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伐明 > 第七十三章束手无策

伐明 第七十三章束手无策

作者:林泉隐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7:24:37 来源:88小说

崇祯二年冬天因为刘宣穿越的蝴蝶效应,后金军虽然如期入关,但是历次的战役已经与历史上大不相同。

比如本来应该战死的孙祖寿保全了性命,而本来关系不大的贺虎臣、杨嘉谟二将却丢了性命。反倒是本该被俘的麻登云、黑云龙二将这一次也趁乱逃走,没有落在八旗军手中。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总督各路勤王军的杨鹤兵败自刎。在大军兵败后,甘肃总兵杨嘉谟奋勇作战当场身死,通州总兵杨国柱、三海关总兵黑云龙、前三海关总兵麻登云、蓟镇总兵杨肇基带领余部趁乱退回了京师附近。

这一战,明朝五万精锐边军折损三万,退回京师的边军最终只有两万人。其中威震边军的大同总兵满桂被斩,一同战死的还有宁夏总兵贺虎臣、甘肃总兵杨嘉谟。

这一战,朝廷十个挂将军印的总兵直接战死了三人。其中率先逃跑的宣府总兵候世禄也被怒气冲天的崇祯皇帝下狱处斩,换上了浴血奋战的宁夏副将尤世禄。

此时尤家兄弟先后担任了总兵官,其中兄长尤世威镇守昌平,而兄弟尤世禄接替了被崇祯皇帝问罪的候世禄担任了宣府总兵。

明军虽然败得很惨,但是八旗军也没有讨了好,几次血战下来已经伤亡超过两千名旗丁。

而整个八旗军中,成年的男丁也只有六万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不善于作战的旗丁。这一次伤亡两千人,只怕八旗兵两三年之内都恢复不了元气。

面对如此严重的伤亡,皇太极也有些左右为难。随着勤王诏令的下达。大明各地的援军还是源源不断的开往京师。而大明的京师北京城更是天下第一的坚城,城中还有京营三万,城外也有两万溃败的边军。再加上十九门红夷大炮守城,哪怕皇太极脑袋发昏攻打京师,只怕除了损伤士卒,也没有丝毫作用。

况且这一次入关,无论是八旗兵还是蒙古人。都抢够了银钱、美人、奴仆,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多少奋战之心。对于这一点。哪怕皇太极身为大汗,也不可能让他们放弃财帛美人,去与明朝官军继续硬拼。

尤其是仆从军蒙古人,只是为了抢掠财帛才跟着八旗军入关。如今他们已经达到了目的。自然心满意足不愿意继续留在关内。一些蒙古部落甚至只打了一声招呼,就带着抢劫的战利品私自退兵。

到了十二月下旬,皇太极眼见不可能攻下明国,心中已经下定了退兵的决心。他迅速的将兵马逐渐东移,到了崇祯三年,已经全部进入永平府之中。

此时,八旗军已经退入永平府,虽然还割据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城,但是对于京师的威胁已经大为减少。

到了崇祯三年一月。皇太极带兵逐渐从边墙外撤出,慢慢退回了辽东。而永平府的驻军,只留下了镶蓝旗旗主阿敏率领三千披甲人镇守四城。

就在大明朝与满洲人在京师打破头颅之际。盘踞在山西境内的刘宣迅速的发展壮大。他接连攻下了汾州,还占据了大半个富庶的太原盆地,并且收编了王嘉胤余部上万大军。

刘宣进入汾州后,驱赶了附近的明军,然后迅速的与李旭升、张虎成二部汇合。三军汇合之后、刘宣麾下的人马已经超过两万五千余人。

超过两万五千大军大军,并不可能全部放在汾州附近。刘宣也并不打算趁机攻克空虚的太原府。反正现在太原盆地的富庶之地已经全部被他占据。除了阳曲、榆次、太原二县还在官军手中外,太原盆地已经完全落在刘宣手中。

只要太原、榆次还在官军手中。刘宣对于京师的威胁就不算很大,朝廷也能暂时容忍刘宣割据晋中。

如果刘宣一旦占据太原、榆次,可以说出晋的道路已经纳入掌中。山西位于中原屋脊,面对大明京师占据着极大的地理优势,只要占据了太原、榆次二城,刘宣就可以随时随地向京师用兵。

所以一旦刘宣占据太原府,京师就随时有可能面对刘宣的兵锋。从山西进入河北,一路上都是顺流而下,加上沿路的水运之力,可以很轻松的对京师用兵。

面对这种局面,崇祯皇帝除了迁都之外,只能拼尽力气打败刘宣,从新夺回太原府。

刘宣现在虽然占据二十座县城,但是相比占有天下的大明朝廷,力量上还是处于严重的劣势。哪怕九边的精兵损失很大,一旦朝廷疯狂的扑了上来,刘宣也不可能战胜敌人。

所以,刘宣已经决定将太原府留给官军,当做一个缓冲之地。有了这个缓冲之地,官军也不再迫切的围剿刘宣,毕竟现在八旗军还在京师附近驻军。只有将八旗军逐出关外,崇祯皇帝才能腾出手来追剿刘宣这支贼军。

既然不能向北,刘宣已经决定向南发展。这一次他将带着大部分的主力,南下平阳府打败王承恩。

只要占据了平阳府,刘宣治下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二百万人。靠着这二百万人口,刘宣可以轻松地扩充五万大军,有了五万精兵,刘宣就有与朝廷决一胜负的本钱。到时候无论是西去关中,还是南下湖广,或者东进洛阳,刘宣发展腾挪的余地都将大不相同。

刘宣在汾州境内休整了一个多月,将王嘉胤余部的兵力完全整编进入刘宣军中。王嘉胤虽然号称六万壮丁,但是真正的精华也就六七千人。

这些精兵其中一部分还归属于高迎祥、张献忠等人,另外一部分在交城溃散、逃入乡间。如果按照刘宣军中的要求,王嘉胤这些余部合格的兵马只有三千余人。

但是现在刘宣兵力吃紧,只能放宽了要求,将王嘉胤这些旧部大部分编入军中。

为了刘宣南下之后稳定局面,刘宣任命李旭升为晋中节度使,全权处理晋中十县的军政。

此外刘宣还给他留下了骑一营、第六营两支主力,另外还有最近编练的两个步兵营,外加上马回回、贺锦、罗汝才等王嘉胤旧部三千余人。

再加上额外充实的一部分炮兵力量,李旭升麾下的人马已经超过八千人,足以应对山西总兵张鸿功麾下的上万大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