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年代旺家小甜媳 > 开始

重生年代旺家小甜媳 开始

作者:锅盖小玉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3-12-27 07:29:38 来源:88小说

李小玉跑到校门口,苟娟娟早已等候多时。

当苟娟娟看到李小玉时,心里好开心,等了这么久,还以为她不来了。

“李小玉,你能来见我,真的好高兴。“苟娟娟一把抱起李小玉。

“放我下来,想挨揍啊!”李小玉一阵哀嚎:我的形象啊!

从背篓里拿出一块用粗布包着的小包袱,递给苟娟娟:“这是送你的结婚礼物,回去了才能打开看。走吧走吧,遇到事要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哈!”

苟娟娟依依不舍地离开,一步三回头,看得李小玉一身的鸡皮疙瘩。

她搓搓手臂,赶紧跑河边去,再呆下去,这胖妞铁定还得回来。

回到家的苟娟娟,打开手里的包袱,鲜艳的大红色刺得她的眼泪“叭嗒叭嗒”地掉。

听到响动出来的苟妈,见宝贝女儿在哭,忙上前抱住她:“娟,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告诉妈。”

“妈,我没事,是高兴的。你看,我同学送我的结婚礼物,好看吧!”脸上还带着泪的苟娟娟,笑着对苟妈说。

“这可是难得的羊毛昵,你同学真有钱,怎么没请她来咱家玩,你妈得好好地谢谢她。”

苟家拖了很多关系都没买到的红色昵子料,竟被别人当作礼物送给自己女儿,这是什么人家的孩子,这么大方!

李小玉可不管苟妈什么心思,她把苟娟娟当朋友,可不会管其他人。

在河边等了一会儿,两个哥哥洗好床单、被套。拿回学校晾在李大姑家门口,李承继去办公室给任老师说了床单、被套的事,又在李大姑家门上贴一张纸条,三人才放心地回家去。

七月份,天气炎热,蝉‘知了知了’地高歌,它好象什么都知道似的,一天到晚地'知了知了',吵得李小玉拿竹杆去捅它。

七月中旬,斑竹林的所有土地收归公有,农村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以前的鸭池乡改为鸭池公社,军林村改为军林大队,大队下面是小队,斑竹林是三小队。

生产队社员参加生产劳动,被称为‘上工’,工分是记分员记录社员每天上工应得报酬分数的简称。

村民分粮食有三种方式:定量粮,只要户口在村里,就有一份定量粮,每人每年三百六十斤。(这三百六十斤是毛粮,指带壳、半干的粮食。如:包谷是去皮带芯,谷子带壳,都是半干的。)

工分粮,多劳多得,只要在一年之中勤劳,多出力,所得的工分就多,年底算下来不但收入要高一些,工分粮也可以多得一点。

象李小玉家这种劳动力少,孩子老人占一大半的人家,就有点吃亏。对于这种家庭还是有方法可以解决的,那就是用钱来换粮食。换法是以当年的工分值为准,钱又可以做为红利分给村民,互利互惠。

肥料粮,家里养猪多的人家产生的猪粪多,一挑猪粪换一个工分(不能是稀水)。

原来的村长变为队长,由李建元继续担任,会计由李修文继续担任,记分员经过李父的一番操作,由李妈(杜雪花)担任。

李妈通过两年时间的学习,日常用字和计算能完全胜任。这在村中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里,都是了不得的水平,由她担任记分员,没人有意见。

这可是与前世完全不同的开始,前世李妈不识字,人也老实,每天都埋头苦干,工分却只有八分。

这点工分怎么都不够养活一家八口人的,李父只能辞去乡卫生院的工作,回斑竹林当一名赤脚医生。一边给人治病,一边上工,即使这样,一家人还是难以填饱肚子。

工分有一个标准,男壮劳力一天十个工分,十五岁以上算成年人的工分,成年妇女一天八个工分,不在这个年龄段的都是干一天两个工分。

六十岁以上和八岁以下的不强迫上工,如果上工一天给两个工分。上学的学生平时也不用上工,但放假回来必须参加劳动。

李妈是记分员,上工的人都要来她这登记:做什么活,在哪里做,工分多少,都要清楚明白地记录下来,分粮食的时候才能做为依据。

放假在家的李家兄妹四人,钟声一响奔向保管室,他们可不想迟到,给自己的妈妈拖后腿。

保管室在李小玉家对面,中间隔一块水田,这是土地公有后,新修的队里的仓库。人多力量大,一天一夜就完成修建。

四间草房,上工用的农具,收割回来的粮食都将放在这里。

草房外是一个铺上水泥面的大晒坝,村里三百多口人全集中在这里还有余。

“今天壮劳力去担水灌包谷苗,剩下的人全去拔草。”村长分配完今天要干的活,自己也担着粪桶要去水田里挑水上山。

李承继快满十五岁了,去找队长李建元说要挑水,队长见他个子高,同意给他十个工分一天。

李承继一听能挣十个工分,高兴地挑起水桶健步如飞。

大热的天,在包谷地里拔草,滋味可不是那么美妙的。

地里有老实干活的,也有磨洋工的。李小玉兄妹不想让人有借口说妈妈包庇他们,都是老老实实地在干活。

妇女们大声地说着家长里短,引起一阵阵的笑声,可见这帮人有多欢乐。

山顶上的人还能与山坡上的人聊,把这当成聚会了。一群老娘们的笑声能传出两里地,挑水的壮劳力几人一起走,大老爷们聊起八卦来,毫不逊色于老娘们。

一派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的景象。

李小玉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能说:活在当下,能快乐几天算几天吧!

村长敲响中午的收工钟声,下工的人都一窝蜂地围着李妈,看李妈记录他们半天的工分,生怕给自己弄错了。

李妈记完工分,站起来道:“你们每个人回去记好自己的工分,分粮食的时候,心里要有个数。”

自此,村里人家里有纸笔的会记在本子上,没纸的会记在墙上。每个人的记录方式不同,好多家只有当事人才能看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