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324章 史从云的炮兵战术(二)

五代河山风月 第324章 史从云的炮兵战术(二)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风卷黄沙,大量的飞沙走石裹挟枯草败叶而来,打在脸上令人睁不开眼。

刘继业为此担心许久,天时对打仗影响很大,其中风更是,战场上的风能吹得人睁不开眼,找不着北,很多时候更是能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七年前高平那一战,他们大汉败给周军,很大的原因就是战斗最关键的时候,凤向变了,对着他们的阵地吹,前沿追击困难,放走周军溃兵,之后又被吹得睁不开眼,被周军杀穿。

否则他们不一定会败!

为此事,先帝气得在大病一场,周国退兵没多久就驾崩。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经历过那一场大败的他格外的在意这些事,好在当前锋趟渡小溪之后,风开始变小,完全平静下来。

他放心不少,他带的是汉国的精锐,位于大阵左翼,位于西侧,对面的秦军在一处山脚下的村子外围列阵。

李筠并不全信他们,所以他们在左翼,而靠近援军的位置都留给了他的心腹。

而他也非此次他们汉国派出援军总指挥,而是国主派的宣徽使卢赞。

卢赞与李筠不合,卢赞几天前面见李筠,和他商量事情,李筠对他不理不睬,卢赞很生气,一甩衣袖就离开,之后国主听闻此时事,还派宰相卫融来调解。

他明白李筠的心思,李筠及其自负和看不起他们北汉国,不希望他们干涉军事指挥。

原因无外乎两点,其一李筠非常痛恨契丹人,他本来是并州太原人,在燕王麾下献策抵御过契丹人,而这些年契丹人南下的烧杀抢掠,北方边地的人都看在眼里,李筠也不例外。

也正因这点,让刘继业自己也感尴尬,连李筠都知道家国大义,知道不能与契丹勾结,可他们北汉国却是靠契丹人才能存在的......

其二就是这么多年来他们间打得战,多是李筠赢得多。

“我们打村子东头,我看那边田埂比较高,骑兵要迂回一下,走更东面的路。”随着靠近,刘继业对前方的情况看得更加清楚。

他们的正面是周军右翼,东面是缓坡,地势有些高,骑兵直接爬上去不太可能。

“要派人挖道吗?”卢赞问。

刘继业点头,“派人跟在刀盾手后面,一路挖出平地去。”

卢赞点头,派人去安排去了。

很快,大军阵型开始推进到二里之内,前沿能看到秦军部署。东面的阵线有些落后,他立即下令前锋减缓速度。

如果在数里长的整体阵线上过于突出必是危险的,而且前锋都是甲具精良的重步兵,他们行动过快难以保存体力。

刘继业越发看清远处严阵以待,巍然不动的秦军大阵,便问身边的卢赞:“监军使,你觉得秦国主是有恃无恐还是傻了。”

卢赞没说话,看他一眼脸色不太好:“刘将军,都到这时候,贼兵就在数百步外,还是想怎么打仗吧。”

刘继业顿时醒悟,“末将失职了!”他醒悟过来大战当前,哪是想那些的时候,可心头的疑虑却是挥之不去的。

秦军正面兵力劣势,大可不必和他们决战,打仗很少有这样直接对决的,多是断粮道,抄后路,胜算很大才能行决战,局势不利大可退守山口城寨要塞。

可偏偏秦军没这么做,而是直接找他们决战。

数万人的大战,众人信心满满,前沿将士跃跃欲试,因为人人都知道他们人多。

待前方甲士缓缓到了一里之内,刘继业就明白来不及想了,立即定神,将所有的想法都抛在脑后。

他读过兵书,也打过仗,但他打仗不是照着兵书来的,他最喜欢的打发就是带重骑兵冲出一个口子,让后续步兵进去,打乱敌人的部署,因为他这种悍勇不讲理的打法,国中也有人叫他“杨无敌”,而他三十左右的年纪,也正是壮年,敢打敢拼。

大战之中,只要阵型不乱,左右士兵配合得当相互照应,匹夫之勇很难起什么作用,再多的对手也难以突破,可一旦打出缺口,大乱阵型,穿插进去,就能两面夹击敌人。

他仔细观察周军阵地,同时带着身后的数百精锐铁骑,缓缓从正面到达侧面,准备看看待会从哪里突入敌阵。

不过他也十分谨慎,因为他看到周军也有骑兵在东线游弋,他们占据村子东面的大道,能更加快速支援前方,他们如果过去,很可能会被拦截。

东面不适合,他想着目光转向阵线前方,发现周军前沿有几处地方磊起土堡,可又不像土堡垒,太矮了些。

土堡上堆着一些大铁管,他一时有些不解,秦军意欲何为?

想把铁管当滚末用?可前沿阵地上除了东面他们的地势稍高,别处都是平地,怎么可能滚得起来,再说当他们是傻子么?会上这样的当。也有可能他们是另有用途,比如用来盛放鱼油之类的,可那也不通,那么大的铁管好几百斤,费时费力图什么......

秦军的意图他不知道,也不再多想,监军使所言有理,大战在即,想那么多反而令人分心,他开始带着自己麾下的精锐骑兵,寻找空隙。

不过看了好一会儿,他有些心惊,秦军不愧是史从云手下的百战精兵,排兵布阵严密,井然有序,毫无空挡。

东面这一段看起来没什么机会,即便他被称杨无敌,这时候也不敢贸然上去,他是勇不是傻。

于是便想,等两军前阵接战再说,两军接战,敌军人少,时间一长肯定会露出破绽,到时候他再动作。

他便下令众多人下马等候,不要白白浪费马力,因为这是场接近十万人的大规模决战,这样的大战他其实也没什么经验,但有一样可以肯定,如果攻势最猛烈的第一波没打下来,今日之内不能分出个胜负,让秦军坚守,情况就会变了。

到时打个几天乃至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秦军背靠山梁和村子,里面肯定有他们的辎重,只要他们没法突破外围杀入后方村中,这场战就会一直打下去。

好在村子外围没什么天险,只要兵力足够,打进去应该不成问题,他就等着秦军在前阵冲击下露出破绽,到时再带骑兵突破。

很快,前方的前沿已经接近到一里之内,密集的箭矢开始第一轮试探,以确定射程和位置.......

.......

“他们大概以为我们兵少,会坚守为上,其实老子一开始就准备进攻的。”史从云站在后方山坡上,远远看着两里外前沿阵地上黑压压靠过来的叛军。

东西阵线拉开四五里地,到处都是旌旗和人马,漫山遍野,席卷黄沙直冲云宵,如拉开一道宽阔的大幕。

这样的决战机会其实是很少的,也不会草草开战,何况他们是人少的一方却主动寻求决战,对面求之不得。

所以别看李筠好像没什么智谋,但他本能力却有一种粗犷的精明,他大概是发现自己主力暴露而且不动之后,立即集结大军来决战,因为机会难得。

李筠肯定知道他不只三万人,如果此时不打,等时间长了秦国集结十余万大军来围剿他都是有可能的。

叛军仗着集结早,兵力多,急于求战,而他也有自己底牌,双方各有算盘,谁的能打响就看接下来的战了.......

史从云紧紧盯着远处,眼睛干涩也没眨,生怕漏过对方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化,他是最擅长打总体战的。

对方的兵力大致分为三个大部分,东面,正面和西面。而各部又由不同的方阵组成。

正面的正对村子正面的田地,地势平坦,几乎没有阻碍;

东面是小缓坡,他们有些居高临下,对面的重步兵爬到阵前困难,骑兵要冲上来还要往东面绕。

西面有不少柿子树和草垛,大道前还有牛棚,稍有阻碍而且遮挡视野,但整体也是平坦,李筠大概是觉得西面反而没那么空旷,可以掩护部队。

到了这种时候,史从云心头狂跳,表面却云淡风轻。

郭进和其他随驾官员都在这样的大场面面前说不出话了。

“正面大阵虽然打的是李筠的帅旗,但着甲不多,不是主力精锐,李筠想骗我。”史从云看了好一会儿。

“西面才是主力,西面看起来人少,但甲胄齐备,反光得刺眼,他们山后面还有预备队,他肯定是想骗我一手,声东击西,集中精锐和后备兵力出其不意从村子西面杀进来。”

史从云看了好一会儿判断到,立即开始做出安排,这时周围的文武官员都纷纷不再多言语,认知的听候指挥若定的少年天子差遣吩咐。

这样的打战场上光靠人多是没用的,甲胄很重要。

一个身手好的,武艺好的肯定打不了几个,士兵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再高的高手都给你剁成肉酱。

但如果甲胄好,顶着对面箭矢刀枪,那是真能一个打好几个,如果一群甲具精良的放在一块,那更是威力巨大。

李筠在西面放了不少着甲的,一看就是精锐,再联想到之前斥候探查的他们的预备队在北面山后,史从云立即想到这一手。

声东击西,帅旗在正面,正面看起来人多,但把精锐放在西面,到时候配合西面隐藏的预备队,一波杀进来。

这么想着他立即对身边的党进道:“你去调人,从中军抽调两营步军,补充道到村子西面去,走村里的路。”

党进领命,立即去执行,而后方还有刘清川领的预备队十营人马没有动作,依旧等候在村中,从村子里可以快速支援到各处去。

做完部署,史从云看到阵地前方双方已经开始试探,大量的箭矢如同飞鸣的蝗虫,黑压压的向双方阵中扑去。

战术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越发注重远程,一般一营人马,四成是刀盾手,长枪手,剩下六成都是带刀弓弩手。

只要接敌先发弓弩几乎成了打仗的铁律,几轮远程交锋,双方互有死伤但都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这样的杀伤是有限的。

但打仗就是这样一件谨慎又比耐心的事,士兵在阵中,有前面的队友保护,可一旦贸然冲出阵线,很可能立即被射成筛子。

这种时候,双方一般会打到箭矢消耗得差不对,尽可能造成杀伤之后才进入近身战斗环节。

但那样的鏖战往往持续数个时辰乃至数天,只是对面的李筠应该清楚,他们最不能拖的就是时间,一旦拖下去,秦军的数量,秦国的底蕴就不是他们能比的。

所以贼兵利在速战,这就是他敢发动决战的理由之一。

说实话要是对面铁了心和他打消耗,慢慢磨,他的炮反而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因为精度有限,射程有限。

但那样他也不怕,李筠主力只要和他耗在这,北面李处耘的大军就能顺着固镇方向抄了李筠的老窝,而且他们后续确实还有兵力。

河阳三镇等各镇兵力还在路上,史从云是只带了主力禁军就往北到泽州的,如果拖下去,他们的兵马会越来越多。

退一万步,就算战事不利,从这里往后退,后方的山中要塞还在他们掌控之中,也能层层抵挡。

其实对他而言,无论哪种情况都不算最坏,他史某人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当然赌是敢的,但不能赌命。

看着下方的形势,双方弓弩手互相开射,喊杀声不绝于耳,箭矢在村头阵地前沿如一阵阵黑色的雨幕,周军接着在村口修筑好的工事,用鹿砦,挡板,土墙等作为掩护有优势。

叛军作为进攻方就没那么从容了,只靠前面的重步兵挡也不是长久之计,前沿士兵想要用锄头铲子垒起几个土丘,立即被秦军床子弩重点照顾,死了不少人临时土墙也没垒起来。

不过很快,对方就暴露出意图来,村子正面的叛军没有接着对射消耗,而是缓缓向前推进,前方的具装步兵举着大大的排盾缓缓往前,后方的士兵跟进。

而一直在后面的骑兵也开始从两侧空道中往前方移动。

见这架势,大家都紧张起来,身边的神火军官员有些激动的看过来。

那意思史从云明白,是询问他可不可以动用火炮了,史从云见正面和东面之敌都开始靠近,准备放弃消耗,而是直接攻打阵地。

唯独西面之敌还没有动作,史从云便不为所动,没有下令的意思,出其不意的东西只能用一次,他不能提前暴露底牌,即便可能要死不少人也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