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穿越后我在古代做美肤顾问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评评理

穿越后我在古代做美肤顾问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评评理

作者:小灭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7 23:11:04 来源:88小说

……

祝澧没有像大臣们想象中的勃然大怒,让他大怒的是另一件事。

他又命颜公公去御书房找另外一封议和信。

“说起来,我们在前线的人与敌军议和已经不是先例了,在这之前,也曾有人给蚩离写过议和信,众卿可曾听说啊?”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十分吃惊。

只有王士斛面色突变,偷偷揩了揩额上的冷汗。

遂有大臣疑惑:“殿下带领西北军与蚩离鏖战两年多才大败蚩离,怎么会有人写议和信给敌人呢?若是想议和,那早议便是,也不必举全国之力去打这一仗了。”

祝澧点头:“你们有所不知,此人行事与校尉一模一样,武召王带着十几万大军浴血奋战,他们却在背后商量着与敌国议和。”

便有大臣开始义愤填庸:“殿下身为先皇亲子,是这天下最尊贵的身份之一,都能不顾安危亲去战场搏杀,竟然还有人敢跟蚩离议和!”

“若此事当真,此人论罪当诛!”

众人纷纷讨伐皇上嘴里说的这人,只有张御史一人发现了问题:“蚩离强势,连殿下都在前线作战,有资格写议和书的肯定是军中高位、要职,也不是随便谁都有资格写议和书吧,寻常杂号将军写的蚩离也不认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御史的说法让众人毛骨悚然。

这句话就只差报西北总兵王豹的大名了。

殿下当时去蚩离作战,是主帅之衔,而王豹是西北总兵,对于管理西北兵上确实比殿下的权力要大,如果议和书是他出具的话,蚩离肯定认的。

这下众人不敢再义愤填膺了,王士斛就在殿上,骂王豹跟骂他也没什么区别,再说了,皇上不是还不确定议和书是谁写的吗?

祝澧见众人又不敢再骂人,心中不痛快。

看来王士斛仍然没人敢得罪,只有一个张御史胆大心细不惧怕他。

这次颜公公拿来的是半块议和信,签字盖印的那半截刚好被撕掉了。

王士斛一看,顿时松了口气。

这也算证据?既没有写名字,也没有盖大印,那就不能凭空定罪。

众位大臣也挨个看过,虽然王豹的嫌疑最大,但议和信确实缺了最重要的部分,皇上就算再生气也没办法。

哦,不对,可能这就是最让皇上生气的地方。

也不知道这议和信是谁找给皇上的,你要找就找全了,没事儿弄一半的东西给皇上看什么呢,这不明摆着给人添堵?

“这个字迹,众卿可有眼熟的么?”

众人又仔细瞧了瞧,字写得一塌糊涂,就像才学写字的稚童所书,根本还没行成自己的风格和笔法,所以不容易判断。

虽然说王豹就是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兵撸子,但是军中这种人多的是。

这个功底的字迹,别说人人都能写,就算是模仿也很容易。

所以靠字迹想断定书写者,也无法服众。

……

祝澧朝殿下看了几眼,知道靠这些大臣们是不可能探出线索了,他特意瞧了眼叶沾衣:“叶将军,依你看呢?”

叶沾衣颔首回道:“皇上,这议和信不完整,微臣觉得并不能通过这半截的书信去判定是谁人所书,不过……”

众人纷纷抬眼看向叶沾衣。

“不过,既然蚩离战时跟尧干战时都有人写议和信的巧合看来,这二人受同一个人的指使却是有可能的,不如皇上从此处入手,命人严查。”

祝澧轻轻点头,总算是没彻底将话题扯远。

“那叶将军觉得是何人所为呢?”

叶沾衣思索片刻,郑重说道:“一次是越过殿下直接给蚩离递议和书,一次是三品大员给弹丸小国主动议和,微臣与张御史的想法一致,写议和信的必定都是军中要职,或者是受更高职位的人授意,否则绝对不敢如此行事。”

好么,这话题又把王士斛引了出来,已经有人开始偷偷查看王士斛的神色。

王士斛在看到议和信没有署名的时候就不再担心了,千言万语,说下大天来也得有铁证不是?

现在啥都没有,他还怕什么。

所以他知道有人偷偷查看他的时候,表现得更加坦然淡定。

……

叶沾衣在无人注意时偷偷笑了笑。

张御史又向皇上进言,将叶沾衣大大赞美了一番,希望皇上大力培养,使之成为得力干将。

祝澧不停地点头,笑说:“听说此役叶氏也出了不少力,叶将军在军中……的军费,应该也是叶氏提供的,所以朕还想将叶氏族长好好嘉奖一番,以示皇恩。”

叶沾衣听了这话怔了一怔,自从他被皇上派来朔南边境打仗的消息传到老家之后,老爹确实派人给他送来了十万两的银票,这事儿在军中也不是秘密,想必有人跟皇上汇报过。

奇怪的不是这点,而是十万两的军饷就能让皇上嘉奖,之前他们给西北军上贡了不下数十倍的军饷,也没见皇上表彰过一个字。

开始时叶氏一族还觉得皇上是根本没把这些银子放在眼里,或者是觉得叶氏作为朔南首富,为朝廷捐点军饷是应该的,所以才没有一点表示的。

但是根据皇上刚才的话来看,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

他之前不是没怀疑过其中的猫腻,但是很难向皇上求证。

总不能直接问皇上:“我家给西北军上贡的大笔银子,皇上就没什么说法么?”

或者是:“皇上你不能心里这么没数吧?”

后来皇上突然让人递话说要给叶无疾议亲,叶老爷当时也是高兴的,不给官爵封赏,若是给长子赐个郡主或者大员之女成亲也是一样的。

谁知道连议亲的对象也是毫无家世地位的和平郡主呢。

就这个郡主,还是皇上为了装点门面现封的。

叶氏几位族长聚在一起商议到了大半夜,得出的结论是:皇上果然看不起我们商贾之家,上贡了两年没有封官和嘉奖就罢了,就将一个乡野丫头赐给了叶氏的嫡长子。

没准就这个议亲,还是皇上为了堵住叶氏的嘴才随便敷衍的呢。

叶氏族人越说越生气,越发觉得皇上很有可能是忌惮他们,没准哪天派兵将叶氏抄家也不是没可能。

没想到新帝竟然是个如此小心眼的人!

难怪二十多岁了,先皇都不肯册封他的太子之位。

他们就合议出了一条对策,连夜命嫡长子叶无疾去往邻国,一是为了方便拒绝这桩议亲,二是防备皇上真的要灭叶氏,先安排人到邻国去发展生意,等皇上真的有迹象要动他们的那天,就提前全族迁往邻国保命。

反正皇上只是议亲,又没有正式赐婚,就说叶无疾人在国外,山高路远回不来,也不算抹皇室的面子。

要真是下旨赐婚,那也只能让叶无疾奉旨完婚了。

后来想了想觉得不妥,又派叶沾衣去京城打探消息,毕竟朔南离京太远了,朝廷到底对叶氏什么态度,还是有个人到近前查探的消息更为精确。

想到这儿,叶沾衣临时决定,不如就在这殿上向皇上禀明一下。

“皇上谬赞了,朔南是微臣的故乡,如今战火燃到了家门口,叶氏作为当地富贾,绝对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莫说尧干这次是在朔南开战,便是之前远隔千里的蚩离,我们叶家也倾尽数年积蓄向军中供饷……这也是我们叶氏对朝廷和将士们的一点心意。”

说完他小心地探看祝澧的神色。

果然祝澧听了这话,眉头开始紧紧地皱起来。

“你的意思是,之前与蚩离一战时,叶氏就已经开始供应军饷?”

叶沾衣心里也一惊:皇上果然不知情。

他故作茫然地回道:“皇上……皇上的意思是……对叶氏一族的忠心有所怀疑吗?”

祝澧连忙摆手:“你方才所说之事,朕确实不知。”

祝澧在殿前焦虑地盘桓了好几圈,看样子像是有一肚子的话要问,但是又不知从何问起。

“皇上若有疑问,尽可以问微臣。”

祝澧眼睛一亮:“你说叶氏在蚩离一战时鼎力相助,可有记载?”

“回皇上,自然是有,不过微臣没有带在身上。”

“那在何处?”

“在微臣的老……在微臣住的客栈里。”

记账本都在朔州老家,由叶老爷保管,但是这时候他反倒不敢说了,万一有人为了销毁证据,再去叶家来个毁尸灭迹如何是好。

权宜之计,只能先向皇上撒谎了。

“那你们叶氏大体向西北军进献了多少银两,你可知道?”

“嗯,微臣听家父说起过,两年来,只是大宗的军饷,也有三百万两之多,还派人到当地购置过粮草和帐篷送往军营,两下加起来,至少也有五百万之数。”

祝澧已经出离愤怒了:“五百万?”

“众位爱卿,你们都听见了吗?与蚩离鏖战两年,只叶氏就进献了五百万!”

显然朝上的大臣们也着实吃了一惊。

“五百万两啊,都快能把尧干买下来了!”

“可是皇上竟然一无所知。”

“你们还记得不,蚩离当年十分强势,欺负我朝处在颇多兴废的重要时期,要立志灭了我们整个武朝呢。”

“当然记得了,当时军饷亏银,皇戚勋贵都捐了大笔的军饷,我们也出过力,京中的富贾豪绅也竭尽所能,这才凑了两百万两供给军中。”

“是啊,饶是如此我们的十几万大军过得也是茹毛饮血的日子啊,吃最多的苦,打最苦的仗,若不是殿下用兵如神骁勇善战,还不知道这仗要打上几年呢。”

“不可能打几年,咱们根本打不起……”

当然,讨论的最终落节都在:那这些银两究竟用在何处了?为何都没有人上报给朝廷呢?

或者这两个是因果关系,正因为银子被贪墨了,自然不会上报给朝廷。

但是现银就有足足三百万两啊,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全部贪墨?

死一百次都不解恨。

众臣吃惊之余,纷纷跪地:“请皇上严查。”

“当然要严查!不严查如何对得起忠心耿耿的叶氏一族!不严查如何对得起死在蚩离战场上的将士们!”

大臣们也是喟叹一片,蚩离那场战争,何等惨烈啊。

他们虽然没有亲临战场,只听别人描述前线的情状就已经震惊不已。

军饷紧张,将士们有时一天只能吃一顿稀粥。

西北天寒,军中缺少棉衣帐篷,将士们冻死饿死的也不在少数。

即便如此,也从未有人生出过认怂议和的想法,这时候写议和信和贪墨军饷的人,应该就是一拨吧?

也有几个人不敢说话,只能频频擦汗。

倒不是因为他们贪墨了军饷,而是当初他们站在王士斛的阵营里,而王士斛又是主和派,发动他们跟他一起向皇上提议跟蚩离议和。

当时武朝国力确实不如蚩离强大,而且正值先帝驾崩新帝登基的重要时期,不宜发动大规模的战事,否则很可能被蚩离借机灭国。

又穷又乱,主张议和倒也不算过错。

可现在情况又不一样了,他们在前朝主张议和,后方却有人贪墨大宗军饷,这两件事放在一块看,不就是为了将军饷中饱私囊,所以才极力主张休战的吗?

不然这仗若是长久打下去,吞下的军饷还得吐出来嘛。

祝澧当然没忘记观察这些王士斛党羽们的神色,现在看他们一脸诚惶诚恐的样子,些微觉得痛快了些。

……

王士斛这个早朝可谓过得七上八下,一会儿上来一会儿下去,片刻就没消停过。

不但皇上大骂,他也骂啊。

叶氏给西北军捐饷的事儿他自然是知道的,王豹写信告诉过他。

但是王豹说的数目是百万两左右,可不是叶沾衣今日所说的五百万两啊!

这个畜生,竟然敢对他撒谎!

几百万两的现银,他敢私自吞下!他到底要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现在完蛋了,除非找个人顶罪,否则皇上一盘查叶氏,将军饷交于了军中何人,一下就能露馅。

这才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自己这个侄子到底背着自己作了多大的死啊!

他现在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西北边境上去,掐着王豹的脖子好好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祝澧心烦不已,匆匆下了朝,只命叶沾衣到御书房回话。

一进御书房,叶沾衣就急急跪地:“皇上,请皇上命微臣速速赶往朔州老家。”

祝澧不解:“怎么?你是有什么事没办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