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紫卿 > 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机

紫卿 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机

作者:枕冰娘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32:57 来源:书海阁

影卫神情如昔,禀道:“辛歧老爷已去府上任职。那就是所空宅子,挂着官名叫长史,其实没啥事作的。辛歧老爷天天坐在后苑煎茶打瞌睡,上个任比泡茶馆还舒坦。王府其他奴才都小有微词了。”

“谁敢对岳父大人……”前时还冷脸威严的江离,忽的叫了出来,可话方出口,又自觉失言,他警惕地看了眼四周,清咳两声。

“本公子吩咐过……那不是上任,那就是给岳父……给辛歧大人送钱……对对对,送钱……别管辛歧大人在宅子里做什么,都随他,只要他拿钱拿得开心……”江离的脸色有些古怪,影九的脸色更古怪。

他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平日神祗般的自家公子,此刻却好似个“狗腿子”,什么送钱讨人欢心的话,理直气壮得,脸也不带红。

可影九不敢多问,恭敬地低下头:“属下明白。立马告诫越王府:一切随辛歧大人,再有多嘴者,斩无赦。”

“这便是了……你不知道……哄岳父比哄媳妇儿还难啊……”江离无声地松了口气,低声呢喃。

后半句音调太低,影九没听清。下意识问道:“什么哄什么难?”

“没什么!没什么!”江离若被抓住尾巴的猫,都快绷不住威严的架子,连忙别过脸去,“罢了。读书人的事去吩咐。”

太过明显的逐客令,影九只得压下疑惑,行礼离去:“属下遵命!”

一阵阴风飘过,影卫乍然就没了影。

唯见秋风萧瑟,红叶漫天起,小贩挎着篮子叫卖桂花,新酿桂酒的香气已在大街小巷蔓延。

金秋,十月。在武愚自刎于午门后一月,在晋王素席跪殿无果后,王俭从利州回京,腥风血雨再掀。

王俭前脚到长安,后脚就上奏皇帝,行刑照旧,提审辛夷。帝准奏,同日,公开处斩的圣旨传遍天下,断头台备好。

这日,武愚鲜血还没干涸的午门,再次人山人海,一袭麻衣的辛夷被狱卒押解着,跪在台上,背后插着待斩的木牌。

唯独诸人发现,关押大牢的辛夷,似乎还胖了些。

然而这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屠刀磨亮,死局无人可阻,监斩席上的王俭笑得猖狂。

同样,正午,刺眼的日光将屠刀映得雪亮,百姓们头颈伸长如鸭脖,像看戏般眼巴巴等着行刑,唯一不同的,是再无那日附和王俭叫嚣的儒生,不知道是叫累了,还是被尚未干涸的武愚的鲜血灼了眼,今日竟一个也不见。

这点异常并不被王俭放在眼中。

他满心思都是断头台的辛夷,大仇得报,恩怨了结,多几个少几个儒生,反正都是棋子,再无人阻拦他王家当兴。

王俭看了眼日头,满脸被炽盛的红光笼罩,他拿起装满令牌的桶,用尽全身力气,整个向断头台扔去。

“时辰到!斩!”

哗啦一声,满地“斩”令牌,地狱声催。

百姓们屏住了呼吸,瞳仁睁大。

刽子手狠狠抽出辛夷背部的木牌,卖力地抡起了屠刀。

寒光一线,在半空划出冰冷的弧度,刀刃上反射的日光一闪,一股疾风飚过,刀锋乍然而至——

还未碰至脖颈,王俭就放佛提前看到结局,爆发出疯狂的大笑:“王家当兴!天助我王俭!杀杀杀!谁还敢拦我王家,谁还敢逆我王俭!”

不合时宜的大笑,伴随急速下落的屠刀,让整个午门宛如地狱,魑魅横行,黄泉无眼。

在刀锋碰到辛夷脖颈的刹那,在王俭的狂笑到达巅峰的刹那,轰隆一阵巨响——

然后,屠刀一滞。所有人的呼吸都瞬间慢了半拍。

午门被从外打开,露出宽广的长安街道,还有密密麻麻的白衣书生。

书生。俱是读书人。一眼望不到头,浩瀚若天穹,略略一数,似有三百之巨,像一军之众,井然有序地列于门外,向断头台走来。

浩浩荡荡,白衣如云。这三百人中有长安城熟悉的面孔,有五姓七望的公子哥,有寒门穷第的秀才,甚至有皇室年轻一辈的子嗣。

然而此刻,他们俱着白衣,这象征还未踏入仕途的仕子的白衣,有簇新的半旧的,有从箱底翻出带了些虫洞的,却是一致干净如斯的白(注1)。

白如雪,白如璧,白如少年初心,抹去所有身份地位门第,赋予他们所有一般的名字:读书人。

今日但君至,俱是读书人。

三百读书人,向断头台来。神情庄肃,步伐如山,踏得午门大地颤动,气势如虹掀动九霄苍天。

王俭已经说不出话了。百姓们同样发愣,却不由自主为书生们让出条路。唯独辛夷心中一动,些些猜到“始作俑者”,又是振奋又是羞,悄悄红了脸。

在骇人的死寂中,三百书生临近,拂袖,驻足,白衣如海成为午门唯一的中心。

一名读书人上前,毫无畏惧地直视王俭,朗声道:“辛氏不可斩!”

旋即,剩下的读书人纷纷上前一步,同样朗喝道:“辛氏不可斩!”

三百人的声音汇在一起,遂成撼天雷音,声传千里,恍若将天穹都震出个窟窿,也将王俭的耳膜震得生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来人!这是怎么回事!把这群穷秀才给老夫拖下去!”王俭缓过神来,瞬间气红了脸,疯狂大叫着命令金吾卫。

然而,这次,金吾卫没有动静。当值的金吾卫将军背梁挺直,朗声道:“在下姜苍。三年前国子监生,师从武愚夫子,一年前制举为官,拜金吾卫将。今武夫子鲜血尚未涸,吾虽为官,更为学生,不愿违故夫子之志,请王大人恕罪!”

旋即,半步不动,伫立原地的金吾卫们,给出了无声而统一的回答:不违武愚遗志,不违仕子初心。

王俭睚眦欲咧,肺都快炸了,他气急败坏地大喝:“你们金吾卫想反不成?姜苍是罢!老夫记下了!敢和我王家作对,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我王家家兵何在?把穷秀才们赶出去!”

呼啦一声,王家的家兵们涌上来,便欲动手,没想到姜苍亦是毫无躲闪地直视王俭,举起了刀戟:“金吾卫何在?拦下王家家兵!有什么罪过,我姜苍一并担下!”

刀光剑影,寒光出鞘。金吾卫们乍然迎上去,拦住王家家兵,公然和王俭对峙。

王家虽为五姓七望,家兵数百,但和训练有素的金吾卫比,还是差了一截,在后者倒戈的刀剑前,被唬得僵在原地,任王俭脸色如何黑,也不敢动半步。

“反了!都反了!姜苍!老夫记下了!敢坏老夫好事,老夫要你血债血偿!该死!都该死!”王俭眉目扭曲,恨恨大喝,却又无法突破金吾卫的刀戟,只能愤然一脚踢翻桌案,权当出气。

而台上的辛夷,则深深看了姜苍一眼,记下了后者相貌,是个虽然着武官服,却眉眼干净,带着股儒雅气的年轻男子。

就算和武愚有师生故,但能一肩抗下后果,仗热血倒戈王家,这份赤诚和恩情——

她辛夷记下了。

注释

1.白衣:古代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即,尚未踏入仕途的读书人。《史记·儒林列传序》:“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后汉书·孔融传》:“(曹操)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孟浩然》:“观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杨士奇以白衣荐举,而直纶扉。”

喜欢紫卿请大家收藏:(wuxia.one)紫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