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70章 圣裁1

玉台碧 第170章 圣裁1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皇上,臣有本奏!”御史台站出了三名御史。

  文武百官中世家大族出身的占了三分之二。有大量官员站在崔家一边,高宗不足为奇。看到御史上奏,高宗皱了皱眉。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还受皇令监察全国诸道。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保持中立姿态。往往意见也最受皇帝重视。

  如今却有三名御史为崔家说话。高宗心里涌出了一股愤怒。长此以往,这殿堂上还有多少谏言能相信?

  高宗语气平和:“崔御史请讲。”

  “皇后娘娘赐了婚,杜家纵万死也应遵从。为了自家姑娘,竟抗旨不遵,请皇上下旨,治杜家藐视皇后威严之罪!”

  “抗旨不遵,全家斩首。众卿家是这意思么?”高宗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崔侯爷朗声说道:“念在杜国公的功劳上,只要杜家肯把姑娘嫁进开国侯府。本侯愿既往不咎。就当他们从了娘娘的懿旨!”

  下面立时又一片赞扬声:“侯爷大度!”

  “大度个屁!”殿门口传来一声如雷般的怒吼。

  随着声音,大步走进一名身着大团花绫罗紫袍,腰结玉带,头戴衮冕黑脸老人。他大步向前,与韦相并列,掀袍叩首:“尉迟恭是粗人,请皇上恕臣殿前失仪之罪!”

  高宗心头欢喜,起身离了宝座,亲手将他扶起:“老国公十余年未曾上殿,身子可好?来人,给老国公看座。”

  韦相的年纪不比尉迟恭小,羡慕之余又无可奈何。凌霄阁二十四功臣世代受香火供奉,摹有画像供人瞻仰。尉迟恭虽是打铁出身,并非名门望族,声望却不比他小。

  文臣敬重,武将更是当他是祖宗一般,挨个的上前见礼问安。

  这个自报家门,爷爷曾是尉迟恭手下某某将领。

  那个称父亲曾是他带过的队伍中一名偏将。

  殿间瞬间热闹起来。

  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林是九寺中的卫尉卿,瞅着自家老爹突然上殿,脚步又往后退了一步。尽量的让自己存在感低一些。

  “老臣今日上殿乃是为了杜国公府与开国侯府婚事而来。认亲请安的免了。”尉迟恭十余年未曾上殿,就是不愿看到这番景象。他虽是打铁出身,心思却极细腻。皇帝能重用儿子便罢了,仗着劳苦功高,皇帝为示仁厚,难不成每天都在殿上给自己安个座?有任何事都要问声老国公以为如何?长此以往,再大的功劳也会被磨没了。

  众人这才纷纷退回班列。

  尉迟恭朝皇帝拱手道:“皇上,请许老臣问开国侯几句话。”

  皇帝笑咪咪的:“老国公难得进宫,有话请问便是。”

  尉迟恭径直走到崔侯爷面前,指着鼻子就骂了起来:“皇后是为崔杜两家赐了婚。可你儿子死了,就定要人家姑娘捧灵结**。换了你家姑娘,你肯么?且不说此举伤德,老杜天上有灵,也要扯着先帝哭咧!”

  骂得崔侯爷脸上变了色,梗着脖子道:“虽说杜家姑娘嫁给我儿子的牌位,可她顺了忠义二字。难道皇后娘娘的旨意可随便违逆的么?”

  尉迟恭转身给皇帝跪下了:“事情起因乃是娘娘赐婚。杜国公身后就一个嫡亲孙女。老臣恳请皇上念在杜国公一生忠心,为国有功的份上收回赐婚旨意。”

  高宗微笑道:“老国公所言甚得朕心。崔侯爷公子已逝,只需收回成命,就不算崔杜两家抗旨不遵。”

  “皇上万万不可!”出声的却是中书令王相,“皇上收回旨意,置皇后娘娘于何地?”

  “金口一开,覆水难收。”

  下方群臣七嘴八舌的反对。

  三名御史不怕死的站了出来:“自古帝后一体,皇后娘娘既然下了旨,皇上也需尊重娘娘意愿。帝后和睦方是国之幸。”

  “朕不信皇后也如此狠心,让人家姑娘一生守活寡!”高宗说道。心里大怒,在班望族出身的大臣心里,竟然觉得自己不能取消皇后的旨意。

  崔侯爷梗着脖子叫道:“如果皇后娘娘亲自收回旨意,臣就不再坚持!”

  高宗不温不火的说道:“既然如此,退朝吧,朕问过皇后意思再行定夺!”

  “皇上英明!”

  高宗心头又一阵火起。

  散了朝,便直奔武昭仪宫中。

  “皇上,今日皇儿有动静了!”武昭仪瞧见皇帝眉宇间一片阴霾,轻笑着拉了他的手放在腹间。

  脸如芙蓉,妩媚温柔。高宗心头的火气顿时散了一半。

  “皇上总算笑了。”武昭仪亲自端得一碗绿豆汤喂去,“皇上不开心,皇儿都怕怕的。”

  高宗闻言又被勾起心事。都顾着皇后的威严,他这个皇帝的威严呢?心头又一阵郁闷:“那班老臣哪!”

  一一讲给武昭仪听。

  “皇后娘娘也是女儿身,焉能不知女儿家的苦楚。娘娘定能收回成命的。到时候崔侯爷也无话可说。皇上勿需烦恼。”武昭仪柔声说道。

  “是么?”高宗心里暗暗冷笑。却又因武昭仪的话抱着一丝希望。“媚娘,你呢?朕无论做什么决定,你都赞同朕的么?”

  “那是自然。臣妾不赞同皇上,难不成还赞同那韦老头去?”武昭仪嗔了皇帝一眼,又吐了吐舌,露出少女般的可爱,“这话可万不能被韦相知道了。皇上可不能说出去。”

  她比高宗大三四岁,在高宗眼里,却是清纯与成熟兼而得之,心里又怜又爱:“朕才舍不得你被他们骂呢。”

  高宗留下用了午饭,见武昭仪面露疲色,心疼的送她去睡了,这才离去。

  高宗离开,武昭仪睁开了眼睛,嘴角噙得一丝笑容:“崔婉哪崔婉,你若继续哭求,皇上还会怜你几分。教唆着大臣们上奏,向皇上摆威风么?可惜你那副我见尤怜的容貌了。成公公,事办得如何了?”

  成公公低头答道:“回娘娘,刘太医已明确告诉婕妤,您怀的是皇子。奴婢令人将杜将军找过娘娘的事透露给她听了。方才又让人告诉她,娘娘今日帮杜家说话来着。皇上和娘娘用午膳时,刘婕妤就去了皇后宫里。”

  “皇后宫里仔细点,本宫可不想做聋子瞎子。”

  “娘娘放心。奴婢都安排妥了。”

  武昭仪打了个呵欠,轻轻抚摸着腹部,满足的闭上了眼睛。

  皇帝的步辇走到中途被叫了停。高宗吩咐道:“去禁军营叫杜将军随驾。”

  内侍一溜小跑去传了旨。杜燕绥整理了装束,急急赶来。

  此时高宗已到了皇后宫门口,见着杜燕绥来,笑道:“今日听说你消了假,想起好几天都没见着你了。殿外侯驾吧。”

  “臣遵旨。”杜燕绥跟着皇帝进了宫门,与禁军一起站在了正殿外头。

  高宗进了殿,见刘婕妤也在,心想此事需得和皇后单独说才行。免得两人意见不和,被传了出去。

  皇后和刘婕妤行了礼后,高宗便道:“朕有事与皇后商量,婕妤先回宫去吧。”

  “皇上是想让臣妾收回赐婚的成命吗?恕臣妾无能为力!”崔后当着刘婕妤的面沉下了脸。

  刘婕妤吓了一跳,她才不要夹在帝后中间受气。行了礼:“臣妾告退。”匆忙的走了。

  出了殿看了眼杜燕绥,低声说道:“别以为有人撑腰,你妹子就不用嫁了。她就算怀了皇子,也休想夺走我儿子的太子之位!”

  杜燕绥目无表情:“娘娘走好。”

  他站直了身体,初夏的阳光照在殿前,他眯缝着眼睛望向远处。

  那一片金碧辉煌的殿宇中住着个心思慎密,行事大胆的妇人。杜燕绥想到了与虎谋皮四字。

  终究还是信不过自己,不肯让自己圆滑的在崔后和她之间游走。后宫妇人稍一撩拨,他苦苦维系的平衡就打被打破。

  他想起岑三娘对自己说,别和武昭仪作对。

  杜燕绥默默的思考着。

  滕王和武昭仪心有默契,所有的安排都顺着皇上的心意行事。老臣们再不肯还政给皇帝,皇帝就只能从后宫着手收权了。后宫收权,皇帝会更加宠爱武昭仪,冷淡皇后。生下皇子,武昭仪会晋位四妃,继而分薄皇后的权利。

  他嘴里有点发苦,后宫大势所趋,他已经踏上了滕王和武昭仪这条船,也只能看一步行一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