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404章 定亲和嘲笑

元府女姝 第404章 定亲和嘲笑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元老太爷和别人的谈话,有时候元运听得懂,有时候元运需要感悟,但是,他显然不再是上任时的那个,不再志得意满。也不是摘官后的那个,满心沮丧。

前前科的春闱第一名家里不缺肉,也是怕连累别人没有娶妻,家里没有其它人,得全在厨房忙活,等菜好了,元运送菜。

他默默的吃着,支起耳朵听着。

中秋又在外面过了,元老太爷在野店里和儿子吃了杯水酒团聚,道:“不知道今年新集会中几个。”

.....

甄氏的信到京里时,元慧刚换好新衣裳,娇黄色的薄袄挡得住秋闱放榜时九月的冷风,今年天冷的早,北风已经到来。

公主给她八个侍候的人,四个小子都会功夫,四个丫头有两个是大脚丫头,也会功夫,另外两个丫头温柔可人,会梳头,还会配首饰。

公主没有给妈妈,她只管元慧玩的好,至于元慧读书逃学,公主也只一笑,元慧逃学的事迹在京里传出来,竟然是逃了个前所未有的学,公主也是一笑。

元秀给妈妈,让自己的奶娘徐氏带着护国公府的一个妈妈,负责照顾元慧。妈妈们坐在外间,见到元慧出来,齐声笑道:“去到先贺喜,二姑娘。”

这个元慧还能不懂吗,她也嘻嘻:“我知道我知道。”

信这个时候进来,元慧让备车,一面把信拆开,郑留根和车在二门外面,见到元慧和平时一样一溜风般的出来,八个丫头小子一阵风般的跟着。妈妈们跟不上,也不着急,她们另坐一个车,上车后,车加速就可以。

元慧上气不接下气。

郑留根好笑:“好久没看到你着急模样,你怎么了。”

“母亲来信,张木根落榜,没中秋闱。”

张木根和郑留根、元慧同一年的人,郑留根不奇怪他今年下秋闱,小秀才在京里春闱落榜,对于落榜也不陌生,郑留根道:“下科他再下场便是。”

元慧嚷道:“你忘记了不成,张木根让婷姐在京里等他,可他这科却落榜。”

郑留根喜欢元慧,一开始出自对元慧不用心上学,也能学的不错的好奇,不是时时能和元慧想到一处。

他道:“这不是正好,婷姐昨天定亲,今天卫王府请吃酒,张木根明年二月要是来了,他该多伤心。还是不来的好,缓几年再知道也罢。”

元慧道:“张木根落榜,婷姐又定亲,对他不是双重打击吗,如果他明年能来春闱,那对婷姐的难过也就有限,他得下场不是吗?”

郑留根喜欢的,还有就是元慧与别人不同的想法,慧姐的想法永远出其不意,而且看似最顽劣时也带着体悯。

郑留根送她上车:“那你说咱们怎么安慰他?”

元慧道:“为婷姐也得安慰他,免得他恼婷姐。有了,我给他写封信,大大的笑话他没中举,再送他二十两银子,说我们在京里等他,让他赶紧的来赶春闱,他一着急,就只会读书去了,如果听到家里有人说婷姐定亲,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因为他要先和我报仇才行,我把他笑话了。”

郑留根笑起来:“好好,我也送他二十两。”

这个主意很慧姐,充满孩子气和顽劣,可是郑留根想想,对张木根兴许有用。

他们先于元秀赶到卫王府,元连和云展临近吃饭时才到。

尤认的兢兢业业,让卫王夫妻父子们都满意,尤婷姐的亲事定给傅婵娟的族弟,今年秋闱中了的小秀才,名叫傅其。

傅其和郑留根在学里早就认识,家境算富裕,自从傅学士邀请元慧往家学读书,傅其的妹妹时常坐着一辆车,跟在元慧后面玩耍,元慧出门车队几十辆,有一些就是往各处家学读书认得的小姑娘们。

傅其和婷姐也已经认得,从外貌上看一对壁人,傅其文质彬彬,婷姐乖巧可爱,傅婵娟是举荐人。

卫王对媳妇也夸奖几句,说她肯上心。傅大学士也说这亲事定的好。傅其家里准备的定礼不错,傅学士又添上一件,傅婵娟添上一件,卫王府出了给傅家的定亲礼,小夫妻昨天见过双方父母,往卫王夫妻面前叩过头,今天卫王府为定亲请客。

黎氏心满意足。

张木根收到元慧信时,新集下了大雪,放学后,白堂喊住他,把信给他,张木根见到封皮上写着,“落第的木根收”,很高兴的道:“先生,一定是婷姐安慰我,慧姐不服气,就写这样的封皮。”

这就拆信,看完信,又看看信里倒出来的银票,张木根哭了:“婷姐和别人定亲了。”

元慧给他写信的同时,也给母亲写信,慧姐还管着家里的家务呢,和母亲时常通信,她请母亲转告白堂,如果张木根看出来什么,记得哄他。

白堂就纳闷了,既然是张木根倘若看出什么,让自己哄张木根,那么信里不应该写明。他接过信来看看,这信里没写什么,清一色元慧嘲笑落第的话:“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张木根哭道:“这信里在安慰我,”

白堂:“这封皮上嘲笑你。”

张木根:“如果不是婷姐和别人定亲了,信里也会嘲笑我。那才是慧姐,那才是慧姐。”

白堂觉得很有道理,忍住笑,把张木根安慰一番:“你有四十两银子呢,就要赶上我一年在这学里的钱,你家也不宽裕,有这银子,你下科进京赶考的盘缠有了,这是好事儿,笑一笑吧。”

张木根抽泣:“我家本来也不缺钱,舅舅在外面做小工摔伤,家里要帮他治病,所以这两年一年比一年穷,我还指着这次中了,进京春闱就是落第,也能给人写信挣些钱,没想到我没中。”

白堂:“这不是正好,你现在有钱了,还是好好读书,等下科吧。”

张木根揣着银票回家去了,第二天甄氏听说,总是有个怕张木根惹事的心,毕竟他读书,就有可能进京,万一在京里胡说八道他和婷姐青梅竹马怎么办,甄氏往学里来,给张木根一大盒子肉脯点心,再过三年的那一科,公公应该回家来,又和张木根约好,下科往家里来听公公讲书。

元慧收到回信的时候,在十一月里,她觉得可以松一口气,在姐姐面前炫耀起来,元秀一面夸她,一面让准备明天请客,明天又是请亲戚的日子。

第二天亲戚们到来,和以前一样,王妃们留在公主府里说话,王爷们和国公说话,世子和年青的郡王们在护国公府和云展在一起,世子妃和郡王妃们在元秀这里。

明国郡王妃也来了,腼腆的笑,话不多。宪王世子妃居然和她一样,腼腆的笑,话不多。

元秀奇怪,间中大家散了,有的看雪赏梅,有的往花房里看兰花,就问傅婵娟:“她怎么了?”

傅婵娟忍住笑,一看就是问到痒处。

元秀和傅婵娟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两个人从不坑人害人,也坏不到哪里去,也没有欺骗对方,就追问:“你知道什么,我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是刚出来,昨天的事情,呵呵,”傅婵娟笑着,谨慎的往左右看看,小声道:“我不是给婷姐做媒吗?用意,我也没有瞒着谁,你家祖父的高徒尤大人,能一辈子辅佐我丈夫。婷姐性子又好,跟着慧姐很是出息,我可不是恭维你,二姑娘是出息的。”

元秀刚要撇嘴,远处传来孩子们笑声:“哈,踢远了。”

一个红色的皮球从天而降,落在两个人中间,把她们吓了一跳。

脚步踢哒哒,唐清唐汇跑来,惊讶道:“这么远啊,慧姨妈真厉害。”抱着球跑了。

元秀笑道:“是啊,二姑娘就是这么出息。难道你不是和我一样的大姑娘?”

傅婵娟撇嘴:“反正比你出息,成吗?”

“成。”元秀好笑。

傅婵娟:“宪王府那位,咱们的好妯娌,就也给宪王书房里先生家儿子做了个媒。”

元秀听到这里又要笑:“哪一个?”

“就是宪王最喜欢的那个,呵呵,他家儿子今年也中了秋闱。”

元秀忍住笑:“我觉得这挺好不是吗?”

傅婵娟笑道:“是不错,如果事先问过宪王妃的话。我给婷姐选亲事,可是问过我婆婆的,我婆婆说尤大人是要侍候我丈夫一辈子的人,说我上心应该,我选出几个族弟,一个一个带给我婆婆看,然后等秋闱,中了的里面选一个。宪王世子妃呢,她自己作主选了族妹,把一家三口的接到京里来,就给那先生提亲。”

元秀想这倒是宪王世子妃能做的事情:“这不是霸王硬上弓吗?”

“就是啊,公公自己要厚遇的人,怎么能被儿媳妇抢。再说,书房里侍候的大人们也好,先生们也好,其实不能拿赏赐的格局对他们,你看婷姐,我小姑子很喜欢她,还喜欢永益和慧姐时不时去做客,就把闺房让出来。别人羡慕生长在大宅院里,却不知道大宅院里有许多的拘束,倒是二姑娘慧姐玩的痛快。”

傅婵娟看向雪地里踢球的人,她的小姑子唐灵也在那里。

慧姐刚进京的那一年成为孩子王,可唐灵不是孩子,不好意思跟上来玩,等到婷姐住在郡主闺房里,加上永益和元慧三个人,哈哈哈嘻嘻嘻,叽咕叽咕......没完。唐灵在隔壁听到,就走来参与。

郡主开年就要出嫁,很快就正式做个成年人。

此时,唐灵接住皮球,一脚踢出,又对着元秀和傅婵娟落下来,把妯娌们又吓一跳,傅婵娟:“看着点儿踢行不行。”

唐灵笑:“嫂嫂们站的地方不对,你们看着点儿站行不行。”

元秀和傅婵娟嘀咕着走开:“球在你脚下,你倒怪我们。”

傅婵娟:“就是这样,宪王世子妃要不是生了个祖父的捣蛋鬼儿,祖母的小宝贝儿,日子可不太好。”

前面独自站着英国郡王妃,见到两个人走来,点点头,并不愿意加入交谈,她走开。傅婵娟今天谈兴高,又道:“一直不生,又霸着房里,明国郡王妃被休以后,她的婆婆老太妃也和她关系紧张。”

元秀深有同感,道:“是啊,我婆婆不催,卫王舅母也是一样疼爱你。”

傅婵娟就恼了:“我自然是不急的,我房里能开牌桌,你不知道吗?”

元秀分明听到她说的是“都是你丈夫害的”,元秀也火了,淡淡道:“啊,不提丈夫也罢。”

两个人分开,一个去做客人,一个去当主人。

......

新年以前,元秀、燕燕和绿竹去娘娘庙,有一回与英国郡王妃撞上,元秀也好,郡王妃也好,去上香都是提前安排,姑子们回话,说世子夫人定的日子,英国郡王妃已经定下来,是不是你们一起来上香,元秀就改了日子。

又有一回和冯氏撞在同一个娘娘庙里,元秀不知道,自然是姑子们回绝冯氏:“您定的那日子,护国公府里要来上香,我们另选了好日子,奶奶您改天再来可好。”

冯氏只能忍气换日子,她知道护国公世子夫人照顾祁氏,她可不愿意前往奉承。

冯氏今年格外着急,去年外省受灾,南阳侯府等人的田庄受灾,冯氏就暗恼婆婆不听自己的,有钱买皮毛和上等海味,一个是穿在自己身上,另一个是分给别人吃,这有什么好呢?还不如按自己说的,省下钱来添田,在受灾的年景里,多一亩田就少损失一些。

去年是第一年受灾,冯氏还能忍,今年又受灾了,全国每年都有受灾的省分,今天不过是换个省夏缺水秋涨水,南阳侯府的田庄又在其中。

南阳侯府和清河侯府、临江侯府等大家世代往来,买东西眼光一致,有个人挑头:“这条河边的田好,”大家一起购买。

想的是大家买在一起,有事情也能互相照应。受灾的时候,这一条河涨水,就都淹了,秋收都在水里。

冯氏想着,只有自己怀上,才能让婆婆听进自己的话,否则任性的公婆只知道他们吃用舒服,不管儿子媳妇接到手的家业千疮百孔。

冯氏的嫁妆来自清河侯府,她的收息这两年跟着降低。如果公账里充足,嫁妆收息亏损还可以忍受,如果公账里不足,嫁妆收息多,也可以忍受,偏偏一起受损,冯氏想想家里公账今年若再胡吃海用的,这对公婆可真是太不懂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