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430章 有的夫妻好散,有的夫妻团聚

元府女姝 第430章 有的夫妻好散,有的夫妻团聚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没几天舒泽回来,见到舒来宝万分欣喜,瘦了一圈的舒来宝,依然是个胖娃娃,透着可爱模样。

元财姑喜滋滋让来宝喊爹,舒来宝不肯喊,又让来宝背鹅鹅鹅。

元财姑见到舒泽可以不要命,除此全是个粗心人,她找丈夫当然高兴,就以为来宝和她一样高兴。

舒来宝比在京里沉默的多。

他不喜欢这里,他要回家。

舒泽说着来宝一定认生,舒来宝这才慢吞吞开腔,还是他的想法:“回家去。”

舒泽惊喜:“来宝知道这里是家,没错,来宝回家了。”

舒来宝瞅瞅他,干脆的把脑袋一扭,放到母亲肩膀上,不想理会这个人。

元财姑倒能明白儿子意思,他说的家是护国公府或燕燕店铺,可是元财姑眼里就只有舒泽了,就算没有舒泽也不可能把小人儿的想法认真听,元财姑顺着舒泽的高兴:“是啊,来宝在京里一直说找爹,说回家来着。”

这种昧母子们良心的话,舒泽听的很开心。

第二个月,绿竹有信来骂舒泽,原来收到宋瀚的信,说舒泽宠妾灭妻。绿竹出得起笔墨,出得起邮费,这一骂就是一个月,整整写了三十天三十封,直到元财姑写信来,她有喜了。

信里还说,请绿竹不要再请元二叔写信骂舒泽。

元连理当管亲戚的家务事,绿竹本不应该多心,可是,绿竹感觉一口滔滔不绝的气,正值气贯长虹之际,被一棍打断。

她讪讪提着信给燕燕看,燕燕把她笑话一通,觉得这笑话可以给元秀看,打发绿竹见元秀,元秀也大乐:“岂不闻夫妻和好后,其它人都退后,你呀你,发善心却当恶人。”

京里开始准备给元财姑的安胎物资,一批一批的寄给元财姑,又寄舒来宝的各式衣服,按着季节来寄。

尤婷姐很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父亲说母亲说,没有秀姐姐就不会全家进京,而没有慧姐,就不会有婷姐的店铺,婷姐觉得应该照顾元财姑,她分明是慧姐的正经亲戚,却在店铺里没有股份呢。

店铺里,确实太挣钱了。

还有,来宝也相当可爱。

婷姐还记得来宝没走时,远远的听到她们几个的人声,就会张开手臂,快乐的滴着口水,一路踉跄寻来,面庞上总是挤皱的笑容。

少女有育儿经,怎么听怎么怪,可是敬安有,永益有,元慧和婷姐在来宝身上也积攒不少育儿经,四个人愈发相处的好。

七月里,尤婷姐又一回率先提醒,应该给来宝寄冬衣中的小袄,最迟九月前,就要把大祆子寄走,而这个月里,元老太爷结束游历回来了。

离京两头大骡子,回来卸船有几大车,平西郡王府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以祁越的名义送出礼物。

元运在码头上雇车,见到负责这个码头时新货物的宋汛过来,一刻钟后,有人飞骑百里回新集报信,元老太爷的马车走一半路时,新集镇的锣鼓喧天而来。

元连又一回感慨,不得不说,父亲这一生值。

甄氏、郑丁氏等人候在集市口,郑丁氏又问道:“三奶奶怎么还不回来,二奶奶,你昨天就打发人喊她去了。”

甄氏也急:“没事就往郭篱家里住着,我让人可是明说三弟来了,她怠慢这个家也就罢了,怠慢三弟可没有理由。”

鼓声近了,甄氏顾不得郭氏,忙上前迎接,又问大哥大嫂和弓哥儿可好,早知道固西是边城,怎么没接弓哥回家养着。

元老太爷见到这第二个媳妇,真心的谢过她,这几年间家里只有甄氏在,丈夫不在身边,女儿也打发进京陪秀姐,这是个贤德的媳妇。

元家开大门,父老乡亲盈盈于座时,郭氏回来,她木着脸拜公公,没有什么喜色,当众道:“父亲,您总算回来,这个家里我呆不下去,请赐休书一封。”

在场的人纷纷说着二奶奶对三奶奶不差,郭氏冷淡的道:“我没说二嫂对我不好,每年拿的银子比前几年多太多,我只是才德不好,难配三爷。”

元运也是一愣,随即有些明白,他道:“虽我在外不通音信,但是家里有二嫂尽可以放心,如今我陪父亲回来,虽不再出仕,但家里日用不缺,你又何必这样呢?”

郭氏冷面对他:“我也猜到三爷这么一游,不会再出仕,免得丢谁的脸面,我呢,只想自己过日子,请三爷放行才是。”

元老太爷让人请来郭夫子,向他道:“她若执意去,我也没有办法。”郭夫子夫妻更不会劝女儿,郭夫子就是骂,郭老太太就是哭,郭氏执意去,谁也没有办法,元老太爷回家第三天,元运与郭氏和离,元家赠送郭氏一千两银子,郭氏的东西郭氏拿走,从此男婚女嫁,再不相干。

郭夫子当然不让女儿回家,郭氏也没有想过回娘家,她这样做的原因俗的不能再俗,外面有献殷勤的男子,还没有苟且,但是哄的郭氏团团转。

郭氏带着一车的箱笼往郭篱家,她的嫁妆不多,真正值钱的衣物还是元家这几年有钱,甄氏按例给做的衣物和首饰。

什么叫按例?

家里有钱了,本来春夏秋冬每季做一套,现在每季做十套八套,以前换季时打一件首饰,现在有钱了可以多打几件首饰,每房都有,大房里严氏的首饰收藏在大房的房屋里,甄氏和郭氏都在家,这就可以穿戴。

又有一千的银子,郭氏春风得意进郭篱门。

她在这个家里习惯成自然,进门就喊郭篱妻子:“嫂嫂,快帮我卸车搬东西,我与三爷和离了,呵呵,”

郭篱夫妻本来带笑出迎,因为郭氏回家去,他们夫妻都听说元老太爷回来了,猛不丁的听到这句,郭篱原地傻眼,郭篱妻吃惊上前询问:“怎么了,为什么得罪你公公和三爷?”

郭氏斜睨她:“你们说了几年的我不敢得罪,我如今得罪他们一回,是我,是我讨的文书,小三呢,我现在可以嫁他了,我带着不少银子呢。”

郭篱夫妻问明以后,郭篱大发雷霆:“糊涂!你被休了,还能嫁谁!”

郭氏不服:“堂哥,你居然冲我发脾气?要知道这几年你们天天说我在婆家不敢得罪这个,不敢得罪那个的,上到公公,下到侄女儿慧姐都能欺负我,我才攒这一肚皮的火气。这几年我手里攒的有私房,我不自在过日子还等什么?”

郭篱妻急的不行:“哎哎,你怎么这么说话。是你说婆家大小事务都要写信问京里的侄女儿,我没经过这事,我就说这不像话,家里有长辈,怎么反问个小姑娘。我说闲话,不是助长你再嫁。”

郭篱气的拍桌子打板凳:“你要没有好公公,我怎么能留你一住几年!我要的是什么,难道没有明白的对你说!”

郭篱妻没好气:“你就是没有明白说!你要是明白告诉她,你想借元家复职,你的好堂妹怎么只顾自己眼前的痛快,带着银子就出来。还小三呢,妹妹你看不出来吗?你天天住我家,还喜欢有人陪着。我不愿意陪,你哥哥也把话说到淡,特意请来亲戚小三来陪你。小三怎会娶你!”

郭氏惊呆:“你,你们说的是什么话!小三对我是真心的,他最明白三爷对我几年里不闻不问,只知道尽孝。他最明白二嫂把持家里银钱,怕我和她争,不得不每年给我几百两.....”

郭篱妻怒目圆睁:“醒醒吧,姑奶奶!小三哄你高兴,是要帮我丈夫复职,指望你在公公面前帮忙说话。你二嫂把持家里银钱还肯给你一年几百两,比做官都强,也不管你在外面住着。你怎么不知足呢!”

一通争吵之后,郭氏愤然带着一车箱笼重寻住处,她一个弱女子,能去哪里呢?就在郭篱家附近客栈住下,还想着寻来小三说话,郭氏不相信叫小三的男子不娶她。

郭篱家附近不是大集镇,因新集客商较多,中间歇脚出来的客栈,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住了一晚上,丢了两箱东西,郭氏一个人又要报官又要看箱笼又要寻小三,忙的精疲力尽。

幸好小三第二天主动来了,原来郭篱怕郭氏想魔怔,让小三找郭氏说话。

小三堆笑:“我有妻啊,你总不能做妾对不对。”

说完,撒腿就跑,郭氏清醒,坐在客栈里号啕大哭,有人报信给郭夫子,让他们夫妻给郭氏想办法,郭夫子让郭氏的哥哥传话:“要死死外面,别再回家丢我们的人。”

郭氏的哥哥把郭氏也是一通埋怨,说她主动要和离,郭篱妻这几天宣扬她另有相好,害的全家出门抬不起头。

郭氏只是哭。

好在哥哥还肯帮忙,郭氏既然手里有钱,为郭氏租了一处房屋居住。没有买,是想着郭氏年青,总会出嫁,到时候住婆家,买的房屋就要空下来。

而哥哥还存一个心思,想让郭氏重回元家。

安排好,哥哥回家告诉父亲,郭夫子破口大骂:“你是外面有人,元家怎会再要她!”

哥哥按下这个心思,打算让郭氏嫁别家,郭老太太天天在家里哭。

......

京里,冯氏愁眉苦脸,她这模样已经有好几天。

贵生两周岁的生日就要到了,这样的朝代主要以长辈做寿为主,除非很受宠爱的孩子,除非满月、百天和抓周,否则没有小孩子一年一年的过生日,又不是家有贪官等着收礼物,也就吃碗寿面,长辈们给个东西也就这样。

而南阳侯府因栾英出生而日用宽裕,清河侯府等却是刚从窘迫中缓和,冯氏想给贵生过生日,婆家也许答应,娘家说不好抱怨她。

可是不给贵生过生日的话,冯氏内心的绝望感令她窒息,她的贵生从出生到满月到百天,没法和弟弟相比,今年英哥还有一个抓周,贵生会再次比到角落里。

冯氏候着,好不容易在一个夜晚等到回书房的栾景,这二人青梅竹马,说话直接的多,冯氏怒道:“好啊!二十多天不回家,你就是喜欢祁氏,也得顾顾我们娘俩。”

栾景理直气壮:“我怎么不顾你们!我正是顾你们,才二十多天不回家!”

冯氏啐他:“这是什么话。”

栾景扳手指算给她听:“护国公世子夫人发话,前半个月给你,后半个月归祁氏。你自己想想,祁氏又让你一大步,她是争不起的人吗?把初一让给你,那我的闲杂事情不都得赶在前半个月里办完。”

冯氏心头一痛,痛在“祁氏并非争不起”这话里,世上最可气的事情,就是双手捧宝怕人抢,认定的对头不在乎。不在乎也就罢了,高兴哪天回头抓一把走,还来的顺理成章。

她就忘记栾景的话有多不通顺,“闲杂事情所以在前半个月里办完”,他的闲杂事情与前半个月哪有关系。

冯氏红了眼圈,拿帕子盖脸上:“我知道你心里有她,可是贵生就要过生日,你竟然一点不过问。”

栾景一直是个没头脑,现在唯一认清的主心骨就是他的二妻祁氏和次子英哥,听完就道:“那你等着,我去问问。”

一溜烟儿的去,一溜烟儿的回,喘气摆手:“不成不成,你忘记了,祁氏是圣旨上要珍视的妻,贵生的生日不能和英哥相比。”

南阳侯的原话是“圣旨让珍视英哥母子,贵生就不能太显赫,给他做件新衣裳,下一碗好寿面,我再给他一个东西就是”。

南阳侯小时候也是这么着过生日,不可能为个小孩子像做寿一样的大请客,栾景现在过生日也是这样着,他栾大人没有礼物可收。

栾景断章取义,又加上自己的理解,就把冯氏的心里话掏出来,冯氏想的本就是“怕贵生被比到角落里”。

南阳侯没有直接说,栾景直接说出来。

冯氏气的涨红脸:“谁要和那圣旨上的人比,你做错事,要我赔情,这从何说起?我问的,是贵生这个生日怎么过。”

栾景一听也不乐意了:“我做错事你赔情,难道不应该吗?有你今天恼的,不如当初对祁氏好些。要不是你怂恿我,我怎么会怠慢祁氏!要是你贤德,劝着我多去祁氏房,又怎么会有今天的恼!”

冯氏听完,觉得这书房里站不住脚,一扭身子往外面走,心想你们都不给贵生过生日,我偏要给他过一回。

正想着,背后传来栾景的话:“你恼什么恼!我如今对祁氏好些,难道不为你们母子!”

这话颇有道理,冯氏脚下一个踉跄。

也正因为这话有道理,冯氏急头涨脸的又转回来,骂道:“你就这么小瞧自己的儿吗?贵生难道不是你的!”

栾景道:“你讲点道理吧,正是我的,我才着急,我才对祁氏和英哥好呢。你想吧,我从小不看书,父亲从小不看书,岳父从小不看书,你祖父从小不看书,贵生他能有个好儿吗!”

冯氏真的气出眼泪:“那是你不长进,别乱赖我的儿!”夺门而出。

栾景追在后面:“你不信也不行!贵生进家那天,有英哥的百分之一吗?没有!英哥一出生就带着不一样。舅爷当了平西郡王的女婿。舅爷能中举!”

冯氏双手捂脸,一头哭,一头跑回房。

婆子们回话,南阳侯夫妻正在说冯氏,南阳侯夫人道:“不是我偏疼祁氏,以前我可是偏疼冯氏,冯氏眼热英哥的好儿,想给贵生也**辣的过个生日,这我明白。可是,我可不为她知会祁氏。再说,祁氏也不在意花几个钱。”

南阳侯像没明白一样,看看她。

南阳侯夫人道:“这得冯氏自己下请帖,我也不会提醒冯氏,有心没心,提醒无用。”

南阳侯刚要说话,有人回话世子爷和大奶奶吵起来,大奶奶哭着回去,南阳侯眉头深皱:“要我说,按旧例也就是一碗寿面,做件衣裳,得个玩意儿,何必多想。家里摆着圣旨,一个不小心的就越过英哥,这是欺君之罪。夫人,你明天把这几句话对冯氏说说。”

南阳侯夫人叹气:“也只能这样。”又烦躁上来:“居然还要我说,她自己不懂吗!”

贵生的生日最后就和父亲、祖父一样,一碗寿面,新衣裳,得了一个新玩意儿过去,冯氏要出口闷气,一咬牙拿出一百两银子在庙里点长明灯,结果那天英国郡王妃为求子点海灯,京里各处庙宇尼痷都点灯,满缸的香油点起来,贵生的灯火被压下去。

冯氏膈应的不行,更想不到请祁氏来吃杯酒,她还怕燕燕笑话呢。

燕燕算着日子在店铺里等着,一直不见请帖和来请的人,只能向章妈妈笑道:“也罢,我把礼物收起来,她眼里就没有我,几时有我,我几时再给。”

章妈妈笑着答应,等到燕燕往店堂二楼料理店铺事情,对燕燕奶娘抱怨道:“这样也好,以我看呐,英哥的福气她也沾不起。”

燕燕奶娘也抱怨几句眼里没人的话。

店铺里忙忙碌碌,冯氏不是主要人物,话说完,也就丢下。

九月里,喜讯到来,贺宁去见元秀说话,回来时,拿着一封书信,喜气洋洋,祁寻富祁均问道:“东家,好事儿?”

贺宁开怀大笑:“好事儿!两个倒数第一的要进京来。”说完,往后院去,祁寻富祁均相对纳闷,什么是两个倒数第一?

就听到后院里欢腾起来,祁寻富道:“客人不多,你去听听。”祁均就往后院,见贺宁比划着乐:“两个,少一个都不对。新集学里当年万年老二,如今在岳家容貌倒数第一,武艺倒数第一,哈哈哈......”

贺宁捧腹笑倒在地上,好在地面每日擦的干净。

祁均回到店堂:“越哥要回京来。”店堂里也是大喜。

云展本想让祁越进京成亲,可是平西郡王妃有孕产子,她不能进京,也不能答应女儿成亲她不在,擂台上打的是真功夫,擂台下谈的是真条件,云展退让,让祁越在西北成亲,第二年夫妻往京里进见,也好让元秀看看祁越夫妻。

燕燕和绿竹也同时见到。

定的日期也巧,九月奏章进京,日子定在十一月里,正是栾英抓周的前几天。

南阳侯从朝堂上就能听到,愈发的认定栾英前程无量。

于是,九月里,南阳侯府忙活起来,栾英抓周肯定回家来,那么与县主夫妻同行的平西郡王世子和县主夫妻必然登门。

先粉刷府第,一年里的以东边园子和正厅为主的雕梁画栋终于扩散到全家,西边园子的焕然一新里,冯氏再次惶然无措。

贵生,就真的不是贵生了吗?

店铺也收拾房间,说不定祁越会在店铺留宿,但是房间收拾好后,先进京的却是甄氏。

元二奶奶甄氏陪公公和小叔过完中秋后,元老太爷命她进京:“难为你守家好几年,如今我回来,老三要在新集学里教书,把性情重头学起,我父子看家,你进京和老二团聚,母女团聚吧。”

甄氏问问家里这几年来了不少老人们,难道公公不带他们拜见公主?

元老太爷道:“病的病,弱的弱,让他们养上两年,能多喝公主的好贡酒,我再进京去。到时候若还需要你,我写信让你回来。”

甄氏感激不尽,把家务交待给元运,叩别公公后,坐船进京。

元秀等人接住她,自然是今天请,明天请,敬安一定要请,锦城郡王府知道后,丁氏也专门下个请帖,又要陪公主说话,半个月过去,甄氏才有功夫整理女儿东西。

元连陪着她:“看吧,我粗略的算过,百万是有的。”

甄氏不奇怪,家里这几年为燕燕店铺和肃王府备货,每家都可称富的流油,元慧的首饰过百万在她预料之中。

甄氏道:“锦城郡王府实在是太舍得了,其实慧姐不陪永益县主,她要少一个小玩伴。”

锦城郡王府对元秀姐妹的重视,导致敬安郡主的跟风,就这样,元慧收到的首饰不能和姐姐相比,也过了百万这个数目。

三年一科,今年又有秋闱,甄氏对元连道:“留根明年殿试,就有十五岁,亲家对我说,中与不中的,想让慧姐和留根成亲。”

元连说好:“年纪到了就成亲吧,在一起也方便。”

元慧的话说完,夫妻这才有空对视,甄氏看元连,华贵的衣着衬得丈夫俨然贵公子,而元连看甄氏,几年里妻子支撑门户,元连有感激。

夫妻后退一步,元连作揖,甄氏下拜:“几年间,辛苦你了。”

“母亲母亲,敬安又要请你吃饭。”元慧蹦蹦跳跳的进来,在这个朝代十四岁成亲的人比比皆是,明年十五岁的慧姐可以算大姑娘,慧姐与郑留根同年。她明眸皑齿,秀丽无双,唯一不改的就是活泼爱动的气势。

甄氏握住女儿手感慨她长的快,当年,头回进京九岁,死乞白赖也要上姐姐喜船,再回来住上半年,甄氏明白女儿并不添乱,乖乖的打发她进京,这中间母女就团聚那么半年,失去的岁月数着不少,但是见到元慧长大,气色好一切好,甄氏觉得也值。

甄氏道:“请郡主改天可好?南阳侯府知道我来了,下了张请帖,论理,燕燕和别人同一个丈夫,我应该赶紧的过去,免得被燕燕婆家挑眼,可我没弄明白燕燕如今在婆家是个什么地位,我去吃酒,应该摆什么样的姿态,我就装着今天去肃王府,明天去公主那里,先没去。如今我弄明白了,清河侯府倒还是和那年提亲一样,没什么可顾忌的,冯氏已是剪断翅膀的鸡,唉,我只想想她生的那个小子,托生在她肚子里,娘又糊涂,只好被英哥比下去,全然的被娘拖累。”

说着话,见元慧又换了一件衣裳,甄氏进房前,刚和女儿从元秀房里说话回来,慧姐刚才粉色衣裳配宝石,现在是黄色宫衣配珊瑚,甄氏觉得手有点痒,她的习惯让她觉得可惜。

知母莫若女,元慧往后跳上一步,警惕的笑道:“母亲,我若不换衣裳,这些衣裳明年婷姐穿不了。”

元连忍俊不禁。

甄氏白眼女儿:“那你不能让姐姐少做几件吗?”

元连帮女儿说话:“秀姐已然做的少,如今固定是公主府上、肃王府、锦城郡王府和燕燕店铺里在做。”

甄氏叹气:“好吧,你穿怪可惜的,你沾姐姐光沾成这模样,又实在可恨。”

又道:“二爷今天在家,慧姐也在,你们陪我去南阳侯府。越哥衣锦回来,英哥要抓周,我虽不想去吃酒,却得看看他家收拾如何,能帮把手儿,就帮一把。”

一家三人出门来,见到角门外面一排马车,乍一看十辆不止,甄氏的手又有些痒。

敬安姐弟、永益姐弟和婷姐及时跳下马车,簇拥甄氏上车,和元慧一起挤上来。

幸好这车大,否则挤不下这许多人。

后面空车也得跟着,这是预备着几时使用几时有,还有侍候人的马车,一长排的出街口。

甄氏看着眼前宝石乱晃,衣服上金丝银丝也乱晃,油然生出一人给一顿教训的想法。

老百姓出身的甄氏来看,实在奢侈,个个奢侈。而元家这几年虽富了,甄氏也不铺张浪费的过日子。自从招待过宪王妃等人一行,有几年没有看到奢侈到惊人的情景。

她让马车先去燕燕店铺,叫出绿竹,吩咐她们以后不要给慧姐做许多衣裳,绿竹笑回:“不做,谁穿着在诸王府郡王府走动呢?慧姐穿上,婷姐穿上,王妃世子妃们看到,就愿意买上一些。婶娘你也知道,她们一买就不少。还有京里其它的世家们,比如大学士府第,每家全族都有些小姑娘,和慧姐一起上学认识这几年,慧姐婷姐穿的衣裳,但凡她们置办的起,就会让家里置办一件。而家里也各自有女眷,往我们店里看看,或是我们送货上门,说声慧姐的知己,愿意让价钱,就多买几件衣料。”

甄氏哑口无言,暗说是这样的道理,原来是自己见识浅了。

马车往南阳侯府去,元慧得了意:“母亲,婷姐所以也有许多新衣裳,卫王府年年又给她做新衣,如果我的新衣再不穿些,全给婷姐,她会辛苦。”

婷姐点头:“就是这样。做出新衣裳来,母亲抱怨我到处哄衣裳。昨天又说我穿的不勤快,这天冷了,好穿小袄子,我春秋的衣裳明年又要小上一些,有些不能穿了。这又怪上我。”

这个朝代的衣裳都可以做的宽大,可是拔个头儿年纪长的快,而且这些人家都豪富,给小姑娘们做衣裳大多合身,是一季一次性的衣裳。

敬安等嘻嘻的笑。

甄氏闭紧嘴巴,好吧,她说她错,她不说了。

马车到南阳侯府,郑留根已经在这里,和南阳侯夫妻迎出来,还有一个人,婷姐的未婚夫婿傅其也在这里,他伴着郑留根而来。

自从英哥出生,庇护燕燕的护国公府显山露水,郑留根和元连翁婿固定前来南阳侯府。

元连一个月来一回,郑留根一个月来两回,傅其就问:“为什么总去?”

郑留根道:“我新集的姑娘嫁到他家里受委屈,终于伸腰,这个势头要稳着。而我又怕云世子喜爱英哥,南阳侯府骄傲过度。可怎么办?他家总是燕燕姐姐的婆家,我不许他家翘尾巴,免得在公事上获罪。我岳父去,也是这样道理。”

傅其道:“哦哦,原来不是多给体面,是弹压?”

“正是,而我会办的公事不多,我在学呢,你不是也是?你我读书都用功,迟早会做官,如果治下有这样的人,祖宗功勋子孙无能,该如何弹压呢?我抓住他家好好学学。”

傅其笑道:“请你一顿饭,你带上我吧,我也要去。”

两个明年再次下殿试的小秀才今天也在。

几年前甄氏进京,匆忙接走女儿,那时祁东祁西不认亲家,甄氏没有理由和南阳侯府走动,南阳侯府还不知道元二奶奶何许人也,更没有理由亲近。

自从有胖英哥,一切都在改变中,祁家认下亲家,章妈妈也对燕燕的知己和亲戚更有了解,甄氏进京当天,元秀为她接风,燕燕绿竹贺宁都在,章妈妈想当然也在,甄氏还夸老妈妈守着英哥,一定带的尽心,章妈妈赶紧让柴枝告诉南阳侯夫人,写张请帖送到店铺,由燕燕转呈。

宾主坐下,几句话一过,南阳侯夫妻听得出甄氏是个厉害人物,她说话带着精明。南阳侯夫人暗道,果然祁氏不与冯氏争,否则冯氏早几年就没光彩。

甄氏不但这几年总揽着几家的生意是厉害人物,早些年,元财姑拐骗舒泽的那晚,甄氏赶到土地庙,就一个目的,一对男女赶紧成亲,非成亲不可,只有成亲才是最好的掩盖,至于男的叫屈,甄氏才不管。

娶谁不是娶?

财姑又是自家的亲戚,不美若天仙也不丑,两家都种地,门户相当。

现如今财姑生下大胖儿子,甄氏觉得自己当时做的再对不过,送你舒家大孙子呢。

甄氏则看出南阳侯夫妻的窝囊劲头。

男的带着世故的那种圆滑,女的俯就自己。

甄氏想到祁东骂的一句话,“不过是个败落世家而已”,甄氏亲眼见到,也这样认为。

把英哥抓周那天会用的地方和已经准备好的器具看一遍,甄氏亲口证实祁越回京后,会往南阳侯府里来。

当晚,清河侯收到这个消息,这位操心的侯爷落下心里石头,他挺怕祁越记恨冯氏的事情,而不往南阳侯府里来,因为祁越往店铺里看英哥就可以。

清河侯以前是欣赏祁越,现在是佩服祁越,难怪当初留他在京里,他不答应,敢情人家志向远大。

不是什么人都敢向平西郡王府求亲,何况祁越还是个文官。

清河侯身在吏部,也不知道侍郎朱怀去过西北,对于祁越入赘成功的内幕毫不知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