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29章 好日子3

玉台碧 第129章 好日子3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拿算盘来算算成本。”

  阿秋依然捧了算盘来,连银簪子在内一算,一会儿报出了数目:“银簪子一两银子打一根,綀子一匹一百两银子,少夫人用的大小有十两银子,加上丝线手工,成本要花十二银子呢。”

  夏初轻声说道:“十二两银子的成本,如果卖二十两一枝也能赚八两。少夫人,头花不比金银饰物,用些日子污了,又不能洗净再用,除了银簪子外,就没有用了。再说,少夫人一个时辰才做一枝,要开店,需要找很多人来做,长安城手巧的人很多……”

  言下之意是费时高,一枝才赚八两,还要请绣娘,请掌柜,租店铺,向朝廷纳税,还没多少技术含量……总之赚的不多。

  “唉。”岑三娘大受打击。

  她也不可能每天花几个时辰做几枝头花去卖。

  她叹了口气道:“我再研究研究。”

  她心想,如果能制成标准的模子,算好一朵花需要的花瓣。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的话,成本会降低,数量会上去。那样才能开店。

  可是眼下手里一千多两银子,能撑到九月收粮。以后呢?靠地里出息过日子吗?靠天吃饭也太不踏实了。

  岑三娘望着窗外那盆怒放的玉楼点翠,恨不得把它迅速变成银子使。

  想着杜总管说能打理牡丹的好花农大都被豪门雇走了。就算请了来,要想把那十盆长野了的牡丹养好,也要花上好几年工夫。

  “做什么事情才能多赚银子呢?”岑三娘犯愁了。

  她突然想到昨晚杜燕绥说的,滕王送了一成织锦阁的干股。显然杜燕绥收下了,会有多少呢?她还没问清楚呢。

  “去瞧瞧,姑爷回来了没?顺便去看看方妈妈那边选的如何了。”岑三娘心急的吩咐道。

  阿秋便去了。

  夏初轻声劝她:“照奴婢看哪,少夫人还是先歇几日将养着。国公府家底薄,终究是国公府。”

  夏初说话一般都是点到为止。

  岑三娘经她这么一说,猛的反应过来,自己从起床到现在,风风火火的做这做哪。大概是生理反应,她显得烦躁心急。

  正如夏初所说,国公府终究是国公府,差银子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日子还不是一样的过着。赚银子的事自然也急不得,需要慢慢的等待机会。

  她能想到的卖地板卖鱼卖牡丹,都只能解燃眉之急。做头花这种高成本低销量的事不可能让国公府瞬间暴富。

  想到这里,她朝夏初笑了笑:“我心急了。日后有什么想法,大胆提。我会仔细考虑的。”

  夏初觉得岑三娘最能让自己信赖的就这点。一个好主子知晓轻重缓急,还懂得倾听他人的谏言。岑三娘的鼓励让她越发自信起来。

  那匹綀子剪下了一块,也废了。

  “时间尚早,今天又不出门了,不如多做几枝。反正料子也用了。”岑三娘平静下来,慢悠悠的继续做。

  夏初知道她想开了,抿嘴一笑,就给她打下手。

  到午饭时,两人又做了两枝出来。

  岑三娘调了颜料,仔细的上了色。

  一朵玫紫,一朵蛾黄。

  都是重瓣的牡丹。

  朝花吹口气,薄薄的花瓣就飘动起来,煞是美丽。

  “拿匣子装了,晚间顺便给二姑娘。多的材料先收着,空了也给你和阿秋做几枝戴。”岑三娘扭动着脖子,不打算再做了。

  夏初惊喜不己,笑吟吟的找匣子装了:“我和阿秋瞧着这头花,心里早馋了。只是奴婢那能插牡丹呢。”

  “放心吧。我又不是只会做牡丹。回头问问阿秋喜欢什么花,空了就做。”岑三娘笑着答道。

  坐了一会儿,方妈妈和杜燕绥同时回来了。

  杜燕绥带了个大夫回来。

  “……太医院的妇科圣手刘太医。今早进宫给昭仪瞧喜脉去了。我等了一上午才请了来。”杜燕绥悄悄的告诉岑三娘。

  武昭仪怀孕了?她生的儿子好像是被她杀了的吧?

  岑三娘脑子里猛的想起一段流传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说武媚娘在感业寺时和高宗有了首尾。进宫七八个月后就生下了皇子。

  恰好见杜燕绥进来,夏初就避了出去,书房没有别人,岑三娘脱口说道:“好在武昭仪七八个月前早就出家当了真人,否则这儿子是谁的还真说不清楚。”

  杜燕绥唬了一跳,伸手盖在她嘴上,急道:“你怎么什么都敢说啊?”

  岑三娘吐了吐舌头:“我错了。”

  杜燕绥认真的告诫她:“三娘,有些事,打死都不要吐露半句。明白?”

  岑三娘也认真的点头,小声的嘀咕道:“皇上本来就宠爱她。她这回有了身孕,再生下皇子,不知多少人嫉妒眼红着。你明天就回宫里消假当差了,可得小心点。皇宫不是什么太平地方。”

  她整了整衣裙,去正堂让老太医看脉。

  听了她的话,杜燕绥心里翻江倒海。

  皇帝还是晋王时,东宫里的女人为他生下了如今的太子李忠。皇后无出,宫里几名嫔妃生的皇子尚幼。

  以皇帝对武昭仪的宠爱。如果武氏生了儿子,会怎样?

  他想起了先帝玄武门变杀隐太子李建成。想起皇帝同胞兄长李承乾被废。隐约的觉得如今的皇太子李忠前程不妙。

  母凭子贵。如今武氏只是个昭仪,招缆他只想自保。可等她有了儿子,难免不会生出野心。

  杜燕绥想到了先帝说的话。

  那时滕王想着武媚娘无子,侍奉过先帝。先帝一旦驾崩,无子的嫔妃依律会被送进感业寺。就遣他先回了长安布署。他则趁机进宫见了先帝。

  先帝告诉他,袁天罡和李淳风曾批语,当心女主天下。他思来想去,眼前总晃动着武氏初进宫时驯马的豪气。先帝道,此女心志不输男儿,又艳若桃花,留下唯恐祸乱朝纲。留下遗诏,嘱他侍机除去武氏。

  他心想武氏离了宫,跟随滕王。除非滕王想谋反,否则这个女人不会对大唐江山有什么影响。

  顾念着滕王的情谊,他藏起了遗诏,放过了武氏。

  一朝留手,武氏反而进宫成了昭仪。

  武氏让皇帝提拔重用他,有意招缆。他回到长安,也正需要皇帝提拔。

  等他知道被封将军是武氏的推荐时,他已经被动的接受了武氏的示好。杜燕绥想,如果武昭仪只是求个平安,他能做到。

  等武氏生下皇子,又有皇帝宠爱,她要的不仅仅是在宫里平安渡日呢?

  他该怎么办?

  是遵从先帝遗旨除掉武氏。还是配合她,让她一步步成为后宫之主?

  一时间,杜燕绥心乱如麻。

  刘太医在宫里甚受嫔妃们欢迎。宫里虽有医女,平安脉一类仍由他主脉。杜燕绥等了一上午,才候着刘太医得了闲,请了他回府。

  刘太医诊了脉,摸着下颌的山羊胡慢条斯理的开口:“少夫人脉微芤,弦滑。不妨事,多休息,开副药调养着就好。”

  岑三娘听不懂。

  老头儿笑呵呵的:“少夫人无需担忧便是。”

  说着起身去了。

  杜燕绥陪同着,等他开了方子,就交给阿秋去抓药。包了诊金,送刘太医出去。

  他迟疑着,终于没忍住:“刘太医,内子还会疼么?”

  刘太医冲他眨了眨眼睛:“少夫人葵水初至,腹抽搐只是不适应而己。日后若有了身孕,什么不适都没了。全赖将军照顾了。”

  这话说的,杜燕绥尴尬的清了清喉咙。心里仍记着岑三娘的话,顺着刘太医的话问了下去:“听说脉象就能看出怀的是男是女。将来内子如有身孕,还请太医多多费心。”

  武昭仪怀有身孕,宫里宫外关注的人多了。刘太医不免敏感起来。

  杜燕绥是皇上的亲信,他也不愿得罪他,含糊的说道:“只有七八成把握。月份大了,把握大些。但毕竟没有百分百把握,一切还得看天意。”

  说完拱了拱手,笑呵呵的去了。

  话里意思是,他已把过脉,有七八成把握武氏会生皇子。

  杜燕绥品味了番刘太医的话,嘴里苦涩无比。

  回屋之后,摆了午饭。

  杜燕绥食不知味,吃完就进了卧室。

  才吃完不能睡午觉。岑三娘正好听方妈妈禀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