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日月永在 > 第一百一十章 聪明人

日月永在 第一百一十章 聪明人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08:00:05 来源:88小说

南京城上下在这一天完全紧张了起来。

静妃临盆,为皇帝添龙嗣,若产下的还是龙子,母凭子贵,静妃一家可就沾了光。

静妃当然不可能真个叫丁香,那是入宫后统一起的名字,人家也不是打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静妃姓顾,入宫完全是因为家里穷,加上有兄有弟的,这才被家里卖进宫换笔养家银子。

自打怀了龙种,第一时间朝廷就操办了婚典,上了嫔妃尊号,恩封三代,家里的父母兄弟都接进了南京,御前司给挑的府宅产业,让静妃一家可以安心在南京里舒舒服服活一辈子。

如果这次能产下龙子,那静妃的父亲就可以封个侯爵,两个兄弟也能混个伯,这就是大明一门新的外戚了。

“皇上您别担心。”

产室外,朱允炆端着碗茶,却是怎么都喝不下去,双喜站在一旁小声宽慰道。

“可着全南京,最好的几个稳婆都接了进来,一定没问题的。”

朱允炆也知道,自己担心也没用,自己前世又不是妇科医生,但是耳边,顾静那声嘶力竭的痛呼让他不自觉就把心给揪了起来。

一定不会有事的。

“静妃的家人都接来了吗?”

临盆不太顺利,虽然未必是难产,但是目前来看风险还是有的,而且给皇帝生孩子,真出了问题,不存在保大保小这个选择题。

“都在乾清门外候着了。”

足足煎熬了一刻钟,就当朱允炆坐不住打算出门透透气的时候,一声嘹亮的婴啼总算是响彻耳畔。

这对里里外外守着的几百号人来说,都无疑是仙音一般。

“给皇上贺喜!”

双喜第一个跪下来,喜出望外的说道。

“给皇上贺喜!”

宫里宫外跪了一地,声音一直传出了后宫,乾清门外等候的静妃一家也总算是如释重负,开心的手舞足蹈。

寝室的门被推开,几个稳婆满头大汗的走出来,当先一人怀抱着襁褓跪在地上。

“给皇上贺喜,是个龙子。”

真不容易,又从鬼门关旁走一遭啊。

稳婆这一刻真的觉得,给皇帝家接生,一定是自己职业生涯最大的赌博。

成了荣华富贵,不成人头落地。

“去御前司领赏吧。”

朱允炆小心翼翼的接过,这是,朕的孩子!

这是朕自食其力生下的孩子!

也是奇怪,小不点哭的有劲,一到朱允炆怀里反而不哭了,似乎,这小子是打算给大明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奶妈已经候着了,别再饿着小殿下。”

双喜招手,几个宫女忙跑过来,小心翼翼的打朱允炆怀里接过襁褓,打算带下去喂奶。

哭声又嘹亮起来,把朱允炆逗乐了。

“这小崽子,离了朕还不乐意。”

“父子情深,小殿下刚刚诞世就对陛下这般依依不舍,日后史书上一定会留下这段佳话的。”

朱允炆心头压力一朝清空,走起路来总算轻快了许多,越过门槛走进产室,两三步便走到顾静的床边,打宫女手中接过一块毛巾,擦拭起顾静额头上的汗渍。

“辛苦你了。”

“这是臣妾应该做的。”

顾静的声音很虚弱,但能听出来语气中浓浓的幸福跟喜悦。

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朝一日能给皇帝生个儿子,母凭子贵,就算将来自己年华老去不再得君王宠幸,有这个儿子在,自己这辈子的尊荣都享不尽了。

若是运气再好些,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当了太子?

朱允炆细心的帮顾静擦去汗渍,盖上棉被。

“内阁送了几个字,朕拿给你看看。”

“陛下做主便是。”

朱允炆便点了点头。

“那就叫圻吧,圻者,界也,有保疆卫土之意,他是朕的儿子,是大明的皇子,将来,要担负起保卫我大明的责任。”

圻、朱文圻。

朱允炆的小翅膀扇啊扇,第一个不属于这时空的生命出现了。

“臣妾代圻儿,谢过陛下赐名之恩。”

顾静刚动就被朱允炆双手摁住。

“好好歇着吧,朕去给你的父母报喜。”

双喜便走过来,“给静妃娘娘贺喜,陛下加恩的旨意已经拟好了,国丈恩封顺宁侯、两位国舅加恩安和伯、安定伯。”

顾静便愈加开心起来。

其实圣旨早都拟好了,甚至早在朱允炆册封顾静为妃的那一天,圣旨就已经拟好了,只是恰逢那时候封西南,朱允炆对于封爵的事就很膈应,若不是这次顾静有了产子的功劳,她一家亲戚,最多也就是这辈子不愁吃喝,是断断不会恩封的。

等朱允炆移驾乾清宫,顾静一家子脸上的喜色还没有完全褪去。

“草民叩见皇帝陛下。”

朱允炆还没说话,双喜已经走过去,亲手把顾静的老爹给扶了起来。

“给国丈贺喜,静妃娘娘顺利产下龙子,国丈一家,与国朝立了功。”

听到生的是个儿子,这个半辈子的老农民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他在南京这大半年来,不知道多少上门拍他马屁拉关系的人,话里话外都有这么一句,‘若是静妃娘娘怀的是龙子’那可就如何如何。

一个儿子在天家,可比闺女金贵的太多太多了。

说句诛心的话,别看是庶出,那也是除了嫡长子朱文奎之后的二儿子,万一皇后日后无出,皇长子再有个三长两短?

朱允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啊!

朱标嫡长子朱雄煐早夭,本来太孙位应该是嫡二子朱允熥的,结果赶上蓝玉案,朱标元妃常氏被其兄牵连赐死,侧妃吕氏成为太子妃,朱允炆这才庶变嫡,一步步鲤鱼化龙,做了皇帝!

老两口开心的不能自己,只有年岁稍轻的小儿子看起来淡然的很,一脸的风平浪静,连双喜宣读完恩爵的圣旨后,都只是淡定的谢了一句恩。

“这是静儿的弟弟顾语吧。”

朱允炆来了兴趣,拿手一指,“你父母兄长都很高兴,你为什么看起来不开心呢?”

顾语躬身施礼,语气淡然。

“所谓丈夫,勋荣富贵理应靠自己,姐姐得蒙陛下临幸为妃,已至于恩封三代。草民一家不过是沾了姐姐的光罢了,何喜之有?”

“你读过书?”

“没有,只是自幼给村里的老秀才家里帮闲,换来了识字的本事,姐姐做了妃子,草民一家才得以入南京享福,这半年多,登草民一家送礼者甚多,草民就拿了钱去买书看。”

顾语答起话来不卑不亢,朱允炆心里便更加的欣赏。

“你现在是安定伯了,要自称臣。”

“臣也好、民也罢,一个称呼而已,窃民以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草民拙见,无论为官还是为民,都应该为我大明做贡献才是。”

朱允炆面上动容,开怀大笑起来。

没想到啊,顾静家里还有这么一块璞玉,一个高度自律的聪明人。

打小懂得识字的重要性,说明他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读书人才有鲤鱼化龙的机会,不然,一辈子是个农民。

沾光进了南京,久贫乍富也没有花天酒地,纵情享乐,而是拿钱买书看,为的就是这面圣的一天给皇帝留下印象!

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呐。

既然顾语已经准备好了,朱允炆也乐意给他这么个机会。

“你是静儿的弟弟,不能参加科举了,这样吧,去御前司任锦衣卫千户,怎么样?”

朱允炆身后的双喜眉心一跳,直接授千户衔,顾语这是深得圣眷啊。

“臣,谢吾皇隆恩浩荡。”

顺杆上爬,顾语现在倒是改口改的快。

这个顾语,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