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 六、坚守阵地(二)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六、坚守阵地(二)

作者:即雨即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2:06 来源:88小说

六、坚守阵地(二)

坦克作战部队初战失力,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当时我军在坦克战中的经验不足和作战理论上的僵化。缺少灵动的作战思想和协同作战的指挥能力。

在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最着名的坦克作战理论要数德国的闪电战和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二者强调的都是突破敌防御、『插』入纵深、分割包围、破坏敌方补给线或生产线。德国运用了坦克闪电战术在较短时间内占领了捷克。在几周时间内突破了法国的马其诺防线,占领了法国。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在欧洲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苏军运用大纵深作战理论,以坦克兵团为前导,在空军、陆军立体协同下,长驱直入柏林,创造出了立体大协同作战理论,使坦克部队在战争中发挥了具大作用。

七十年代,由于我国受十年内『乱』的严重影响,我国的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相当落后,军事技术革命受到很大制约,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军事发展拉开了较大距离——武器装备仍然保持在原苏军的模式下(t-62、t-72,米格式战战斗机、苏式轰炸机和一些运输车,修理器械等)十几年都未改变。很多营房设施比照苏军建造,训练方法搬用苏军教材,作战理论仍然是我国与苏联断绝关系前的作战思想。

当时,由于我们不与世界接轨,不研究新时期作战理论,没有创新、发展的作战思想。在坦克训练上,仍然教条似的沿用苏军的坦克纵深理论。没有把坦克平原作战与在山地、丛林作战的差别进行系统研究。抱着那些不合适宜,战法单一的思想不放。因此,在战争初期,我军的坦克部队一投入战场,就出现了许多致命危险。

笔者军人出身。有一件发生在九十年代的部队革新理论不得不讲一讲,因为不相信这种方式,这种理论,会对部队新发展有什么推动作用。

“红剑-73”是一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武器,它的有效飞行距离大约在三千米左右,飞行高度在四、五十米左右。就是这样一种武器,在部队大力倡导技术革新期间,竟能因一篇论文,没有通过实战检验,被作为有效打击空中力量武器,受到了部分军界领导的认可,获得了二级科技发明奖。一时间,用“八二”无后座力炮打飞机,用“八二”迫击炮打坦克等等新的作战理论研究在陆军中以科研论文的形式纷纷登场。我们知道,凭飞机的速度,坦克的厚度,这样用于地面的最小型炮火能实现这一远大理想吗?这又与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发着狂想症有什么不同?这种“大越进”式的不切合实际的做法,终究没有搞上几天,最终还是被新型的现代化作战思想所取代。但他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在某些方面,某一层次上,还一直保留着标新立异的思想时弊。

吴江龙进入坦克阵地不久,就有两辆坦克开出了防御阵地,带着隆隆的响声向小山头前进。

坦克的正确使用,特别是对支援步兵作战时,如同顶着刚铁的碉堡,运动中的重型火炮。再加上其冲撞、履带碾压的功能,在战场上绝对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眼看着山坡上的敌人越来越多,攻击山顶的距离越来越近,敌人的嚎叫声带着可怕的恐惧影响了战士们的情绪。

竟然有两个新兵丢下枪枝,捂着耳朵瑟缩在壕沟里。

肖勇气的大骂:“刘岳,把那两个怕死的给我怜上来。”

刘岳爬到两个新兵跟前,一人踹了一脚,两个新兵在地上打了个滚就是不肯起来。

“刘岳,你过来。”李森让刘岳添补上自己的『射』击位置,飞身纵到两个新兵跟前。

李森上去一掌打掉新兵捂着耳朵的手,问:“知道什么是战场纪律吗?”

“知道。”一个新兵回答。

在战场上,对于临阵脱逃,畏敌不前者。战场指挥员有绝对权力执行枪毙。不仅是为了维护战场纪律,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激励机制。所以上战场的人没有不懂得这项纪律,在战前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重点宣传。

“那好,知道就给我起来。不消灭敌人,你早晚都得死。”李森阴沉地说出这句话后,跳出壕沟。因为时间太紧张了,战斗太激烈了,在这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他那里有时间向他们做什么思想工作。

那个新兵听到李森提到了战场纪律,再一想李森那威严的面孔。刚才那种慌张、畏惧、逃避的恐惧心理瞬间得到了调整。胆气逐渐壮了起来。这个新兵抬手狠劲拍了下另外一个新兵,“咳,怕死鬼,上去打仗。”说完便跳上壕沟。

李森看了看重新加入战斗的两个战士,脸上『露』出了笑容。心想,“在我的排里,决不允许出现孬兵。宁可战死也要挺直了身子,做个大丈夫。”

人,一旦觉悟了,都会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丑事后悔不已。都会抱着那种决战或拼死的劲头做出个样子,好让别人重新认识自己。这两个新兵也一样。他们一参加战斗,就抱上了必死决心。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敢呢!所以,这两个新兵风了一样的『射』击、投弹,在山坡上突然增加了一股强大火力。

在前进的坦克上,吴江龙钻出炮塔,向炮手指示目标。两辆坦克边行进,边开炮。

“轰、轰”坦克炮火先向攻击山顶的敌军轰击。

经过炮火支援的战场,转眼间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向上冲的敌人不在狂望地叫嚣,而是被炮火撵的抱头鼠蹿。

敌人不愧是久经战阵的打仗高手。当他们发现坦克攻击后,便迅速调来两名火箭手向坦克瞄准。

吴江龙眼尖手快,迅速指示目标。但炮塔转向的速度还是慢了些。有一发*飞了过来,直直地打在坦克的前甲板上。由于坦克是正面前进,敌人只能攻击前甲板。而坦克的前甲板30毫米的厚度足能抗住*的攻击。

坦克有惊无险。但『露』在炮塔外的吴江龙可就惨了。虽然没有被炸着,但*爆炸后的的浓烟竟然把他变成了从烟筒里钻出来的黑人。

吴江龙在脸上抹了一把,将就着能看清目标了,立即把估算好的距离传进坦克里。

“轰”从坦克炮塔上飞出的炮弹,把两个40火箭手炸上了天。紧接着,坦克上的航行机枪响了。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航向机枪带着音乐般的旋律,撒向山坡上的敌人。那些正在向上冲的敌人如同割麦子样地被放倒一大片。一时间攻势大为减弱。

吴江龙在炮塔上高叫:“好,好就恁么打。”

坦克冲过沟坎,深入草丛。在坦克履带的碾轧下,一颗颗防步兵*,轰轰地炸响。

吴江龙听着这时起时落的爆炸声,赶紧缩回了头,暗自为来时没有碰响这些*庆兴。

一名标准的战士不仅要有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而且更要有强建的体魄和勇于做战的勇敢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在战场上即不怕死,还要机智灵活。

部队训练,基本上都是对士兵进行的后天培养,目的是增强体魄,学会作战技术。但对于改变一个人的天赋其作用不是很大。有很多东西是从小造就了的,或者说,一出娘胎天生就是颗优秀战士的苗子。他们往往是在小时候调皮捣蛋,做些相当出格的事情,往往让大人们对他意见不小,说他是不听话的的子,长大了也没出息。

吴江龙就是一个从小不守规矩的人。他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在我国经济非常贫困时期竟然每天有『奶』喝,有鸡蛋吃。大量营养的补充让他比同年龄的孩子强壮了许多。也可能是营养过剩的原故,他天生就有着好动『性』格。在那个只讲阶级斗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年代。学龄时期的学生只上半天课,剩下的半天多数都是放任自流。这时期,有许多悠手好闲的青少年便组成了一个个小团体。

吴江龙也不例外,他把干部大院的孩子组织起来,自己当上了司令。在与比他们年龄大的一个团伙打架时,这个司令冲在前,打在前,在“下属”面前赢得了绝对威信。几场战役过后,这个吴司令的名声竟然在县城内叫响了。

他父亲吴镝眼看着吴江龙越来越不成样子,便托了一名老战友的关系,把他送进部队参了军。

没成想,吴江龙参军刚过半年,我国便与某国在边境上发生战争。由于吴江龙所在部队离这个边境近。他父亲害怕这个独生子被送上战场,再次托关系准备把他调走。

调令下了,可硬是让吴江龙给撕了。他对他父亲说:“我是军人,你调我走,不是让我当逃兵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