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252章 会面

玉台碧 第252章 会面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岑三娘暗暗看在眼里。

  经过那排厢房的时候,岑三娘看到门果然关着,门外有湿湿的两个脚印,像是有人迈了出来,在门口站了站又退了回去。

  她目不斜视的走了过去,吩咐道:“逢春,去敲门。”

  还是那个丫头开的门,见是岑三娘主仆,笑吟吟的行了礼,进去禀了。不多会儿徐夫人就出了房门,沿着回廊迎了出来:“少夫人怎么来了?”

  岑三娘进门笑道:“我离家十日了,见雨也小了,实在等不到天晴,打算明天一早就收拾下山。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回长安?”

  徐夫人迎了她进屋,请她在正厅坐了,笑道:“这里环境清幽。好不容易得个闲来还愿,我打算再多住几日。山路滑,您明日下山可得吩咐侍卫们多留意。”

  “路上走慢一点,不妨事的。”岑三娘让逢春拿了食盒来:“丫头做了几道点心。您尝尝。”

  徐夫人就叫丫头拿去装了盘,又煮了茶来,和岑三娘聊着闲话。

  滕王站在里间,听到岑三娘的笑声脆脆的传来,怔怔的出神。她好像在自己面前从来没有这样自在的说笑过。

  他突然极想看看她。偷偷看看她现在的模样。

  他慢慢踱步走到房间的另一侧,手指沾了点茶水,轻轻的在窗户绵纸上润出一个小小的洞来。

  不多时,他听到了岑三娘告辞的声音。

  滕王站在窗边,看到她踩着木屐哒哒经过回廊。她穿着件蓝色出锋貉子毛的大袖衫,系着灰色的皮裙。披着灰白色的斗蓬。发挽了个单髻,插着一枝简单的猫眼石银簪子。领间的貉子毛被风吹着拂在她脸上,衬着脸越发小巧精致。因为天冷,她脸上冻出了红晕,眼神清亮得像水洗过的玉石。

  她偏着头和徐夫人说笑,露出耳朵上的银丁香。折射着一点阳光,闪进了滕王的眼睛。他情不自禁的把手放在了窗户上,挡住了那个小小的洞。

  他转过了身,望向山崖上那朵微颤的黄菊,从窗户跳了出去,伸手摘了下来。

  “王爷!”徐夫人回来,吃惊的看到滕王站在窗户外的院墙下。

  滕王转动着那朵黄菊,淡淡的说道:“不必担心。她如果知道本王在此,就不会来了。”

  岑三娘带着人回了院子,吩咐馒头:“国公爷说你身手敏捷,你看过那院子的地形,可有把握偷听不被发现?”

  馒头说道:“少夫人放心。我爷爷从前是老公爷手下的斥侯。我从后面山崖翻过去,能避开前面的厢房。”

  “安全第一,如被发现,逃命要紧!明天我们下山后,你从后山绕过去。”岑三娘叮嘱道。

  “是!”

  雨淋淋漓漓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早晨雨势小了。空气中飘浮着一团团雨雾,呼吸间都能感觉到山间冬季的阴寒。

  岑三娘缩了缩脖子,双手紧紧的扯着斗蓬将自己裹住。她瞅着在车边空地跳来跳去的馒头,却不叫他,上了车,又把逢春叫上来。却吩咐阿秋:“把早晨烙的饼给馒头送去。”

  逢春眯缝了大眼睛笑,阿秋的脸就红了:“侍卫们都吃过早饭了,不如中午打尖再给他们……”

  话未说完,就被岑三娘冷了脸瞪她:“宠坏你了,那来那么多话!”

  阿秋不敢再说,去拎旁边的包袱。

  “你拎着逢春的了。昨晚我让你们做的那个。”岑三娘叹了口气。

  逢春捂了嘴笑得甚是可爱。

  阿秋的脸更红,她飞快的拿了包袱,低着头朝馒头走去。

  岑三娘想着馒头要从后山崖攀上去,天又冷又湿,昨晚连夜给他做了个精巧的背包。装了一皮袋烈酒。烙了十来张小馅饼。还包了一袋子饴糖。

  背包是岑三娘画了图让阿秋和逢春赶的工。缝制却只让阿秋一人动手。阿秋知道岑三娘的意思,看着在空地上跳来跳去的馒头。想着他傻兮兮的端着滚汤的姜汤,她心里一热,有少夫人给自己作主,她怕什么?

  阿秋脸上扬起了笑容,大大方方的走了过去。

  侍卫们挤眉弄眼的偷笑着。

  阿秋瞪了他们一眼,将包袱扔给了馒头:“少夫人给你的,你等会儿偷偷的看,别给他们瞧见了。”

  “噢。”馒头紧紧的抱着包袱,嗓子眼又被堵住了,嘴皮动了又动,什么话都没说,就看到阿秋掉头跑着上了车。

  马车缓缓的离开了老君观,沿着山道下山。

  滕王站在山巅,望着马车渐渐消失在雨雾隐没的山林中,拢了拢斗蓬道:“回吧。”

  他转身走回观里。徐夫人候在小院门口,见他带着侍卫回来,陪着滕王进了内室,赶紧吩咐丫头端姜汤来。

  她抱着滕王脱下的斗蓬,面上的缎子都被雨雾浸湿了。徐夫人心里又是一叹,交给丫头用熏笼去烤干。

  徐夫人蹲下身给滕王换了鞋,轻声说道:“王爷,那羽绒服的事她怕是脱不了干系,您看是不是……”

  “再喜欢,也不必心软。”

  滕王的眼神像外面的雨雾,寒意扑面而来。

  “是。”徐夫人低低应了声,

  老君山海拔两千多米,气势雄浑,传言老子曾在山上归隐修练而得名。连续多日雨天,下山的路湿滑难行,二十几名侍卫小心的护着马车,行走的格外缓慢。

  绕过几道弯,馒头看着地形,驱马行至车旁,低声说道:“少夫人,我就这去了。”

  岑三娘挑起帘子,故意让馒头看清楚车里的阿秋,轻声说道:“那个背包阿秋赶了一宵,里面的东西你应该用得上。记着,探不到消息没关系,安全第一。我们在山脚镇子打尖等你。”

  馒头飞快的睃了眼阿秋。见她眼里透出关切,不由得挺了挺胸:“少夫人放心。”

  他下了马,将缰绳扔给别的侍卫,滑下了山道。

  马车继续前行,快午时了,才走到半山。刚拐过弯道,迎面碰上一支队伍上山。山道窄,马车便停了下来。

  一名侍卫靠近马车轻声禀道:“少夫人,看服饰像是羽林卫。”

  马车要让道,下方是深壑。岑三娘干脆下了马车。

  那边队伍走了过来,中间也护着一辆马车。见岑三娘领着侍女站在道旁,那边的马车也停住了,帘子掀起,岑三娘不由得一怔:“胡公公?”

  见是岑三娘,胡公公赶紧搭着小内侍的手下了车,上前见礼:“杜夫人怎么也在山上?”

  岑三娘微笑道:“母亲周年祭,我和国公爷来做法会。被雨阻了几日,祖母病着,国公爷就先回府了。这不,瞧着雨小了,我就赶着回去。胡公公怎么冒雨前来?”

  胡公公叹了口气,低声说道:“皇上这几日总是梦魇,咱家奉旨请老君观的清风道长去做场法会。”

  岑三娘躬身道:“那可不敢耽误您。”

  她吩咐侍卫下马,靠边让出道,请胡公公先行。

  等到胡公公过去,岑三娘这才上了马车,缓缓下山。

  和滕王勾结在一处的人居然是皇帝最信任的胡公公。他还有多少的力量藏在暗中?难道历史真不是她熟知的那个大唐?岑三娘震惊不己。

  胡公公在羽林军的护卫下进了老君观。清风道长接了旨。安排他在观里住下,只等明天一早下山进宫。

  既然来了老君观,胡公公下午就带了小内侍在观里游览。

  极自然的遇到了上香还愿的徐夫人。

  徐夫人是织锦阁的掌柜,宫里娘娘们也极爱织锦阁的成衣,她很自然的请胡公公去自己的院子吃茶。

  胡公公嘱小内侍在门外侯着,和徐夫人一起进了正房。

  进了正厅,徐夫人曲膝行了礼,转身进了东厢。

  胡公公看了她一眼,拍了拍身上沾着的水雾,挑起门帘进了内室。看到窗边正挥毫作画的滕王,眼里一热,跪下行了大礼:“老奴见过小主子。”

  滕王笔势未停,细细的在山石上画出一茎柔弱的黄菊。他瞧了瞧,搁了笔道:“起来吧。”他转身看着胡公公衰老的模样,叹了口气道:“今冬寒冷,劳你长途赶来,受累了。”

  胡公公听得这句话,心里暖洋洋的,激动的说道:“能和您再说上几句话,这点子路算得什么。”

  “坐吧。”滕王坐在交椅上,亲手倒了杯热茶搁在对面。

  胡公公摇头:“小人站着就好。”

  滕王和声说道:“坐罢。”

  胡公公见他坚持,这才在下首挨着椅子坐了半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