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天下第五妖媚 > 番外

天下第五妖媚 番外

作者:许乘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18:46 来源:免费小说

  一

  大缙同熙十九年夏末, 因颐合长公主先天体弱、不易受孕, 成亲两年无所出, 与驸马商议后上表请旨, 欲将一名原州军阵亡将领遗孤收养至膝下。

  同熙帝允准, 为其赐名云曜, 并着令宗正寺录入玉牒。

  三年后, 颐合长公主奇迹般地有了身孕,于同熙二十二年秋产下一女。这位二姑娘的降生,不单使长公主府上下喜气洋洋, 连同熙帝也大喜过望,御笔一挥,赐名为“照”。

  颐合长公主夫妇素性仁厚, 得此儿女双全的善果, 自是被坊间传为美谈。

  不过,毕竟一个是亲生, 一个是抱养, 这中间的亲疏之别似乎无法回避。

  有些人在暗中揣测, 长公主夫妇对待这一儿一女, 恐怕难免有厚薄之分, 这颐合长公主府迟早会有兄妹阋墙的闹剧。

  长公主夫妇对外间的议论是否有所察觉这事不好说,但一直待云曜如己出倒不似作假。这夫妇俩对云曜的呵护与偏袒, 时常让人误以为二姑娘云照才是被抱养来的那一个。

  好在云曜性子早慧,并不恃宠骄纵, 反倒有些少年老成的迹象, 向来行止自持,竟颇有天家血脉的风范。

  而那二姑娘云照却打小是个混不吝,也不知怎生养出一副豪烈疏狂的做派,上至宗亲贵胄、下到三教九流,不拘什么人、什么事,凡她觉得有意思的,总爱凑上去掺和个热闹,在京中可谓是“十处打锣,九处有她”。

  这样的性子自不免惹上些小是非,让长公主夫妇很是头疼。

  性子这样南辕北辙的两兄妹,又差着三四岁的年纪,虽说相安无事,却也很难有“兄友妹恭”的和乐亲昵,落在外人眼中,仍是会兄妹阋墙的迹象。

  二

  皇家书院设在内城的北苑,学子多是皇室、宗亲及勋贵世家的孩子。

  不过,北苑绝非凭血缘、出身就可畅行无阻。各家孩子完成开蒙学业后,须得经过层层筛选与评估才能得到北苑的进学资格,因此北苑可谓汇集了京中各显赫门第里最拔尖的小苗苗们。

  同熙帝对这书院极为重视,特意拨出北苑三殿供书院使用,讲学的多是文渊阁大学士们,骑射武艺也由负责内城防务的顶尖将领轮流教导,一应开支全由皇家少府私库来保障。

  同熙二十九年春,七岁的云照终于通过了种种考核,扬眉吐气地进了北苑,在清风殿就读。

  长公主夫妇心下甚慰,指望着她能在北苑好生收收野性,以免将来当真长歪了。

  而云曜在北苑进学已有五年,早已升至北苑承华殿,所学的课业比清风殿要繁难许多。

  这日午间,云曜被授课的师长唤去单独问了功课,待他回到承华殿时,同窗们便七嘴八舌地告起状来:“云曜,你妹妹方才不知发什么疯,忽然气势汹汹冲进来,将赵晟打了一顿就跑。”

  赵晟是宣平伯家的五公子,与云曜同龄,是去年才升到承华殿就读的。这赵晟与云曜素来不大对付,今早在进宫的路上拿云曜的身世与同窗们暗讽一通。那时云曜与几个好友就行在他身后,却并未搭理他。

  云曜不急不躁地听同窗们说完方才的事,略蹙起稚气未褪的眉头看向赵晟:“你欺负她了?”

  莫名其妙挨了顿拳脚的赵晟气呼呼翻了好大一个白眼,低头拍拍衣摆上的小脚印,“我上一次同她打照面还是新年时的宫宴上,话都没多说两句!再说了,我好端端的欺负她做什么?”

  因年岁有差,课业进度也不同,十一岁的赵晟在承华殿受教,而七岁的云照才进清风殿,很难有什么交道。况且赵晟入学已有数年,而云照才来北苑不到一个月,众人真是想破头也不明白,这俩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孩能结出什么仇怨。

  同窗笑着对赵晟劝道:“算了算了,云照本就是个胡闹性子,长公主都管不住的,你总不好意思再追到清风殿去报仇吧?”

  “就是,而且她才七岁,那阵拳脚也不至于就把你怎么着了,”有几名与云曜交好的同窗帮着朝赵晟讽笑道,“再说了,你当时不也还她好几脚了嘛,没吃多大亏。”

  云曜眉目一凛,眸心渐生盛怒。

  三

  清风殿散学早些,长公主府的马车先送了云照回去。

  云照脚才落地,抬眼见门口的管事一脸同情,就知自己今日在北苑打人的消息已传回府了。

  于是她也不废话,不待父母前来训斥,熟门熟路就去了府中的小祠堂,自个儿拖了个蒲团在堂中跪得端端正正。

  见她皮成这般小油条性子,长公主夫妇只觉身心俱疲,索性暂不去见她,以免叫她惹出更大的气来。

  跪到酉时,见没人来唤自己起身吃饭,云照心知父母今日怕是气得不轻;可她觉得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也不肯告饶,跪地的小身板挺得更直,口中嘀嘀咕咕开始诵起今日新学的文章来。

  不多会儿,有人推门而入。

  云照立刻收了声,抿唇朝房檐翻了个倔强的小白眼,仍旧跪得直挺挺,头也不回一下。

  片刻后,身旁多了一个蒲团,也多了一条直挺挺跪下的身影。

  云照扭头一看,登时乐不可支地松了腰背,拍着膝下的蒲团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你竟也有跪祠堂的一天。”

  云曜默默看看她那半跪半坐的嬉笑姿态,“嗯”了一声,转头看着堂上那些牌位。

  少年身姿尚显纤瘦,却挺直如松。

  云照见状,也敛了嬉笑坐起来,重新端正跪着。

  小祠堂中供着许多长明灯烛,火光摇曳中,兄妹二人直挺挺的跪姿真是各有各的倔强。

  “你是为着什么事被罚跪?”云照目视前方,嘴上却闲不住。

  也不怪她觉得稀奇,她被罚跪那是家常便饭,可向来规规矩矩的云曜被罚跪,这似乎还是头一遭。

  云曜抿了抿唇角,看着堂上的那些牌位,隐约哼笑了一声:“你不也跪着?你为何,我就为何。”

  “啧,胡说八道骗人呢,”云照撇撇嘴,仍旧看着前方,“我打了那赵晟,你也打了啊?”

  “嗯。”

  云照惊讶地扭头看他:“你做什么打他?”

  “你又做什么打他?”云曜以眼角余光淡淡睨她。

  云照倏地收回目光,心虚似地抬眼望着堂中横梁上的雕花,好半晌之后才转着眼珠子道:“我打他,自是因为他嘴碎、话多……长得丑!你总不会也因为这个打他吧?”

  云曜唇角浮起笑来,出人意料地点点头:“我也是因为这个打他。”

  四

  跪完小祠堂,训话是免不了的。

  长公主夫妇先差人来唤了云曜过去。

  “你妹妹惯是个胡闹的,怎么你也……”驸马蹙眉叹着气,忙不迭轻拍着长公主的背安抚着。

  长公主气得捂着心口,不想说话。

  云曜先朝父母叩了头,这才答道:“那赵晟,他还手了。”

  长公主夫妇俱是一愣,面面相觑地对视半晌。

  “北苑派来的人说过了,”长公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训诫道,“可今日毕竟是你妹妹先无端跑到承华殿打人,人家还手也是情理之中。你爱护妹妹是好事,可不分青红皂白的护短,这也是不对的。”

  “请父亲母亲息怒,孩儿认罚。”云曜再次叩拜。

  是认罚,不是知错,也没说要改。

  驸马板起了脸:“孩子们之间的打闹,大人不便多出面,是该由着你们自行处置。遇旁人主动挑衅,你们自当还击;可若是错在自家,便不该盛气凌人。往后绝不能再犯了,懂吗?”

  “多谢父亲教诲。”云曜垂下眼帘。

  长公主府树大招风,朝野之间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时刻盯着,他身为长子,更当言行谨慎,这道理他很清楚。

  旁人若是挑衅他本人,他会以和为贵先忍三分;可若是冲着他妹妹,那就不行。

  旁的事他都能一笑而过,可若事关他妹妹——

  无论谁对谁错,动他妹妹,那就不行。

  五

  “就知你们偏心!这回可是一样打了人,打的还是同一个人,就我多跪些时辰!”云照的小脸上满是不忿,吱哇乱嚷。

  长公主气得一掌拍上雕花楠木椅的扶手:“你还有理了?成日的不学好,净会惹是生非。说,今日为什么打人?”

  云照早就跪得膝盖生疼,忍不住扭了扭小身板,才撇撇嘴嘀咕道:“云曜平日里就很学好啊,好得跟废物没两样。平白被人挤兑得跟孙子似的也不敢吭声……”

  “上哪儿学来这满嘴浑话!”这下连驸马也给气得火冒三丈,大步走到她面前。

  云照见势不妙,跳起来就在书房里抱头鼠窜,边跑还边嚷:“我没错!谁要那个赵晟嘴巴坏!往后他若再拿我哥的身世说三道四,我还打他!他说一次我打一次,看他长不长记性!”

  小姑娘的嗓音本就清亮,这一嗓子吼得用尽全力,震得门外的云曜耳旁嗡嗡作响。

  云曜的生父姓季,是原州军的一名将领,沙场殉国;而他的生母在生他时死于难产。

  他被接到长公主府时不足周岁,因此对从未蒙面的生身父母并无任何记忆。

  长公主夫妇从未向云曜隐瞒他的身世,还在家中小祠堂专辟一处,为其生身父母供了牌位,逢年节、祭祀,都会让他去拜谢生身之恩,使那对于国有功的夫妇能得香火供奉。

  今晨在进北苑的路上,赵晟对几名同窗道,长公主夫妇此举,就是为了让云曜时时记住自己的出身,别去想些不该自己的东西。

  长公主夫妇对待自己如何,云曜非常清楚,也非常感激。诸如赵晟口中这类恶意的揣测,他自小到大听了不少,早已不会往心里去了。

  他非但并不会顺着旁人的揣度去瞎想,甚至时常会替云照委屈——父母对他偏爱过重,凡他与云照有所冲突,他们总是让云照退让。

  他曾无意间听到母亲对父亲笑言,许是因为他的到来,才使云照有机会来这世间走一遭,所以对他再好,都是应当的。

  可他却一直觉得事情该反过来说:他的到来,是为了迎接云照的降生。

  是因为这世间定会有一个云照,所以才先有云曜。

  他就是为她而来的,他怎么去护着她都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他万没料到,云照的心里,也是愿意护着他的。

  云照啊,那是他的妹妹呢。

  他的。

  六

  同熙三十九年,中秋之夜,月华如水。

  颐合长公主府最北有后罩楼七间,两卷勾连相搭,典雅秀美,视野高远,是府中赏月的好去处。

  子时,四下沉沉,惟鸣虫悉索之声点缀着月夜美景。

  十九岁的云照抱着小酒坛子,斜倚在窗畔望着穹顶之上那轮圆月,眸中有万千思绪交错。

  听得有人推门而入,云照心中微诧,倒也不惊,只是徐徐回头望过去。

  阁中并未点灯,银月清辉自窗口泼进来洒了一地,将来人那袭蟹壳青团云锦袍照出流光溢彩的风华,衬得那俊眉修目愈发贵重英挺。

  “哟,庆成郡王。”云照勾唇随意笑了笑,又转头望月,拎起小酒坛子,仰脖往口中灌去。

  云曜缓步徐行至窗前,与她并肩立在窗前。待她一饮既毕,这才伸手拿将她手中的酒坛子拿走。

  “先前在宫宴上还没喝够?”

  低沉醇厚的嗓音与酒香一同散进夜风中。

  云照哼笑一声,将额角抵在窗棂上,双臂环住自己,懒懒道:“庆成郡王不好酒,自不能体会个中美妙。”

  云曜随手将那小酒坛子搁在窗畔花几上,回身抬手往她眉心一弹:“庆成郡王也是你叫的?”

  云照抬脚就踹了他一记,他却不闪不避地受了。

  没料到他竟不躲,云照有些讪讪地,又靠回窗畔,偷偷挪远半步,才没好气道,“难道要像小时候那样,叫你废物云曜?去去去,离我远些,别打扰我对月忧思。”

  “小小年纪,哪儿那么多忧思?”云曜定定看着她,轻道,“二月里有右司点招,你独自在外好几年,也该回家了。”

  自长公主夫妇为云曜请封了郡王爵那年,云照便孤身离京,竟去原州的一个小县衙做了捕快,连年节时都甚少回京。

  云照慵懒地打了个呵欠,不以为意地笑哼一声:“京中多的是人在等着看我俩兄妹阋墙的大戏,你也很想让我回来像个猴子似的被人笑话?”

  云曜眉心微蹙,嗓音中隐有急恼,“谁敢笑话你?再说了,你管外头的人说什么?多想想父亲母亲!也多想想……”

  “你会看不明白?若我回到京中,父亲母亲才真正是最为难的。”云照淡淡哂笑。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云曜都是颐合长公主府最出色的那个孩子,按大缙宗室、世家的惯例,他理所应当是承袭满门荣光的那一个。

  对此,云照从来没有不服,她也从无与他一争长短之心。

  可,谁信呢?

  就连她的父母都怕她将来会想不通,仗着自己是亲生的那一个就非要将云曜压着一头,于是早早替云曜请封,以防将来二老百年后,她若起了心思凭血缘与云曜对峙相争,云曜会没有还手之力。

  她云照机灵着呢,虽说这些事谁也没宣之于口,可她看得很明白。

  云曜沉声道:“虽不知父亲母亲是如何想法,但我从未想过要防你什么……我的什么都可以给你。”

  只要你想,只要我有,全都给你。

  “谁稀罕,”云照不以为意地笑着打了个呵欠,大大伸了个懒腰,“我就喜欢外头天高地阔,自在逍遥。”

  语毕,她转身就要走。

  云曜伸手拎住她后颈衣领,迫她止步回头。

  云照皱着眉扭头瞪向他,正要发作,却见他面色沉凝地启唇:“你常年不肯回家,是因为当真喜欢外头天高地阔,还是因为,外头的天地里,没有我?”

  “你这人怎么越大越奇怪,心思可真重。”云照反手重重挥开他的钳制,嘀嘀咕咕地走了。

  这云曜……怕不是脑子出毛病了?怎么会生出这么奇怪的想法?

  七

  同熙三十九年二月,云照返京,参加监察司右司员吏点招。

  在她回到长公主府的次日清晨,云曜向颐合长公主夫妇行了拜别家礼,奉旨前往临海的沅城一带勘察民情。

  云照茫然地站在城楼上。目送他策马远去的背影消失不见。

  回过神来一转头,就瞧见自家父母双双沉重的脸色。

  他们虽无半字的指责,可那无声的沉默下包含着对她的迁怒、对云曜的愧疚,她似乎能够感受一二。

  当夜,心事重重的云照再次登上府中最北的那间后罩楼。

  今夜有月,阁中一切看上去与去年中秋时并无不同,可当她再次斜倚在窗畔“对月忧思”时,许久过后,身旁也没有再多出一道熟悉的身影来。

  今夜她没有拿酒坛子,自也不会有人来抢了。

  云照勾唇笑了笑,转身就走,可才迈出两三步,却又忽然停下。

  她回头望着身后空无一人的温柔夜色,笑得平和友善:“光会说我,你这又是为何离家呢?”

  四下寂静的夜里,她仿佛听到云曜隐约哼笑了一声——

  你为何,我就为何。

  八

  自进了右司之后,云照虽人在京中,却不大回长公主府。

  她在离右司不远的地方自己买了座宅子,日就留几个侍者料理洒扫杂事。

  当值时就住右司的官舍,休沐时回那宅子窝着,喝酒看书发呆,兴起时也会领相熟的伙伴回来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大体上比从前安生许多。

  颐合长公主夫妇见她犹如脱胎换骨,彻底敛了年少时那跳脱放肆、惹是生非的性子,自是欣慰不已,倒也不拘着她非得回府长住,只盼她偶尔能回府吃个饭、说说话,就权当她承欢膝下了。

  而奉旨在外的云曜逢年节、家祭或陛下有诏、朝中有大事时,也还是会回京小住几日。

  可他每每回府,总不见云照在家,非得长公主夫妇派人去请,那家伙才兴致缺缺地回来露个面,应酬式地吃过饭就走。

  同熙四十年七月,右司丞严怀朗失踪遇险,云照与同僚奉命探查其行踪,扮作江湖人一路行至沅城。

  其实自她们一行进入沅城起,云曜就已得到了手下的回禀。可他清楚,云照与同僚此行有引蛇出洞之意,他不能露面与她相见,以免让人勘破她与同僚们苦心伪装的身份。

  最终云照与同僚们成功救出严怀朗,并循线抓获自称“宁王之子”的半江楼少主,顺利返京。

  从头到尾,云曜都在暗中戒备着,却始终没有露面。

  九

  同熙四十一年,恰逢帝师罗堇南大寿,陛下在宫中设宴,云曜作为受邀宾客之一,提前半月就千里迢迢自沅城赶回京中。

  哪知云照这回更是过分,任凭长公主夫妇三催四请,总有诸多理由拒绝回家。

  到罗堇南寿宴这日,云曜才在含光门前等候接受检查的人群中看到了她。

  那么多人,他却一眼就瞧见了她。

  她身旁的伙伴是传闻中帝师那失而复得的重孙女第五月佼,两个姑娘之间的交情似乎颇好,勾肩搭背地言笑晏晏,亲昵得很。

  云曜见状,心中生出一丝委屈,还带了恼,最终忍无可忍地行到她面前。

  他向月佼略略颔首示意后,目光沉沉地看向云照:“这几日为何不肯回府?”

  云照“啧”了一声,冲他翻了个白眼,将脸扭向了一边。

  “管得着吗?”

  就这么短短四个字,却气得他头发都快竖起来了:“你这意思是,家中有我就没你?只要我一回京,你就不肯回家了是吗?”

  他知道自己的脸色一定很严肃,也知道自己的语气有些凶,可他忍不住。

  听她不耐烦地辩驳了几句,说什么自己既有右司员吏的公职在身,忙起来便没时间回家之类的,他真是半个字都不信。

  全是借口。

  她就这么不能忍受与他同处一个屋檐下?

  明明小时候,她私下里总是护着他。

  就连别人拿他的身世淡淡说嘴几句,她也会不管不顾地对人大打出手。

  他什么都知道,他什么都记得。

  可她,似乎什么都忘掉了。

  十

  同熙四十三年,同熙帝力排众议,下令由庆成郡王云曜领水师出征海上,剿灭窜逃数十年、盘踞海上小岛的宁王残部。

  离京前夜,云曜与云照第一次在府中最北的后罩楼花阁中相对而坐。

  “自打我学会饮酒后,这些年我请许多人喝过酒,”微醺的云照歪着脑袋隔桌望着云曜,面上竟有稚子般的笑,“却还从未请你喝过酒。”

  云曜抿了抿唇,眸中神色带柔带暖:“你不单从未请我喝过酒,还从不肯当面叫我一声哥哥。”

  “我叫你,你敢答应?”云照眉梢微挑,笑出一丝狡黠的味道。

  云曜眸心闪了闪,迅速垂下长睫,不敢再看她的眼睛。

  她……知道?

  她不知道吧?

  不会有人知道的,他一直都藏得很好,不是吗?

  “喂,云曜啊,你这人呢,其实哪儿哪儿都好。我真没烦你,也没躲你,从来没有。”

  云照呵呵傻笑,轻轻拍了拍桌子,似是醉得深了些,口齿都含糊起来,“有没有人说过,其实你不板着脸的时候,长得还怪好看的……”

  云曜心下鼓噪不已,口中却平淡如水:“胡言乱语。别再喝了,还是早些回房去吧……”

  他边说边抬起眼看过去,却见她歪歪趴倒在桌上,像是睡着了。

  云曜怔怔隔桌看着她许久。

  最终,他还是无奈地笑着摇摇头,走过去扶起她,动作尽量温柔地将她背在了自己的背上。

  明知她醉到睡着了,什么也不会听见,他才敢自言自语般边走边道,“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为了你,才会来到这里的。”

  “可你却从来懒得多看我一眼,惯会躲。”他抿了抿唇,眼眶有些发酸,口中泛着苦味。

  “眼看着明日我就要走了,你却突然告诉我,你其实没有躲我,也不觉我烦……还说我哪儿哪儿都好……”

  他背着她,每一步都迈得极稳,走得很慢,很慢。

  “你这招很小人,你知道吗?太奸诈了,太狡猾了,太……惨无人道了。”他有些想笑,心底却又有些难过。

  他很清楚,打从很久以前,他明白自己心思的那一天,他就很清楚——

  云曜这个名字,是上了玉牒的。

  他是颐合长公主府的长子,是云照的兄长。

  只要这件事刻在玉牒上一天,他就只能是她的兄长,绝没有半点机会离她更近一些。

  此刻已是二十多年来他离她最近的一刻,将来大约不会再有同样的机会了。

  他多希望眼前的路,是没有尽头的。

  “光会嘴上说我好有什么意思,”云曜停了停脚步,反剪的双臂将背上醉到睡着的姑娘护得更紧,面上隐隐发烫,唇角轻扬地自语抱怨,“再好,你也不会要。”

  他不是没有为她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可她……大概从无如他这般疯狂的念头吧。

  恍惚间,自他两肩耷拉下来的那双纤细修长的手臂蓦地环住他的脖颈,这细微动静使他浑身一僵,再抬不动脚步。

  趴在他背上的醉姑娘含糊黏缠的嗓音近在耳畔,“瞎说。你又没问过,怎么就知道我不要了……”

  渐渐回神的云曜甜蜜又痛苦地闭了闭眼,一瞬不瞬地望着前路。

  “那好,我这会儿就问。你……要吗?”

  沉嗓微颤,轻轻的,像是怕惊醒了谁的梦。

  暗夜寂寂,有虫鸣之声悉悉索索。

  好半晌的静默后,他感觉身后的醉姑娘似乎拿敛下在他肩头蹭了蹭,醉嗓徐缓,却带着爽利无比的清甜,“要啊。”

  他实在有些站不稳了。

  缓慢、僵硬又小心地将背上的姑娘放下地后,他转身与她面对面。

  那姑娘却醉得站不稳似地,软软就栽到他怀中,脑袋抵住他的肩头。

  他大手轻颤,紧紧扶住她的两肩,“虽是醉话,我却是要当真的。”

  “嗯。”

  这一声细细低低的回应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那种平地乍起的狂喜,是他被册封郡王时都不曾有过的。

  他兀自闭目良久,似要将这明明虚幻,却又使他忍不住心中怦然的喜悦瞬间牢牢记住。

  待到心跳重新归于平稳后,他才深深呼吸吐纳数回,沉声求道:“那,你等我?”

  “好,不必急。你慢慢来,我等你。”

  这样的答案,是在他的梦里也不敢出现的。

  他脑中一片空白,总觉自己浑身都冒着傻气,眼角眉梢不受控地上扬,上扬。

  拼命上扬。

  “我当真的啊,我真的会当真的啊!”他似乎是在提醒她,想给她最后一次改口逃生的机会,“这么大个人了,喝醉了说话也、也是要负责的!”

  今夜这一切荒谬得像个梦境,他都不能确定,到底醉的人是她,还是他自己。

  “负责啊。”怀中的姑娘徐徐抬起头来,美眸湛湛,清明流光。

  在他一脸震惊的呆愣中,她仰着俏脸,踮起脚,吻在了他的唇上,闷笑出声。

  混……哦不,好姑娘,干得漂亮。

  夜色中,四唇相贴,两舌温柔纠缠,这就算是盖章落印了。

  十一

  同熙四十五年冬,捷报传回京中,举国沸腾——

  庆成郡王云曜领水师出兵海上,经过近两年苦战,最终荡平宁王残部。

  两个月后,也就是同熙四十六年春,再次传回京中的,却是令人猝不及防的噩耗。

  原本奉诏欲一鼓作气扫定海寇、打通海上商路的庆成郡王,所乘战舰在海上不幸遭逢滔天巨浪,舰毁身死,殉国。

  随着玉牒上“云曜”的姓名被框上殁印,世间再无云曜其人。

  同熙四十六年夏,经颐合长公主夫妇奏请,云照获封“庆成郡主”,承继已故长兄的封号,也继承已故兄长未竟之志,素甲银枪奔赴海上,接手沅城水师。

  首次从沅城扬帆出征的那日,云照银甲素裹,神色平静地立于主战舰的甲板上。

  海风猎猎,迎面扑得她几乎睁不开眼。

  她面上没有任何表情,如有一片寒冰凝住了她心中所有的爱恨嗔痴。

  有温热清泪自那片冰寒上徐徐落下,却仍不能化去那薄薄冰寒。

  也不知站了多久,身后忽然有一道人影随着阳光的照耀蜿蜒至她的脚边。

  徐徐渐近。

  她眸心愈凛,抬手抹去面上泪痕,倏地转身,却看见那张刻在心板上的俊脸。

  乌黑如玄玉的眸中带着化不开的笑意,就那样直直望进她的心里。

  靛蓝色薄锦衣袍将他的面目衬得清贵无方,也将那笑意衬出些许得意的味道。

  云照咬牙,怒而一掌拍向他的心口:“云曜!你这个王八蛋……”

  那一掌自是被人接住,顺势就把她带嗔带柔的手一并“没收”进温厚的大掌之中。

  然后,她便跌进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怀抱。

  ——抱歉,我来晚了。

  ——可你终究来了。

  两颗心近在咫尺,什么话都不必多说,只这样亲密相拥的姿态,千言万语便就道尽了。

  最 终

  “玉牒上已打了殁印,世间再无‘庆成郡王云曜’,”他动也不动地受下了她的挣扎与脚踹,轻笑扣紧了她的腰身,“在下季元涛,幸会庆成郡主。”

  云照想起长公主府内专为云曜生父立的灵位,是姓季,没错了。

  “管你叫什么,你都还是那个王八蛋!这事洗不清的我告诉你!”

  她发狠似地拳打脚踢,面上却有汹涌的泪,唇角高高扬起,看上去有些古怪。

  云曜,哦不,季元涛,紧紧将她抱住,半脸藏进她的鬓边,“从前有个姑娘,她说我哪儿哪儿都好,若是不板着脸的时候,长得还怪好看。”

  云照终于停下自己的“暴行”,恨恨环住他的腰,泄愤似地在他衣襟上抹去满面涕泪,“关我什么事?你个王八蛋……”

  她带着哭腔余音,粗鲁痛骂。

  他却温柔笑答:“那这样好的一个王八蛋,庆成郡主要是不要?”

  “庆成郡主也是你叫的?”云照抬手在他额上赏了个爆栗,见他皱起脸委屈忍痛,就憋不住破涕为笑。

  “别光知道笑,要是不要,给个准话!”

  “……要的。”

  “今日可没喝酒,说话是要负责的……真要的吧?”

  “要要要,再问几遍也一样是要的,真烦人……便是喝醉的时候说话,我也是负责的啊!哦,不对,有件事你是不是不知道?”

  “嗯?!”

  “我酗酒多年……酒量惊人……千杯不醉……唔!”

  再是千杯不醉之人,在心上的怀抱与柔唇里,还是会醉的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