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勇闯天涯 > 第33章 失望与希望

勇闯天涯 第33章 失望与希望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17:54 来源:88小说

ps:谢谢小二刀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推荐票和收藏!

明天冲榜,天子将爆发三更求票、求收藏、求打赏!请弟兄们继续支持天子的创作,感激不尽!

*******************

经过四天的艰难跋涉,逃离险境的老老少少八十余口终于来到了荒芜而又陌生的毛良坞,累死累活的吕师爷面对群山环绕、薄雾笼罩的荒凉景象,面对断壁残垣,遥望野草丛生的地面上清晰可见的森森白骨,禁不住哆嗦起来,跟在他身后的一群婆娘,还有刚挣扎着趴下竹编担架的两位老人,也禁不住凄然泪下。

浑身湿透的吕正德几步来到吴铭面前,指着遍地的白骨,惊愕不已:“兄弟,这就是你说的世外挑源?”

吴铭不无歉意地说道:“我也没想到会是这幅样子,前天刚到的时候,我找到北边雷公岭的畲族老人问了一下,说是去年夏天又发了一场瘟疫,返回的三十几户人家死去近半,剩下的全都逃离此地,之后再也没见人敢回来。”

“那我们怎么办?怎么办?”

吕正操惊恐不已,用刀架他脖子他都不会皱皱眉,可他害怕瘟疫,害怕近百口死无葬身之地。

吴铭吐出口浊气,指向码头纵深处刚搭建好茅草棚顶的房子:“三哥手下的几个弟兄已经煮好了防疫汤药,这是我用手枪做礼物,从雷公山畲族族长那里得到的药,昨天开始我就领着弟兄们放火烧荒……”

“你看看,房子周围方圆一里之内全是灰烬,每间屋子都仔细打扫干净,还用米醋熏过,只要我们所有人不喝生水只喝开水,吃的东西全都煮熟,大小便都去我们搭建的专门地方,就不会出问题。”

跟随吴铭忙碌两天的三当家李琨上来开解:“大哥别着急,我觉得吴老弟的话有道理,而且我们拿到了畲族土人的草药,既然北面十五里外的畲族人能够活下来一个不死,说明他们的草药确实有用,而且先来的七个弟兄、魁元和我们两个,在这片地方忙活了两天两夜,也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相信吴老弟的话,只要注意些就没事,等安顿下来了一切都好办。”

吕正德还是担忧不已,望向同样心里发毛的师爷和周边一张张惊恐的脸,竟然没人开口说话。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在人群后响起:“吕正贤、吕正德,你们两个废物,胆子哪儿去了?这点屁事就让你们吓成这样,以后你们如何能保存我们几个家族的延续?是不是想告诉老子看走眼了?唵?!人家吴小哥与我们非亲非故,这么下力气帮我们,你们竟敢这样对待人家?当年逃到葛仙翁山上时,你们又是怎么样的?嘛逼的,老子对你们两人没胆子的**人很失望!咳咳……咳咳咳……”

“爹……”

“外公别生气,别生气啊!”

一群婆娘和孩子围上气得喘不过气来的老爷子连声安慰,老太太和吕正德的婆娘急得流下了眼泪,手足无措地凝望吕正德和吴铭。

也许是老爷子的咆哮,骂醒了吕正德和师爷吕正贤,两人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色白了又青青了又红,愧疚之下不敢与面无表情的吴铭对视。

吴铭想了想,还是走到老人面前:“老叔,瘟疫过去将近一年了,您老精通医理,见多识广,必定知道现在不会有多大危险,而且瘟疫有很多种,晚辈从畲族换来的草药里面辨认出黄连、苍木、柏叶、甘草、肉桂、金银花等七种药材,根据他们介绍的病情细细琢磨两天,觉得很可能是霍乱,这种疫病放在不明白的人身上很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就不用太过担心。”

老爷子咳嗽几声,抓住吴铭的手连连点头:“我知道,从古到今瘟疫都屡见不鲜,哪怕是人挤人的衢州在道光年间也发过瘟疫,当年可死了不少人,没听说衢州人全都死光了,不住在衢州了,咳咳……小哥,你放心去做,我信你!”

“谢谢老叔,晚辈一定尽力而为。”

吴铭站起来,回到满脸羞愧的吕正德和师爷面前:“让大家先安顿下来吧,今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明天所有男人砍树建房子,等会儿我再到雷公岭走一趟,看能不能请我们的邻居来帮忙,估计他们山上至少住着几百个汉子,不难说话。”

吕正德垂下大脑袋:“兄弟,我对不住你,你别往心里去。”

“没事,我知道你担心老人孩子,好了,先到草棚里歇息,有什么话等做完饭填饱肚子再说。”

吴铭说完拍拍吕正德的手臂,走出几步,一把抱住二当家留下的五岁闺女,吩咐几个汉字把二当家的棺材抬到前面那间**草棚,指点人群向一长溜草棚子走去。

师爷吕正贤长叹一声,来到伫立不动的吕正德身边低声说道:“看来我们让吴老弟伤心了。”

“唉!我这臭脾气,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张臭嘴?我不是不相信他,心里早把他当成自己亲兄弟了,可今天这……”吕正德后悔不已。

吕正贤安慰道:“别想了,吴老弟不是小气之人,只是以后我们都得记住这个教训才好,不要再犯浑了!现在细细一看,其实这地方还是不错的,仅是眼前这片,稍稍整理一下起码能有七八百亩熟田,要不是瘟疫,恐怕还轮不到我们呢!把心放宽吧,按吴老弟说的去做,我看他心里比谁都有谱,走吧。”

老老少少获得了休息,十几个汉子在吴铭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用十几个大陶罐开始做饭,吕魁元领着一群婆娘走到草棚侧边,指向右侧五十米外新建的茅房和左侧的溪流细细叮嘱。

吴铭再次回到老爷子身边,商量防疫的事情,让老爷子来负责指派人手,然后牵上匹马,略作整理便骑着马往北而去,三当家连忙让两名身手好的弟兄骑马跟上。

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和爽凉风徐徐而至,带走了满山袅娜升腾的云雾,逐渐移向头顶的艳阳露出了云层,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周围莽莽群山在阳光下更显苍翠。

顺着小溪西岸狭窄的小道策马前行,吴铭举目四望非常享受,满眼的绿色和清澈的泉水,早已驱散他心中的那点儿不快。

翻过两个小山坳,巍峨耸立古树参天的雷公岭就在眼前,山道口侧面山地上的两名畲族汉子远远看到三人骑马过来,立刻扔下手中工具,飞也似地冲上山口报信去了。

吴铭虽然不十分了解畲族的风俗习惯,但也略知一二,他在距离山道口五十米的大树下停止前进,吩咐两个弟兄一起下马,然后领着一位弟兄徒步走向山道口,向肃立在道口的两名佩刀青壮合手作揖,用不算流利的衢州话说明来意。

两名身穿靛青色棉布背心,下穿同色镶蓝边齐膝裤子的畲族青壮前天见过温和有礼的吴铭,看到吴铭率先致礼问候说明来意,立刻露出笑容把吴铭请进寨门。

拐过两道石砌的护泥墙,转过几棵百年大樟树上行一段,视野豁然开朗,族长家高大的木楼就在眼前,五十来岁满脸皱纹的族长和身后一大群男女老少已经等在那里。

彼此又是一番见礼,族长客气地把吴铭请上楼,到宽阔的正堂分宾主坐下,喝下半杯野生腊梅泡制的凉茶,族长听完吴铭的请求,不由得惊讶地睁大眼睛,用熟练的衢州官话询问道:“你们真打算住在那片不祥之地?”

吴铭放下白瓷茶杯,抬起头微微一笑:“尊敬的前辈,我知道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开始,直到五十年前周围几座大山的银矿、铜矿、锌矿被开采干净为止,毛良坞都是历朝历代公认的福地,否则也不会在毛良坞开山取石,建起直通衢州大江的码头。”

族长捏捏胡子,微微点头,坐在他左右的八个中年汉子神色各异,有的钦佩,有的好奇,剩下的全是一脸戒备。

吴铭继续说道:“虽然银矿、铜矿采完之后,深山中的毛良坞繁华不在,但是码头并没有太大损坏,近千亩上好水田修整一下就能耕种,要是没有连续两年的瘟疫,这个地方必定是一片乐土,可惜了!不过我们已经打定主意,这次三大族扶棺归来,就不会离开了,我们发誓,重建祖先繁衍生息的家园,在您和畲族父老乡亲们的慷慨帮助下,我们不害怕病魔,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把家园建设好,再次恢复往日的繁荣。”

老族长沉吟片刻,望向周围八个山村的头人,这些头人都是昨天接到老族长的通知之后,得知瘟疫之地毛良坞又有人来居住,才翻山越岭赶到这里商议的。

也许是之前与毛良坞的居民相处不错,也许是对毛良坞那块不祥之地的畏惧,也许是知道有躺在棺材里回来的林二当家这么个人,头人们对汉人再次回来定居没什么抵触,除了保持戒心之外,大家对面前举止从容、长相英俊的吴铭颇有好感。

老族长见没人反对,便用畲族土语询问愿不愿意答应来人的要求,出动人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头人们似乎意见分歧很大,讨论了十几分钟,大多数都不愿意接下这个冒险的活计。

吴铭见状咳嗽一声,等大家都望过来,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前辈,还有各位叔伯兄弟,如果大家为难的话,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如果谁家存有风干的木料、大铁钉这些建房子用的材料,我们愿意出钱买,价钱好商量,有多少要多少,愿意帮助我们建房的,我们按天数支付工钱。”

“另外,我可以向大家承诺,凡是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的人,我们的商队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以最低的价格,为帮助过我们的畲族兄弟买回最好的步枪,而且长期提供狩猎用的步枪子弹。”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左边两个头人本就看吴铭很顺眼,早已经打定主意和吴铭搞好关系,闻言立刻站起来,对着族长叽里呱啦一阵表态,显然是被吴铭开出的优厚条件打动了。

其余几个深怀戒心的头人沉默了,惊讶地看着吴铭没有说话,似乎还在艰难地盘算得失。

两名精壮的头人很快获得族长的同意,其中一个来到吴铭面前合手作揖,看到吴铭客气地站起回应,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