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勇闯天涯 > 第206章 铿锵玫瑰(中)

勇闯天涯 第206章 铿锵玫瑰(中)

作者:天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17:54 来源:88小说

车子驶入绿树森森的军事基地,在宽阔的停车坪停下,早已等候在那里一身戎装的新二师情报科长兼训练基地主任叶竹寒中校打开车门,恭恭敬敬地向吴铭敬了个军礼。吴铭下车后还了个礼,便微笑着和叶竹寒伸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cc系出身的叶竹寒今年三十六岁,广东惠州人,黄埔五期政治科毕业,是周文彦在中央党务学校就读时的同窗,与周文彦不同的是,毕业后叶竹寒留在南京工作,三年前调到丁默村手下,后因为举报丁默村贪污招待费遭到诬陷锒铛入狱,其妻求到周文彦名下,在吴铭和周文彦联合发力下叶竹寒终于获释,但由于得罪深受蒋介石器重的丁默村,不能再继续留在党务部门工作。

叶竹寒在南京期间主要负责机要及情报人员的培训丨成绩斐然,因此被求贤若渴的吴铭收入麾下,任命为去年修建完毕并投入使用的开化玉屏训练基地主任职务,主要负责为吴铭培训丨合格的情报人员。

到现在为止,训练基地已经开设了两期培训丨班,吴铭多次出席旁听,对叶竹寒的能力赞不绝口。

叶竹寒在培训丨班开设有特工理论、秘密携带、化学通讯、毒药、麻醉等课程,其善于把枯燥的理论说教和生动鲜活的例子结合起来,让受训的!学员能够融会贯通。

比如叶竹寒主讲特工理论时,就从《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的故事讲起,以诸葛亮为什么要等到刘备第三次来访时才见,说明情报的搜集、研判、应用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结果一部《三国演义》从叶竹寒的口中讲出来,就成了一部特工理论的形象教科书,等到最后叶竹寒对学员谈到工作中要像诸葛亮那样巧于安排、工于心计、知己知彼、出奇制胜时,学员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特工的基本理

培训丨班的学员来源广泛,大多是吴铭军中选拔的优秀士兵、毛良坞商会和衢州商会工矿企业选拔的工人、委托教会医学院代为培训的!学员和从灾民中挑选的有一定文化底子的专才。

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因雨水不均、水利灌溉设施落后导致常年灾难不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居中统筹救助,往往出现十年九灾、各地灾害不同的情况。为了在灾难到来时生存下来,灾民迁移潮便不可避免发生。

如三二年西北、华北和中原地区,旱灾、雹灾、水灾、蝗灾交替不断,受灾人群几近五千万,其中仅流亡到江南地区的灾民便多达百万;三三年八月黄河决口,沿岸各省皆灾,同月长江洪水泛滥,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三四年鄂、湘、晋、冀、豫、陕、川、皖、赣、闽等省洪水,黄河再次决口,灾情惨重,毛良坞至少从中吸收了一万多灾民,周边开化、常山、江山、玉山等地加起来起码吸纳了五六万人;前年和去年全国依然灾害不断,仅仅浙西附近的皖南地区便先后遭遇洪水和于旱,再次造成数十万灾民涌入浙西和赣东地界。

正是有着因灾民迁移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供应,所以一直以来吴铭根本就不愁招不到人给自己卖命,两期培训丨班下来,已经有两百多名合格的学员加入到吴铭的情报系统,在情报科副科长朱文华的巧妙安排下,目前遍布于浙江全省和闽北、苏南、淞沪等地,宛若为吴铭增添了一双千里眼和顺风耳。

“南山兄(叶竹寒字),听说这期日语班的学员已经能够熟练掌握日语,模仿日本人说话惟妙惟肖,就连那些日本老师蒙上眼后也无法从口音上分辨出来,可有此事?”吴铭笑着问道。

叶竹寒自豪之余满脸不解:“吴长官为何偏偏对这三个计划外的班级如此上心?这三个班的学员全部是抽调军中各团营的识字老兵,个子普遍较矮,胜在体力好爆发力强,年龄则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之间……作为军人他们自然十分优秀,但是要说他们在情报战线上有所建树,恐怕力有不逮。”

吴铭摆了摆手:“南山兄,你见我什么时候做过亏本的买卖?放心吧,对于这批学员我早有安排,而且用处非同一般如果他们培训丨合格了,这次去上海说不一定能派上用场……走吧,带我去看看

叶竹寒也不问要具体怎么使用这批计划外的日语班学员了,与吴铭并肩而行:“日语班的老师全部是从国内各地秘密绑来的日本侨民,日本列岛几大口音几乎无所不包……当下日本最流行的是关东、关西、津轻、冈山、北海道、山口等六种口音,其中关东口音主要在东京周边地区使用,相当于中国的官话,而使用人口众多的关西口音却代表着日本的人文历史,关东人总是嘲笑关西人的口音……

吴铭正听得津津有味,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

“咦,这里怎么会有女人?”跟在吴铭身后的孙承元忽然发现什么,驻足观察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快步上前,一路小跑到吴铭身边径直询问,丝毫也没有为打断叶竹寒的话而感到歉

“你啊你,一点儿也不懂礼貌……”

吴铭无奈地摇了摇头,拍了拍自己这个小老弟的肩膀,向叶竹寒抱歉地笑笑,随后顺着孙承元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在温暖和熙的阳光下,三十多个英姿飒爽的女兵正在基地西边山脚下的训练场上训练,发出声声娇叱。

这些女兵穿着贴身的四色林地迷彩军装,打着同色绑腿,穿着绿色的步兵鞋,背着背包、水壶,斜戴着船型帽,看起来赏心悦目。

吴铭明白过来,微微一笑:“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她们应该是基地三期电讯班的学员,全部由女性组成……这个班成立的目的,主要是为军中提供专业的报务员和话务员,以后我们还会设立自己的政工队、新闻处等机构,主要由女兵出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南山先生正在尝试一些女性利用自身天赋获取情报的探索,在征询本人意见并遵守自愿的原则,我们将会逐步培养一批合格的女情报人员。”

吴铭见孙承元一脸震惊的样子,白了他一眼:“放心吧,没你想的那么龌龊,我更不会强迫女兵做不愿意的事情部队之所以要招收一些女青年,在于兵源并不是无穷无尽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注意开源节流,把男人从一些岗位上解放出来同时,男女搭配于活不累,有些工作女性确实比男性更合适”

叶竹寒知道吴铭对他的副官老弟的看重,于是也耐心解释:“军中出现女兵并不稀奇,最早在北伐时,中央军校便在武汉招收了大约两百多名女兵,其中部分毕业后加入了**,但大多数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军中服务。自那以后,不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部队,每年都会招收一定数量的女兵。”

三人谈话时情不自禁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女兵们的训练,跟上来的史迪夫却觉得这样的争论很无聊,道:

“女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天赋,就比如护士……去年春节过后,我们依托衢州济慈医院、常州医院和部队野战医院,又从德国请来十八名因为排犹政策失业的医学教授及从全国各大医院高薪聘请的六十九名医生,在衢州南边的毛家山下成立了浙西医学院和浙西护理专科学校,两广事变后面向全国招生,其中浙西护理专科学校便侧重于招收女学员,到去年九月初开学时,已经有三百六十多名女生入读,将来毕业后她们中的一部分将充实到我们的野战医院和基层卫生队”

“啊?”

孙承元有些惊讶地说:“浙西医学院和浙西护理专科学校竟然是我们新二师斥资创办的?当时见报后我还说是谁敢开风气之先,如此大规模地招收女学员,也不怕惹人非议……去年西安事变前大哥频频视察两所学校,我以为大哥是对那里读书的小妞感兴趣,并没有多想……”

说到这里,孙承元向吴铭竖起了大拇哥:“大哥你可真行,处处都走在别人前面”

“你这家伙,大哥在你心目中就那么不堪啊?”吴铭苦笑着摇了摇头,对于孙承元的称赞根本就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

现在承元看到女兵还挺稀奇,但要不了多久,随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丧失沿海膏腴之地和人口稠密区,导致**兵源征召出现严重不足,国民政府不得不大规模地扩大招收女兵。

尤其是抗战后期的“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根据前世吴铭翻阅历史文献,抗战后期从军的数十万大中学生当中,女青年就占了一成。在许多国民党部队里,特别是军、师以上机关单位,女兵都达到了一定的比例,有的甚至多达百分之十五。

三十年代的电影演员蓝苹曾经出演过两部女兵题材电影,一部是《自由神》,讲述北伐军女兵的故事,另一部是《被缴枪的女兵》。四十年代的着名记者萧于,曾经在文章中写道:“经过这场战争,女兵在中国也已司空见惯了。”

到了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中同样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军人。这些女兵们大多都是城市中的女大、中学生出身,大多来自商人、地主、城市小资产阶级家庭,其中大部分都是国民党、三青团的党团员,许多在学校时就是三青团活跃分子。

五十年代初期,刚刚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中央电影制片厂还专门拍摄了一部反映国民党女兵生活的电影《军中芳草》。

由此可见,女兵将来只会越来越多,建国后**还会出现第一位女将军,一点儿也不稀奇。

“既然看到了不过去鼓励一下说不过去……走吧,我们去近距离观察一下女兵们的训练”吴铭说完,转身向训练场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