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310章 爱民如子史从云

五代河山风月 第310章 爱民如子史从云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到了八月,史从云一直密切关注河东的情况。

李筠原名李荣,官家登基时为避名讳改为李筠,履历他也看了不少,能如此骄横并非没有理由。

他资历老,已经是数朝老臣,最早是后唐的将领。

后唐,后汉,后周,乃至如今秦朝,他都是大将,但飞黄腾达还是在太祖郭威时跟随攻打大梁,击败还是后汉大将的慕容延钊。

之后他也好几次击败北汉,夺了辽州等地,其人并非庸才,至少在打仗这件事上,他是有本事的。

所以史从云更加不敢掉以轻心,或者说所有蠢蠢欲动的节度使都是有本事的。

........

金秋九月,史从云坐着马车出宫到了魏王府。

当然,他不是冲着符太后来的,虽然太后确实伟岸,胸襟宽广,可他史皇帝可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日理万机的,并不是天天只想着打洞的人。

下了车之后,门内的护院已早就熟悉,连跪拜随后去告知。

史从云制止他,直接走进去了,也没人敢拦,身边跟着小黄花和几个护卫。

到了内院史从云让侍卫等在外面,自己去后院。

不过还没进门,就听到院子里有人说话。

“大姐,他在宫里欺负你,我在侧殿全看到了,那混蛋.......”

史从云干咳两声,就走了进去,后院石桌前的两个女人都吓了一跳,慌忙拜道:“见过官家!”

他连拉着符太后的小手,让她们起来。

这两人其中一人是符皇后,另一人是符二妹,两人差了没几岁,而且长相上区别也不大,大概是一个娘生的缘故,六妹和她两个姐姐相差就多了,都有十岁左右。

符二妹见他坐下,下意识往后挪开些距离。

符太后美艳端庄的脸颊有些微红,便道:“官家日理万机,忧国忧民,大白天来魏王府,定是有事吧。”

这小女人很聪明,一开口想堵他的话。

史从云哈哈一笑,他有那么不正经吗?是真有事........

有时史从云甚至想给符太后封个官,让她留在垂拱殿里,这样自己处理事情,批阅奏折的时候就可以问问她,很多事他现在死完全没经验的。

其实以前是有女官参政的先例的,只不过因为武则天的影响,到唐末及其之后,对女官越来越警惕,除了后宫的女官之外,基本不会再设。

他一本正经的让符二妹下去,说自己和太后有正事要谈,结果一抬头,发现符二目光闪烁,好像不信他的话似的。

这把他当什么人了!

史从云十分不爽,天地良心,他就是来说正事的啊!

随后他真的一面晒着太阳,一面和符太后说起正事,说着说着就坐到符太后那边,手不老实的的搂住了她的纤腰,史从云觉得没什么,反正也不碍事,不妨碍办正事嘛。

其实到秋天之后,乱七八糟的事情来了一大堆,令史从云头大。

如今他是皇帝,要处理的就不只是军事上的问题了。

这么多繁杂事情,他一直想问问符太后的意见,没别的,都是正经思想,符太后是摄政过的,总理过国家,很多事她熟悉。

其中他最重视的主要是两件,一是漕运,秋收之后过冬之前,全国各地很多东西都要往京城运输,这是因为京城不只有宫廷百官,八万多大军驻扎,加上他们的家眷,人口密集众多。

光靠当地产能肯定是不够的,无论是皇家的供养,百官的俸禄,还有大军的给养等等,都需要漕运从天下四面八方送来。

这种情况下,漕运就很重要。

交通运输是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的,甚至开启新时代。

就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北方,朱元璋北伐,有人总结原因时要么说经济重心南移,要么说元大都空虚,或者元军主力陷在陕西等等。

这些或许都有,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交通运输的便利,运河每朝每代都修,但元朝的运河直接修到连通江南和北京,贯通南北,彻底改变中国地理格局。

如果康朱元璋大军进军路线,他就是沿着运河一路打到北京去的。

这样一来,后勤补给这个最大的难题就不是难题。不用像现在一样,十万大军北伐,后勤补给人员四十多万;也不用像汉武帝那样,十万大军出漠北,五十多万后勤补给兵团。

元朝为获得南方的财富,自己给自己挖好了坟,直接都躺进去了,就差有人填土。

足见交通运输的改革,是能左右一个国家命运的,所以史从云对漕运的问题也十分重视。

漕运就每年都需要征发百姓疏通河道,而且是沿途众多百姓,动辄数十万人,是巨大的负担。

在古代,百姓帮国家疏通河道是义务,而且是强制义务,百姓必须自己带粮食,自己带衣物,鞋子和铺盖去帮国家干活,没有任何报酬,不去就犯法。

这种情况历来如此,秦、汉、唐都一样。

直到赵匡胤登基之后,才下令所有为国家干活的百姓,由国家提供吃住,衣物和鞋子,百姓只用来干活就可以,这是开历史先河,随后成了惯例的大事,也就不难怪民间百姓为什么那么喜欢老赵,还给他编了很多故事。

史从云觉得他毕竟是把老赵拍死在沙滩上上位的,不能开历史倒车,这件事得由他来实现。

这是其一,其二就是眼下兜里有钱!

而且今年河北还传来好消息,河北又是一年大丰收,这是相继去年和前年之后的第三个大丰收年。

但大丰收也造成一个非常不好打额影响,那就是河北的粮价非常低,所谓谷贱伤农。

这样的粮食价对河北是巨大打击,史从云便想他刚从蜀国搜刮那么多钱,江南和吴越收了很多上贡,就用这些钱平价收购百姓的粮食,然后一些囤积起来,一些可以用来养给国家做事的百姓。

这是他想了两天的大构想,李谷等宰相他问过,众人都觉得他简直是天才,他自己也这么觉得的。

但李谷等人能为他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而实际发号施令,发出合适的政令又是另一回事,他便来找符太后了。

原则上,翰林院承旨等官员就是为他把旨意写成旨意,但翰林院的官员多数都是读书人,他们主要作用就是用辞藻装饰,写成文书各式。

最初从皇帝口中出来的政令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兹事体大,需要周密的考虑,他才会想到问问符太后。

符太后听他把所有来龙去脉听完之后也忍不住张大小嘴,随后道:“官家心系天下百姓,是万民之福。”

“唉!这也没办法,谁叫朕爱民如子呢,从登基以来就夙夜忧叹,纷争百年,兵戈不止,百姓太苦了!

朕自登基以来,睡都睡不好,天天想着天下百姓啊.......”史从云听了很高兴,习惯性的顺势装了个逼。

符太后脸红了,要不是某人在她身边睡得跟死猪一样,她说不定就信了。

不过也懒得跟他争论,这些天的相处以来,她已经知道官家的脸皮有多厚了,在大事上她也不敢耽搁,开始思考起来如果自己摄政,会如何下各种政令。

一面想一面说,官家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或问她问题。

说着说着,史从云已经不知不觉间把符太后抱坐在大腿上,没办法,他这人就这样,晚上睡觉不抱点什么东西都睡不着,少说也要抱个枕头。

坐着的时候也喜欢抱点什么,符太后耳根红了,不过没有反抗,依旧给他讲事情。

史从云记了一会儿,又让符二妹送来笔墨,把一些记不住的东西写下来。

符二妹见他好不知廉耻,大白天把大姐抱在怀里,手也不老实,神色不忿,但不敢说什么。

史从云一面听她说,一面让她帮自己记下来。

听她说得井井有条,处理老道,史从云则感慨道:“李筠没有接受朕的封赏,十有**是要闹起来的。

北汉,南唐,南汉,吴越,辽国都在,往后兵戈不止死肯定的,即便这些都被吞并或臣服,还有静难军,党项人,羌人........”

有些不爽又无奈的道:“朕是做不了太平皇帝的。”

“官家.......”符太后欲言又止。

“所以我想,如果我在外面,朝中有你这样的人摄政是天大好事,也就不用操心那么多了......”史从云颇为恼怒,见识了皇帝的为所欲为之后,他最不爽还是自己不是太平天子。

要是天下太平多好啊,就符太后,他能玩好几年,家里的老婆各个千娇百媚,然后他还能搜罗天下美女,后宫佳丽不说三千,弄个三百总行吧!

生活也不用勤俭节约,天天想着军费哪里来,天天考虑百姓吃不饱怎么办,他也可以山珍海味,酒池肉林,可以游览天下,看看别人的老婆,反正他是皇帝麻,也没人敢说,那才是他渴望的生活啊!

可惜现在根本没那条件,真是越想越气,最后气得咬牙切齿,恨不能三天之内把天下那些割据势力,还有北方的辽国骨灰都给扬了。

听他这么说,符太后连道:“妾身没有那样的本事,请官家不要再说了。”

史从云不说了,他怕符太后太操心。

忙了一天,见天下逐渐暗淡下来,便道:“唉,天黑了,回宫的路又远,朕准备在这留宿了。”其实魏王府在大相国寺对面的大街,距离皇城可一点不远,不过他是皇帝,他说远那就是远了。

符太后哪会不知话外之音,再说都抱了好久了,虽说是天气冷抱着取暖,可现在都火热起来了。

府二脸色更不好看,可他是皇帝,便不敢说什么,咬牙跺脚退了出去。

史从云把早就如软泥的太后抱起来,“待会你自己使力气,朕日理万机,操劳国事都累一天了。”

符太后不说话,紧紧把脸埋在他肩头。

.......

秋天,秦国天子史从云先后颁布两道重要的诏令。

其一是河北接连三年大丰收,导致粮食价格暴跌,朝廷将让各地官府以过去年份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都可以卖给官府。

史从云对此事很重视,所以他直接派了年轻的王溥和军队一起押送朝廷拨款,去河北监督执行此事,直接派一位宰相去坐镇。

其二则是徭役改革,以往历朝历代,百姓为朝廷疏通河道,修建运河,都是需要百姓自己带衣物鞋子和粮食去给朝廷干活。

现在改为所有给朝廷修河道的百姓衣服和鞋子由朝廷提供,吃饭也由朝廷提供,当然是没工资的。

两条政令一出,一时间天下震动,百姓欢呼雀跃,纷纷都高呼当今天子是圣君明主!

特别是河北和大梁周边在运河附近,汴水附近的百姓,更是欢喜雀跃。

原本别的年份,到了差不多要疏通运河的时候,不少人都是愁眉苦脸,乃至有些直接想办法逃离故乡,去别处避祸。

这样的乱世,有些普通百姓原本已经吃不饱,如今还要自带粮食和衣物去给朝廷干活,日子根本没法过。

可不去又斗不过官府,斗不过军队,被抓住了后果更严重,还有些直接杀了,都没被抓的机会。

现在好了,只要去朝廷给吃喝,不少本来就吃不饱的百姓也踊跃的想要给朝廷干活。

“今年终于不用东躲西藏.......”

“老天开眼,菩萨保佑啊!”

“真是圣君啊,几百年了终于出圣君了!”有些短短几十年历经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秦朝的老人,纷纷都热泪盈眶。

在村子前后的山上或者村口大树下给天子立庙,天天膜拜。

这种现在在河南,河北由为明显,为新建立的秦国获得了空前的人心。

........

十月,不少地方官员上表,说百姓自发请求为他立庙,这既表达民意,也讨好皇帝,地方官何乐不为。

慢慢的还起了跟风的浪潮。

史从云批示,不准地方任何官府给他建庙,因为鬼知道会不会有人以此为为借口敛财和压榨百姓。

百姓的心思是好的,感恩他的仁政,不过皇帝的脑袋要清晰,千万别把手下官员都想成好人,要时刻明白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十月初,还有另一件事,洺州团练使郭进上奏,说李筠的昭义军似乎有招兵买马的迹象。

因为他手下有人偷偷把军中器械偷出去卖,被抓获后交代说给他大价钱买军械的人没有透露姓名和来历,只知道他是从东面来的。

洺州东面就是昭义军李筠的核心地盘了.......

史从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顿时警觉起来,他不知道郭进说的是不是真,但大概率可能是,因为李筠之前拒绝了新朝廷的封赏,他派出去的使者也还没回来。

至于这个洺州团练使郭进虽为武将,却像个心细的人,史从云在心里记住了这个人。

第二天散朝后,他开始召集枢密院和两司诸将来讨论李应对筠的事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