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天渊大道 > 第60章 暮雪红衣

天渊大道 第60章 暮雪红衣

作者:普小通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9:24 来源:88小说

晓寒云归处,暮雪浴红衣。

神秘人摘下兜帽,露出与主人一模一样的面孔。

“你们是孪生姐妹?”方岩问。

“不,我们是同一个人。”

同一个人?方岩难以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虽然相貌身材一般无二,但两人的气质天差地别,主人嗜血强悍,而眼前的女子空灵淡漠,明明是两个人!

“你在这世上是独一无二的吗?”暮红衣还是淡淡的语气。

方岩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我很平常,从没想过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过这世上只有一个我。”

“如果有另外一个你,一样的容貌、一样的天赋、一样的一切,他在世上另一个角落安安静静的生活,这叫二重身。两个人是不能相见的,若相见必合二为一。”

“也就是说有一个人必须死吗?”

“不,是身体融合,但灵魂不灭,一个身体有两个灵魂。这就像有另一个看不见的自我,每时每刻都站在你身后,并将想法灌入你的心里。”

“那你和主人?”方岩有些不解的看着对方。

“我俩已见面多年,我一直以秘法抵抗融合,但不知道还能支持多久。”暮红衣的眼光似乎飘向远方,“她叫晓寒云,我叫暮红衣。”

……

城市中间是座神庙,祭祀的是创造之神。祭坛之上还有数具透明的水晶棺材,里面躺着不同种族的人。之所以说是人而不是尸体,因为里面躺着的人栩栩如生,肌肤甚至还能泛出健康的红晕,如同睡着一般。这就是暮红衣所说的,云中末日时献祭灵魂驱动法阵的各族先贤,河洛、羽人、魅、夸父……

两个人就站在祭坛之上,光从石室穹顶洒落,好像是分隔尘世的幕墙,后面是熙熙攘攘的万丈红尘,此地是鸿蒙初始前的宁静。

“灵魂是什么?”神秘人像是在自言自语。

“你所说的灵魂可是自我意识?”方岩半是询问半是回答:“人有灵魂就是能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再从自我去认识整个世界。草木金石不知有我,更不知有它,所以无魂;鸟兽虫豺,人神妖魔既知我,也知它,所以有魂。”

“万仞之石、千载之树、金中之灵吸取天地灵气,修炼出自我意识,是有魂还是无魂?”

“这时它们已经是妖或者精了,自然有魂。”

“在你看来灵魂就是精神或者意识,是无形的,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触的吗?自古以来关于这个玄学的回答都是如此,像是回答了,却什么都没说。”

灵魂是无形的吗?方岩愣住了。

若灵魂是无形的,半妖的内丹是什么?怨灵是什么?燧皇是什么?魅是什么?若是什么?

若?

想到若的时候,方岩胸前的真如之石忽然传来微弱波动:“唤醒我做什么?”这是久违的若的声音!

若的秘密不易为人所知,况且这神秘人也不知什么来路,方岩提心吊胆的观察对方神色,见对方毫无觉察依旧自说自话,这才放心了一些。

“看来就算是一无所知的你也无法把灵魂视作纯粹的精神。对于灵魂研究最深的是道家,有三魂七魄之说,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灵,三曰幽精。胎光属天,幽精属地,爽灵属五行,所以也叫天魂、地魂、命魂。七魄名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三魂七魄各有功用,各有所司。”

“道家求的是得道成仙,你可知如何得道成仙?”

想不到方岩修行的第一课来自这个素不相识的神秘人,只是不知她所说是真是假,姑且听之吧。

“得道之法不一,成仙之途却在丹道。丹道起初是炼丹术,炼金丹以服食,求长生不死,此术起于战国先秦,至魏晋时鼎盛。然则元神不出,外丹无根,想要靠服食外来丹药成仙无疑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炼丹术渐被抛弃。至前隋,丹道已完全变为内丹之道,乃是以体为炉,炼化元神,凝练成丹。简单说,炼化元神,凝结内丹才是成仙的正法!”

“炼化元神?何为元神,可是灵魂么?”方岩有些摸不着头脑。

“神,便是你说的意识,说是魂也不算错,但是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元是根本、元初的意思,元神乃是先天意识,先天之魂,出生后通过学习得到的后天意识称为识神,也就是常说的神智。”

“如此说来,元神便是先天的意识。可是这先天的意识又是什么?”有哲人曾说过,就任何问题连续追问三个为什么,足够让世间一切学者哑口无言,方岩现在就在追问第二个为什么。

神秘人丝毫没有生气,却点了点头,似乎有嘉许之意,“后天意识是头脑与学识经验积累而成,常人的言谈举止、大行动思想皆受此控制,就是所谓的神智。但先天意识具有灵性!常人头脑完全被神智控制,缺乏灵性,有时候神智不集中,先天意识便得以控制头脑,发出灵性,这就是所谓灵性、灵感、感应。”

“好,现在你再来告诉我,灵魂是什么?”

“灵魂是种能量,能量可以负载信息!”这是燧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方岩脱口而出!

漫长的沉默。

“便是如此!”神秘人突然目光炯炯直视方岩,“此语断不是出自你口,是哪位大贤所说?”

能量、负载、信息,燧皇的词汇都很新奇,之前无人说过,却准确至极,一听就懂。细细想来燧皇说话时常常会说出这种奇怪的词语,也不知是自创的还是听来的。

“是前隋的萧皇后。”方岩自然不会说出燧皇的秘密,只好把萧皇后拖出来做挡箭牌。

“不是她,她虽有天赋,却达不到这种境界,定是先生所言。先生还在!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神秘人总是淡淡的,好像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能让她动容,此刻却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如此激动,先生是什么人?

……沉默良久。

这些东西方岩都是第一次听闻,说是迷信也罢、说是臆想也罢,总之是玄之又玄。听起来虽然高深莫测,细细一些其实跟街边摆摊的神棍所说无甚不同,不过是这神秘人气场更为强大,更能自圆其说而已。

想到此处方岩不禁道:“你方才说过一句话。”

“哦?”

“你说自古以来对于玄学的回答都是如此,像是回答了,细细想来却是什么都没说。比如说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此时的方岩已经理清思绪,言语间更是连贯,“老子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到底,道便是无中生有,在虚无中生化万物。我问什么是道,你告诉我道就是无!这套话语完全是以空对空,半点落不到实处,既不可证其存、亦不可证其伪,便如废话一般!”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方岩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冲,不禁抱歉的一笑,“元神就是先天意识,先天意识掌管灵性,那灵性又是什么?”方岩终于追问了第三个为什么,完全是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

“我先问你个问题。人有形、声、闻、味、触五感,天地间可有东西是真实存在,五感却都感受不到的吗?”

“当然有,比如磁石的磁力,世事的因果,直觉。”

“这些是有还是无?”

“这个嘛……磁力勉强可以算是有,但是因果和直觉只能算是无。”

“那么我再问你。常人看不见鬼魂,这是无;通灵者能看见鬼魂,这是有。常人的无是通灵者的有,这难道也是以空对空,半点落不到实处?”

方岩哑口无言。

“世界并非皆由实体构成,更多是常人感受不到的虚无。人是实体,但元神是灵体,也就是虚体,元神就是探索虚无的眼睛。通灵者比常人多感受一点,修行者感受又多一点,得道者感受更多一点……所以说虚无也好,道也好,不是不存在,只是你境界太低,感受不到。虚无这个世界辽阔无比,却真实存在,打开这个世界大门的钥匙就是先天意识,也就是元神。也就是说魂灵之道是元神之道,得道成仙之道,是探索虚无世界之道!现在你可明白魂灵之道乃是大道了?”

“原来如此,受教了!”方岩恭恭敬敬施礼,对神秘人表示感谢。“你之前说内丹是炼化元神而出,可那枚半妖内丹是嫁接到野兽身上的外来之物,还是有形的实物,这是为何?”

“内丹是个笼统的说法,其实丹有内外之分,分内丹和外丹。内丹是元神在体内修成的丹,外丹则是元神出窍后在体外修成的丹,所以外丹在体外也能常存,至于是如何嫁接我暂且不知。至另外内丹有形并不稀奇,元神修炼至一定境界可变化万千,可由虚体凝成实体,也可由实体化成虚体。”

“原来元神是可以离体的。”黑袍的弥天无定本界给方岩的震撼太深了,所以他总是念念不忘。

“什么是魂,什么是魄?魂是能离体而存的精神;魄是依体而存的精神。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独住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三魂中的天地二魂都可以离体,黑袍神魂出窍的就是天魂,但是命魂通常在人死时才离体,所以称为命魂。常言道魂飞魄散,说的就是命魂离体,七魄尽散。”

“黑袍的元神出窍是很高的境界吗?”

“元神出窍有出阴神和出阳神之说。人乃阴阳**而生,死时阳气散尽,此时离体的元神只剩阴气,为纯阴的鬼魂。修道之人阴阳平衡,出窍的元神尚有阴气,称为阴神。若修炼至阴气尽散,为纯阳之体,此时出窍的就是阳神。修至阳神离体,可以有千般变化,从心所欲,虽未证得大道,却已摆脱肉身羁绊,脱离了生老病死。”

听到此处方岩突然想起燧皇与他谈到修炼的四层境界:苦、集、灭、道。苦是炼体,集是精神,灭是肉身不死的寂灭境,道是得大自在的仙人境却未说明。纯阳之体能摆脱肉身羁绊,难道就是寂灭境?

“黑袍已修至元神出窍,已是极高境界。所谓元神不灭,就算人的**死亡,元神仍能以实体或虚体的形式存在。只可惜他只是阴神境界,还不是纯阳之体,不能出阳神,这才被晓寒云偷袭得手。”

“阴神能有何种境界,离阳神差很远吗?”方岩有种感觉,有朝一日他总会遇见黑袍,所以他很想了解对方。

“既然叫做阴神,就说明其阳气未壮,不能擅破天关,只是走了一条捷径。修炼到阴神境界虽然有飞腾逍遥的法力,但没有形体,更不能变化。白日太阳当空之时,还要畏而避之。阴神虽带仙风,未离鬼趣,叫作阴神也算名副其实。”

“那阳神呢?修炼至阳神境界就是得道成仙了吗?”

“问得好!若是修至出阳神就此罢手,可飞腾万里,高踏云端,俯山观海。或游戏人间,千般变化,从心所欲。肉身可尽情弃之,遗尸而远走高飞,道家所谓尸解便是如此。但此法尚为下策,虽说已成仙,却未得道,更未证得大道。”

“如果不罢手呢?”

“道家讥笑佛家,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成仙。认为佛经只谈顿悟、心性,既不炼神魂内丹也不修**,最多也就能达到阳神境界,终究是走一半的路。若是道心坚定,修炼至阴气尽灭的纯阳之体,却不出阳神,不弃躯体,不尸解不飞升,而是保守元灵,千烧万炼,将躯体也炼化,形神复又合二为一,此即炼虚合道,形神俱妙,现百千万亿之化身,神通广大,移山填海,至此才算证得大道。”

“也就是说修至阳神便可尸解飞升,但这仅是成仙的第一步?”

“正是如此。葛洪《抱朴子》里论仙: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方才说的尸解成仙是下乘。地仙为仙之中乘,不悟大道,惟长生不死,所谓不离于地者,故称地仙。古来修仙者地仙最多数,就是所谓的陆地神仙。天仙乃是得悟大道的大自在者,不为法拘,不为道泥,与造物同参,同万古不朽,是仙中之无上上乘。”

“可有人到达过你所说的境界,否则且不还是以空对空,落不到实处?”子不语怪力乱神,自幼诵读过几本儒家经典的方岩还是无法接受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

暮红衣指着水晶棺里躺着的人,“他们虽不是道门众人,修为都已至阳神出窍的纯阳境界。才能元神为祭后肉身不朽。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死,只是神魂不在而已。”

方岩看着水晶棺里的人不由升起了极大的敬仰之心,躺在这里的人都有着近乎不朽的生命,却甘愿献出宝贵的元神,让灵魂与**永远分离。想到此处他不由抱拳深深一揖,这种尊敬与佩服完全是发自内心最深处。

暮红衣的声音轻轻响起:“他们依然修至出阳神境界,却终究未曾成仙。不过还有道心坚定者,比他们走的更远,早已修炼至纯阳之躯却不出阳神,更不尸解飞升,而是又将躯体炼化,形神复又合一。可惜纵使修至此等境界也敌不过天意,此人也是元神已失,灵肉分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