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45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 第445章

作者:湖涂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5:01:57 来源:免费小说

  “这叫强强联合。”

  “想想就好不服气,当初我们还觉得班长要独美的,结果班长就这么被人给骗走了。”

  “两情相悦能叫骗吗?那叫爱情。”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女同学道。

  “……“

  苏青玉看着昔日的同学争论,忍不住笑容,感觉自己也回到了那个时候了。

  还是那样青春洋溢,除了念书,啥也不用操心。

  元归来接她的时候,就看到她满脸笑意的样子,心里也开心。他客气的和这些同学打招呼,欢迎他们的到来。

  这些经济学系出来的都和他很熟,毕竟当初他们在校期间,都还去元华参观过的,那会儿这位元总十分的和气可亲,所以印象都很不错。只没想到,和班长结婚的人会是他。

  他们都纷纷猜测,这位不会是当时有意思了吧,所以总是找机会接近班长。难怪他们去实习的时候,这位还问起过班长。

  立马有人问他,怎么追的。

  当初班长追求者不少啊,各个系的都有,都铩羽而归了。

  因为班长当初的择偶标准堪称严格,一般人达不到那标准。都只能望而止步。这位完全不符合班长的择偶标准啊。相差太多了。

  倒也没人觉得是他的家世好,毕竟苏青玉这位班长,当初没毕业,就钻乡下去走基层了。那就不是喜欢享乐的人。人家觉悟就是这么高。

  元归很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然后更认真的回答,“可能是我锲而不舍的精神打动了她。”

  然后微微一笑,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解释道,“就是俗话说的,脸皮厚,死缠烂打。撞了南墙也不死心。”

  苏青玉扶额。

  其他人都看向苏青玉,不敢相信,原来班长喜欢这个调调。

  苏青玉道,“别听他胡说,我那是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元归:“……”

  这些人还记得元归以前的爱国举动,特别是还特别照顾他们这些学生。那一届的经济学系的学生都跟着苏青玉去元华学习过。那会儿对他还挺推崇来着。

  这么解释,倒是也说得通。

  原来如此。

  有男同志感慨,“爱国的人,总是会有好运。”

  婚宴是在首都最大的饭店里举行的。

  元家这边请的人很多,除了原本在国外认识的一些人,还有回国后认识的。

  反正苏青玉走过去的时候,黑压压的一片人。

  饭店里是有供暖的,她这次倒是穿上了一身长袖的白纱。因为怀孕,并没有化妆。不过气色好,看起来浓眉大眼,唇红齿白。

  这次倒是没和之前那样接亲闹腾,只是两人手挽着手,走过红地毯,在主婚人的面前宣誓交换戒指。

  虽然已经结了婚,孩子都怀上了,这次也算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但是两人都不自觉的用近乎虔诚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仪式。

  下面,元老爷子满脸高兴,上次婚礼他觉得不够热闹,这次才算圆满。

  这么多人看到,他老元家这一代的接班人,成家了。

  另外两桌坐着的学生们都看着台上,然后纷纷感慨,“我们班长也太好看了!”

  “同窗三年,我竟然忽略我们班长的长相了。”

  “我现在也相信,元先生可能真的死缠烂打追班长了。”

  第390章 第390章

  再次以元归妻子的身份面对老元家人, 苏青玉才知道老元家这个家族的人有多少。

  她之前听元归讲多了,印象里就觉得老元家没什么人, 他就孤零零的一个人。

  然而并不是如此。

  虽然精神上他不大合群……但是实际上老元家的亲戚是很多的。不像老苏家那样全村都是亲戚那样夸张的,但是和称得上是大家族。

  最起码这些人过年的时候来老元家送年节礼,那真叫一个络绎不绝。

  根据元归的介绍,这些人都是元家数代传下来的分支,有些关系其实很远了,但是因为这几代人都有联系,这关系就一直维持了。

  最重要是, 他们互相之间有利益关系。

  分支都是靠着本家的支持来维持各自发展的事业。而本家在需要资金的时候,分支也会投入资金来帮助本家度过难关。

  这就是元家数代人经历战乱, 依然能够维持至今的原因。

  至于说感情, 其实也没多少感情了。

  至少元归本人从小和他们基本上没什么接触。小时候那会儿在家里不受重视, 没人护着, 这些人也不搭理他。长了之后, 他掌权了, 这些人也和他公事公办。与其说是亲戚, 不如说是利益共同体吧。

  不过这种关系, 倒是比亲戚关系更简单。最起码元归之前从来没有遭遇过亲戚催婚这种事儿。

  “你喜欢和他们来往,就来往,不喜欢, 不用管他们。”元归直接道。“他们也就过年来一趟, 其他时间都不会来往的。”

  苏青玉真信了他之前说的话了, 没啥亲戚, 明明这么多人, 没一个是真正的亲戚。

  想想挺心酸的。

  她心疼的抱了抱他, “没事儿, 以后咱们两好好过。”

  元归笑着蹭了蹭她的额头,“好。”

  今年是苏青玉第一次在元家过年,所以元归终于走出了书房,领着苏青玉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吃年饭。他知道青玉喜欢热闹,反正就吃个饭而已。

  这倒是让元家众人惊讶不已,往年这位可是从来不和他们一起吃饭的。

  看来这成家立业了,还真是不一样了。

  老爷子高兴的红光满面的,比往日里多喝了两杯酒。

  一把年纪了直接喝趴下了。躺床上还嘟囔着,“这才像个家的样子 。”

  苏青玉虽然请了假的,不过也不可能在首都长待。

  主要是在这边太闷了。

  天气太冷,她也不想出门。每天窝在家里吃吃喝喝,觉得特没意思。

  过了初一,初二这回娘家的日子,两人就收拾包袱回湖云了。

  元归也不想在首都待着。毕竟元华事业重心基本上在南方。

  以前常驻首都,是为了办事,为了在首都的领导们面前刷存在感。现在事业稳定了,他更喜欢在南方工作。

  现在又多了个地方了,就是苏青玉工作的地方。

  比起首都的大宅子,元归更喜欢他和苏青玉在湖云花岗小镇上面的那个家。面积虽然不大,但是温馨。

  也不用担心青玉会无聊。

  看着两人坐车走了,老爷子驻扎拐杖站在门口看着。

  后面老管家都,“先生,您要是不舍得……”

  老爷子甩甩拐杖,“谁不舍得他们了,我是舍不得我那重孙。哎……”

  老管家没说话,但是心里是有想法的。想着您也不要舍不得。您实在不适合养孩子。养个儿子拿不出手,成了败家子。养个孙子,养的苦大仇深。您老就安安心心养老吧。

  回去还是坐的飞机,在时效上来说就快多了。

  苏青玉道,“看看,这就是交通和通信的重要性了。我建议元华以后多搞这方面的业务,利国利民,而且绝对赚钱。”

  到了湖云省,两人还在省城家里休息了一天。

  虽然苏青玉觉得自己各方面还健康,但是她现在也十分稳重,尽量让自己保持最好的状态。

  在湖云家里,可就比在首都待着要舒服多了。

  两人还难得的睡了个懒觉。特别是苏青玉,睡到八点才起床。醒来,元归就给她送了一支移动电话了。

  “你们这边基站也建好了,我给你弄了一支,已经入网了。以后我们就用这个电话比较方便。”

  苏青玉接过来,打了个哈欠,“我们好像也要发了。”

  “那是单位的,要是占线了不方便。”

  苏青玉想想也是,万一和元归打电话的时候,有急事儿打进来,耽误事儿了就不好了。

  也就收下了。

  “话费我自己交了。我得控制一下通话量,省得我们整天打电话耽误工作。”

  主要是想养成自己消费的习惯。大钱上面她没能力,但是在平时生活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作为一个背靠组织的干部,她也不想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依靠自己的另外一半。

  元归正在给她从衣柜里找衣服,听到这话就点头嗯了一声。表示同意。

  这就是他和青玉互相理解的结果。他知道青玉心里的坚持,他也尊重。

  后面苏青玉又补了一句,“万一哪天我忘了交了,你记得帮我交上。”

  元归笑,“遵命,苏区长。”

  苏区长第二天就领着自己的丈夫回了花岗小镇。来到自己的地盘,她这底气立马就上来了,生龙活虎的。

  赶紧儿拎着点干果糖果之类的去办公室发放。还给自己秘书林楠同志发了个过年红包。

  把林楠感动坏了。

  “没多少钱,是个心意,图个吉利。”苏青玉道。

  她知道,林楠也没回家过年。她在当年被家人放弃之后,已经无家可归了。

  林楠笑道,“区长,春节快乐,恭喜发财。”

  “这个我喜欢,咱花岗必须发财,今年得大发。对了,书记呢,我去给书记拜个年。”

  “书记这几天下乡去了,说要去慰问大家。”

  苏青玉当年也是下乡慰问过老百姓的,知道多辛苦。“他老人家辛苦了,今年我们好好干,让他老人家心里高兴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