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244章 惊魂、被俘

五代河山风月 第244章 惊魂、被俘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夜幕不知何时变得如此危机四伏,迥异往昔。

夏夜星河璀璨,浩瀚无垠,横亘苍穹天幕,俯视苍生,似乎随时会倾泻而下。

四周欺负不定的杂草随风摆动,低矮的树林在夜风中发出沙沙声响,狰狞如同活物,似乎正向人张牙舞爪。

哇哇......

林间不知名的鸟叫格外令人毛骨悚然,吓得萧思温心惊胆战,往日他从来没注意这鸟叫得原来这么吓人。

昏暗的树林里,马蹄声乱,萧思温心里更乱,死死抓着缰绳,整个人趴在马背上动也不敢动,就像抓住救命的稻草,丝毫也不敢松手。

远处稍听闻马蹄声就会令他心惊胆战......

身边是不少他的亲卫,他们这队一共二十多人,已经完全和陛下走散了。

萧思温对军事的事并不是很懂,全盘都是陛下和耶律挞烈指挥大军,他一直跟在陛下御驾旁。

脑子里的画面在极度慌乱之下如走马灯般闪过,开战前陛下也耶律挞烈的信心满满,镇定自若,他依稀记得陛下说南人是来找死的。

他当时也相信了,之后的过程他已经记得模模糊糊,只记得周军的骑兵到处开始出动,他们开始惊慌,陛下大喊着要派人去接应,耶律挞烈却连大声的让陛下快逃,中军慌乱起来.......

再到后来他只记得西面的大道上出现大量的周国骑兵,黑压压的南人骑兵像潮水汹涌,冲着他们的的侧面而来,东面的山坡低缓起伏,阻挡不了他们的铁蹄,外围护卫的南院六军步卒试图抵抗,却轻易被他们撞倒踩碎,血肉横飞。

之后陛下调转马头就往北跑,大量御帐亲兵随行,萧思温反应过来之后,也被亲兵裹挟着往北匆匆赶路,他带来的南院六军步卒几乎全被丢弃在战场上,他只能听到身后的惨叫和让他不要抛弃众人的哀求。

不过一切都顾不上了,他到那时其实才明白他们已经输了。

之后身后的周军骑兵很快追上来,他亲眼看见自己的亲兵被射下马,有人被周人从后面赶上砍成两截。

亲卫们为了让他逃命开始分头跑,分散周军追兵,而他也与陛下等人走散,在夜里的林间地头乱窜,俨然成了惊弓之鸟。

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他胆战心惊,生怕又是周军追上来了。

一路疾驰,他心里只想着能早点回到幽州城!

“是谁!”萧思温突然听到身边亲兵的高呼,他也听到隔着树林左后方隐约有马蹄声。

“射死他!快射死他!”萧思温激动高喊。

亲兵惊慌失措的开弓搭箭,数十支箭寻着声音射向黑暗林间。

“自己人.......”有人用契丹语高喊到一半,很快黑暗的树林里没了声音,众人面面相觑可来不及去多管什么,根本没管努力打马向北疾驰。

夜风在耳边呼啸,周边草木摇摆不定,令人心神不宁。

萧思温紧张到极致,紧绷的背上全是冷汗,手心缰绳也变得湿润。

.......

在月光下跑了很久之后,有人高声,“快到固安了!”

萧思温大喜,固安距离幽州已经不远,而且固安还在他们手中,南院六军一万八千人,他这次南下只带了九千,还有九千戍守幽州,后续部族军也正向着幽州集结,只要回到幽州,周人就杀不了他!

那史从云再厉害也拿他没办法了!他之前几年一直在幽州,最了解南方的情况,他听说过史从云的厉害,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厉害!

正当他们冲出一片小树林,从山坡往下,远处一片灯火中的固安城已遥遥在望。

“大半夜亮着灯火,应该是陛下的大军进城了!”亲兵激动的道。

萧思温差点喜极而泣,急忙道:“过去,快进城,进城!”

一路奔逃,很多人都在夜色中走散,萧思温此时身边只有十余骑了,众人呼吸急促,有人满脸血污,劫后余生般嚎啕大哭起来。

眼见活路在望,即便马跑不动了,众人还是努力抽打马匹,奋力向城墙方向而去。

但众人满心欢喜到达城下时候,萧思温遥望城头,正要开口突然发现不对!

他饱读诗书,通晓文章,会汉语汉字,所以一靠近城墙,他就看到城头一面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赵”字,两边还有仙鹤和蛟龙旗帜。

萧思温瞬间冷汗直冒,立即反应过来这城早被周人占了!

正好此时,城头有人高声道:“城下是谁?口令!”

萧思温大骇,用契丹语高呼:“快跑,他们是周人!”

城头周人听不懂,一时没反应过来,众亲兵大惊,连跟着他调转马头,城头周军反应过来,高呼:“他们跑了,是契丹贼人!”

原本他们能跑开,可一夜狂奔,战马早没有了体力,根本跑不动,被射下马好几人。

早吓得魂飞魄散的,急忙往回跑。

心里更是惊恐到极致:“南人怎么到的固安,他们怎么会在我们前面!”

“如果周军占了固安,那北逃的陛下呢......”萧思温越想越害怕,不由自主手脚都发抖起来。

正当他们满心绝望,进退不得的时候,远处树林里响起密集马蹄声,很快大队骑兵的身影出现在远处山坡上,高声冲着他们用汉话喊什么。

他们中很多人根本听不懂,于是没人回答,萧思温则是不敢说话,因为对面问的是口令,他并不知道。

出兵之前,军中都会有机密口令,只有士兵和将领才知道,是用于验证敌我的,交战中人员混乱,如果对不上口令,就视为敌人。

面对骑兵见他们答不上来,很快整队月越过齐膝的矮树从,从南面小山坡上冲锋而下。

萧思温等人惊骇无比,也明白过来那是一直在他们身后追杀的周军,不过此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的马跑了一夜,怎么也跑不动了。

萧思温眼睁睁看着对面的骑兵将自己旁边的亲兵刺下马,翻滚几圈调入旁边草丛,他们高喊着势不可挡冲过来,保护自己的亲兵被长刀削掉半个脑袋。

他的马在混乱中中箭,顿时天旋地转,脸上火辣辣的疼,满嘴腥甜,眼前混乱一片,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脑子晕晕乎乎根本不够用,脑子里像被瞬间灌满水,又疼又晃。

耳边声音越来越模糊,眼前景象开始远去.......

......

萧思温再次恢复意识时,是被惨叫声吵醒的,他浑身无力,双手被反绑在身后,手腕生疼却挣脱不开。

不远处,他看到不少战马正在路边草丛吃草,路边有好几个全身甲胄的周军正逐一把他们的士兵反绑着推到一个土坑边砍头,土坑边的泥土已染成血色。

巨大的惊吓瞬间就让他脑子清醒过来,连忙用汉话高喊:“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是大辽国南京留守!大辽国南京留守!”

他的话很快吸引周军士兵的目光,有士兵走过来,看了他一眼,“还会说汉话?”

言罢伸手揪住他肩头的衣服搓了搓,随即回头道:“伍长,他这身衣裳布料好,看起来像大官,要不先不杀,报给都头看看。”

那边正杀人的周军军汉回头看他一眼,萧思温瑟瑟发抖,紧张等待下文。

“你把他送过去,让都头看看,要是个大官咱们就立功了,如果不是你们再砍了也不迟。”

说完吐口唾沫,恶狠狠道:“大帅已经下令,这些契丹狗贼居然有胆南下,能杀的都杀了,不要留活口,他要是说假话浪费兄弟们时间,你们让他死得难过点。”

“诺!”

萧思温已被吓得嘴唇发白哆嗦,说不出话来,这时也拿不出大辽国驸马,南京留守的气势来了。

在周军士兵押送下,萧思温向着东面的下路上走,四周视野越来越开阔,他终于确定自己的位置,在固安城外。

运处是周军营地,有许多周军正在巡逻和游弋,外围巡逻的士兵拦住他们,对了口令之后问他们什么事,带他过来的士兵说明情况之后有人带他们往营地里走。

边走边道:“兄弟,你这是什么辽国大官,这两天来咱们史副帅和赵将军这边抓住的辽国大官数都数不清了。”

“不知道,不怎么明白他的交代,不过似乎不小。

大帅是不稀罕,他出手辽国的这些狗屁大官小官还不想抓多少抓多少,不过对咱们来说也是大小都是一桩功劳啊。”

两人说着哈哈笑起来。

萧思温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觉得受到奇耻大辱,不过却不敢出声,生怕被杀,周军随意屠戮他们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只能咬牙低头。

可随着深入,他发现一片周军圈出来的空地上,关着不少灰头土脸的人,萧思温看到不少熟人,都是军中将领和陛下身边的随从武将、官员。

他一时心惊胆寒,不一会儿他被送进中军大帐,大帐旁树立一面“史”字大旗。

难道是周军主帅史从云!

不过很快,他见到上方坐着一个身材十分高大,面色冷峻的中年人,看起来足有四十多的年纪,显然不像传说中年纪轻轻的史从云。

不过他很快想到另一个人,周国第一猛将史彦超,史从云的父亲!

史彦超和他们交手可比史从云早多了。

早在世宗皇帝时,辽国大军直下河中府,围困晋州城,就是被周国的王峻和史彦超等人率兵击退,到高平之战时,也是史从云击败他们的前锋。

“你说你是辽国南京留守。”对分冷冷问,即便隔着很远,他也能感受到对方身上的杀起。

而且最令他惊讶的是,他在大帐一角发现被两个士兵看护的南院大王耶律挞烈!

南院大王也发现了他,两人面面相觑,眼中都是悲怆无奈。

“某问你话呢!”对方声音渐冷,吓得萧思温连回神,不过他还是强支持着没有下跪,只行礼用汉话道:“回禀周国大将军,我是大辽国南京留守萧思温,我军已败。”

“萧思温,就是你管的幽州。”对方说着缓缓起身,单手抚着刀柄。

萧思温心头狂跳,努力保持镇定,不由自主后退半小步:“不错,正是我管理幽州城,将军有什么吩咐吗......”恐惧之下,不由自主放低了姿态。

对方哼了一声,“如果不是大帅要问你们话,老子今天就宰了你们这些契丹狗贼。你们给某记好了,能活着都因为要留你们问事,到时如果说不出来,老在第一个愿意杀你们!”

萧思温脸色发白,一句话不敢说了......

.......

史从云当天晚上连夜率大军主力北上。

打扫战场,处理后续战俘的事情交给司超、王环、罗彦环等人的东路军。

此战当时草草估计,当天在益津关北就已经俘斩辽军主力至少两万人以上,而且战果还在扩大,最后能杀多少,全看后续追缴给不给力,但毫无疑问和之前的淮南各种大战都不同,这是一场歼灭战!

而后续的追缴能不能取得最大成效,关键就要看赵匡胤所部能不能及时攻占固安,截断辽军北逃之路。

不过还在率军北上固安的路上史从云就收到前方来的战报。

赵匡胤率先从淤口关从东面赶小路迂回,奔袭一百二十多里,在开战当天下午到达固安,在辽军北逃之前已经攻占固安,毁了固安北面的桥梁,随后闭城门坚守。

大量辽军北逃时被堵在固安,老爹史彦超的龙捷精锐骑兵尾随追击,随后在固安城外赶上辽军,大破辽军中军,杀敌两千余,还有大量的人被俘虏,许多人赶到河边射死淹死。

俘虏辽军各级将校和御驾随行官员二百一十六人,之后还俘虏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和南京留守萧思温。

不过可惜的是没有他们的皇帝在御帐亲军拼死护卫下,依旧渡河往北逃窜了。

史从云大喜!

在他看来没抓住皇帝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希望的就是那些将校和官员!

国家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并不是皇帝一个人,很多时候皇帝固然重要,却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是中坚的文武官僚集团决定的。

以明朝为例,说起来就两极分化,有人觉得明朝皇权大于天,官员皇帝想杀就杀;有人觉得明朝是文官把持朝政,孤立皇帝,党羽林立,党争不断以致毁了国家,就像大宋。

皇权似乎是薛定谔的猫,有时大得不得了,有时完全被架空。

其实只用以土木堡之边为分界线分开就好,土木堡之前,明朝皇权很大,完全能把持朝局,总览国家大权。

土木堡之变后,皇权开始逐步被架空,到最后完全党羽林立,党争不断。文官把持朝政,国家战略逐步转向保守、退缩,开始大宋化。

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问题并非是土木堡之前前后皇帝有什么变化,而是土木堡之变中,大量武勋亲贵被杀,导致武人的政治力量大幅衰落,文官借机崛起,把持朝政,架空皇权。

死一个皇帝并不能保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万一重新选一个比现在的还厉害呢?这种情况历史上就有不少。

但如果死很多国家中坚力量的武将、大臣,那是能实实在在大幅削弱一个国家实力,改变国家命运的。

所以当听说老爹和赵匡胤逮住二百多辽国将校和文武时,史从云激动得不行,立即全军往北赶去,同时下令王全斌率大军乘胜北上,围困幽州。

他自己则率亲兵转赴固安,去老爹史彦超前锋大帐中处理辽国官员。

手机阅÷吧→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