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 第八百一十五、出来乍到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第八百一十五、出来乍到

作者:即雨即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2:06 来源:88小说

董燕对边雨欣似曾相识的感觉在这一刻算是彻底地得到了确认,而眼前的边雨欣与电视中的那个女人是那么的不相符。

电视中的边雨欣如同烟火中的玫瑰花,娇艳但不失其坚韧,美丽也不失其坚强。包裹在粗布绿军装中的她,即简朴大方,又落落有致。每当看到她手持话筒,侃侃解说,用简捷而有力的语言,把采访到的情况对着镜头告之观众。这时,偶尔还能听到周边的枪炮声。没有亲身到过现场的人自然感受不到那种气氛。

有时,吴江龙告诉董燕,“看到吗!就这个地方,越军的部队正向这里赶,用不了多长时间,也许就是十几分钟之后,这里就是越军的营地。”

听着都那样紧张,何况现实中是如此复杂。一个从和平生活中走出来的女人,能够在在战场上做到临危不惧,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边雨欣,几乎每天都重复着这些内容,进行现场解说,然后不停地转移,或者被越军追着撵着跑。子弹在头上『乱』飞,炮弹在身边爆炸,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

如此险恶环境,危险境地,从电视中的边雨欣身上竟然看不到一点怯懦。

那得需要什么样的体质,需要什么样的胆量和精神,是边雨欣这样的女人做到的吗?

董燕所了解的边雨欣,几乎都是从吴江龙嘴里说出来的,全都是好,一点『毛』病没有。别看董燕不声不响,老老实实地在听,还附合着吴江龙,一个劲地赞叹,可心里也有醋劲,不是那么舒服。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男人过多地夸赞某一个女人,而且和自己还朝夕相处过,难免不让妻子嫉妒。

嫉妒归嫉妒,董燕也只是一时闪过这样的念头。那是在战场,同志之间只有战友加朋友的感情,不会有特殊的关系。在死生之地,危亡之时,在外人眼中,男女之间就是再怎么亲密,那也是情势所迫。

董燕也是从战场上走出来的人,对这些,她充分的理解。可一旦回到现实中,特别是歌舞升平年代,人们再回头看这些问题,其产生的想法,绝对与战场上不会相同。无论是心里瑟瑟的,还是眼中*的,都会有不协调的音符在跳动。

此时,站在董燕眼前的边雨欣,裹住身体的是花彩连衣裙,腰间搭链累住了细腰,突出了上下两个部位的丰满。脚踩一双紫红『色』细高跟鞋,让本来就纤细的身体更加亭亭玉立。粉嫩脸庞光滑细腻,五官位置搭配合体,怎么看怎么适中,入眼即会说漂亮。与战场上那个边雨欣比起来,如果不是有人准确地告之你,打死都不会相信,此人即是出生如死那个,风风火火的边雨欣。

“没错,是她”

从喊完名字,到边雨欣转头回眸向董燕的那一刻,董燕确定了自己的判断。

“你是?”边雨欣不认识眼前的董燕,而她确喊出了自己名字,这能不让人呐闷吗?

“我是吴江龙爱人。”董燕随即说出了自己身份。

“噢!嫂子。”

边雨欣迅速做出了反应。

话是这么说,可她的目光并没有停下,利用这短短的一瞬间,便把董燕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随即在心里给出了一个评语。

从外表上看,董燕的确没什么可夸之处,无非是一身绿军装,一顶绿军帽,脚上也是军用皮鞋。上上下下打理的全都是军人样子,除了严肃还是端装。

边雨欣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不知说什么好。

我们知道,边雨欣在柬的这段时间,一直对吴江龙都是那么特别的好。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可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无非是战友情。回国一分开,什么就都好了,只会留下一些友谊。没有多么复杂。

可对边雨欣来说,这个“好”可不那么简单。几乎就是念念不忘。这也是她今天要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是来了,但心里总要有些胆怵。想见的是吴江龙,不想见的是董燕。可没成想,不待见谁,就偏要碰到谁。

她也从*和徐昕那里听到过一些董燕的事。听他们口气,俩人可把董燕夸的不得了,比仙女还要仙女。今日一见,不过如此。也只是瞬间,边雨欣仅从董燕的外貌上给出了答案,因此也确定了自己的决心。

究竟她有什么想法,现在还不得而知,只能说“云深不知处。”

边雨欣叫完一声嫂子后,本来还应该说点啥,可一时之间又想不出更好的词。其实她也不愿意去内心里搜索,只想找点什么转移话题。这时,他看到了董燕旁边的小吴和平。

灵机一动,蹲下身,干脆就不再理会董燕。

“这是小和平吧!”董燕伸手去『摸』吴和平的头。

吴和平才多大点,也就是刚刚会走路。不愿意让大人抱着,跟着妈妈在后边蹒跚。就在董燕和边雨欣说话这功夫,他站到了董燕旁边。

边雨欣刚把手伸过来,没想到吴和平把头一摆,跟本就不接,把边雨欣的手晾在一边。

董燕随即说,“这孩子从不让人『摸』他脑袋。”

这可不是大人教的,吴和平从小就这样,天生个『性』强,做事也是另类有很,总让人大吃一惊,与别的小朋友绝不一样。

按常理,当大人夸孩子懂事,好看时,总要用手去『摸』小孩的脑袋。要知道这是最不好的习惯。可国人就是这样,自古以来,地不分南北,不分民族,都是这样,大家都习惯了,也不觉得什么,喜欢小孩时就想『摸』人家的脑袋,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小孩都会顺从地让人抚『摸』。

可吴和平不,他就是不让人碰。虽说想反抗但没大能量,但他会用小的举动来表示反抗。

“是这样。”

边雨欣尴尬地收回手,接着说,“阿姨这有糖。”说着,便从衣兜里抓出一把糖来递向吴和平。

没想到,吴和平即不接,也不说话,一转身走了,根本就不搭理边雨欣。

边雨欣再一次被吴和平给晾了。

董燕赶紧解释,“这孩子从来都这样,生人给东西不要。”

边雨欣没说话,目光盯向吴和平后影。不自然地说了句,“警惕『性』满高的吗”

“走,去家里。”董燕对还在蹲着的边雨欣说。

“嗯”

边雨欣一边起身,一边想,这都谁教的啊!屁大点的小屁孩,怎么这么有个『性』。

随后,提着东西,跟着董燕朝家属区走。

这是一个军区大院,分多个部分,办公区、训练区、保障区、家属区等等。

吴江龙在大院里算是最小的级别——营级,刚好够居住家属区的条件,否则,他连房都分不到。

不过,近段时间大院里也在风传着一些事情:军队要进行改革,有些部队要撤销,有些编制要增加,也就是说,向西方国家看齐,对那些不能适应现代化条件下作战的部队要撤销,人数要精减,各大军区都涉及到撤销和增加的内容。至于撤掉哪些部队,增加些什么,军队还没有拿出整体方案,不过,海空军力量会必然加强,这是全面打赢现代化条件下战争的必然需要。

社会在进步,国防当然也要发生变化。大陆军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必须根据我国的版图进行调整。

至于如何调整,在今天看来,我们的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从浅海走向深蓝是对的,这是情势所需。可在当时,能想到这点的人不多。陈旧的陆军国防观念在军队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也就是说,人们从一个传统,走向另一种维新变革没那么容易。因此,部队中也展开了大讨论,随即便出现了改革和守旧的两个阵营。

人们常说,军人已服从命令为天职。那么命令从哪来,并非某一个大领导一拍脑门,就想出了一个主意。那是要进行论证,反复研究。如何研究,当然是讨论。那就是你提出一个观点,我提出一个观点,互相论证比较。

孔了在《易经》的文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也就是说,要学习先进的知识,要不断地进论辩论,要能以问到不能,然后才能找出切实可行的规律,就能得到好的结果。既然提到孔子,不妨多说几句。

最近看书,有一点收获,觉得有必要在这里提一下。

现代的人们总对《易经》存在着神秘感,有人说是『迷』信,有人说是哲学。这些我们先不论他,仅说他的真谛。一名大家说甭管怎么研究《易经》,其实里面就六个字,只要弄懂了,也就等于学会。所以,他把这六个字定为六字真言,即:进退、存亡、得失。想一想,人生即是如此。

那么这句话是从哪来的呢!我查了些资料,还真找到了。在《易经》乾卦里的第六卦是这么说的——“亢龙有悔。”

孔子进行了文言解释:“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正者,其唯圣人乎!

看来,做人真得要有些讲究了。虽然不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但,“中正、存诚、信言、慎行。”这是必须的。用现在最普通的话就是要“诚实、守信。”这也是当下人们最缺少的重要一点。

为什么要讲这些东西,接下来,有些事可能就是按着这个理发生的。暂且按下不表。

边雨欣和董燕跟着小和平走向家属区,在一个门口停下。

“妈妈开门。”小和平回转身朝身后的董燕喊。

边雨欣看着乐了,心里想,他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按说,吴江龙和董燕都是军人,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双高收入家庭,吴和平生在这样的家里面,又是独子,各种待遇自然错不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娇生惯养。出门,不是父母抱着,就是保姆领着,自己能走这么远的路,如同独行一样,按他的年纪算,还真属于另类。

“唉,等等妈妈。”

董燕一边往前快步走,一边从包里向外掏钥匙。

边雨欣看着这母子俩,一边抬头打量周边环境。

前面是一长溜的院门,吴和平站在的那个门口与其他的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区别就是门牌号,如果自己不看门牌号,这样走下去真搞不准是要走错门的。

然而,吴和平自信地就站在了那一家门口,而且信心满满。

边雨欣还不敢确定吴和平没错,但从董燕的态度上,能肯定吴和平真的没错,那就是他们家。

这小孩有个『性』。边雨欣在心里给出这样结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