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清朝求生记 > 第204章 “方外之人”

清朝求生记 第204章 “方外之人”

作者:云之锦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7:33:51 来源:免费小说

  之前因为十公主的信,云锦曾经向四阿哥推荐过推广拼音的事,但他只说是要去问问康熙的意思,并没有答应云锦什么,也没有兴趣要学这个,所以云锦以为人家穿越人士都能用得到的拼音,到自己这儿却只能任它熄灭于萌牙状态了呢。不过,好在反正她也不想当什么文学上的开拓者,所以只是郁闷了一小下,也就做罢了,没过多长时间就把这个事儿彻底的抛在脑后置之不理了。

  可是没想到就在云锦自己都把这事儿扔那儿不管的时候,四阿哥居然又跑来问她这个拼音的事儿了,让云锦可是好生纳闷了一番,她旁敲侧击、拐弯抹角的采用迂回战术向四阿哥了解着情况,可谁知道四阿哥却很是不屑于她说话的不爽快,直截了当的告诉她,云锦在向他说出拼音之事后,他就跟康熙提过了,当时康熙也是说要考虑一下,所以他也就没再追着问,因为没有结果,当然他也就不会跟云锦提起了。

  四阿哥能够言出必行,说会问康熙就真的去问康熙,这个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并不出云锦的所料,只是他批评云锦说话不爽快却是云锦感到很冤枉。真是的,也不想想他以前说话那个不爽快劲儿,与云锦相比起来,可真是如皓月之比流萤一般,再说他之前对这个事又不是很在意,跟康熙提估计也只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随便说上那么一说,并不会努力争取的,所以云锦当然也不敢相信这个事儿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会被提上日程的啦。

  云锦还想着也许是哪一个老外的主意被康熙采纳了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四阿哥岂不是很没有面子,他去康熙那里说,康熙没同意,结果一个老外说,康熙就点了头,这多伤自尊哪。有鉴于此,云锦对他说话才会这么小心翼翼的,生怕触动了他的伤心之处,谁知道却遭到了他一通数落,真是那个……什么咬吕洞宾。

  “快说啊,那个拼音到底是怎么弄的?”四阿哥这时却没工夫理云锦的心理状态,他只是很正经的催问着云锦拼音的事儿,“你给写出来,再教给我发音,我好拿给皇阿玛。”

  “爷,教您学会这个倒是不难,只是先不要着急嘛,反正您今晚也进不了宫,”云锦这时也干脆不顾及什么了,直接也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先让云锦知道一下,皇上到底要用这个做什么啊?”

  “刚才不是说了嘛,我之前跟皇阿玛提过这件事,”四阿哥看了看云锦,这才开始说道。

  “我知道,他老人家说要考虑嘛。”云锦接过话来。

  “你听我说完嘛,”四阿哥白了云锦一眼,“也不知道现在是谁着急。”

  “是,是云锦着急,”云锦笑着说道,“是云锦的错,爷请继续往下说。”

  “皇阿玛听过此事后,就找了些洋人来,问他们学习中文的情况,感觉用这个拼音学起文字来是比较快,”四阿哥又白了云锦一眼,才继续说道,“只是要推广起来,怕是人们一时不能适应,也怕那些个冬烘们又跳出来说三道四的,还有,我们不是满人嘛,怕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来挑拨满汉不合,所以他老人家才没有马上就推出这个拼音来,直到最近,他老人家要着人编纂一部字典,才想着借这个事情把拼音一并推出去。”

  “原来皇上要弄字典啊,”云锦先是随意的点点头,“那倒是个用拼音的好地方。”

  “什么,皇上要弄字典?”云锦随即又马上反应过来了,这个字典不会就是那个康熙字典吧?

  “干什么,一惊一咋的?”四阿哥让云锦突然的大嗓门吓了一跳,气得瞪着云锦,“都多大个人了,还没个稳当样儿。”

  “对不起,”云锦也觉得自己有些过于激动了,赶紧平复心情,“云锦是没想到皇上居然要做这么大的事儿,编一个字典,那得多少年啊?”

  “总得有个五六年、七八年的吧。”四阿哥想了想说道,“反正是什么时候弄完什么时候算呗,这也是造福后世的事儿啊。”

  “没错,有一本好字典,绝对是一件好事的,”云锦连连点头,“只是云锦没想到,云锦也能为这个字典做点事儿,所以方才有些兴奋。”

  “行了,你先把你知道的拼音说给我听听吧,”四阿哥轻敲了云锦的头一下,“用不用你的还不一定呢?”

  “咦,不是说要用拼音了吗?”云锦不明白了。

  “不是说过皇阿玛还找过其他洋人了吗?”四阿哥看着云锦,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他老人家总得比比看,哪一种拼音更好啊,也许各取所长也不一定呢。”

  “皇上这么想是对的,”云锦这下清楚了,她笑着对四阿哥说道,“不过,爷您放心,云锦说的这个肯定是最好的,爷,您想啊,无名教给云锦的哪有一个不好的了?”

  开玩笑,那是多少专家的心血结晶啊,能不好吗?

  “净胡说,用哪个是皇阿玛的圣裁,爷有什么可担心的?”四阿哥又敲了下云锦的头,“别废话了,天也不早了,你到底是说不说给我听了?”

  “说,说,这就说了,”云锦捂着头,一脸哀怨的看着四阿哥,“没见过学生对师傅这么凶的。”

  “你说什么?”四阿哥眼睛一瞪。

  “没,没说什么?”云锦没有威武不能屈的精神,马上就服软了,“云锦说这就说给您听。”

  要还是得说四阿哥聪明,不用学拼音字母歌人家一晚上就把那些字母全都学会了,至于云锦说的学会这个歌教孩子会方便些的事儿,他说会找十三阿哥来学的。当然以四阿哥言出必行的性格,十三阿哥最后还是被他找来学这个拼音字母歌了,只是十三阿哥学得很是不甘不愿,很是啼笑皆非就是了,他说自己怎么可能在其他人面前唱这种歌,那明明是小孩子唱的。

  后来还是云锦好心的提醒他,“十三爷不是小孩子,您儿子可是小孩子啊,您可以回去教给他,再让他唱给别人听不就行了。”十三阿哥一拍脑袋,“真是,这脑子怎么了,居然连这个都起不出来。”想到了解决办法,十三阿哥的心情也舒畅了,只是对于四阿哥这么算计自己还是有些微词,并以此向云锦勒索了好些个吃食。

  不出云锦所料,在康熙货比三家之后,还是选择了云锦所提供的拼音,再然后推广的事儿自然就用不着云锦操心了,自然有相关专业人士来做,不然他们不就白领大清的俸禄了吗?只是在刚开始的,对这个新生事务掌握还不甚熟练的他们也会担心自己是不是拼错了,尤其那些个编纂字典的人,更是怕自己的错误会流传千古,因为康熙说过这些拼音是一个“方外人士”弄的,不能参与到编纂字典人员的行列中来,所以这些人弄出一些来,就会交到康熙那里,让他派人去找那个“方外之人”帮着看看是否正确。

  当然这个作业康熙肯定是要派给四阿哥了,而四阿哥自然也就跟着将这个皮球传给了云锦,云锦倒是不介意查看拼音的正确与否,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有些个太过生僻的字云锦可是不认得的,既然不认得,也就不知道怎么读,不知道怎么读,自然也就不知道应该怎么拼了,在这个时候,云锦这个“方外人士”也只好向四阿哥这个“方内人士”请教了,每到这个时候,四阿哥就会很鄙夷的看着她,嘴里念叨着“就这样还说自己爱看书呢,连个字都不认识”,而云锦也只能默默的听着,心里只想着,等哪一天要是有个你不认识的字出来,看我怎么嘲讽你。

  可惜天不从人愿,一直到云锦检查拼音的工作结束以后,云锦都没发现四阿哥有不认识的字,当然云锦坚决不承认这是因为四阿哥学识渊博的缘故,而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绝对是四阿哥在接到作业之后,先看过一遍,有不认识的字早就在外面问清楚了,没错儿,一定是这样的。

  当然啦,云锦检查拼音的工作结束,并不等于康熙字典也已经编完了,那还早着呢,只是因为这些人已经能够完全熟练掌握拼音罢了。其实云锦这个工作并没有做几次,四阿哥每次让她做时,都在一旁看着,见她挑出错来,也会问个为什么。为免遭到别人的怀疑,他在云锦完成之后,也并不是马上交给康熙之前,而是总要过几天,还要到几个寺庙和道观溜达溜达,后来他就开始自己来改了,然后再让云锦审核,等到他肯定自己已经不会出错的时候,就把这份工作给接过去了。

  本来那些个编纂字典的人是乐得如此省心的,有人替他们审核,出了错也怨不着他们,可是四阿哥却不是任人白使唤的,而且康熙也不是个傻子,刚开始不能确定还有情可原,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还不能准确的掌握那么几个字母,岂不是就成了笨蛋了吗?这样的人哪还能再留在这个重要的岗位上。能想到逃避责任的人,自然也不是书呆子,都是些善于查颜观色的,在时间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就自动自觉的出来向康熙禀报,说以后不用再麻烦那个“方外人士”了。

  字典的事儿不用康熙操心了,可是却还是有御史在上折子,不过这次并不是针对拼音的事儿而来的,而是在说节俭的事儿。这个叫屠沂的御史,倒也算是个干实事的,他见太后此次圣寿奢靡异常,而且又听闻太后也说过要节俭的话儿,就决定趁此机会来上书,并举出了一些浪费的例子,当然他是不敢拿太后寿诞的事儿来说的,除非他是不想要脑袋了,他说的只是一个极小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得罪太多人或者是太有权势的人的事情。

  康熙看过屠沂的奏折,自然心中也明白他上这道折子的起因是什么,只是他不说康熙也装糊涂,而且还就着他奏折中的话,发表了一番议论,康熙说道,节俭固然是美德,但是大多数人是只能说说而已,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屠沂所说的都是细小之处,而糜费则多在一些大的地方。例如,用金钱或取库银馈送礼物,造成国帑亏空;寺库各有田园,一僧主持一寺即想成为开山始祖,聚徒众成百成千。这些都是很大的浪费。大凡事情说起来容易的,办起来就要难得多。过去江苏巡抚汤斌,喜欢辑书刊刻,这些书朕也都见过。后来他任巡抚以后,一件事情也没办,只上奏要毁五圣祠,也只是风采一下而已。而过去他刊刻书中许多能办的事情,却是一件也没有办。

  等到后来在九卿等议屠沂条奏时,康熙又着重强调了太后与自己已经尽力在节俭了,而且宫中用度也已经减少了好多,他说道,禁止奢僭而崇尚节俭,是极为合理的。朕最近查过宫中的人数,皇太后宫能及朕所居的正宫不过数百人,和明代宫人相比减少了许多。以前光禄寺供应宫中费用每年用银七十万两有余,朕逐渐节省,不使滥用,现在一年只需七万两了。而理藩院向来每年赏赐供应外藩宾客用银八十万两,现在裁减浮费,一年也只需八万两。户工两部以前每年所用钱粮数目很多,现在十天一次上奏数目,所需钱粮也已经很少了。

  后来康熙还为自己不能采纳屠沂的奏言找了个理由,说是民间僭用妄费,从前已经屡有禁约了,法令也不是不详尽的,现在还有浪费之事,都是因为奉行法令不善的缘故。如果又再颁布禁约,也只是徒使法令增多而已。如此这般之后,康熙命将屠沂原疏发还。

  其实屠沂应该庆幸了,以康熙这么尊敬太后的情况来看,怎么可能会允许有人对太后的寿诞花费过多而有怨言呢,尤其是这个寿诞还是在自己的授意下进行的。之所以没对他有所处罚,是因为他的折子里之字没有提到太后,所举之例又是一些小事儿,而且不管怎么说节俭总是一件好事儿,何况现在还正在清欠的时候呢。

  可是屠沂这般不识趣,还是有些让康熙心里有些不痛快,于是没过多久,就把他发到浙江到巡抚去了,这对屠沂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只要他有这个能力,现在就可以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做点好事了。

  太后并不知道屠沂的事儿,她现在正在为另一件事烦心呢,就是现在宫中正是三年一大选的八旗秀女选秀的时候,她也听说了康熙要把年家的女儿赐与四阿哥做侧福晋的事儿,心里多少有些个埋怨,云锦现在还是个格格呢,结果后去的一个汉人之女却要压在她头上成了侧福晋了,太后心里怎么能高兴呢。

  ps:

  好久没有求票了,今天厚颜求一回,粉红票现在比较金贵,之锦再努力也赶不上那些大神们的,就不求了,如果大家有剩下的推荐票就投给云锦吧。总推荐榜之锦也不想了,不过在大家的支持下,之锦已经上了月推荐榜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