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日月永在 >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吞并事

日月永在 第二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对吞并事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8:00:05 来源:88小说

不出朱允炆的所料,拿到新条款的李芳果虽然恨不得当场死在朱允炆的面前,但这个胆小怯懦的国王几次咬牙都没有放出一个响屁,最终还是面如死灰的在新的条款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加了朝鲜王朝的大印。

李芳果比起他那个战死辽南疆场的弟弟差太远了。

“几十万手无寸铁的无知暴民而已,不成气候,国君勿要忧心挂怀。”

朱允炆故意拿李芳果的难堪绝望当成后者是在担心他的王位,嘴里说出的话更是让李芳果心如刀绞。

“朕会派出最精锐的军队护送国君回国,同时会派出使者向各道府的大君豪强通传这份《癸未条约》,会尽全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同心协力镇压这次暴乱行为。”

想要让朝鲜上下被这份癸未条约约束到亡国,只靠着李芳果这一个废物般的国王压根没用,必须要争取整个朝鲜南北所有的豪强阶级支持才行。

朱允炆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力,要么在这份条约上签下他们的名字,从此爬上明朝的战船一起远航,要么选择拒绝,在辽东精骑的铁蹄下尸骨无存!

按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朱允炆这个头号独裁统治者和大明帝国本位制主义的面前,这群豪强有的选吗?

如果他们有这个骨气的话,当初就不会支持李芳远作乱,逆父囚兄了。即使李芳果这个国王对他们更好,他们还是选择一闷头的拜在李芳远的脚下舔灰。

“暴乱平定之后,国君还是朝鲜的国君,后辈子孙世代都是国君。”

朱允炆宽慰着李芳果,向他画着注定这辈子都吃不到的大饼:“将来朝鲜只会在国君的睿智选择下走向繁荣,有我大明用心竭力和派遣有能之官员扶持指导,朝鲜百姓日后势必会安居乐业、生活富饶,彼时百姓们必对国君感恩戴德,那日万家生佛岂不美欤?”

签了这份亡国灭种之约,还惦记万家生佛?

李芳果眼含热泪,凄凄惨的苦笑一声,垂头丧气的叩首谢恩,而后上了朱允炆为他准备的马车,他一家子包括李朝王室的王公贵胄将会在明军的保护下先行前往复州。

等到平安领军再平朝鲜之乱后,他就可以扬眉吐气的进入朝鲜了。

“你这次去朝鲜,要以宣传为主,杀戮为辅。”

看着李芳果离开,朱允炆召见了平安,语重心长的交代道:“仗不急着打,先联络朝鲜本土的地主豪强,告诉他们,这群暴民不只是为了推翻李芳果的王位,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最先遭殃的可都是他们这些有粮有产的地主老财。

要拿他们出来充挡箭牌,做宣慰使,条约的内容不要告诉朝鲜的百姓,就只告诉他们,关于加征我大明商人商税的诉求,经过其国王李芳果的努力,已经解决了。

而后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各归本乡安心种地,别跟着瞎闹,带头的夷三族。要懂得杀一批骗一批吓一批。”

平安不住的点头,这个大明北地的一员悍将,在东胜卫这些日子耳濡目染之下,也学会那群文官的做派,朱允炆这个皇帝一交代什么事情,就捧着题本埋头苦记。

“等到暴乱平勘之后,让那些地主豪强出面帮咱们稳定一下局势,多说说咱们大明的好,也顺便告诫一下将来再去朝鲜的咱们大明的商人,让他们给朕收敛一段时间,别再弄出天怒人怨的事来,以免太早产生剧烈的大规模冲突。

朝鲜也是个多民族的国度,那群早年间避难过去的女真人、蒙古人、契丹人都可以先拿来利用一下,要扶持他们坐大,成为新的地主豪强。

采用的方式呢,就是以这群新豪强为首,让那群女真、蒙古、契丹等族玩了命的压榨土着民。

然后咱们就可以用救世主的身份出面,鼓动这群朝鲜土着来反抗这群新豪强,要学会用宣传口号鼓吹他们彼此间的矛盾,反衬出咱们大明的诚意。

他们是斗不过新豪强阶级的,所以他们就要寻求咱们大明的帮助,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那群土着先搞死这些靶子,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扶持出更多的心向咱们大明的代言人,顺便让他们在这份条约上签名。

让他们利益均分,都成为小地主,小地主多了,朝鲜的局势就稳定了。

条约的内容呢,就可以有条不紊的施行下去,阻力也会小很多。”

朱允炆还在絮絮叨,平安这边已经完全傻了眼。

“陛、陛下。”

支支吾吾的,平安面带难色:“臣怕做不好啊。”

拎刀子砍人平安敢拍着胸脯说他一个顶仨,但朱允炆说的这些他听着都头晕眼花,真要是具体施行,他自觉自己是够呛,生怕坏了朱允炆的大计。

朱允炆一拍脑袋,冲身旁的双喜道:“把朕这一次北巡,随扈的翰林郎都叫过来。”

后者应下,不多时便引着四名年轻人走来见礼。

朱允炆便把平安手里的题本交给他们,并让他们相互之间进行传阅,等看罢后便开口问道:“说说你们的想法。”

四人都沉默思忖了一阵,才陆续开口说起见解来,朱允炆便安心静听,直到一名名叫胡嫈的翰林侍讲的回答让朱允炆眼前一亮。

“只等这群小地主群体完全控制住朝鲜的国体和基层百姓后,就是朝鲜内附之日。”

条约是不公平的,朝鲜的百姓也是一定不会愿意的。

但是他们国家当中有朝奸,而这群朝奸又全部都是掌控朝鲜十成十资源的地主豪强,这些人不反大明,他们心里就会打鼓,不敢冒掉脑袋的风险挑头闹事,即便届时偶有一些国家英雄站出来高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类的口号,也未尝见得还有多少人敢贸然响应了。

“百姓的谨慎在于他们总是喜欢看谁快要取得胜利的时候才去支持,却不懂只有他们支持谁谁才能取得胜利!”

胡嫈侃侃而谈,说的朱允炆眼睛都亮了起来。

“所以,彼时只要告诉这群朝鲜百姓,把他们脑袋上的朝鲜两字变成大明,所谓的条约就自然会废弃掉,内附,不就顺理成章了。”

清除掉朝鲜国内那些早年逃亡安顿的异族,留下棒子这群土着,朱允炆细细一想,确实不失为一件好事。

棒子这个民族也就是喜欢吹吹牛,有点夜郎自大的毛病,但是根脚文化毕竟上千年来都深受中原的熏陶,将来迁附起来确实也方便。

“朕记得你,你是庚辰科那一期的传胪吧。”

朱允炆开怀一笑,冲着胡嫈勉励道:“很好,你很不错,朕身边这位平大将军说他不通政治,怕做不好朕交代的差事,既然你颇有主见,朕就任命你为我大明驻朝鲜第一位按察使,全权负责此间之事,处理一应外交领事事宜。

朕与你独断专行之权,待他日随大军入朝之后,今日你我君臣奏对之事,如何推行操持,皆赖卿一人了。”

胡嫈顿时大喜过望,伏地顿首谢恩。

作为庚辰科的二甲传胪,庚辰科一甲三人都开始履职仕途,步步高升。

只有他胡嫈还在翰林院蹉跎,虽然也混了一个侍讲的官身,但这个官身的含金量在此时的大明体制内可不比以往那般值钱了。

不抓实权只搞学问,想要平级调动根本没戏。

而今天他能去朝鲜做一任全权特使,将来朝鲜真到内附那一天,如果朝鲜置省,他就是当仁不让的布政使!

就算朝鲜的体量资格不足以置省,靠着这份功勋,回到南京中枢,到六部任职也是足够了。

“一文一武,看你们俩了。”

朱允炆各自又勉励几句,舒心一笑:“朕也在这北地待了数月,该转道回京了,朕在南京,等你俩的捷报。”

二人俱躬身一礼。

“请陛下放心,臣等死不辜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