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07章 进宫

玉台碧 第107章 进宫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倦意袭来,她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知道。

  迷糊中,她听到杜燕绥轻声叫她:“三娘,醒醒,时辰差不多了。”

  她一机灵睁开了眼睛,伸手掀起帷帐的一角。

  杜燕绥已收拾妥当,身上的官服穿得整整齐齐。他手里捧着叠得整齐的大红衣裙:“我从你衣柜里寻的。配的钗饰帮你选好了。”

  岑三娘目瞪口呆,这也帮她弄好了?也太难干了吧?被滕王训练出来的?

  “本该叫你的丫头来服侍……有些事还是别让她们知道的好。”杜燕绥放下衣物,脸不知是否被红烛映的,有点红。

  岑三娘拿起衣衫迅速的穿好,下了床。

  “水备好了,你先去梳洗。”杜燕绥站在床前,手里拿着一只瓷瓶。

  岑三娘顿时明白他不叫丫头侍候的原因。想着自己枕头下也有一只瓷瓶,她逃也似的进了净房。

  等她出来,悄悄的瞄了一眼,床上那幅白绸已不见了踪影。

  “我去叫你的丫头帮你梳头。”杜燕绥对她笑了笑,大步走了出去。

  岑三娘走到床头,看到一只木匣,轻轻揭开盖子,果然在里面,白绸上点点殷红的血。她心情有些复杂。杜燕绥能为她做到这一步,在这个时代已经极难得了。

  夏初给她梳了个高髻,插了只鸾凤步摇,凤口吐着一串红宝石坠子。髻后插的分心却是两枝,一只李氏传下来的金银团花蛾儿分心,另一只却是以皇后名义赏赐的那枝。

  夏初捧了镜子让她看。两枝分心一左一右嵌在乌黑的发髻上,光芒闪烁,贵气十足。岑三娘瞧着,杜燕绥从妆匣里选出它们,他应该知道所有的真相吧?

  她自己动手戴好金制的花形耳坠子,将那只瓷瓶递给了夏初:“拿去扔了。没用着。”

  夏初脸上顿时露出笑容,松了一口气模样,喜滋滋的收了:“恭喜姑娘!”

  岑三娘暗叹,她带来的所有人,都盼着她和杜燕绥双双燕好的吧?她没有说破,瞄了眼桌上的那只匣子,站起身来。

  “恭喜少夫人。不知少夫人习惯,老夫人嘱奴婢让小厨房多做了几碟早点送来。”尹妈妈笑着走了进来。

  阿秋赶紧捧了那只匣子递过去,笑道:“麻烦妈妈了。”

  尹妈妈接了匣子,打开看了眼,眉开眼笑。阿秋又递过一只荷包,也大方的接了,谢了赏:“老夫人吩咐了,少夫人与孙少爷进宫回来不用去请安了,歇足精神明日再认亲。”

  岑三娘点头应下。觉得杜家老夫人还算体恤。

  她出了卧室,起居间已摆了早饭,杜燕绥坐在桌边等她。

  岑三娘穿着茜红色的连身衣裙,那料子极为轻薄。她走过来时,衣裙轻轻漾动,腰间系着的缨络和玉环碰撞着发出清脆的声响。头上的步摇簌簌抖动着,金色的光一闪闪的,映花了他的眼睛。她束着高高的腰带,勾勒出莲蓬般的胸。里衣是深红色的缎子抹胸,衬得肌肤初雪一般。那种妇人才梳的高髻,让她的头微微朝后仰起,露出纤细优美的脖颈和清晰的锁骨。

  杜燕绥从前只看到岑三娘清丽如画的淡雅,从来不知道盛妆打扮的她能这样美丽。一时间竟愣愣的出了神。

  岑三娘被他的目光止住了脚步:“这身打扮不合适?”

  “不是。很美,我看傻了。”杜燕绥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自嘲道。

  他心里有些发酸,他记得他曾问过,会不会看错了人,袁天罡说的女子应该是美艳至极的六娘。滕王当时答他,放眼望去,他只看见一个岑三娘。杜燕绥觉得此刻自己才明白,滕王的眼光比他老辣太多。现在的岑三娘和岑六娘站在一起,绝不会输她半分的。只可惜,她的心里还没有自己。杜燕绥低下了头,“坐下吃吧,别误了时辰。”

  岑三娘哪里知道杜燕绥此时的复杂心思,很开心的坐了。她喝了小半碗粥,吃了两只包子。

  “怎么吃这么少?”杜燕绥有些奇怪。

  岑三娘当然不好意思告诉他,万一在宫里想如厕会有多麻烦,随口说道:“没睡够,胃口不好。”

  “回来好生歇歇,明天认亲会很累。”杜燕绥说道。

  岑三娘这才有机会问他:“究竟有多少人?我怕备的礼不够。”

  杜燕绥突然想逗她:“那怎么办?”

  岑三娘傻眼了,问她怎么办?她能怎么办?她咬了咬唇:“早晨尹妈妈来说,从宫里回来不用去请安。你再备份名单给我,我去东市买。”

  她的银子啊,捏在手里能用的现银不过五千多两。添几十份礼,至少要多花几百两银子。

  见她肉疼的皱眉,杜燕绥又是愧疚又是好笑:“傻子,不知道让我帮你么?”

  “你帮我买去?”岑三娘眉开眼笑。

  杜燕绥嘴角微微翘起:“先前递来的名单既然有误,怎么也不会让你出丑丢脸的。放心,我都备好了。”

  原来他早就准备好了。岑三娘松了口气,由衷的说道:“你真好。”

  杜燕绥心头一热,连日来奔波忙碌的疲惫一扫而空。就因为她夸了自己一句好?他微微怔住。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都城是大唐长安。最恢宏的宫殿是大明宫殿宇群。后世已见不到它的全貌,只举一个事例就能简单直观形容它的规模:一座大明宫相当于四个北京紫禁城。

  岑三娘带了阿秋坐马车。杜燕绥骑马。

  他身边带了个长随。

  岑三娘出府上车的时候才看到。黑瘦个儿,穿着短襦箭袖衫,裤脚扎进了牛布短靴里,腰间挎了把扑刀,正是黑七。她不觉多看了他几眼,黑七举手抱拳,瓮声说道:“黑七见过少夫人。”

  说罢便翻身上马,脸黑黑的,也看不出喜怒。

  岑三娘撇撇嘴,心想我又不嫁你,你喜欢与否我才不在意。

  杜燕绥背对着二人,正在问阿秋:“清晨寒气重,披风带了么?”

  “带了。奴婢还备了热茶点心,抱了床被子。少夫人倦了还能睡会儿。”阿秋脆生生的答道,同时机灵的将披风递给了杜燕绥,“给你。”

  杜燕绥愣了愣,心想他不过是问一问罢了。见阿秋笑得意味深长,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接过了披风,喊了岑三娘一声。

  岑三娘抬头看他,杜燕绥笑了笑:“别凉着。”

  他熟练的结着披风带子,岑三娘越过他挑衅的瞪了黑七一眼。她得意的看着黑七扭开了头,向杜燕绥伸出了手:“扶我一把。”

  杜燕绥扶她上了马车,看了看天色道:“时辰不早了,走吧。”

  他骑着马伴在马车旁,黑七默不作声的跟着,一路无语。

  马车出了坊门,驶上丹凤门大街时,天还黑着。岑三娘打了个呵欠,问阿秋:“什么时辰了?”

  “姑娘,卯初了。”

  “卯初啊?”岑三娘苦笑,岂不是寅时就被杜燕绥叫起来了?怪不得自己被马车摇晃着想睡。

  她掀起车帘一角往外看。四周黑漆漆的,只听到车轱辘声和马蹄声。渐渐的,又出现了星星点点灯火,丹凤门大街在隐约的光晕中显得更外空旷。

  “那是上早朝的官员们。”杜燕绥挨近了马车,给岑三娘解释。

  “同志们辛苦了。”岑三娘喃喃的感慨着。

  杜燕绥没听清楚:“你说什么?”

  岑三娘笑道:“我说起这么早,很辛苦。”

  杜燕绥误会了她的意思,轻声说道:“忍一忍,等皇上早朝毕,磕了头谢恩就能回家歇着了。”

  岑三娘嗯了声,放下了轿帘。

  黑七和阿秋都不能进宫,马车停在了丹凤门外。

  下了马车,岑三娘仰头看了看高耸的宫墙,心里模糊的想起那一世的《大明宫词》。

  “三娘,你不用再惦记宫城了。他和你没关系。”杜燕绥满脸懊恼,他一直没有机会和岑三娘说那枝钗的故事。误以为岑三娘还想着那一年的玄武门之变。

  “哦,我只是好奇。”岑三娘拢紧了披风。春寒料峭,她只穿了件连身轻衣,有些冷。

  杜燕绥朝她靠近了些,手悄悄从披风下伸手握住了她的手:“那年我进宫见先帝,在偏殿坐了一整天。见我是小孩子,没有人搭理我。口渴,很饿,一直忍着。”

  他的手很暖,岑三娘像捧着暖宝宝似的,用心的听着:“后来呢?”

  杜燕绥笑了,一双眼眸在隐约的光里熠熠生辉:“后来先帝见我,第一句话是,你既然能忍,朕便给杜家一个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