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妹能耐姐也应该可以

元府女姝 第二百八十二章 妹能耐姐也应该可以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元慧也没有落单,就在敬安当家的这个傍晚,理王世子唐诵兴冲冲跑来:“哎,慧姐,哎,你总算不同她玩了,你难得上学也带上她,害得我没法同你说话。”

元慧白眼儿他:“我天天都在上学,你才是难得上学。”

“你这个逃学大王还敢说自己天天上学,”唐诵笑得前仰后合:“我是汪氏家学上几天,官学里上几天,如果父亲认为我应该单独听自家先生讲课,我就得去他书房。就这,我也知道你是京里出名的逃学大王,先生们都不敢管你。”

他挤眉弄眼凑过来:“明儿跟我去官学好吗?官学里夫子最迂腐,你把他们难上一难,他们就不敢告我状,我这个月都挨了父亲三回手板儿,去吗?你女婿也在官学里,你套车带你女婿上学不好吗?好好的非要带上那个讨厌大王。”

“敬安才不是讨厌大王......”元慧又笑了:“对哟,她最近是讨厌大王,”把手里捏的一块陶土给唐诵:“那你来陪我玩吧,我要捏个泥人儿。”

唐诵拿泥在手,乐道:“你要烧碗碟吗?我从没有玩过,这个新鲜。”

“是姐丈说泥巴脏,让我玩陶土,那里有个窑,我们可以烧出成品。”元慧小手点点,目光顺着过去,就见到一行人飞快跑来,放下一个小胖子,宪王世孙唐清撇着脸儿,胖脸儿上委屈莫明,抽抽泣泣地道:“你吃了我的糖,也不找我玩,我又给你带糖,你以后别跟讨厌大王玩,哇......”他放声大哭。

哭声引出另一长串子人,保国郡王世子唐汇被奶娘抱来,也泪眼汪汪质问元慧:“为什么不同我玩,偏偏喜欢我不喜欢的讨厌大王?”

“慧姐姨妈,为什么不同我们玩,却陪别人?”三家郡王府上的小县主也到来。

他们甚至把元慧和敬安绝交的原因也弄清楚,一位小县主举高自己的小荷包:“我也给你钱,我也有钱。”

一只手捏陶土,一只手举着糖的唐清、唐汇恍然大悟:“我也有钱,我也给你钱。”

唐诵和元慧同年,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他掩面窃笑看着元慧挥小手:“谁给我钱,就绝交。要玩,还是给钱?”

“玩!”小小子小姑娘们的热情投进陶土里。

他们烧了很多的东西,有九成不能用,余下的一成没有一个是正经的东西,左高右低的茶碗,肚子上破一个洞,秋风穿过来穿过去,水是肯定装不进去;泥人儿面目全非,手臂和身体化为一体也就算了,烧出来的成品有一只清晰的手从肩膀向上,孤零零的望天。

“哈哈哈......”最后只能换来一堆笑声。

这一天大家和元慧的交情好到极点,于是,决定陪元慧上学去,因为元慧在众多的质问之下,不得不解释一句,敬安要上学,她也要上学,所以天天坐车接敬安。

“我们也会上学,我们和你上学去。”

第二天一早,还想逃学几天的元慧被一辆辆接她的车挤兑的只能上学,她的车在学堂外停下,后面又停下五辆车,汪氏家学的同学大笑一场,慧姐带着五个小毛头。

六岁的宪王世孙唐清,六岁的保国郡王世子唐汇、五岁的宁国郡王府东阳县主、五岁的靖国郡王府长河县主、四岁的锦国郡王府永益县主。

先生们在上面讲课,能听到女孩子读书的那间房里,吃奶、走动、摔倒、摔书、喝茶等各种声音,第二天慧姐只能继续逃学,带着小小子们小县主们在家里玩耍。

看上去元慧颇受亲戚们追捧,距离她的姐姐元秀受到追捧时,早了好几天。

秋阳结束后的阴天,天空像乌龙翻滚卷卷暗沉,大白天的房里也要点灯才成,元秀照例伏案理家务,当天的家务驾轻就熟,一般头天晚上安排好,第二天一早检查一遍,没有突发事件几乎不做更改,当天的家务可以放下来。

管事的不回话的时候,她还是翻看历年的账本子,从里面总结出各种各样的经验,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黄英进来回话:“锦国郡王妃来见夫人。”

郡王们是皇帝唐泽的同父兄弟,是云展的表兄弟,郡王妃是元秀的妯娌。

元秀忙说请,看看身上的衣裳,大红缠枝金丝缎面儿薄袄,豆绿盘金百幅裙,三枚白玉簪,一挂珍珠流苏,招待熟人不成问题,但是忙于家务和妯娌们其实不熟,这样见面会不会被挑眼儿?

她从容的这样想着,是护国公府不小,客人从二门走到这里足够她换件衣裳,而娘家不如妯娌们这是事实,要是不换她们会不会背后笑自己不懂京里贵族间的礼仪?

犹豫了这么一下,元秀就坚实不移的不换衣裳,民女也罢,小官之女也好,我们是爱惜东西的人,没事儿换来换去的折腾大可不必,自己身上这件还算全新的呢,三天前刚上身,今天穿第二回。

丫头们二次回郡王妃到了,元秀走出房门,站在台阶之下笑吟吟的迎接,锦国郡王妃丁氏背后跟的也是成堆的丫头婆子,妯娌两个在房门外面互相问好,银芽等人把郡王妃的丫头婆子带到一旁招待。

妯娌们坐下来,房里只留今天当值的紫芍、黄英等四个丫头,丁氏含笑:“想同你说句话儿,”紫芍会意,送上香茶和点心,和黄英等人悄然退后。

房间不小,博古架后面站两个,屏风后面站一个,通往内室的帷幄后再站一个,听呼及时又能让客人放心说话。

丁氏当然知道丫头没有离开,就在周围一喊就到,她压了压嗓音,没有开口以前,面上出现一抹可疑的红晕,展示着她的难为情。

元秀不敢怠慢更不敢大意,聚精会神的等着。

丁氏开口声若蚊呐,有几个字低的自己都听不见,又重新说了一遍:“你们姐妹都是......能干的,能干的,慧姐帮敬安翻身,你就帮帮我吧。”

元秀溜圆眼睛,迅速在她面上身上扫一圈,桃红镶珠薄袄子,杏黄百绣缎面裙,一整套的宝石头面,没看出她哪里不好啊。

丁氏在她的目光里有所退缩,深吸一口气后,流畅的说下去:“我嫁过来这几年,膝下只有永益一个女儿,我还年轻,不知道母妃为什么年年着急,去年把她的娘家侄女儿送进来,我又能说什么?”

元秀颦着眉头反问:“是妾还是侧妃?”

“侧妃。”丁氏眼眸里出来泪光:“母妃说她有宜男相,说等到她生下儿子,对她还要好。”

元秀拿起茶碗掩饰一下自己的诧异,喝上两口后,慢慢的问道:“侧妃有几个等级?”

丁氏用帕子拭一下眼角就要出来的泪珠,哽咽道:“有,但金侧妃已经是我之下第一人。”

元秀没有第一时间表示同情,而是疑惑的神情转浓,她不清楚丁氏和自己说这些的用意,表兄弟夫妻的房闱事,表兄弟的妻子哪里管得着?

丁氏迎上她的疑惑,红着脸道:“慧姐能帮敬安,你能不能帮帮我?”她也知道这个回答并不容易,就是亲姐妹也不是人人立即答应,她絮絮叨叨的开始说她的娘家。

外省的大族之家,现在也有一位从二品的大员离家做官,就是丁氏的亲叔父,所以丁氏和叔父的姐妹们一起有送入宫中的可能,那一年天灾不断,唐泽宣布所选秀女由郡王们择优为妻,其余的放回家中另行婚配,六位郡王妃就是这样选出来,保国郡王妃肚皮最争气,世子唐汇今年六岁,锦国郡王妃丁氏在子嗣上不是最艰难的那个,明国、英国二位郡王妃膝下空虚,但丁氏所生的永益县主是同一辈孩子里最小的那个,只有四岁。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丁氏的叔父读书上进科举争光,是家中同辈子弟们第一人,相比之下丁氏的父母亲在家里日夜操劳侍奉长辈,也落不到什么好。

每到年节,叔父在任上回不来,婶娘带着孩子们回家,所到之处皆是笑脸,俨然能和婆婆平起平坐,更像家里的老封君,只是这样丁氏的父母还能忍耐,婶娘说起话来,句句都是没有她丈夫争气,丁氏不可能进京选秀;没有她肯让女儿让步,丁氏不可能成为郡王妃。

其实整个族中都知道选秀那年,婶娘舍不得自家女儿在宫里受苦,有人认为是攀龙之径,也有丁氏婶娘这种担心女儿在宫里苦受煎熬,而有送秀女资格的官员们,家里有女儿不能不送,不送就是欺君之罪。

婶娘让女儿装作忽发恶疾,贿赂接秀女的官员,把丁氏打扮了送进京。

丁氏一直记得婶娘前后不同的态度,哄着她进京时又许银子又许前程,说叔父会一直一直照顾你,你只管放心的进宫去吧,等到丁氏赐婚锦国郡王,婶娘特意写封信来要人情。

此后也年年不消停,写信不是要这个就是要那个,再不然就是她娘家的亲戚进京,各色人等都“烦请”丁氏照顾,丁氏一开始也认为还情应当,直到她生永益县主,父母亲得到祖父母恩赐般的假期,赶到京里来看她,母亲坐在床边和她说悄悄话:“虽然是个女儿,你也算这郡王府里有功的人,以后拿大些,你婶娘再写信来烦你,只管推了吧,她没打好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