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二百零六章 多说一件不算多

元府女姝 第二百零六章 多说一件不算多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静夜悠悠的三更天里,是趁凉入睡的大好时光,如果还是睡不着,举头对月看星辰,静心静气的,也能补养精气神。

南阳侯夫人今天冰火两重天,两个媳妇再次给她一正一反的感受,祁氏荣耀满面做客,冯氏房里鸡飞狗跳,把当婆婆也牵扯进来生一场气,她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应该做的是睡下来回味祁氏做客的欢喜。

可是一件事情比一件事情不省心,外甥马得昌又出事了。

南阳侯夫人腹诽着前年出事耗时两年,这回出事又将如何,再让娘家出钱可万万不能,要知道娘家为出嫁的姑奶奶花费颇多。

在南阳侯和马为夫人的低语低泣里,南阳侯夫人也应该过去劝解,至少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计较姑奶奶曾经的花费,可是她忍不住,这笔账是时候算算。

南阳侯府对科举的重视,在上几代接近膜拜,一个家走下坡路,自己不能说没感觉,几代南阳侯都尝试着调动家中子弟科举的积极性,奈何中举得到官职这事情,不是积极了就会有。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各省秋闱能达到数万人,春闱落榜一大批,本朝殿试淘汰制,又落榜一批人,所以有个比喻叫鱼跳龙门,这龙门不好跳。

落榜的大堆人里,找得出来苦读的、迫切需要改换门楣的,谁敢说他们没有积极性?

世事之成功是功夫到了一定有,自己和别人眼里认为的积极性,不见得就是马到功成。

而富贵日子从小滋润着子弟们,纨绔俨然是数千年来三从四德的劣根性遗传那样,一代一代的在南阳侯府这样的世家里传递,比如还有清河侯府、临江侯府等等。

三从四德造成的负面影响,让下一代的女性看着上一代女性所谓的“谦逊忍让退步不争”,认为自己应该学祖母、学姑母、学母亲、学姐妹学邻居学有名的贞节女。

自我在哪里?那几千年里何曾传播过女性自我这个名词。

纨绔也是这样,也是一代一代的遗传下来,最后在骨子里。

这一代的南阳侯曾抓过儿子的学业,以失败结束,之所以没学有些人七老八十的也纳妾再生一个有出息的,是南阳侯在他爹手里也是这样。

身边俱是风流鬼儿,子弟们读书读到不耐烦,随便支支耳朵抬抬眼神,咦,伯父叔父舅父哥哥弟弟们在吃花酒,好嘞,我也听听曲儿去松松精神,再回来读书事半功倍,再就.......回不来了,听曲儿多快活,读书是苦的。

几千年男尊女卑里闪现过多少优秀的女子,她们尽自己力量做了尝试但没能改天换地。何况是代代的纨绔?

改起来好难,读书好难,混到三十岁左右慢慢醒悟,官职总是有的,过年过节勉强可以告诉祖宗,子弟们还是努力过的,这一代也就这样了。

每一任南阳侯发现儿子读书不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为他求官职,这样过年过节告祖宗的时候,自己的责任尽到了,儿子以后如何,是他自己的事情,当长辈的没法跟一辈子。

这其实是破罐破摔和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可是子弟们走不成科举又能怎么办呢?

科举愈发的重要,有女儿的自然把目光放在女婿身上,寻个科举的姑爷这个更加实际,只要有女儿,是不是平头正脸都不重要,可以多送美妾不是吗?只要有嫁妆,家里有实干的官员托着不难。

代代都是这种想法,南阳侯少年读书不成以后,过世的老南阳侯只能重视女儿亲事,马为当年在二甲里名次也算风光,栾家的姑娘除去美貌以外,还赠送大笔银两和一些许诺。

清河侯府起了很大作用,清河侯冯斯稳扎吏部以后,马为才放的云南布政使,冯斯利用自己的关系,把马为仕途上需要结交的官员,从性格到妻妾喜好,夸张的说家里有几个老鼠洞都打听出来,他们小圈内的临江侯等人也解囊凑银,把马为扶到一省大员这个位置上。

南阳侯府更不可能少花钱,在解救马为、马得昌父子时,最初还以为民女好打发,马为的官职丢不了,大家肯帮忙都想在马为的任上取利,南阳侯夫人的娘家也是如此想,南阳侯夫人慷慨拨银,直到去年马为丢了官职,马得昌还是没放出来,民女陆娟娘还是攒足劲儿不松懈,这个时候栾景又必须和民女定亲。

南阳侯夫人问明白儿子去新集的原因以后,不用说勃然大怒,把姑太太恨在心里,又和丈夫怄气数日。

亲戚间帮忙可以,可是把自己儿子也带进去,谁会答应?

当时不是此时此刻,祁氏简直为光耀门楣而来。两万多的聘礼拨的南阳侯夫人差点病倒,青黄不接时遇到逃难的,等口吃的救命时,十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小姑娘,水灵的贵些,五十两也能拿下,两万多银子娶民女,还八抬大轿从正门走,然后抬举她,和她认婆媳,当婆婆的那几天里神思恍惚,像中邪的模样。

南阳侯夫人和姑太太马夫人隐然成仇,表面上过得去,也各自明白都有不忿。

今天姑太太又跑来了,半夜三更的不让人睡,再寻思一下要不是春红作死作活,栾景也同样被拿走。想到这里的南阳侯夫人眼神冰寒,打定主意一文不出,姑太太的嫁妆不少,要是缺钱先从自己库房想想办法。

南阳侯结束谈话,向着妻子走来,南阳侯夫人全身戒备,冷淡全摆出来。

南阳侯低声道:“解决这事不难,得昌的小厮看的真真的,拿走得昌的是京都护卫,京都护卫上面不管有多少个将军,最终都归于镇国将军管辖。”

南阳侯夫人还是不肯放松,瞅一眼姑太太还在原地抹泪,这就没可能听到夫妻低语,也压低嗓音道:“你别想指着祁氏为名头去见云世子,你我现在扮长辈,不能轻易低身份。我都想好了,护国公世子夫人年青,想不到给长辈送些什么,或者带句邀请的话儿,但只要她再请祁氏两回,我就可以登门道谢,没有请帖有什么,我是长辈,去和媳妇的同乡坐坐何妨。你这就把这点子还虚无的情分弄没了,以后有你后悔的。”

南阳侯点头称是:“我也正这样想,我的意思先哄着妹妹不要着急,等我明天问明白为什么拿人,找出症结才好解开,所以夫人你别绷着脸像不高兴见到妹妹,你去哄她几句,把妹妹送到客房里睡下来,天好早晚了,你我也就好睡了。”

南阳侯夫人没有其它办法,道:“也只能这样,侯爷先请歇息,把姑太太只管交给我。”

南阳侯笑着:“有劳夫人。”他先回房睡下,没过多久侯夫人回来,问上一问,说姑太太哭累了已经睡着,南阳侯放下心,他也累了一觉到天亮,燕燕来请安,夫妻们满面笑容嘘寒问暖,有心多说几句,还要招待姑太太,燕燕没有拜过婆家姑母,南阳侯夫人安心要给她一个隆重的圆房礼节,到那天再向亲戚们献出新媳妇,如果舅爷们以后知道圆房推迟,也要看在弥补隆重而向婆婆有所好感。

就让燕燕回房去。

早饭后,南阳侯去衙门并打听昨夜忽然拿人的起因,南阳侯夫人继续周旋她不喜欢的姑太太。

......

这一夜里发生许多的事情,那么再添一件也应该不多,此时的晨光里,离新集二十余天水路的郑家集镇外,走来风尘仆仆的郑掌柜。

他不往家里走,绕着弯儿从集镇的外侧拐到一处宅院外面,门楼上写着“祠堂”这两个大字,郑家的族长也住在这里,他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光。

看着郑掌柜的拿出一样样的礼物,摆放的八仙桌上满满当当,族长笑容可掬,喊着郑掌柜的排行:“老七,亏你一个人背来这许多的东西,往我这里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需要礼物,你还没吃早饭吧,在我这里吃饭,吃完回家,这些东西你拿走。”

郑掌柜的拿来许多东西,也不同族长客气:“昨天我吃多酒,今早最好拿酒再投一投,这就好的快。”

族长笑道:“这话说到我心里去,昨天坟山的亲戚来说话,为招待他我也吃多酒,一早他刚走,早饭也不曾吃,我正想着一个人吃酒没兴致,你来的刚好。”

他的儿子已经成亲,喊出妻子和媳妇,让她们准备酒菜,日头开始铺大地时,郑掌柜的和族长酒过三巡。

族长奉承着郑掌柜,不是因为他做生意有浮财,郑家集也是集市,做生意的亲戚不少,郑掌柜的不是数得着最有钱的几个。族长夸的是郑留根。

“我喊坟山上的亲戚过来,告诉他今年中秋祭拜与往年不同,要加东西。他说往年的准备就不少,不用加,咱们郑家门里经商的多不缺钱。我说经商不稀罕,留根中了,咱们有了一个秀才,这事情怎么能不告祖宗?”

族长哈哈大笑几声:“他一听就慌了手脚,要往你们家磕头,说秀才也是大老爷,以后见到留根要磕头,见到留根的爹也要磕头。是我拦下来,我说不是长根,是留根,留根不住在郑家集,他这才弄明白原来是小小年纪的留根,把他惊的一夜没睡好,一早起来我喊他吃过早饭再走,他说等不得了,昨夜像是有鬼掐他,说让祖宗等好信儿等的急,他昨夜怠慢祖宗没赶紧的回去告诉,这早饭就不能吃,这就得走。他给我看了红印子,说痒的难过,我倒好笑,分明是蚊子叮了他。”

亲切的拍着郑掌柜的肩头:“老七,以前兄弟们里数你木讷,没想到你不吭不哈的憋个大屁出来,又生一个儿子居然能当秀才老爷,这真是祖宗积德,去年三房里小孙子拜坟山说看见冒青烟,我还说他胡说......”

说到这里有了一顿,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族长的脸色变了变,隐藏在奉承下面的阿谀出来三分,连声道:“看我这张该打的嘴,老七你别生气,你可不许告诉留根,我才是那个大屁,哈哈是我是我.......”

自豪感从郑掌柜的脚底直升头顶,他不算郑家门里的有钱人,族长以前眼高于顶,从不和他论兄弟。

如今又怎么样呢,三十年河东又三十年转西,风水轮流转,如今到我家,不想丁氏不但自带一份家产还自带一份福气,她生出的留根从小就机灵,饿了会哭,饱了会笑。

什么?是个小孩都这样,不不,留根的机灵从小就能看的出来,他饿了会哭和别人不一样,他饱了会笑也笑得与别人不同,小时候看不出来,进学后就分出高下,丁氏邻居的儿子也读书,可他是个死心眼子的读书法,留根是个机灵聪明的读书法,读来读去的和元家老先生家的小姑娘做知己,新集学里童子几十,谁有留根这么聪明?

郑掌柜的知道郑家门里只有铜钱响,没有读书声,祖宗积德这话他可不认,留根能中秋闱,一定是和慧姐做知己时学到比别人多,否则丁氏邻居家的儿子,他和留根同年,为什么不中?

留根就是天生的聪明啊,过上一天聪明一分,又过上一天又聪明一分,这么多的聪明推动他,这不,去年有现成大船接他进京。

什么,那船是护国公府接未来亲家元二爷的?不不,有福之人不用愁,留根赶上这趟,就是留根的聪明。

留根这一聪明啊,就聪明的住到护国公府里管吃管住,他写信回来说岳父也认下,就等着回来后和慧姐定亲......郑掌柜的露出傻乎乎笑容,光想想就足够开心。

族长正阿谀着呢,一看这个人眼珠子定住,笑容不要钱的往面上挤,伸手晃一晃:“老七?”

郑掌柜的傻傻发笑。

族长打个哆嗦,这老七只怕是高兴糊涂了,以前听过说书,有个叫范什么的,又叫什么进的,知道自己中举就犯病,他的岳父赶来救人,打上一巴掌后手抽筋,好半天没过来。

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文曲星的爹想来也一样。

族长犯了难,我可怎么救老七呢?可我得救他。可我怎么救他呢?

手不能伸,脚不能踢,我拿什么打醒他......哎,有了,这现成的不是有筷子吗?

族长实在怕报应回来的快,拿两个手指尖尖掐住筷子一头,战战兢兢伸出去,向着郑掌柜的面颊上一点。

他拿的本身就不稳,这么一点,筷子掉向地面,“吧嗒”声起,族长同声跳起:“哎哟我的祖宗啊,我救人不能怪我不要怪我......”郑掌柜的也醒过来。

不是为吃酒来的,郑掌柜的有正事要说,他搂住族长肩头,族长面上接过他刚才傻乎乎的笑容,郑掌柜的向他附耳说了一席话。

“留根现在不但是秀才,还就要和一个大人物家的姑娘定亲,”

族长连声道:“我出贺礼,我会去。”

“可是人家不见得瞧得上我这个门户。留根太聪明了,他现在跟着岳父和姑娘在京里呆着,他需要盘缠钱,就好一直陪着岳父,我把新集家里能拿出的银两都给了他,可还怕不够,留根现在住在国公府,那地方大了去,具体有多大?我还没去过。我需要钱,我知道长根母子手里有钱,现在是这样的局面,只要留根能定下亲事,岳家的权势大了去,他再也不中也能当官。”

这个朝代的官职来源有几种,一种想当然是科举,第二种是捐官,拿银子过明路的买个官职,捐官名额的多与少,视当时朝廷的决定而定,捐官和科举相比不算稳妥得到官职的方式,和第三种方式相比,也差的十万八千里。

第三种是举荐,栾景走父荫算在举荐里面,还有一种举荐是权贵们举荐自己的亲戚、朋友、陌生但慕名的名士、家下人等这种奴才。

郑留根如果能得到云展青眼,是可以由举荐而得到官职。郑掌柜的这样想并不是异想天开,留根和元慧定亲后,又能把好操守辛勤读书,如果再也没有科举的运道,举荐而得到官职这种可能性极高。

弄明白这一点后的郑掌柜,现在只需要办好一件事情,那就是一定把元慧定下来。

这位是个生意人,读书上才华是没有的,从他骗娶丁氏而开铺子还得到儿子来看,圆滑倒是堆尖垒高的出来,他说不出来让留根提高品德的话,唯一想到的就是出钱。

自从长根母子闹新集,丁氏生气不想和长根平分家产,暗暗防着郑掌柜,又借着给元慧的名义为儿子存私房,新集商铺的账面上再拿不出钱,郑掌柜的自然而然想到长根母子这里,现在一切都不重要,只有留根在京里宽宽裕裕的陪着岳父和慧姐,直到把亲事定下来那天,这件才最重要。

郑留根赴秋闱,长根母子闻讯跑来辱骂,为的就是担心留根出息会多用钱,说不好的要把长根那份拿走,郑掌柜的想让长根母子拿出钱来,自己知道比登天还难,他就跑来见族长,带着不错的礼物,又讨几杯酒喝到二人接近酩酊,让酒托起族长的富贵向往,把自己的主意说出来。

郑掌柜的打算并没有错,而且相当实际,在这样的朝代出现不难,族长听完以后,浑身一震,先问了一句话:“那岳家的权势真的高?”

“高!”郑掌柜的斩钉截铁。

族长哭了:“这么说,我郑家门里要出当官的了,”

“是!”

“不是出了五服的远亲,不是大舅哥小姨子干大爷的孙子这种关系的姻亲,就是自己的嫡亲里要当官?”

“是!”

族长号啕大哭:“祖宗积德啊,我总算等到了,从此以后来收税的班头们可以平起平坐,再也不要向他们磕头,县里举人老爷们红白喜事,也得有我一张请帖,给我一个座位,我总算等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