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钟灵遇秀 > 第二十八章 走商

穿越逃荒之钟灵遇秀 第二十八章 走商

作者:别考个鸭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1:50:43 来源:爱上中文

钟灵也无语,那中原腹地能和咱这儿比吗?

咱这在一片大山脚下,深山里怎么也能流点水出来。

钟灵拍拍她爹的背,“您别气啦!人家不愿走就不走呗,咱还稀罕求他不成?”

“话不能这么说!好歹一个村里的,好些子族亲哩,咱也不想他们平白送了性命呀!”

正说着,大伯家的大哥文华过来了,听他三叔说这话,顿时为他不值。

“三叔,您还操心他们!那些个白眼狼!”

咋就白眼狼了?就算不一起走,也不至于让大哥这么生气吧,钟灵暗想。

“要不是村长发话了,那群人还继续揪着您不放呢!

亏他们还收了百个大钱呢!就是新筏子也不值这个价的,已经是占便宜了。

再说,要不是卖筏子,人家能给分这么好的差事,一个月三百的月钱,上哪儿找去?”

听到这儿,钟灵还有啥不明白的。

“大哥,是不是有人怨我提议把筏子给了官府的事?”

虽是问句,但看钟灵涨得通红的小脸。哪里是问,心中早就猜透了。

先前决定沿丹水往上走的时候,钟灵就想到这茬了。

没想到还真有人脸面都不要了!

那丹水水流激荡,河床在峡谷地带尽是些石块,在盆地里头则平阔水浅。

哪里是好行船的!

逆流而上本就吃力,其中险滩无数,稍微不留意就能撞大石头上去。

那是能走水路的?愚昧!真是又蠢又坏!

这个时代丹水也走船,不过是漕运,为官府掌控。

只用来调度粮草运输财赋这种大事,耗费巨大不说,还都是多年掌舵的老手。

顺水行舟自然好说。所谓“朝发荆紫关,暮抵淅川城”,说的就是沿丹水顺流而下。

但反向运输的时候,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私人可没那本事支撑。钟灵记得,前世一直到明朝,丹水的航运才慢慢发展出民用商用。

“就是!”大哥义愤填膺。

“呵呵!有本事他们倒是别收钱啊,又没人逼着他们卖。

拿了钱占了好处,临了咱们还落不着好。

他们这回不一起走倒正好,我还不想跟这样的人一起走呢!心里膈应!”

钟灵攥着小手咬牙切齿。

又问她大哥:“大哥,都有哪些人家?”

“哈哈哈,我先前还奇怪你五哥咋没炸了。就他那脾气,竟没揪着那几家开骂!

结果一回头,那小子正一遍遍地在小声念那些人的名字,不得空呢!”

大哥说到这事倒是颇为得意,“你放心,你五哥都记着呢!”

“五哥干得漂亮!

那些人要是有一起走的,咱回头总有办法治他们。也要提防那些子小人!”

钟灵肯定地点头,在心里已经开始谋划坑人**了。

又问他村长说了些啥。

无非就是通知各家,要走的这两日也别去垦啥荒了,赶紧收拾家当,准备些干粮才是正事。

昨日去北边打听的人回来的早,说了北边那些迹象。村长听了消息就去了乡里,找乡长结算了一个月的工钱。

那些后来的人家,才干了半个月,也一人发了一百五十大钱。

可以说,这届官府很体贴了!

各家领了月钱,都赶紧去县里换点粗粮回来。不拘走不走,粮食在手里才安心呐。

倒是钟灵,正琢磨着山里人家需要啥。

若是有余力,倒是可以买些货物去跟山里人家换些山货。收了山货再到关中出手,指不定能赚些花用。

可惜他们各家家当都不少,最好是弄点轻省的,不然也太幸苦了。

钟灵觉得盐就不错。

一两银子也不过换三斤盐,体积重量都不大,还好出手。

毕竟是刚需,山里人家又一年不见得能出山一回,盐肯定是需要的。

打定注意,钟灵就去找他爹说这事。

“灵灵,这盐说不准的,哪有粮食来的稳妥?

别看咱家眼下还有余粮,但逃荒的事谁说得准?说不定哪天就没吃的了。”

她爹有些拿不定,还是觉得都换成粮食心安。

倒是她娘,在一旁抱着鼎鼎听了,说:

“咱家可就你一个劳力,那山路岂是好走的?

说的是沿着河岸平坦些。再怎么好走那也是山路,肯定也不如咱们家乡的路。

你一人能拖那么些?”

说到这儿,又问她爹:“你们昨儿去打听的时候,问了人家那路能走板车吗?可别是一人一个包袱呀!”

“娘,板车没问题的,人家还走商呢!”

钟灵赶忙补倒,“但是爹,娘说得没错,板车在那种路上也不好拉的。

咱们家东西可不少,先前拖了两个筏子呢。

这回便是不用拖那么些木材,那也得满满一板车。”

看她爹依然犹豫,也顾不得那么些了,又扯了那行商出来说事,“而且我听那行商说,关中的地肥着呢!估计不比咱们老家的差,米粮多呢!

爹,那边又没受灾,再怎么着,粮价也比这边低吧!

人也说了,路上不过二十多天,咱家的粮吃上一个月没问题。

到了那边再买不是更划算?”

这么一说,钟兴维也心动了。

他本就不是个木讷的人,也还算年轻,尚存几分魄力。

况且,路上若是真没粮了,就是挖野菜也能勉强糊口,只怕到时候苦了媳妇儿和闺女!

小儿倒不用特别操心,媳妇儿奶水还有。

再者之前北上的时候,从水里捞出来的箱子,那里头的精米可有十来斤。

一粒没敢动,就怕有一日他娘奶水没了,小儿的肠胃得精细着。

这么一想,倒也行!

不过他也不敢全压上去,还是拿出一小半银钱来,打算换五十斤的粮食。

好在这一月以来,前前后后靠捕山鸡和兔子,换了四两银。

最开始几日挣得多,后来经常被人偷偷翻了笼子,倒没落下几个子儿。

话说到这会儿,已接近午时了,钟兴维不再耽搁,拉了板车往县里去了。

几人都没想过要去跟钟灵大伯、二伯和嘎公家,说一说这倒卖的事。

毕竟这三家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不好跟着他们冒险。

要真赚了钱,再多孝敬老丈人,补贴大哥二哥家一点就是,钟兴维如是想。

钟灵回屋心里搁了事儿,也懒得收拾。

只意思意思地捡了面上几样东西,其他的大手一挥,收进空间了。

原本的打算,山中有密道路和村落,又避世!

他们尽可进山找个村子落脚个一年半载的,等外面情况好转,再出来。

但今早听她爹和丁叔的意思,大家都知道这条道,且路还不小,哪里是什么密道?

等灾民到了南阳,只怕也会跟着本地人往关中去。

路上那些小山村便不再保险,他们这些人便是一路走到了山那边,只怕也不是就完全无忧了。

唉!

况且洛城内已有大户人家染上瘟疫,虽然官府果断关了城门,但这可是瘟疫呐!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堵上的?

再说了,那么些灾民,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都说当今仁德,钟灵也听说,洛城虽然关了城门,但每日还是遣了大夫和兵士在城门口施粥。

这样下去,也不知洛城能不能守得住。

一旦瘟疫在洛城蔓延开,关中便失了门户,沦陷也是迟早的事。

到时候咋办,难不成再往蜀地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可就是从关中入蜀的那条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