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 三百四十、偷袭的敌人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三百四十、偷袭的敌人

作者:即雨即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2:06 来源:88小说

三百四十、偷袭的敌人

(序列又搞错,现在恢复)

越军终于顶不住二分队的打击,在石林处丢下十几具尸体,连滚带爬退到高地以下。

就这样,不到二十分钟时间,越军从山顶和石林两个方向的进攻全都失败。

越军毕竟是丛林战的老手,他们不可能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结束第一个回合。别忘了,在西面那段陡峭的山坡下,还存有较大空档。

正面和东面两下里打的这般火热,那里却一直保持沉默,竟然没有一声枪响传过来。

“难道说越军认为那里不易进攻,放弃了不成?”吴江龙这样想过之后,跟着又立即做出否定。“不会,只要有一线希望,敌人也不会放过。”

“李威,让你的人把西边看紧点。”吴江龙对一直跟在身旁的一分队长说。

越军从正面和东面退下去之后,又过了十分钟,西面的山角下仍然很静。在山顶上担任观察哨的战士一直没有发出有敌人上来的的警报。那就是说,敌人暂时还没有在哪里动手。

没有动手,并不能证明敌人就不来。吴江龙打消了撤回那里兵力的想法。

不久,敌人又开始对高地进行炮击了。炮火一到,说明又一场战斗开始了。

接连不断飞过来的炮弹,又在高地顶端反复折腾,把刚才落下去的尘土再次翻上来。大块的土屑被『揉』碎,小块的则被辗细,流沙一样的粉沫也开始漫延。

顿时间,高地上如同北方的风沙天气一样。大面积的灰尘在气浪中翻腾燕舞,把人呛的连喘气都难。这要是在沙漠地带,或是干燥的北方不足为奇。可这是在雨季绵绵的亚热带,又是六月天。凭这些迹象,就足能够说明,在这个高地上,土地经受住了多么猛烈炮火的焚烧。

炮火未熄,从正面和东面两个方向上又响起激烈枪声。

在第一次对敌防御做战中,二分队和三分队已出现伤亡。李威看着不断有战士被抬下来,着急地对吴江龙说,“队长,让我们上吧!”

“不行,你们是预备队,要给我留在最后。”吴江龙说话间,还是用望远镜观察着,他始终不放心着西面。

“李威,你在西边那个坎上放了多少人?”

“四个。”李威回答

“不够,再派两个过去,带上一挺机枪。”吴江龙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

这次攻打167高地,吴江龙这个大队上来不到百十人,除去零零散散的之外,每个分队的战斗力也就在20人左右。如果现在再给没有战事的西边派过去两个人,李威手力的兵力可就要捉襟见肘了。

李威虽说心中不太愿意,但是,既然大队长说了,自然有他的道理。

没办法,李威又派两战士过去。

“李述国,沈海洋,你们俩过去。”

“是”两名战士答应后,快速过去支援。

激烈战斗继续在正面和东面进行着。

这一次战斗的方式双方无非还是『射』击、投弹,与其它几次没什么大出入。可场场战斗终有不同。虽然武器大致相仿佛,但每一次开战士决定胜负的关銉还是在人。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关键是看谁还打,谁的兵勇敢。

这一次,越军虽然攻的猛,可守卫高地的战士们也毫不怯懦。别看我军的大部分战士都是初出学校不久的年青年学生。可现他们打起仗来,比那些久经战阵的越南老兵一点不差。

“拼命谁不会!你不怕死,老子也不怕。”这正是中国士兵遇强不弱的普遍『性』。

战斗一开打,这些年青小伙子们,有的甚至丢掉了上衣,光着膀子和越军比拼投弹。

论投弹,从势的原理上讲,上面的人要占很大便易。居高临下地投,自然要比仰着身体朝上扔轻快许多。

投弹,也是越军进攻时的一种最有效手段。

在每一场战斗中,越军不仅充分发挥远程轰炸,抵近『射』击,近处投弹的三种攻能,甚至把它作为三步曲。而且这三步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几乎没什么『露』洞。所以,他们想要拿下某一个阵地时,只要发挥的好,利用对方出现的空隙,没有不得手的。

今天,进攻高地正面的越军也是如此,他们项着炮火,一边扫『射』一边向上冲。

猛烈的子弹,压的战士们很难抬起头来。本来炮火就砸的够呛了,现在子弹一接上,又是一场火力打拼。一时间,攻击的越军占了上风。

怎么办,不打不行。如果此时还不出来,接下来的,就是要品偿一下越军*的滋味了。

侦察大队的战士们早就学过如何对抗。如果冒然地抬头,很可能会被子弹『射』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炸,炸完了再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知谁在战壕里一声吼,“投弹。”

“唰”突然之间,半空中有十几颗*从战壕里凌空飞出。这些乌鸦般的*在空中转了个弯后,便饿鹰抓兔般直朝越军队形扑下。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在越军中响起,顿时间,越军进攻队形被打『乱』。正准备向上冲的越军们开始争相寻找躲避地方。

越军进攻队形『乱』是『乱』了,可他们并没有退缩。一部分人就地地卧倒朝山顶『射』击。另一部份人卧倒后,携带*包、*弹,继续朝高地顶端运动。

看似这些动作非常老套,但是很管用。在炮火够不到的地方,*和*包会起决定作用。

这时,敌人在164高地的小炮还在咚咚地继续朝我军阵地轰击。但他们的每一次轰击,很快都被我军炮火压制。这一次也是如此,这些小炮没打几下,就被我军炮火制止住,不得不找地去躲藏。

没有了炮火支援,进攻的越军只能靠自己了。

这些向前爬的越军,在距离我军阵地较近时,忽然挺起身,奋力向山顶投掷。

此时,也不管是投什么,只要投出即可。

一时间,这十几个光着膀子的越军敢死队员们,个个是轮着胳膊,玩了命地朝高地上投。

投掷远的,*则掉进我们的战壕,近的,便滚在壕沟外爆炸。

爆炸声在高地前响成一片。

不过也好,越军这一投弹,终于使『射』过来的子弹密度有所减弱。

战士们一看机会来了,便挺身把枪举到壕沟外,朝着攻上来的越军便是一阵扫『射』。

距离又近,投弹的越军又把山坡上『射』击的敌人视线挡住,正好为我军战士打击敌人提供了条件。

于是,山顶上的枪声再次激烈响起。

枪声和爆炸声裹在一起,顿时让双方人员的伤亡比例加大。不仅是敌人有伤亡,我军也是不少。

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有些战士虽然把敌人『射』倒,可还是被飞过来的弹片击中。

可我们的这些战士们,明明知道挺身『射』击危险,但他们还是要这样做。因为不这样做不行,如果不把这股敌人打下去,敌人就会借着*轰出来的血路,杀上山顶。

这个时候,战士们都杀红了眼,没人怕死,即不怕敌人扫『射』,也不怕*爆炸,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把敌人打下去。

正面的战斗越演越烈,双方拼死博杀,暂时出现了僵死状太。

这时,西侧山角下终于有了动静。

一伙越军借着高地下端的高草掩护,悄悄向这里运动着。

在这里行动的越军,头戴用树枝和蒿草编织起来的伪装帽,身披伪装衣,跟蛇一样逶迤而行。

由于蒿草够高,密度够大,加之越军行动诡秘,直至越军行动到山角下,我军哨兵楞时没发现。

虽然没发现,但我军在这里也是有准备的。刚才我们不是说过嘛!吴江龙龙已经在这里安排下了六个人。

这六个人没有在土坎的悬空处修筑工事,而是朝后退了十几米。按着一般战术原则这是对的。目的也是不让山下的敌人朝这打冷枪。

如果在山崖边上修筑工事,只要人员一起身,势必会被下方的敌人看见。

现在可不是什么手持大刀、长茅的冷兵器时代。只要对方看见你,距离够的上,那就极有被打冷枪的可能。所以,防止敌人进攻,还要选择最佳地点。

因此,这道防线就设在了这。

光在这等着也不是办法,也得有哨兵观察山下动静。只要敌人到了山下,我们不仅要有准备,甚至也可抽时间,冷不丁地揍敌人一顿。正是抱着这个目的,在崖头上也安排了一名哨兵。

担任哨兵的这名战士不能说不用心,也不能说眼睛不够使,怪就怪在越军动作太娴熟,运动太诡秘,到了山下之后,我们的哨兵都没有发现。

这伙越军到了山下后,一名指挥官也发现了我军的这名哨兵。为了不引起其他人警觉,越军决定先把这个哨兵干掉。

其他越军伏地不动,由一名越军做诱耳,把哨兵注意力引过来。

这个越军伏在地上,用手将身边草丛轻轻晃动,目的是引哨兵『露』头。

虽然这里的风比较缓,但高草在微风吹拂下还是动的。这名哨兵突然发现一处蒿草与其他地方不同,不仅晃的快,而且草根处也有异常。为了弄清情况,这名哨兵把头探了出来,挺起半拉身子,向这里观察。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名越军悄悄在草丛中举起加了*的*。

只听“噗”的一声,担任哨兵的我军这名战士一头栽下了悬崖。

这名战士身体一落,二十几名越军便忽拉一下子从草丛中蹿出来。一个个飞奔着接近悬崖,然后开始攀登。

虽然说,在那个年代登山运动还不怎么流行。但攀登这门学问,早就在各国兵种,特别是特种兵部队中当做重要科目布置下去。所以,攀登悬崖,对于军队来说不是什么新鲜事。

越军也不例外,打了这么多年仗,又长期在山岳丛林中,他们岂能不会这一招。

只见上来的这些越军们,有的徒手,有的丢绳子,转眼之见,有几个就攀到了半山腰。

山顶上,负责守卫这一地区的班长魏学常,一抬头,不见了放哨的战士,心里顿觉不妙。于是轻声喊,“巩海,巩海”

别看是守在山顶,这里也有蒿草,也有土棱。巩海在这担任哨兵时也要隐蔽。因此,没有特意注意他的话,也很难发现他在哪里。

魏学常没有看见他,还以为他是隐藏到什么地方了,所以想用声音先把他喊出来。

可是,喊了两声之后,楞时没人答应。魏学常就觉出情况不妙。告诉其他四人,“注意前方,敌人可能上来了。

魏学常话音刚落,便见有一个越军已经攀上山顶,『露』出了脑袋。

魏学常大喊,“敌人上来了,打。”

话一出口,率先朝着这个越军就是一枪。

一枪过去之后,也不知打到没打到,反正越军的脑袋是不见了。

越军的脑袋是不见了,可看到的,却是越军丢过来的*。

魏学常见敌人扔*过来,立即觉察出危险。大喊,“防止投弹。”在喊声的同时,他把身体迅速向下伏。

几颗*滚到了战士们临时修建的战壕边,轰轰几声爆响之后,有两个战士负伤,一名战士牺牲。

*爆炸烟雾一过。魏学常便看见有四五名越军已经上了悬崖。

魏学常暗叫不好,如果越军从这里突破的话,会对山顶高地造成极大危险。因为,毗邻这这个地方就是后山角,那里有伤员,有弹『药』,而且,只有很少的战斗人员。

魏学常有些急了,他也没看身边的战士情况如何,高喊一声,“打”

端着*,挺着身子便朝攻上来的越军就是一阵扫『射』。

“哒哒哒”魏学常手里*一响,便见有两名越军倒地。但是,攻上来的越军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毫不示弱地与魏学常进行对『射』。

魏学常发现阵地上,除了他一人枪响外,其他几名战士怎么都哑了。抽空向那里一看,这才发现三人倒在了地上。战士小李正在给一名受伤的战士进行包扎。

六个人,在敌人偷袭之下,转眼之间还剩他们能战斗的两个人。魏学常看出情况紧急,急呼,“小李,先去堵住敌人。”

小李只是个十六岁的小兵。虽然在集训队的训练成绩也不错,可看到这血腥场面后,立时便『乱』了方寸。特别是他见到身边的几名战友,转眼间便宜负伤的负伤,牺牲的牺牲。因此一时慌『乱』,也不知自己是是打敌人重要,还是救战友为先。因此,他想也没想,也没问,慌忙丢了枪,拿个卫生包便给那名受伤战士进行包扎。

这就是我们的经验不足。

不把敌人打下去,想救人,救的了嘛!不但救不成,弄不好还得把自己命搭上。因此,眼下最为要紧的是把敌人打退,等有时间了,再来抢救伤员。这是发生在战场上的一般惯例。也有情况除外,那就是有多余人员可用。

现在,这里就剩下魏学常和小李了,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打击敌人应是最主要的。

所以,魏学常发现小李还在那里忙呼后,连忙喊他过来帮忙的原因。

小李在魏学常的呼唤下,终于明白了哪头轻,哪头重。于是,丢下受伤战士,嘱咐一声,『操』起枪便与魏学常一起加入战斗。

两只*守着被敌人突破的悬崖,立时危情大减。顿时间,上来的这几名越军全都被放到了顶。

越军是被阻住了,但究竟有多少越军到了山崖边,魏学常心中没数。想要过去看看,眼下还不是时候,弄不好,会与哨兵一个结果。

就在魏学常琢磨着该如何办时,不远处,接连响起*爆炸声。

“不好,敌人从另一个方向上来了,”魏学常对小李说,“小李,你盯住这,我过去看看。”

说完,魏学常背上一部报话机,怀揣几块*,便朝那个方向跑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