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416章 高手遇上愣头青

五代河山风月 第416章 高手遇上愣头青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大帅,贼寇援军已过梧州。”

大帐中灯火昏暗,潘美和党进,尹崇珂等几个主要将领正在听着斥候的汇报。

帐外时不时传来风声夹杂鼓角,在于夜色中喧嚣呼啸。

行军打仗是一件非常累的事,别说生死相搏,光是沿途奔波劳累就能要人命。

对于南汉派出援军,众人并没太多惊讶,都在预料之中,这几乎是不用猜。

任何战争,在战略上的部署多数时候并没有太多选择,跟多的在于军队士气,战斗力,后勤补给,执行李和组织程度的比拼。

就如他们围困贺州,南汉必然会派军来救援,而他们必然会派兵阻击。

这几乎稍有脑子的将领都能想到,但在这个过程中,谁能取得胜利就是双方的兵将的全面比拼。

而更多决定胜负的还有山川地理。

潘美神色凝重,缓缓踱步,“如果我们要阻击援军,诸位觉得哪里最好?”

“非贺水不可,他们要救援就要渡河,要渡河就半渡而击,把他们赶下去喂鱼虾。”韩保正立即道,“大帅,某愿领兵。”

韩保正说出他的想法,同时请命道,身为投降的蜀将,他十分急于证明自己,虽然在河东之战中表现不错,不过毕竟不是主力前锋。

这次他更加急于证明自己,潘美只是微微点头,没有下定论。

贺江,位于贺州以南,往西有个大弯,从东西变成南北,沟通南方,敌人如果要支援,必然要渡过贺江。

半渡而击,其实他们都懂,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曾经打过淮南,灭了荆楚,吞并蜀国,自然知道抢滩战的困难。

特别是在与武平周行逢大军的大战中,如果不是依仗火药的威力,他们都很难在滩头站稳脚跟。

但这些都不是关键,韩保正虽然求战心切,精神可嘉,可他毕竟是蜀地的将领,缺乏如党进和他那些后周旧将丰富的沙场经验。

潘美手指划过大帐中图经:“关键在于,贺州以南江畔延绵百里,过河的地点很多,很难确定他们会在哪里渡河。”

韩保正有些脸红,立即不说话了。

确实这才是重中之重,上百里长的江边,如果把军队分散开肯定不行,那样就是弱化自己,还根本防不过来,万一对方集中兵力从一处渡江,其余各处支援困难,等赶到对面说不定已经渡江。

对面将领会打仗则更加麻烦,如果面对的是辽军,他们肯定已经派出大量百骑为一队的前锋,到处深入,分散在漫长防线上四处出击,以迷惑江畔的他们,让他们搞不清主力到底会在哪里渡江,然后才可能过河。

这其实十分像小时候玩的躲猫猫游戏,只不过小时候输了被玩伴逮住只会一阵笑闹,这时要是输了便是数万人生死,甚至是国破家亡。

好在潘美等也是老将,十分有经验,他们心里是明白这道理的。

同样急于表现的老将刘仁赡立即看了一眼地图,让后郑重的说:“某以为可以把阻援大军集中放在江边中断,多派斥候探查两岸,最好渡江去对面,发现敌军再出兵阻截。”

说着他指了指一条汇入贺江的支流,马尾河。

“水军可以在马尾河中待命,这样既不会暴露我们,又能快速进入贺江支援步军,而且如果步军一时来不及阻援,可以先让水军堵上,等待支援。”

在这次伐南汉的战略部署中,他是负责带部分水军随陆军主力作战的,而主力水军则由司超,郭廷谓,王环,曹彬等人率领。

“陆军中挑出两支一千人的骑兵精锐,分别在马尾河两侧江畔巡逻,一旦东段有情况则东面的骑兵火速去支援,西段有变则西段的骑兵快速支援,但不在管辖界内若有战报则不许动。”

众人点头,刘仁赡的建议就成熟很多。

水路肯定比陆路快,以斥候情报作为依据,用水军作为江面上的反应部队去堵住渡江点,陆军中分出精锐骑兵,作为快速机动反应的支援部队,只要暂时稳住滩头局面,弄清楚贼军渡河地点,后续大军就会陆续支援到,将渡河部队歼灭在滩头,赶回水里去。

“诸位觉得刘将军说得如何?”见众人只是思考没有说话,监军窦仪连问道,他不太懂大战,但有很强的使命感,觉得官家派他为监军是极大的信任,现在他比所有将领都还着急。

大帐中的诸将接连点头,都觉得刘仁赡的办法好用,见此窦仪也松了口气。

主帅潘美思索一会儿,肯定道:“这个法子可行,接下来我们商议一下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夜色静谧,烛火摇曳,大帐外风曳鼓角,光火耀夜,大帐内议论纷纷,各有所言,讨论一直持续到后半夜。

大致是秦军的核心将领都是跟随史皇帝征战天下的将领,他们早习惯了这样讨论事情的方式。

贺州城墙在夜幕中高耸,城头火光居高临下,同天上繁星闪烁,似乎跳跃着一样的不安......

......

最终,经过商议之后,潘美决定兵分两路。

潘美作为主帅继续领兵围困贺州,作攻城准备,以刘仁赡为贺州以南都指挥,总领大军阻击南汉援军。

其中水军五千,布置在马尾河入贺江河口处,陆军一万,囤驻贺州东南江边的大龟寨,那里原本是南汉军大营,被他们拿下之后作为驻地。

同时挑选两千精锐骑兵分为两队,以马尾河为界,在东西两段江边巡逻,作为快速反应的机动支援部队。

安排妥当之后,秦军立即展现出强大的执行能力,短短一天半所有部队便部署到位,进入可以战斗的备战转态。

这种组织度也令第一次统领秦军主力的刘仁赡惊叹不已,感慨他当初他们在淮南输得不冤。

此话十分微妙,让同行几个原本不太服他的秦军将领听了十分受用,同时也表示,当初在淮南最能打的就是刘仁赡的大军了,面对后周十万大军围城还打了一年多,也十分令他们佩服。

就这样气氛也逐渐融洽起来,刘仁赡虽然治军严明,但毕竟不是莽夫,而是儒将,领兵打仗的事他很懂。

很快,大量的秦军斥候开始渡过贺江,探查南汉援军的进军路线,这一环及其重要。

又是在这一阶段,刘仁赡更加惊讶的发现,秦军的斥候十分精锐,待遇很好,而且数量庞大,远超过其它部队的斥候规模,士兵们也以能加入斥候为荣。

其它将领则向他讲述了当年官家在军中实行斥候改革的事情,毕竟官家打仗的时候十分重视情报和信息。

而刘仁赡也很快体会到斥候带来的巨大好处。

南汉军队才到梧州,距离贺州二百五十多里路,他们的动向就已经被南面的斥候传道自己的大帐中。

仿佛南汉军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皮底下,二百多里!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而南汉军则对他们的情况一无所知。

两天后,他开始有些疑惑,南汉援军沿河谷大道北上,很快到了苍梧,随后继续北上,顺着山间平地的大道向贺州方向进发。

可丝毫没有分兵,也没有想掩饰自己大军主力行踪的意思,直直的就顺着大道往贺水沿岸来了......

刘仁赡心想,他们应该会在最后关头,也就是选择渡口的时候迷惑自己的判断,做出一些动作来,所以依旧精神紧绷。

贺江两畔地势平坦,可用的渡口很多,如果要足够数万大军通行,那只有两处,东面的叶屋渡和靠近贺州城的玉林渡。

刘仁赡换位思考,如果是他面对对岸可能有大军封锁,肯定会让主力在后,派出前锋在十几个渡口上都佯装渡河,让后看对面的反应,调动他们的军队,让他们疲于奔命,分散兵力,然后自己再找一处防线薄弱之处集中兵力一举强渡。

这样是最稳妥的,这么想着,他再三命令斥候,不要管南汉军的前锋部队,哪怕危险也要深入敌后,探查他们主力部队的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查明他们到底准备在哪渡河。

不过到了第三天,他再次惊到了。

因为南汉部队没有派出前锋部队前往各个渡口迷迷惑他们,而是直接奔着东面距离贺州远一些的大渡口叶屋度去了,而且是主力大军,足足数万。

刘仁赡再三向斥候确认都是无误,南汉主力真的全去叶屋渡了。

这件事让刘仁赡久久没反应过来,最终他火冒三丈,觉得南汉军就是在侮辱他,是觉得他们的封锁部队不堪一击,所以大摇大摆的暴露主力行踪,意思是邀他们在滩头决战吗?

经第二天确认情报之后,刘仁赡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傻瓜,他做了精心的安排,精致的部署,就放着对面用各种战术迷惑他的视野,扰乱他的判断,没想到对面直直的就这么过来了!简直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其实他并不知道,南汉军领兵的不是国中大将,而是一个因为会讨好国主而上位的宦官,他懂个屁......

所以当天在确认南汉主力到达叶屋渡附近后,秦军在河间沿岸部署的各部开始向叶屋渡北岸收缩靠拢,在滩头树林和大道边上设伏,同时水军舰船也驶出马尾河,进入贺江,准备随时截断南汉军的渡江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