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当攻穿成农家媳 > 第131章

当攻穿成农家媳 第131章

作者:梦之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5:40:50 来源:书海阁

方天林一到家,便闻到一股浓郁的鱼香味,他使劲嗅了嗅,笑眯眯地问道:“在做什么?”

“阿父,爹爹在做好吃的烤鱼干。”沈璋拎起一条小鱼干,献宝般送到方天林面前。

“这么多?你们几个弄得?”方天林洗干净手,接过小鱼干轻轻嚼了嚼,味道不错,既香又脆,鱼身小,刺很软,几乎吃不出来,口感极佳。

“是我和二弟三弟一起抓的!”沈璧挺了挺小胸脯,脸上带着满满的骄傲,三言两语便把他们抓鱼虾的过程给讲述了一遍。

方天林越听眼中神采越盛:“过阵子等阿父有空,就把游乐场给你们整出来。”

“耶!”三胞胎立刻欢呼起来。游乐场,那可是个好东西,他们已经想好久了,这下子又能玩个尽兴。

本地野草基本不过冬,一到秋天就自然枯萎,方天林考虑到这点,将能过冬的牧草种子也带了一些过来,还是经过几代培养的那种,完全不用担心它们水土不服,长得蔫不拉几。

一等半放牧式的养殖场规划好,沈家河便把牧草种子交给唐管事,让他圈出一些地方休牧,等牧草长成之后再开放。

唐管事倒也没太过惊讶,苜蓿云州城一带就有人种植,不光牲畜能吃,人也能入口,味道还不错,伴着年糕吃别有一番滋味。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晒干储存,平日里作为牲畜口粮,灾荒年间,甚至能成为百姓的救命粮。

很多羊都会啃食草根,这会破坏水土平衡,沈家河从方天林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告知给唐管事知晓,让他多注意一点,一旦哪块地方出现这种状况,立马转移。

沈家目前放牧数量并不是很大,几个山头足够对羊进行轮牧,马就好许多,只要草料充足,它不会连草根都吃。至于牛,就养在山脚下,并不上山,压根就不用担心这事。

养殖场这边都已经就绪,农场那边更是早就种上第一批庄稼,第二批、第三批也快了。时间越晚,能种的作物种类就越少,再过些天,怕是只能种冬小麦这类能经得住霜打的庄稼。

方天林走在田间地头,看着一大片青翠的小苗,眼底泛起笑意。他们要在这边过上舒坦日子,粮食必须能自给自足,再一个便是要有足够的武力,只要做到这两点,日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方天林所在之处已经耕种完,基本看不到人,农户都在另一头忙活。

“天林,这就是你让我亲自盯着的试验田。”沈家河站在田埂上,指着前方说道。

方天林蹲下身体,详细对比相邻两块田里的作物。

试验田种植的已是第四代良种,成熟之后就是第五代。相邻的田地里种的是同一代粮食,唯一的区别便是,试验田作物用空间水浇灌,旁的都用寻常水灌溉。

如今苗子才一扎多长,就已经有了些微区别。

四代良种不多,最多也就够种个一两百亩,其余都采用三代良种。

空间水有限,方天林先得满足自家人饮用水,余下那些,作物还得跟牲畜一起分享,这导致试验田规模很小,仅有两三亩。

白管事只觉得田里庄稼长势很好,并不清楚这些是高产作物,就这般,脸上都乐开了花,要是让他知道真实亩产,还不得像个小孩子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见试验田一切正常,方天林直起身。

农活繁杂,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他得想个办法,把劳力尽可能多的从农务中解放出来。方天林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农用机械,显然目前条件暂时不允许,不过耧车等简单器具还是可以的。

耧车属于播种农机,兼有挖沟播种覆土多重功能,能大为节省人力。这不是方天林的发明,这种器具靖朝早就有了,只是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没能推广开。

林山县这边就没有这种简单方便的小农机。

耧车能播种小麦等颗粒状旱田作物,正适合现在使用,方天林一回到家,就钻进书房中,开始从乾元族传承翻找相关信息。

沈家河没有打搅他,带着儿子们也投入到工作中。

目前荒谷分不出人手做其他事情,等谷口城墙一建好,书院就会开启,白天教孩子,晚间教大人。谷中只有一个落魄夫子,还是沈家从云州城那边带过来的,林山县这边,却是不好请人。夫子在这边比其他地方还要金贵,能考中秀才的,但凡有点能力都出去了,不会留在林山县发展。

教育不行,秀才得中率就逐年降低,先生们又大都被地主乡绅雇佣,平民百姓供不起学子,这更加剧了这一过程。毕竟地主乡绅家的孩子不用狠命拼搏就能过上足够富裕的生活,同样资源下,贫寒子弟成材率要远大于富家子弟,这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了解到这一状况后,方天林跟沈家河都打消了从本地士绅手中虎口拔牙的举动。

夫子不够,那不是还有众多管事吗?他们别的或许不行,至少教人识字完全没问题。除却这些人,各行各业的师傅也能充当先生,荒谷要发展,工匠不可或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和方天林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沈家河早就意识到,靖朝的教育制度有很大问题。朝廷太过重视文科,诗词歌赋这些虽然能陶冶情操,在实际应用上却没多大用处,既不能治国,又不能让百姓多出一粒粮食,真说起来,这些人还不如一个农户来得有用。

当然,事情不能这么看待,文人自有他们存在的必要。

沈家河将方天林交给他的课本逐条进行整理,尤其是化学这一门。书上很多小实验都没法进行,得将这部分先剔除掉。格物就要好上许多,很多小知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碰到,譬如水凝结成冰,下霜,水往低处流等。

沈家河第一次听方天林说,他脚下站着的不是四方土地,而是一颗圆球时,他惊讶得嘴都合不拢。尽管这个结论令人难以置信,沈家河却直觉认为媳妇说得没错,那几天,他过得浑浑噩噩,不时想着,地是圆的,那人站在上面怎么不会掉下去?

直到方天林把一副高倍望远镜放在沈家河面前,让他夜观星象,看着天空中原本一眨一眨的星星,变成一个个小圆球,沈家河彻底被震住。

太神奇了,简直是鬼斧神工,沈家河对方天林佩服得五体投地。至此后,他不再纠结于人为何能稳稳站在星球上而不往下掉的事,他不急,总有一天,媳妇会告诉他是怎么回事。

沈家请的柯夫子只通晓文之一道,于算术格物上没多少造诣,这点甚至连一个帐房都不如。因着书院还没开设,最近一段时间他没有事情可做,便趁着空闲时间努力钻研这些。

本来,柯先生很是傲然,作为一个有功名在身之人,说实话,他虽然不会瞧不起农户匠人,但也自觉高人一等,碰上沈家人之后,他这种观念很快就被打散。

清高没问题,但首先得把自家人肚子给填饱了,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那确实还不如当个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来得实在,起码他们尽心尽力在养家。

这点自然不足以说服柯夫子,让他惊叹连连的是其他事情。匠人在靖朝地位不高,但实际上匠人的贡献却非常大,特别是武器工匠。

若没有他们提供的刀枪剑戟和盔甲以及各种攻城守城器械,靖朝兵丁凭何保家卫国?

这个道理文人不是不清楚,只是他们都自发无视这个,否则他们的地位就要不保。说到底,不做任何实事,整天只知谈诗论词的士人,其实是这个社会的蛀虫,还不如一个农妇来得有用。不过,这点谁会信?就连农妇也会出言反对。

平民百姓只是盲目地附和,他们不懂这里面的关窍,但柯先生不属于其中行列,掀开花团锦簇的表面,里子还真就是如此。

可明白归明白,现实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只要世人还推崇学问,这种情况就会一直持续下去,谁都改不了。

看清楚这一点后,柯先生心里不大好受。

文人创造的价值是虚的,需要众人的认可,至少在物质还不充裕的现在是如此,而农工商却是实打实的在创造财富,这些不管士族阶层承不承认,事实就摆在那,不会因他们否定就不存在。

这让原本对术数格物完全没兴趣的柯夫子,也起了研习的心思,特别是当柯先生看到滑轮组的功用后,他的求知欲达到了顶点。

小小一套器具,就可以节省下诸多劳力,这实在是了不得。

“老爷,休息一会,吃点东西再整这些。”

“我再看一会就好,你把吃食先搁下。”

张氏没有多劝,瞥了一眼书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轻手轻脚出了书房。自家老爷这几个月真是疯魔了,没日没夜研究这些以前他都看不上眼的东西,就跟变了个人似的,也不知道东家对他说了什么,让自家老爷转了性子。

“这不可能,不可能!”柯夫子刚准备合上书页,没想到最后几眼扫到的内容让他大惊失色,嘴上不断念念叨叨,一脸不可置信。他拽着书本,踉踉跄跄走出书房,朝沈家走去。

喜欢当攻穿成农家媳请大家收藏:(wuxia.one)当攻穿成农家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