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玉玺记 > 四十二章

玉玺记 四十二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9:08:59 来源:88小说

陆国公夫人在太子宫从太子妃闺女那里也知道了近来的一些事,实未料到, 不过短短几日, 宫中竟是村姑称王了。

静静的听闺女说完,陆国公夫人道, “你也知道, 慈恩宫向来偏爱玉安殿,只要三皇子妃无大错, 慈恩宫自然要厚待她的。这个不必比,太子的话说的对, 你只管先坐稳你太子妃的位置。九月初就是册储大典, 你的册封礼也是在那一日。这是何等样的盛事。那丫头再掐尖儿好强,她的地位永远不及你。再者, 她就是再巴结慈恩宫有什么用, 册储之前,不论三皇子还是二皇子,都要离宫开府的。皇子府,已经收拾妥当了。”

太子妃松了口气, “那我就先备下给他们两家的乔迁之喜了。”待二皇子三皇子夫妇出宫开府, 三皇子妃再往宫里来的勤,也不能如今这般擦前蹭后的巴结了吧。

*

玉安殿。

午宴过后, 李玉华怜许老太太年迈, 令她们在偏殿休息片刻再出宫。许老太太连忙道, “自来诰命离宫都有时间规定, 怎好令娘娘破例?”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歇上一时片刻的,祖母只管放心,我这点儿体面还是有的。眼瞅就要中秋了,天气一日冷似一日,纵是中午暖和,刚吃了东西就出门,也容易呛着风。你上了年纪,跟年轻人可比不得。”李玉华扬唇笑道,“我都提前让宫人收拾出房间了。”

许老太太不愧多活了几十年,定力远非许氏母女可比,她老人家满面笑容,“那臣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玉华看向穆安之,“殿下,咱们也去歇一歇吧。”

穆安之挽着李玉华,许氏女眷起身躬送,待二人离开,许太太挂着一脸僵硬的笑,带着两个女儿服侍在许老太太身畔,随引路宫人去了偏殿休息。

.

李玉华穆安之都没有午睡的习惯,两人歪在榻上说笑,李玉华揉着肚子,“今天吃的有点多。”

“看这点儿出息,也不至于就撑着呀。”穆安之也不好给她揉肚子,令素霜拿两丸山楂丸给李玉华吃,助消化。

“我一高兴就胃口大开,一胃口大开就吃的多。”李玉华含着酸酸甜甜的山楂丸,问穆安之,“爽快吧。”

“挺解气的。”穆安之说,“你也想长远一些,以后日子长哪。”

“那我也不怕。你以为他们真服了?如今不过表面文章,总有一天我得叫死对头们想到我就瑟瑟发抖,悔天悔地悔不当初,到那时才是真爽快!”李玉华一扬眉,“从小我打架就没输过!你要到过我们村儿,你就知道姐是什么样的人了!”

穆安之看这丫头狂起来没个边儿,问她,“你是谁姐啊你?”

“你是我哥。你是我哥。”李玉华顽皮的吐吐舌尖,又剥开一粒山楂丸吃了,“我跟你讲个新鲜事儿吧,你肯定没听过。你听说过女人去祠堂跟本族男人一道坐着议事么?”

“哎哟,你还能去祠堂跟男人一道议事?这不对,你不是连个舅舅都没有么,去哪个祠堂啊?”

“老白家的祠堂。”李玉华得意之色溢于言表,“我姓李,木香姐姓白,白家村里就我家一户姓李的,李家就是立祠堂,我自任族长了。说的是老白家,白村家里十有**都姓白,木香姐她爹一死,她家那宅子险叫她二叔夺了去。后来我们织布,村里也有刁民,仗家家里人多,辈份高,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我寻思着,这不成,咱得在族里说得上话才成。我们就找了老白家族长的儿子小九叔合伙,小九伙这人很不差,他家里就他兄弟一个,虽有叔伯,说起来形单影只,跟我们也差不了多少。等我们挣了些银子,我就让木香姐拿出一百两修他们老白家的祠堂,然后就把她推进祠堂议事了。”

“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以前我们村里常有人说我家是外姓人,还瞧不起木香姐和红梅姨哪,成天在背后说我们小话,等我们有了本事,不是老白家祠堂也是我们说了算么。”李玉华道,“先时说小话说的最欢的那些人,个个都在我们跟前奉承说好话。家里炸个肉丸子都要给我端过一碗去巴结我。”

李玉华将手一摆,得意的抖两下脚,“不是我说啊三哥,皇宫当然也很好,可我以前在我们村儿日子也过的很好,也是人人敬仰的。”

“我说你怎么一露原形就跟个女匪似的。”

“你才女匪哪。”李玉华卷起小炕桌上的书打穆安之手一下子,穆安之笑,“咱们说笑归说笑,不许动手啊。”

“你说我好话就不动手,要是说不好的,我就打你。”

“你怎么这么爱听好话啊?”

“那是因为我本来就很好。”李玉华手往自己身上虚虚一顺,问穆安之,“你瞧瞧我这相貌,我这品格,我这一身的本领,你见过有比我更好的?”

穆安之忍无可忍,爆笑出声。

李玉华给穆安之笑的原有些恼,后来自己也笑了,她是真觉着自己很好嘛。

穆安之的笑声远远传到偏殿,传入许老太太耳朵里,许老太太暗道,玉华果然极投三殿下的性情,这桩亲事,误打误撞,真是个有福气的闺女。

隔间的许太太则愈发堵心的厉害,至于许惠然,则望着桌角的一只供着鲜花的白玉细颈瓶,有些失神。

玉安殿这里旁的不多,珍珠玉宝、古董玩器随处可见,而且,样样精美绝伦。无他,蓝太后偏爱玉安殿可不是空口白牙只靠说的,自来给玉安殿的赏赐从来都是上上等。就拿这只白玉细颈瓶来说,雪白如脂的玉瓶没有半瑕疵,这样的一块整玉就是极难得的,这样的一只玉瓶,寻常人家都要当传世之宝,可在玉安殿,也只配摆在偏殿供一只寻常桂花而已。

及至下午,风和日丽,许老太太带着媳妇孙女告辞,李玉华笑,“我与殿下也正要往皇祖母那里去,就不多留祖母太太了。这两样是皇祖母昨儿打发人送来的,祖母带回去尝尝。寻常夏天也常用,只是天凉就不常见了。”

许老太太见是一小筐寒瓜,一小筐密瓜,都是放在小竹筐里,上头贴着红纸,系着黄带,收拾的齐整漂亮。许老太太连忙谢赏,李玉华吩咐宫人送了出去。

李玉华与穆安之便一人一架步辇,往慈恩宫去了。

李玉华到时,蓝国公老夫人还在,李玉华笑着对蓝太后一福身,“皇祖母午安。”

“过来坐。”蓝太后挽着李玉华的手,让她与穆安之左右坐在自己身畔。李玉华对蓝国公老夫人微微颌首,“舅老太太还是头一回见,瞧着就康健,您身子骨儿硬郎。”

“劳娘娘记挂,硬郎!”蓝国公老夫人也笑眯眯地,听蓝太后问,“中午你宴请娘家人,酒宴可还满意?”

“这可再不满意就没有满意的了。皇祖母还特意赏菜过去,我祖母她们感激的不得了。还有我们太太,一见我过的这样好,欣喜之下竟厥了过去。”李玉华笑着剥个葡萄递到蓝太后唇边,“真真令人哭笑不得,还劳烦徐太医跑了一趟,得叫大家伙儿笑些日子了。”

蓝太后笑道,“这是你的福气,明白人都会为你高兴。”

“以前我们村儿的算命瞎子,算的可灵了,他摸骨算命,一握我的手便说,天生贵命。我原还不信,可有时候,不信命都不行。”李玉华那得意嘴脸,蓝国公老夫人都有些支撑不住脸上的得体笑容,心说,这村姑乍一得志,简直恨不能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啊!这嘴脸,真叫人不爱看,怪道她那后娘能厥过去,估计是不想看小人得意。

李玉华又说,“我祖母上了年纪,用过午膳,我就留她歇了个晌,她心里很是不安,觉着不合规矩。我说规矩无外乎人情,何况以前是外臣诰命,现在都是亲家了,那样的年纪,吃了一肚子酒食,出去呛了风就不美了,便留她多歇了会儿。”

“这无妨的。”蓝太后也说,反正蓝太后也随便留娘家人一呆就是一整天的。

一时,待蓝国公夫人二皇子妃过来,蓝老夫人婆媳便起身告辞了。二皇子妃送了祖母、母亲出去,李玉华细细的跟蓝太后说赏赐了娘家人哪些东西的事,蓝太后微微点头,心下暗暗称许,李玉华纵是与娘家人冷淡,做事也周全的让人挑不出不是。

蓝太后拍拍李玉华的手,笑道,“过来跟我瞅瞅,后儿个就是八月节,赏给各宗室朝臣的中秋礼都在这上头了。”

林嬷嬷捧上一件明黄封皮的折子,李玉华便接了,笑道,“我也跟着皇祖母开开眼。”

第一行字便是:

佳节将至,内务司启禀如下:

自三宫到诸妃嫔、皇子、公主,之后方是宗室、重臣,各赏赐多寡皆按品阶拟出,内务司做这个自然是做老了的,蓝太后主要是给李玉华看一看,李玉华见许家赏赐明显比同等阶的三品大臣之家要厚重,便知这是看在三皇子妃母族的面子上了,而且是单独备注一行小字:加恩皇妃母族。

李玉华的目光在陆侯的赏赐上一扫而过,“内务司自是做老了的,皇祖母,为何陆侯赏赐这样重,比永安姑丈还要更厚些。。”

“陆侯常年在北疆,那是个苦地方,重赏大将,以示朝廷恩深。”蓝太后说与李玉华知道,“你看南安侯赏赐仅在陆侯之下,南安侯驻扎南蛮,亦是蛮荒之所在。”

李玉华看了一回赏单,心下暗暗学习了一回。

.

自从看过内务司的赏单,李玉华就更不想出宫了,中秋佳节各宫赏赐,皇帝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这三宫都是最上等,接着是太子太子妃,他们这些皇子皇子妃排在第三等里。待以后出了宫,太子登基,他们就沦为普通宗室了,就要算到第四等里去。

何况,她与陆家深仇大恨,到时怕是第四等都轮不到他们!

就是看着这些金银赏赐,也得争上一争!

在蓝太后这里用过晚膳,夫妻俩回宫后,穆安之在卧室看书,李玉华就叫着孙嬷嬷去了穆安之的书房说话。穆安之早瞧着她掰着手指把三角眼都憋出来了,定是有事。不着痕迹的给小易使个眼色,小易就悄悄跟了上去,一时回来悄声禀道,“娘娘把书房的门关上了,让云雁姑娘在外守着门,奴才不敢走近。”

穆安之敢,他过去一个手势便将云雁噤声,自己大摇大摆坐在书房外的敞椅中闲翻着手里的书,耳朵竖起接收屋内信息。

.

书房。

李玉华手放在干净平整的桌面上,问孙嬷嬷,“嬷嬷,我们村里要是一户人家,都是不分家的,兄弟姐妹都住一起才显亲热。怎么宫里皇子一长大,就要分家分到宫外去呢?”

孙嬷嬷道,“这就是宫里的规矩了。皇子长大,都会出宫开府分封藩地。”

“这出宫可有年龄限制?”

“并没有。”

“我特别不想出宫,我觉着住在一起才显亲热。嬷嬷,这不能不出宫么?”

孙嬷嬷也猜到李玉华不想出宫,但没想到她说的这样直接,孙嬷嬷想了想,“宫外的皇子府一直在收拾,太后娘娘是舍不得殿下的,倘嬷嬷不想出宫,不妨求一求太后娘娘换个宫殿继续住在宫里。”

“为什么要换宫殿?我觉着咱们玉安殿挺好的。”

孙嬷嬷道,“玉安殿是东宫偏殿,太子殿下册封大典之后,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就要搬过来了。”

李玉华眨巴两下眼,方压低声音问,“你说咱们玉安殿是东宫偏殿?”

孙嬷嬷点头。

李玉华可算是知道为什么一定要出宫开府了,她三哥原来一直占着东宫的屋子哪。

“原来是这个缘故。”李玉华忽然感慨一声,“我不想出宫,是想一家人应该住到一起。既是因这个缘故,我们是一定要出宫的。不然,旁人误会就不好了。”

李玉华思维瞬息万变,“嬷嬷,教三哥的先生唐学士,这眼下中秋节,咱们这里多少得有些表示,以前中秋节都给唐学士送什么中秋礼,你知道吗?”

孙嬷嬷不愧是宫中五品尚宫,立刻道,“以往皇子师都是统一赏赐,多是文房四宝、时令佳果之类,今年殿下不读书了,内务司那里不知有没有备唐学士的赏赐。”

李玉华记忆力不错,她看过内务司的赏赐单子,尤其关注过与穆安之相近的几人,摇摇头,“就是普通的四品文官的赏赐。这样吧,明天我备一份给唐学士的中秋礼,打发小凡送去。”

然后她便不再提留宫之事,起身溜达出书房,找穆安之去了。

穆安之早在李玉华话题转到唐学士时,就悄悄回了寝室。原本以为李玉华大概会因不能继续留宫而失落,不想这丫头晚上还挺乐呵,洗个香喷喷的澡,一边儿晾头发一边嗤嗤笑,穆安之实在受不了她这一个劲儿偷笑,问她,“什么事这么高兴?”

李玉华嗤嗤的又笑一回,她向脑后拢一拢半干长发,眉眼带飘泊而来沐浴后的湿滢滢的青春气息,即便笑的一脸坏样也只显得俏皮。

“我一想到我们是在东宫大婚,就忍不住想笑。”

穆安之:……这也值当高兴大半宿。

李玉华轻轻拨散晃动长发,与穆安之商量,“明天再备一份给陆侯的中秋礼。”

穆安之轻咳一声,“略厚些,陆侯待你是真有些不同,咱们大婚,他给你随了份大礼。”

“什么大礼?”

穆安之令霜雪取出礼单簿,李玉华翻开第一页便是陆侯大名,礼真是大礼,而且,非常实诚,尤其写的清楚,一万纹银,后面备注:三皇子妃。

李玉华瞪大眼睛,腰身绷的笔直,“陆侯给我随了一万两银子!”

而后,李玉华轻轻敲击着桌案,一脸正人君子的感慨道,“就凭这随礼,陆侯也是个值得结交之人哪。你瞧瞧,多么朴实的礼物,我就收下了。”

穆安之:我可算是知道贪官都是什么嘴脸了。

李玉华欣赏了一回陆侯送她的一万银子,心中闪过一丝冷断:

陆侯向来与许家无所来往,她从来也不认识陆侯,这银子指名是给她的,那么,她的猜测没错,对她的援手必然是因她的母亲而起。

虽然她亦从未听母亲提及过有关帝都的任何事,可是,她的猜测不会错!

那么,许箴,对不住了,相较于陆侯,你现在,对我而言,价值实在太低了!

※※※※※※※※※※※※※※※※※※※※

ps:久等,写了很久,写的有点长。晚安~~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香香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甜妞09、、每天都在想吃什么、least、跳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不知道改什么 90瓶;竹竹 57瓶;兰台十三 30瓶;思嘉、彐

喜欢玉玺记请大家收藏:()玉玺记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