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403章 分裂的前兆

五代河山风月 第403章 分裂的前兆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北运河畔,风吹芦苇,空气中弥漫尘土腥臭,就像刚下过雨还半的额干黄土异味,今日又迥异往昔格外不同,卷着枯草碎屑,满地尘埃的风里还有牛羊腥臊。

风吹草低,成群的牛羊挤满大道,路边都是骑马的牧民高声吆喝,每隔一段路还有十人一队的骑兵往返巡逻,高声唱歌,合着天生白云,意蕴悠长。

牛羊的鸣叫遍布山岗,萧思温骑着一匹白马,穿棕黑狼皮马靴,手握缰绳,远眺东面河畔,光影错落,风吹草低,尘土飞扬,大片的羊群沿北运河畔边飘动,就像天空落下的洁白云朵,好看而柔软。

他都能想到那些牛羊的肥美的滋味,多汁多油的鲜美,那也是众多牧民,费尽力气加上武力的威慑才能凑齐的,帝后皇族的贵族凑了一些,不过大多数还是从百姓手中强行征的,为此军队还和南京附近的百姓发生了冲突。

不过对于这些,萧思温自己却没太多担心,他的南院禁军打不过秦军,收拾几个刁民还是易如反掌的。

萧思温心里想着事情,回头便见耶律斜轸打马过来。

“回来了。”他到招呼。

耶律斜轸手握马鞭,眼中闪烁复杂神色“多好的牛羊,都要送给秦国.......”

“秦军新的关北守将李汉超还挑三拣四,又嫌小又嫌不够肥........不少人恨得牙痒痒也没办法.......”萧思温咬牙切齿,他的牙也很痒。

“李汉超,是个什么样的人?”耶律斜轸问,要是以前,他们很少去打听南方的事,特别是北面王庭,大辽国从没对手,可如今不同了,南面一举一动都令他们格外上心,小心翼翼,一个个具体的人也让他们十分关注,特别是史从云手下那些大将。

“李汉超是史从云手下大将,听说他在蜀国的时候因为抢了一个寡妇,差点让史从云杀了。”萧思温说出他打听到的消息,自从秦国换了三关都指挥使,他第一时间便派人去打听了,还出了不少钱从汉人嘴里得到不少消息,毕竟李汉超上任之后的压力,他首当其冲。

虽然两国已经议和,但知己知彼,才能让他对近在咫尺的秦军放心,才能在夜里安然入眠。

多方打听之后,最让他记忆犹新的居然不是李汉超的南征北战,赫赫战功,而是这五十老将在蜀地抢了百姓家的寡妇,差点被史从云处死的出丑大事。

不只是他,在打探消息期间,间谍也发现连秦国百姓也对此事记忆犹新,而对于李汉超的军功战绩反而没那么了然于胸,可以说是另一种名留青史了.......

对此,耶律斜轸只是评价道:“有什么样的国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萧思温深以为然点头,又想到史从云对他提出的条件,顿时有些皱眉,又有些安心。

踌躇之处在于他不知道史从云身为天下雄主,到底哪里看上自家的女儿,而且燕燕不过十二岁而已,被史从云垂涎,她很可能会受伤早夭.......

而安心之处则是,如果他是秦国皇帝姻亲,至少多了条出路,连陛下都畏惧三分的史从云。

而他,饱读诗书的萧思温,却想到了史书古籍中的汉唐岁月,往昔峥嵘,有时他也会想,如果又是那样的轮回,如果汉人继续北上,那他也该有所准备。

这一切和他所信的佛理中的轮回能够对上,如果这是世界的轮回,那一切都解释得通了......

“至少陛下是高兴的吧,他一直想极力促成此事,为此还加封燕燕为云中郡主......”萧思温问,“你从北方回来,应该知道不少消息吧。”

耶律斜轸点头:“留守,陛下确实高兴,史从云愿意议和让他可以高枕无忧,确实去除心头的大病。

但朝廷的形势就有些......我也不好说,总之就是各有看法,暗流涌动吧。”

“何谓暗流涌动?”萧思温问,他心里多少有数,不过他还是要问,确切的消息好过臆想,远在南京并非所愿,上京的局势他也时刻关注着。

“有些人支持陛下,他们只想解除南方的祸患,安然度日,不想南下,秦军太厉害,史从云太厉害,我们已经死了几万人,却看不到南下战胜他们的希望。

有的人也支持不再南下,安稳度日,不过却对史从云的承诺十分怀疑,他们觉得秦朝国主史从云是凶狠的狼,但从他许多作为来看也狡猾无耻如同狐狸,对于他的承诺不可尽信,应该保持警惕,看看当初后周皇帝的下场,就是信任史从云的结果。”

萧思温赞同道:“我相信史从云心怀鬼胎,但就当下来说还能如何,我们不是他的对手,好在幽州坚城,戈壁草原还能阻挡他一时,至少当下无忧.......”至于以后,他没再说,南方的汉人一般不会深入草原大漠去作战。

远处,风吹驼铃,叮叮当当的悦耳铃声,羊咩咩叫着,引来一阵和煦的风,吹拂得人少了许多浮躁,忍不住沉浸在祥和之中。

不过这样的祥和安宁不足以消除人心中烦躁。

“世道多变.......”耶律斜轸神色谨慎,小声的说:“并非所有人都服从陛下的圣意。

还有不少人觉得不该向汉人低头,这次向秦国低头有许多契丹贵族不满,陛下高兴得大宴群臣数日,饮宴不休,但越是如此,越有人不满。

还有不少人私下在往永兴宫中那边联络走动,特别是像韩匡嗣那些汉人官员,都喜欢去永兴宫,留守明白我的意思吗。”

萧思温原本平静的面色一下变了,看了耶律斜轸一眼,严肃的问,“你怎么知道的?”

“有朋友告诉我。”

见耶律斜轸回答得淡然,他没有追问,心里却起了难以压抑的波澜,因为永兴宫不是寻常之地.......

永兴宫不在上京,而在望云川,按理来说是离开了政治中心,是一种有意的安排,可即便如此,依旧难以远离世人视线。

里面住的人身份也不一般。

在这样的节骨眼有人开始往永兴宫跑,联络里面的人,联系当下时局,再想过去往事,总让他不安。

“陛下知道这事吗?”他压低声音问。

“留守这么问,就是不准备往外说了?”耶律斜轸似笑非笑,似乎一下就拿捏了萧思温的心思,接着也低声说:“这种事少有人会多嘴往外说,我说来是因为相信留守。

再说并非什么见不得人之事,陛下没有多做理会,往来的人也不是太多。”

萧思温点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当年大辽国世宗皇帝耶律阮胡作非为,不断南下,穷兵黩武以致天怒人怨,最终招致火神淀之乱,遇刺身死,随后才是如今陛下耶律璟登基,收拾局面。

而大辽国世宗皇帝的后人就收养在永兴宫中.......

耶律斜轸突然道:“宫中的贵人还小,不过及其聪慧,他说一直记得燕燕姐。”

“燕燕?”萧思温愣了一下,不过他是聪明人,很快便反应过来,脸色很不好看。

“你们这是为难我!”

他还以为耶律斜轸这次南下是有什么事,漫无目的的聊天背后原来早有目的,就是逼他站队。

话说到这,一下便清晰起来。

陛下封他的小女儿萧绰为云中郡主,准备嫁给秦国国主换取两国罢兵。

而国中很多汉人官员,契丹贵族都对陛下的软弱十分不满,所以他们想在世宗子嗣身上押宝,反对陛下的软弱政策。

而他们想让自己把女儿萧绰许给世宗子嗣,以此秘密表明立场。

他向来是个会站队的人,自然瞬间明白里面的种种曲直,可这一下就将他推入两难的境地。

世宗子嗣念叨着燕燕并不奇怪,永兴宫并非与世隔绝,两人小时还一起玩闹过,所以惦记也明白。

他不明白的是为何根本没有见过过燕燕的史从云却点名道姓要她,这就十分奇怪了,以至于他和女儿都完全想不通。

可到了这下,突然就成莫大的问题。

让女儿南下,他会得罪一大批人,他们就是觉得陛下软弱,不该以女人和牛羊换取和平,所以要刻意阻止搅黄这件事,至于世宗子嗣看上燕燕有几分真假就难说了。

可如果不让燕燕南下,也会得罪一帮人,首先就是陛下,不过接连大败,损兵折将,人心离散之后,陛下反而是依赖他的,大概率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责罚。

关键在于得罪杀神史从云.......

他曾经放下狠话,如果自己不把女儿交出去,他会领十万大军踏平幽州,他不知道这话几分真假,但也忧心忡忡,他宁愿得罪陛下,也不想得罪史从云。

“你们这样逼我,不怕我说出去!”萧思温有些恼怒的质问。

耶律斜轸却不太在意的说:“无凭无据,留守说了又能如何,再说留守要是陛下死忠,就不会想着把长女嫁给耶律罨撒葛。”

萧思温不说话了,看着远处的牛羊长龙,牧民吆喝沉默良久:“让我考虑考虑,现在还早。”

“没那么多时间让留守观望了,后来的吃不到好肉。”

“今年,至少到今年年底。”

“那秦国那边呢?”

“我自会应付,你没事早点回北方去吧,我没空接待你,还有很多事要忙!”萧思温怨怒道,随即打马领着护卫顺大道往回,只留下耶律斜轸站在那。

他叹口气,如果时间允许他也不想如此逼迫自己的叔叔。

毕竟他年轻时很多时间都是在南京,萧思温就如同他的父辈一般看着他长大,给予许多指导,也将他推荐给朝廷。

只是如今情况有变,耶律休哥随北府宰相萧斡讨乌古、室韦之叛,在今年夏季,大败叛军,捷报已经接连送到上京,大军已经在善后。

今年之内必会班师回朝,到时候后起之秀耶律休哥与北府宰相的立场如何又不明朗,说不定会多生变故,所以便急着逼迫萧思温赶快站在他们这边。

“可别怪我.......”耶律斜轸轻声道,他自以为自己是对的,辽国不能再软弱下去,否则只会越来越糟。

......

接连的战败和失利之后,辽国内部开始充斥抱怨,恐惧,让人们精神紧张,胡思乱想。

随即最大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处在上升期的时候,任何事任何人都是对的。

而一旦开始下滑,那任何事任何人都是过错,这就是人类的本质,所谓理智只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舌头上的刀剑而已。

外部的打击和威胁是很难肢解和击败一个庞大帝国的,而内部的分裂则简单得多。

当有人不满时,再小的问题都是问题。

八万头牛羊和一位郡主,对于大辽国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财富。

但很快因为这件事而撕开的割裂与对立却在草原上悄悄发酵起来,有人觉得国主是忍辱负重,毕竟打不过就是打不过,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暂时隐忍渡过这段艰难时期,寻机再与南方大国决战。

而有人则斥责这是彻底的软弱,这种时候决不能再低头,一旦此时低头,就是助长南方大国的嚣张气焰,使得他们觉得辽国软弱可欺,很可能会卷土再来。

至于哪种论调是对辽国有利的,无人知晓,而后人也只能凭借结果去评论指责,但在结果出来之前,辽国上下都充斥着这些声音,并开始逐渐分裂对立,上到朝堂,下至普通百姓。

随着时间推移,秋雁南归,曾经的北方霸主,天下大国,最大的问题已逐渐不再南方的威胁,而是内部的分裂和对立......

(同志们,这几天抱歉了,忙着去办贷款了。毕业多年,东拼西凑,车子也没买,媳妇也没有,终于存了点首付,在我们这种十八线小城买了个小屋。

贷款却意外的很难办,作者工作不稳定到处换,加上每个月有千把块的稿费也没法开工作证明,所以很麻烦,配合银行搞了很多资料,证明之类的,到处跑。

之后每个月要还两千多,还三十年,头皮发麻,好累。。

以后肯定会好好更新不太监的,不更新贷款都还不上o(╥﹏╥)o

普通人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困难叠着困难,一步步走得艰难,加油吧!如果你不是普通人,是有钱大佬,那就给作者投点月票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