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娱乐圈幕后大神 > 第二百零三章 古装戏的光线

娱乐圈幕后大神 第二百零三章 古装戏的光线

作者:咏火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1 11:09:45 来源:88小说

我的心脏突地一凛。

包阳阳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光的使用。任何镜头的合成皆是画面这个最小元素,而画面的构成无非两种:光与线。

线条这玩意儿,完全和导演构图、摄影机先进水平相关,可光线的运用,在国内剧组内一直谈不上被普遍重视。

通常我们要求的光影设计,不过要求拍摄不曝光,有个基本色调就行了,教材上都不会重点说的。若是希望再翻出点新花样,没有几个导演愿意在上面下工夫。

“你有什么想法?”我询问包阳阳。

我不得不承认,这方面我很欠缺,远不如包阳阳。

“我也不清楚。”包阳阳小声说,“只是现在用数码摄像机多了,光感要求更高。以前电影拍摄用胶片,电视剧拍摄用磁带,光感与现在感觉不太一样!”

我点点头,理解小包的意思。现在多数使用数码摄像机,画面会经过压缩,没有曾经传统的的质感,但光感灵敏度,却比以前要高。因而画面效果反而没有过去的好,一点点小东西,都能映得一清二楚。

“说下去。”我点头道。

“我平时和他们灯光师合作比较多,他们的活计现在不多了,在新型摄影器材下,对打光板的依赖也没有过去的重了。如今灯光师对灯光需求变大,如果灯光不足,不仅拍不出建筑物和夜景的区分轮廓,躁点也很明显。如今的戏份,不同的剧组之间,日间戏大家都差不了多少,夜间戏差异就很大了!”包阳阳结结巴巴道。

他是摄影师,与灯光师打交道要比我们做导演的更多,有些情况,平时私下聊天就能获知一二。

我陷入沉默,大脑在飞快地思索。

的确,以现在国内拍摄看,不同剧组白天戏份的光线没有多少差别,相反夜间大点,很大原因是光源的取舍。

这点对比当今的古装剧和过去古装剧最为明显。以前室内戏中,光源要么是从手中的灯笼或者火烛上射出,要么是来自桌面的蜡烛及油灯。甚至在古典小说及老一辈的武侠小说中,也能看见端倪,古龙小说中多次出现“火折子”这一物体,而古书中更是有听到动静,下床点灯的描绘,这些在当今小说及影视作品中都很难一见了。

“……现在大多数古装戏的夜景,男女主人公进入空屋,明明没有人,却亮着几排蜡烛。不点灯,也能夜能视物、目视一切,坐在未点灯的闭塞厢房内,光源就明晃晃地打在演员的脸上。”我长叹口气,摇摇头。

“没错!”包阳阳激动地说。

他一巴掌拍到桌上,扫下半摞稿纸。小胖忙掏出手机在旁拍照,见我看他,这才委委屈屈道:“我这不是先取证吗?要万一被砸场子了,还能找个地方告一告!”

包阳阳瞬间脸红了。

我面无表情望着小胖。

“好!好!我不拍了……”小胖默默收回手机。

我和包阳阳继续讨论片场光线,由此谈到灯具。从火把到擎,再到后期的灯笼,或是金属,或是玉制,或是雕花、或是人像,华夏的灯具不仅仅是照明的工具,随着时代的演变,它所蕴含的艺术感和美感都是历史的瑰宝。

它们造型各式各样,因为高度和原料不同,光线也不同。

“但目前电视剧就是随意用光线打亮,导演观众要求也只是拍摄清楚……有的夜间戏,拍摄的就如同白天般,能清楚看清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包阳阳有点委屈,他觉得这些也该改变。

我不住点头,附和道:“我看能不能联系一些厂家,制造出一批灯具……”

“对!需要注意灯具摆放的位置,还有光源的照射强度……又不可能完全不用现代打光!”包阳阳激动道。

虽然说是要复古,但拍摄电视剧完全靠蜡烛和油灯取景肯定是不行的,毕竟亮度不够,拍摄的也不太好看。而且画面感的三维感是由层层光线组合而成。

冷色调,暖色调,不同色调的拍摄,感觉也会不同。

就打比方吧,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他的室外景,有一个在逼仄的长方形的院子中无数只红灯笼被挂上去的场景。这色彩运用绝对是绝了,灯笼本来是红的,是热情的象征,却在晦暗的阴天里,阴郁难言。

有多少人知晓,他院子中的灯笼内用的是电灯?

虽然他在片中的也有老人往灯笼里点火的桥段,那种光线是流动的,而院内的光被凝固下来,色泽就不一样了。两种对立的光就像两种相互对立的意识,凝固着,燃烧着,熄灭,再点燃……

“如果靠近光源,可以用柔光灯。”我随手从口袋里掏出中性笔,随意在纸上划拉几下,后来发现纸不够用,可如果在分镜稿上随意画,又有点可惜了,扭头叫嚷:“小胖!小胖!”

小胖听得我的叫喊,连滚带爬地跑来,又是拿纸,又是沏茶。我却抖抖纸张,在包阳阳面前拿笔划拉了,拿给他看。

“就这样,这个场景可以在这几个位置标点,这是个光源,这是另一个光源……这四台摄影机的位置得这么安排,不然镜头切换时,光影位置都左右颠倒了,观众容易头晕。”我比划两下,包阳阳点点头。

“我会跟灯光师说,多匹配点路灯,看看颜色效果。你到时候和他沟通下——当人物远离光源的时候,要以光线的稳为主,打在身上颜色要暗些,包括脸和服饰光线要协调,除非特殊场景,不要让哪种因素过亮,夺人眼球,引人瞩目。”

我一口气说了许多,包阳阳听了,连声说好。他指指稿纸,问我如果摄像机在这个位置是不是就不能用硬光了。

“没错,不用!”我说。

所谓硬光,指的是强烈的直射光,亮度间距比较大,可以造成明暗对比强烈的效果。

一般这种手法在电影中使用得多点,电视剧中,在夜间大量使用硬光和背光,那比较适应都市剧灯红酒绿的场所。

“直射的光线从这个角度射来,虽然也有夜间的感受,但美感就被破坏殆尽了。观众的眼光很有可能就被这古怪的光线所吸引,容易忽略剧情。”我当着他的面,重新临摹了一张分镜稿,和一张平面的场地图,标上光线和色彩。“近景的话,脸贴近在光源点,脸部光源可以打亮一点!但用强一点的柔光灯……我们等场地布景完成后,再做实验,力求找到平衡点。”

我包阳阳讲解,这算是例行的准备工作。

他是摄影师,对光感很敏锐,有的话题一说,立马意识到了,甚至能够举一反三。

而小胖不一样,越是经验泛泛,越是满脸钦佩。

什么软光硬光,远光源近光源,他都听不懂。他只能慌手慌脚地把茶杯搁好,然后远远站在一旁。

仿佛我们说的不是日常探讨,而是皓首穷经穷极一生得到的瑰宝。

包阳阳听一句,应一句,忽然想起什么般,道:“马上要到夏季了……可剧本是冬季的,故事里有许多雪景!雪花是可以用造雪机和特效做出来,但日光却不大相同!”他有点困惑,摊着手问我道:“这情况怎么解决?难道冬日景色中,也阳光充足吗?”

我愣了几秒,心中暗暗一惊,嘎达一声,手中的笔也不由自主掉落在纸上。小胖见此,用眼刀狠狠地剜了包阳阳几眼,仿佛责怪他为何提这样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我有点慌,问包阳阳。

包阳阳只是摇头,满脸苦恼,他和我一样,显是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拍摄就是这样,有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问题。“那我回头再想想!”我将分镜稿一收,又和包阳阳聊了几句。“雪景的光线的确是大问题,马上就入伏了,总不至于一边艳阳高照,一边雨雪纷飞,这拍出来,效果很魔幻!你也先回去想想,我也想,过两天再问问有经验的导演,看他们怎么说!”

包阳阳答应一声,收了东西,扭开了门,重新出去了。

我吩咐联系采购人员,将之前说的灯具项目给备上一份,让他们去跑,等他们拿了各种样式及报备表,再给我看。届时我们要把灯具和夜间灯光给定下来。

做完这一切,已值中午,连忙赶回家一趟,取鱼给我二伯送去。我进家门时,空荡荡一片,寂静无人,我带着小胖进屋,在厨房里找到黑色垃圾袋,把浴缸里的鱼给捞上来。

那鱼生命力顽强,我们抓它时费了好大的功夫,装它时也不遑多让。最后完成后,洗手间给淹了。我没办法,指挥着小胖又是拖地又是挪东西,最后,我还在塑料袋里搁点水,防止鱼死了。小胖是我助理,他一路服侍,开车打点,扛物下楼,兢兢业业,虽粗心大意,可手头的确有一把力气,省了我很多事。

我们这样直接开车去了我二伯家。我二伯家在一处破败的小区内。我小时候曾经来过几次,那时候还很繁华,但一座小区的衰败程度往往和它的建筑年限有关,这栋小区建立至今也有近十五六个年头了。灰色的外墙加上裂开的水泥路面,显得整栋小区都灰蒙蒙的。

车辆不能驶入,只能在附近停靠。

“拎着!”我把手中的黑色塑料袋给小胖,小胖只是摇头。

“怎么?”我说。

“……”

“扣你薪水啊!”我说。

小胖顿时一个激灵,把塑料袋给接过去了,眼观鼻鼻观心,特别的镇定,整个人端站着就像一座雕像,除了手中鱼儿,往塑料袋外溅出一泼水。小胖吓了一跳。

“鱼儿啊,鱼儿啊,你别怨,你天生就是被人吃的命!”小胖一路念叨,一路低头跟我走。“为什么不让热心的摊贩杀好了呀?”小胖忽然问我道。

我:“……”

这我怎么知道,不是我爸妈留着的吗?

我摇摇头,没回答他。一路默不作声。去我二伯家的路中,我的脑海中也在不断盘算着工资的事:脚本与灯光如何谋划,滤镜和颜色如何使用才更显美感,这些要找哪些人请教……小胖胆战心惊,懦弱非常,亦步亦趋地尾随在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