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92章 离府

玉台碧 第92章 离府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岑三娘散完步回到自在居时,方婆子已换了身干净的新衣裳笑吟吟的等着她。

  “回三娘子。奴婢已将许氏和百草架回她们的房里了,为免她们闹腾吵着三娘子,奴婢找人守着不让她们出来。自在居一共八个丫头,四个婆子。奴婢让她们依旧做着原来的职司,只是您原来身边只带着百草一个大丫头,如今贬了百草,您看是不是再提一或两个做大丫头更合适?”

  “一个就阿秋了,再提一名会梳头选衣打扮的做一等丫头。自在居就交给妈妈打理了。不过,我先说明,谁要逢高踩低为难许氏和百草,也不用留在自在居了。守着她俩,想见我的时候随时通禀。”

  方婆子满脸堆笑:“是。”

  “行了,就这样吧。方妈妈尽心办事,我自然有赏。办的不好,你还回去管厨房。”

  “奴婢一定尽心侍候好主子。”

  岑三娘往四周一看,丫头婆子们有条不紊的点起了灯笼,自在居慢慢融合在静谧的夜色中。只是远处的厢房里仍有细碎的哭声传来。

  岑三娘在厅里站了会,转身进了书房,找出工具箱给杜静姝做礼物。也许,只有沉浸在工作中,才不会一再去想起曾经的岁月。

  阿秋安静的侍立在一旁。她并不知岑三娘的喜好,却也不会贸然开口。

  岑三娘再也不做那种真人玩偶了。玩偶一类的在这个时代是禁忌,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巫盅之术。她细心的用笔绘着画稿:十二只可爱的q版猪。岑三娘打算让匠人用银子打了送给杜静姝。

  她放下笔看了看,正想叫百草,突然看到站在那里的阿秋。岑三娘开始教她:“我习惯晚上饮杯蜂蜜水,戌时睡,卯时起。晚上不会起夜,除非拉肚子。你可以睡在房里的榻上守夜,但是如果你有打呼噜的习惯就睡到外间去。早餐前我先要饮杯蜂蜜水。”

  阿秋眼睛一亮:“奴婢记住了。”

  她转身去了外间,不多会儿便端了杯蜂蜜水进来。

  岑三娘饮了口,放在一旁,将画稿卷起递给她:“明日去寻银楼照图打了。明天告诉方妈妈上帐,称二十两银子。”

  “是。”

  “歇了吧。”岑三娘打了个呵欠,走向了内室。

  一晚过去,岑三娘整治自在居的事情传遍了李府上下。

  李老太爷和继太夫人都没有插手的意思。主持中馈的小韦氏反而遣人过来询问是否要再买一批奴婢。红鸾也算与百草结交一场,到了厢房传了小韦氏的话,让许氏终于死心了。两人选择了离开。

  岑三娘没有见她们。方妈妈带着阿秋将两人送到了角门外,看着她俩上了李府的马车。

  方妈妈在厨房做惯了粗活,心却细,感叹道:“三娘子用府里的马车送她们,提前叫了人去打扫院子,这是给她们做脸面哪。”

  阿秋抿着嘴没有接话。岑三娘装东西的时候没有避她。岑三娘送了裘家院子的房契,一千两银子,还有一套银头面,一副金钗并耳环手镯。一千两银子足以让许氏和百草过上富足的日子了。首饰是她提前送给百草的嫁妆。

  钱匣子里只剩下了几百两银子。她心里震惊,却没敢插嘴。

  岑三娘装好所有的东西,随口问她:“阿秋,你是否觉得我拿一千两银子给她们,只留得几百两银不妥?”

  阿秋接了匣子答道:“奴婢是很吃惊,但三娘子肯给,定是有所考虑的。”

  岑三娘沉默了下,望着厢房的方向感慨的说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哪有人行事都不出错的。做我的贴身丫头你大可以说你的想法。我觉得有理,自然会采纳。”

  阿秋知道岑三娘在感慨许氏和百草的所为,机灵的接嘴说道:“奴婢记住了。”

  岑三娘赞许的看了她一眼。她并不希望因许氏和百草一事,身边的人都变成了哑巴和木偶。

  许氏和百草下了马车,看到裘家院子已打扫干净,家什齐全,门窗修补一新,不觉愣了愣。

  赶马车的仆役帮着搬了东西,向许氏行了礼:“妈妈可还有要吩咐的?”

  许氏恍惚的摇了摇头。车夫和蔼的和街坊们打了招呼,驾着马车去了。

  街坊邻居热情的围拥过来:“许妈妈是出府荣养了吧?真真好福气啊。”

  “百草姑娘越发漂亮了,不知可许了亲事?”

  许氏心情再低落,也知道人情冷暖,撑着精神应付着邻居。

  没用多久,永平坊都知道坊间住着李家出府荣养的奶娘和放了身契的贴身丫头。再一日,许氏又买了个小丫头做粗活,过着平静舒适的日子。裘府的花妈妈也提了礼品上门祝贺乔迁之喜。上门向百草求亲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许氏沉默而伤感,百草却焕发出活力来。自由的生活让她觉得新鲜,慢慢的习惯了使唤小丫头。只是对媒人登门提亲的对象挑剔了些。许氏也不愿她过早出嫁,留下自己一人,以百草想多孝顺自己两年应付着媒人。

  天空飘起了濛濛的雪,远望着像绵绵细雨,伸手接着,掌心一点芝麻大的小冰霜晶莹以眼见的速度化开。

  “入冬了。”皇帝披着厚厚的大麾站在太液池畔,年轻的脸上跳跃着一丝快活。

  滕王和他年纪相差不大,却有了孤寒之意。年轻的皇帝则像日渐温润的玉。

  “燕绥,那年你随皇叔跳进湖里的时候,朕记得你只有八岁。”皇帝想起了往事,面容越发温和。

  杜燕绥嗯了声。

  “皇叔泡在池子里望着朕笑,朕其实一点也不恼。因为朕那时就知道,你是父皇的人。大哥与二哥相争,让朕捡了便宜,得了天下。朕便想着,等你回到朕身边的时候,皇叔想起当日你第一个跳进池子里陪他那情景,会不会气得吐血。”皇帝笑了起来。

  不等杜燕绥附和,皇帝自言自语道:“那时皇叔与太子交好。父皇忌他,将他远远的打发走了。还在他身边安插了眼线。朕让你回来,是向他挑衅。忠臣不侍二主,但在皇叔心里,你却是背叛了他。你心里怨朕么?”

  杜燕绥眼里闪过一丝忧伤,平静的答道:“忠心侍君,是家训。去滕王身边是先帝给杜家的恩赐。皇上召臣回来,封臣为千牛卫将军,杜氏阖府上下唯有感恩之念。”

  “我们还是朋友,不是吗?”皇帝话峰一转。

  杜燕绥便接口说道:“皇上移驾吧,天有雨雪,湖边风寒。胡公公已急出一身汗来了。”

  皇帝身体畏寒,今日兴致却不减,站在湖岸久久不愿离开。急死了身后一干宦臣侍婢。紫宸殿总管胡公公只得巴巴的给杜燕绥不停使眼色。

  皇帝转过身看到一干人眼巴巴的神情,也不坚持,上了步辇。

  杜燕绥才松了口气,便听到皇帝叫他:“燕绥,你上来。”

  他毫不犹豫的拒绝:“皇上,不合礼数。臣随侍一旁则可。”

  皇帝没有勉强,吩咐就近去了太液池旁的清心馆。进得其中,铜兽里熏着的香与暖意迎面扑来。皇帝除了大麾,换过一身常服,舒服的倚在榻上:“燕绥,李宗义的外孙女及笄,你替朕送份礼给他吧。”

  胡公公奉上一只匣子,杜燕绥接过。

  “打开瞧瞧。”皇帝嘴角上扬,露出了笑容。

  “是。”杜燕绥依言打开。

  匣子里搁着枝金银团花蛾儿钗,与岑三娘那枝不同,这枝团花上面伏着只金蛾子。

  杜燕绥眼眸垂下,不见丝毫波动。

  “比起我皇叔想送她及笄用的那枝钗如何?”皇帝笑眯眯的望着杜燕绥,生怕错过他脸上一丝表情。

  “没那枝点翠钗美。”杜燕绥将匣子合上说道。

  好在胡公公早得了皇帝示意,领着一干宦臣宫婢离开了。否则定会觉得杜燕绥胆肥了,公然嫌弃皇帝的东西不好。

  皇帝不以为忤,歪在靠枕上,打量着穿戴着胸绣斗牛服饰,腰挎千牛刀的杜燕绥。越看越满意,越看越得意:“燕绥,你娶了她吧。”

  杜燕绥的背因为深呼吸挺的更直。

  皇帝终于开怀大笑:“你小子板着脸以为朕就瞧不出来了?既然心里有愧,又怜惜她,干脆娶回家算了。”

  杜燕绥脑中浮现出岑三娘的身影,想着她的身世,心里阵阵难过:“冯忠逃了,没准儿哪天会去找她。皇上是想让臣留她在身边张网以待?”

  “父皇后来封了建成皇叔为隐太子,还从宗族里给他过继了香火。朕是皇帝,一个小小的冯忠还轮不着朕为他费心思。”皇帝摇了摇头,难得的认真:“燕绥,你伯父迁涉进我皇兄谋反一案被斩。你父亲因此被贬,客死他乡。但你别忘了,你祖父是杜如晦,凌宵阁里的功臣。你接了天策剑,先帝肯用你,朕更不会疑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