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583章 期望和远方

元府女姝 第583章 期望和远方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有时候别人的鄙视隐藏再深,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在这样朝代有个词叫父母之命,冯清父母让她喜欢栾英,她却表面装着同意,背后和贵生定下私情, 可见她和冯氏才是亲姑侄,可见她不喜欢二姑母祁氏。

否则还能是什么原因呢?

栾英比贵生读书好、生得好、养在公主膝前有人照顾上也好,又活泼伶俐调皮聪明,有高湘高青唐宝儿等许多要好姐妹。冯清不喜欢的只能是自己。这是燕燕的看法。

她是后进门的妻,她自己难道不知道。

燕燕庆幸自己对婆家从没有放松谨慎,对清河侯府也是如此, 不会见到孩子就觉得她好拉拢, 不会认为是个家下人等就好收买,她过自己的日子, 两耳不闻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和冯清关系一般。

接下来更远着她一些也好,免得和这个总是喜欢鬼鬼祟祟的姑娘缠不清。

真心为情意不管不顾,她不应该在正厅里,当着许多亲戚的面扬言不接回贵生,就跪着不起来吗?

当初和贵生私定终身,手扯手儿在长街观灯的勇气哪里去了?

在小客厅里没有其它人的地方拦住自己,那么贵生还是不回来,是自己不愿意接贵生,愿意让他在混战之地长呆着,还是她冯清诚意不够?

燕燕要不是正厅上亲戚都要和她说话,冷笑可以出来。

混战之地有这么不好吗?

自家的堂兄入赘在那里,秀姐家远伯父为官在那里,元家祖父又打发去长房长孙,只有你冯清眼里的贵生是娇嫩的,值得你一双膝盖跪上片刻, 他就回来继续和你鬼鬼祟祟?

清河侯府认下女儿, 燕燕知道直到今天清河侯也没有真正同意贵生和冯清亲事,他说的是若中秋闱可以许亲。

在京里没中童生试的贵生去西北为什么,你冯清难道心中没数?

还不是为你才去西北,还要劳动自家的舅爷想法送入秋闱,这个自以为别人都笨独她精明的姑娘,扮的又是哪一出?

冯清对燕燕是不是真的有鄙视,或者还是不懂事体,又或者鄙视或少或淡,燕燕不打算确认,但她对冯清这侄女儿的鄙视真的出来。

这栾家上有祖父辈在,几时轮到第二个进门的媳妇指挥长孙往哪里去,又从哪里回来?

燕燕暗想,这姑娘还是赶紧许给贵生吧,否则给英哥做妾的话,自己决不会同意。

这样想着想着有几分气上来,店铺最初本金出自南阳侯府,虽是云展强迫着给的,但以当时祁家的家境,聘礼八千一万的也算丰厚,南阳侯府在这上面没有猫腻,后来又在栾英面前是称职祖父母,栾英的荣耀南阳侯府可以享受。

清河侯亲自往祁家定亲事,一早就表明他的态度,以后在燕燕对他的了解里,这也是个本想纨绔到底,却必须背负门楣的负重人,他的为人阴沉也罢阴险也罢,对他自己的女儿冯氏倒用上一回,在燕燕这里从没有过。

祁家也有不趁心的亲戚,燕燕不介意栾英和清河侯走动。

只有清河侯世子和崔氏那对舅爷舅太太夫妻有些奇怪,一露面就功名心极强,有个女儿就想攀表哥,这真是岂有此理。

大过年的亲戚多,又有亲戚和燕燕说话,把燕燕骤然起不平的心思压下去。

栾景贵生栾英三个人在外面,英哥的功劳是京里近来谈论主题,在今天也是,亲戚们中懂事体的固然往好处说,不说打仗凶险,只说栾英少年英雄,一个人得到的功劳远超别人,不懂事体的里有一部分仰慕护国公府,也只捡好的说,热心推敲着栾英这功劳能换几品官。

燕燕恢复平静。

她虽嫁纨绔,这纨绔已改正,如今还会作诗给她看,嫁纨绔才能长伴元秀,才有贺宁绿竹留身边......等等,她比一般的妇人及一部分贵夫人过的都满足,她不应该有不平。

她重新谈笑风生,应酬着恭喜栾英打仗回来就升官的话。

舒泽这个时候在京里过年的集市上逛着,兴致勃勃的他负着手,俨然一个悠闲过年的人,这对于他是难得的,他从小就帮家里做农活,学业未成被妻子拐骗成亲,此后一心一意正名声,清官做的仿佛每天背着十万八千的重担。

在他的岁月里,只有在学里拿第一的时候才会快乐,再就是这一回进京后,这一回进京后的快乐远比学里拿第一更快乐,诸事解开,快乐的长久。

不久前有一个小插曲,也组成舒泽进京行快乐的源泉,他任上那城里百姓后知后觉,见他几个月不露面,往省里寻他,才知道刑部让他进京,群情振奋之下怕舒泽吃亏,凑出路费选了两个家里离的开又能说会道的人进京,往刑部为舒泽喊冤。

直到舒泽走来相见,亲眼见到舒泽神情舒展,人也胖了一些,又亲口解释刑部是公正的,他配合办案没有吃亏,那两个人才离京,店铺里说这种奇事难见到,送一笔返回的盘缠银,又给他们找了较为安全的商船。

绿竹表示要把这事写在说本儿里,特特征求舒泽同意,舒泽稍微谦虚一下也就同意,因为他从来不是绿竹的对手,以前绿竹骂他,他就由着她骂,在学里的时候都不和这急性子的人争,何况她在把自己的好事传扬出去,不写自己名字也心里舒服。

元财姑走在他身边,这两个人早就是一对真正的夫妻,同患难共命运。

逛舒坦了,去刑部问问还有什么要自己提供的事件,亲家是尚书,舒泽每每来时,和头天进刑部差不多,喝着热茶吃着点心,把自己关连到的案件陈述,再就是他知道却没能耐审的案件,也一一交给刑部。

他更像刑部的客人。

元财姑可以陪他进来,在舒泽说话的时候,她爱恋仰慕的望着他,这些年过去她还是当年的花痴,舒泽还是当年她眼里的珍宝。

有时候刑部留饭,大家边吃边谈,有时候舒泽夫妻出来,赶不上饭点就在街上寻个馆子,赶得上饭点就从容回店铺,那里有当年学友,贺宁、绿竹、燕燕都可以尽情说少年。

二月来到,贺宁往南阳侯府接回燕燕,就准备送舒泽离京。

回南边的商船可以送这对夫妻,舒泽带着全家在甲板上拜倒,他只有两个字:“多谢。”

郑好的话忽然多出来:“五宝,你见过祖父母,外祖父母就早点回来,说好的陪我在京里上学。”

五宝高兴了:“你肯对我多说话再好也不过,你也可以和我一起坐船,你家也在新集啊。”

淘气儿边摆手边道:“我会带弟弟回家,你记得早回来就成了。”对四宝道别不无遗憾:“你真的不回来陪我了吗?”

四宝扮鬼脸儿哄她开心:“父亲说我性子野,留我侍奉在祖父母面前,说磨磨性子。但我会想你的。”

舒泽笑道:“蒙你姨妈们操心,二宝三宝都有亲事,一个在京里已经成亲,回家见见长辈还能进京,三宝婆家在新集,夫妻双双回家见长辈成亲。四宝,你要在家里挑亲事,如果女婿上进赶考,你还能跟着进京。”

四宝道:“还有一个法子,”往码头上喊:“淘气儿,你迟早要回家祭祖。”

淘气儿郑好齐声道:“你们等着我们。”

船开动,风紧帆满,渐渐看不到码头上送行身影,舒泽有了云淡风轻的一笑,在这一笑里他仿佛还是学里的那个少年,万年第一温雅如玉,他心里不曾有恨,装满的只有发奋上进。

发奋上进为的是学里的那个姑娘,当年是这样。

如今装满的是百姓疾苦黎民生存。

如今装满的是期望和盼头。

云展的大度和为来宝定亲事令人拆服,亲家高名英的开导令人眼界大开,做清官的人应该有更多的期望和盼头,这个天地间才会更好,难道不是吗?

江水在船桨声中哗哗的响,向着远方奔去。

这一年西北还是战争不断,户部尚书已经习惯大笔拨钱,放过云展不再同他啰嗦,对军费增加的这种沉默助长各地谣言四起,西北一直征战不断,但耗国力打的这仗据说上一代见过,一百来年前见过,这一代头回见过。

南阳侯夫人和高名英夫人因此成为忘年知己,两个人多次在同一间尼庵见到,发现双方忧愁相同。

高夫人叹息:“唉,女孩儿打什么仗?尚书尚书瞒着我,让她去了,这一年两年过去倒是让她回来啊。”

南阳侯夫人拿帕子抹眼泪:“是啊,这仗该停下来了,就见到报功劳,不见人回来,这一年两年的还没有打完吗?”

高夫人对大女婿和次女的担心找到宣泄口,南阳侯夫人也同样需要一个懂她的倾诉之人。她不能总和燕燕说,怕勾起燕燕对栾英的担心。她道:“这种担心一个人担着就行了,多一个人吃不安睡不好的,英哥知道难道不忧愁,这忧愁还能打得好仗吗?”

没到夏天,两个人上香以前时常约日子约钟点,见面前满心烦恼见面后身心痛快,她成了她的药,她也是她的好药方。

夏末的时候,南阳侯夫人和几家合伙的宫廷供奉出了问题,和以前一样,南阳侯夫人一来不会找燕燕帮忙,护国公府是栾英靠山,家里用一分的话只怕英哥就少一分。二来,她明知道高夫人有个族弟能帮忙,也只字没提。

又过一个月高夫人没忍住,问了问:“你那生意还好吗?”

南阳侯夫人会意:“我那是小生意,几家仗着先祖体面往宫里去,一年分几百两,裁了也没什么,不值得多上心。”

她一年间为栾英上香祈祷的香油钱,就不止几百两,燕燕知道她为儿子进香,不时也送她一些。

高夫人放下心,她的丈夫身居高位,她的亲家也是,不谈利益的感情让双方更加自在,两个人又交心一些,更加频繁的约出门约上香,畅谈对女儿女婿的挂念、对孙子的挂念。

南阳侯夫人这回见面有一句要紧的话:“清河侯和我家侯爷过几天往西北,这仗打的,唉,不知哪年哪月是个头,户部去人核查费用也就罢了,吏部居然也去人,不过也好,两个人上路是个伴儿,你可有要带的书信和东西,只管交给他们送去。”

高夫人泪眼汪汪:“你家肯去人,这便好了,晚上我收拾出来给你。我家的尚书就从不想着去看女儿,我怎么嫁这样丈夫。”

南阳侯夫人劝她:“我早些年就听说高尚书年青有为,你又素来贤惠,你们门当户对天作之合呢。倒是看看我嫁的人吧,不到三十不上进,比不上你家高尚书一根头发丝儿。”

家长里短需要倾诉,也需要合适听的人,如果对面那个人丝毫不爱听,那说起来也无趣。

两个人说会儿去上香,回来又说会儿,再去上香,如此几遍各自痛快,各自回家做妻子。

晚上高夫人想起来,对着高名英笑容满面:“南阳侯府去人看呢,你这年青有为又官高的尚书,难道对女儿没点表示?”

高名英奇怪:“你怎么知道我准备打发人过去?”

高夫人惊喜若狂:“你要接女儿回来吗,我错看了你,实实的对不住,下科秋闱也很快,转年就春闱,提前一年来宝进京读书吧,我问过族长老太爷,他说这仗不知打到哪一年,湘儿可以先在湄姐前面成亲。”

高名英愣上一会儿,失笑道:“你想到哪里去了,你女儿正当着女将军,为龙哥想想她也不会回来,再说姐姐没有成亲,妹妹先出嫁,这成何体统。”

高夫人僵住:“那说的打发人去西北,是什么意思?”

“去年我实实的难为情开口,今年我正想着怎么开个口才好,告老在家养着的周老捕头赵老捕头他们主动找我,说我高家的人在战场上,他们虽老筋骨还硬,愿意去西北帮湘儿挣功劳也帮龙哥。你知道周老捕头虽残疾,却擅长的是追踪。有他在战场上,不管什么人都逃不开。西北山林多,对方躲藏应该容易。有周老捕头在,包他躲不了。他追踪上好,认方向也好,如果打仗晕了头认不清方向,回营都困难。平西郡王府就这样坑过我,我派去的两个捕头被他们引到山林里查案,夏天秋天的吃的多,饮食不成问题,迷路半年才回京。他们要拿的人早就不知去向,平西郡王府有足够钟点换个军营保护。赵老捕头就更厉害,他会说三国异邦话,扮异邦人无人看出。龙哥难道用不到吗......”

高夫人默默听到一半,转身走出房吩咐丫头:“捡两样果子送到南阳侯府,问问后天还去上香吗?三天太早,五天也使得。”

怎么嫁个这样的丈夫?

就是南阳侯府如今还顶着败落府第的名头,上年纪的祖父也还懂事体,知道往西北看看孙子,这尚书全不中用,居然往西北送帮忙打仗的人。

白天上香回来的高夫人又惹一肚腹火气,气呼呼的给女儿收拾送去的东西。

烛光下那满面的怒容一看便知,高名英只作看不见,否则劝解简单,劝不下去未免劳神。

只看栾英的战报功劳单子,再想想户部尚书这一年间没少在金殿上当面弹劾云展,就知道这仗没几年打不完,这里面功劳不会少。

自家女儿带着叔伯兄弟帮栾英一年有余,差不多可以了,接下来可以为自己盘算,就是高四回来还是不想出仕,却可以换赏赐。

打仗有风险,刑部查案也有风险,就是亲家舒泽做清官以前也有风险,高名英更多看到整件事情里的功劳,及如何避开风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