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467章 四路大军

五代河山风月 第467章 四路大军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万事俱备,足以形容史皇帝此次出兵准备。

后勤,外交,兵力,地图,渡江方案,进军路线等,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七月初,史皇帝召集诸将,秘密开始安排部署。

关于人事上的安排,他是独断专行的,这是皇帝手中最大的权力。

之前的商议和讨论中,史皇帝都让他们广开言路,尽力接纳各方意见,可一旦到决断时,就不许众人反驳了。

史皇帝踱步,俯视众人,字句清晰的开口,旁边的翰林院掌书记一字不落,下笔如飞记录他的言语。

这次史皇帝没有废话,俯视众人,言语严肃,手里拿着昨晚让赵侍剑给他写的备忘录,“经多方考量,朕对此次出兵有如下安排。”

众人立即肃穆,大殿里安静异常,人人神情严肃,没有一人出声。

“此次出兵总共分四路大军,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和吴越军。”

他说完,翰林院的学士已经准备了一张巨大的地图挂在身后,很多细节都是卢多逊从南唐带回的地图补充的。

史皇帝直接用木炭在地图上画出行军路线。

“东路为水军,驭浪右厢,沧波左厢,总计三万人,炮舰四十艘,战舰、兵船一千二百艘,以刘仁赡为东路军都部署,司超为东路军都监,刘清川、符昭愿、折御勋、孟玄喆听用。”

“诺!”几人立即站出来。

东路军除了折御勋都是老将了,而折御勋是折德扆的儿子,送来京城当人质已经好几年,史皇帝觉得他不错,弓马娴熟,很有本事,准备让他去试试。

史皇帝指着地图,开始交代进军路线和战略目的:“东路军出大梁,沿汴水入淮河,走泗州,楚州向东,随后向南沿漕渠、扬州进入长江。

你们的首要目的是拿下与扬州隔江相望的重镇润州,随后向西合围金陵,明白吗。”

“明白!”几人异口同声。

史皇帝让东路军主帅刘仁赡和监军司超复述进军路线和目的,两人都说得丝毫不差,才放心接着往下说。

“中路军领虎捷第三厢,龙捷左厢,总计三五,以李处耘为中路军都部署,潘美为中路军都监,王全斌、韩保正、荆嗣、陈承昭、樊若冰听用。”

“诺!”又一批被点名的人站出来。

“中路军出颍州,滁州,和州一线,在和州南面采石矶架设浮桥,渡江后占领当涂,马鞍山等要地,切断西面援军,保证援军阻隔的情况下也可以向东围攻金陵。”

“诺!”

照例让主帅李处耘和监军潘美复述之后史皇帝接着吩咐。

“吴越方面,朕会下诏令吴越王钱俶为东南面行营招抚制置使,率数万兵自杭州北上策应,并遣李昉为使,王审琦为监军。”

这个诏令史皇帝其实已经之前就写信给吴越王私下说过,吴越王回得也很干脆,“愿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随后就是主力的西路军安排,史皇帝阵中的说:“西路军作为此次进攻主力,率控鹤第一、第二厢,铁骑左厢,总计五万人。

朕令曹彬为沿江都部署,领西路军,同时可以调遣其余三路大军,郭廷谓为西路军都监、党进、张正涛、张正海、罗彦环、王环等听用。”

“诺!”众人纷纷战出来。

曹彬格外郑重,这是他第一次挂帅,史皇帝给他的权限是可以调度攻唐的四路大军,面对这样的架势,曹彬激动之余也十分凝重。

“西路军走荆南,江陵,沿着长江一路往东打,打到金陵去,西面重镇武昌,鄂州,九江,湖口都在你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全局如何指挥主将可以自行决断。”

随后史皇帝直接将腰间配剑解下,递给曹彬,他知道曹彬虽然打过很多仗,可一来更年轻,二来第一次挂帅,要调动众多身经百战,功劳巨大的老将并不容易。

于是当着众人的面道:“此剑是朕南征北战所配爱剑,今日托付给你,就如这灭唐重任一样,见剑如见朕,战场上,各军副将及其以下者,若不用命,可以立即斩杀,不必上奏。”

曹彬一听此话,扑通一声跪下,眼眶微红,“请官家放心,臣定不辜负圣恩!”

史皇帝点头,将他扶起来,随后道:“赵匡胤为扬州转远使,供给中路,东路大军,而西面则由沈义伦为荆南转远使,供给西路大军。”

安排妥当之后,就由枢密使闾丘仲卿给他们制书,出兵之日史皇帝还会亲授虎符。

接下来便令诸将回去点齐兵将,准备出兵了。

看着摩拳擦掌的众人,史皇帝仔细思考着自己的计划是否还有纰漏,至于给曹彬的权力,他也不是乱给的。

曹彬和其他悍将有着显着的不同,他是军中最守规矩,谨小慎微,也是最有善心的将领之一,和五代时的将领显着不同。

当初在蜀地,他就以纪律严明,善待百姓而出名,后来去打南汉也是如此,他麾下军队所到之处,真正做到对百姓秋毫不犯,军纪很严。

这样的人如果让他作为主帅去打辽国史皇帝有些不放心,毕竟慈不掌兵,面对强悍的敌人时,善良很可能会成为弱点。

可对南唐就不同,一来秦国的实力对南唐是碾压式的优势,二来他不想破坏南唐生产,也不想让南唐变成一片焦土,江南可是他最想保全的富庶之地。

这样曹彬就是最好的人选了,而且因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史皇帝也不怕曹彬会是乱用权力。

人事安排好后,各军开始准备。

史皇帝则开始筹划起来,要用什么样的借口发动这次战争。

他思来想去,一直想不到什么好借口,不过战争需要借口,可如果准备充分,那么借口又是最不重要的那个。

于是在与几个宰相商议之后,史皇帝用了范质的提议。

下诏要求李煜入朝,中秋来大梁和天子一起过。

这个诏书谁都明白就是找茬的,不过史皇帝也确实是找茬的。

如果李煜真的二愣子敢来大梁,那南唐就和平解放了,如果他不敢来,身为附属国不听宗主国号令,史皇帝就能名正言顺出兵。

这样的借口很敷衍,这样的借口也很好用,而且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借口反而没那么重要了,天下聪明人都知道迟早会有这一战。

于是七月底,史皇帝的离谱的昭书就伴随秋风过了大江,送到金陵。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