全没有对日本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虽然反对与日本议和,但不反对国际调停,一旦英法美等国提出调停,立即叫停前线进攻。由此**丧失先期优势,这无疑是一大败笔”

吴铭虽然没有提及蒋委员长的名字,其想要表达的意思,在座的新二师将校都明白,习惯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蒋介石,总想求得政治、经济与战争的三赢局面,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其后的讲解中,吴铭认为国民政府犯了以下几大错误:首先,作战思想不明确,寄希望于欧美列强调停,导致错过战机;其次,在战略战术方针上,思维僵化,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方的优势,命令各部不得后退一步,直接导致各个部队在阵地死扛,被日军的舰炮和飞机轮番轰炸,伤亡惨重;第三,指挥上考虑不够周详,杭州湾乃是战略侧背的要地,却完全没有给予重视。

说到最后一点,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韩铁城站起来,大大咧咧地说:“师座,你前面的看法,我深表赞同,但对于最后一点却保留意见。杭州湾从地形上看,水浅多沙滩,不能停靠大型舰艇,而且前不久南京方面派人来考察,也得到类似的结论。这样的地形,哪怕是登陆,最多只能上来一个师团,于上海战局并没有多大影响。”

韩铁城所言就是当前南京方面的主流看法,也可以说是蒋介石的看法。

“铁城没有把我的话当作金科玉律,知道质疑,这很好”

对韩铁城表示不同意见,吴铭还是欢迎的,当下向众人耐心解释:“我为什么判断日军会在杭州湾登陆,就是一句话:夫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吴铭走到墙边,用指示棒一指地图,详细解说:“大家请看淞沪左翼的罗店和张华浜等地,各处都有重兵守卫,日军虽然有飞机大炮的相助,但得到我们无良心炮和火箭筒支援的前线守军,还是能给予强有力的还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