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240章 交锋

五代河山风月 第240章 交锋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到达益津关以西后,史从云已经看到远处的辽军大营。

六万辽军,庞大的营地在北面大地上铺开,浩浩荡荡声势壮观,外围栅栏环绕延绵数里,马蹄声和吵闹的吆喝以及号角,隔着很远都能听到。

大营外围是往来巡逻的辽军士兵,远远看去就像一群整齐的黑蚂蚁。

中军大军早在一里外就已经展开阵型,史从云亲自坐镇中军,一步步推过来的,数万大军拉开的漫长阵线,将益津关西南面大片长势正好的绿油油麦苗麦穗踩成深绿泥渣。

不过这时也来不及顾及那么多,此前史从云下令不得惊扰百姓,百姓的东西不能抢,房子不能烧,田地不能踩,可现在他不可能让大军到达辽军营地之前再展开阵型,那样会有危险。

他下令中军在益津关一里外停下,等待后军,展开阵型,随后才开始向前推进。

而老爹史彦超所率龙捷骑兵正顺着西面田地之间的大道北上,到达辽军大营西南侧列阵。

随着越来越靠近,视野越来越清晰开阔,他也发现对面辽军的阵线,他们的大军在北面,前方益津关下还有正在攻城的部队,大约一千多人,在益津关城墙下部署,正准备攻城。

史从云立即对下令让邵季带领控鹤骑兵攻击辽军攻城部队,同时中军大阵向着东北方向缓缓移动。

越过益津关西段城墙后,虽然可以目视远处辽国大军,其实两军之间尚有数里的距离,只不过因为地势平坦,所以视野十分开阔。

中军采用车阵,几千辆兵车在二里左右的漫长阵线上排开,大量兵车排列在各个方阵最前方,以用于防备契丹骑兵的冲击,两股骑兵放在两翼,比起中军滞后。

史从云心里已经有了构想,如果打起来,必须先让中军步卒大阵接敌,骑兵在两翼伺机出动。

辽军和周军都是步骑混合,但对两军来说战术上有很大区别,辽军骑兵是主力,步兵只是辅助。而周军步兵是主力,两翼骑兵是后备支援力量,也是奇兵。

史从云的车阵和当年卫青所用的也有很多改变,首先是采取当年符彦卿等人击败契丹大军的经验,将车阵改了一下,前方的车都是用牛拉着走的,成了牛车,这些牛有从当地百姓那里临时强征的,也有些是从后勤部队赶来的,大军一旦停下之后就把牛拴在车辕上。

另外大阵推进时是八个方阵,一旦停下之后就会变成八个圆阵。

后方跟进的是身着全甲的长矛手,刀盾手,再里面的则是弓弩手,而周军的最正中是神火都的火箭床弩,用马车拉着走。

史从云下令,一旦停下变成圆阵之后,最中间的神火都士兵立即开始挖土构筑高地,同时将床弩在中间高地架设好。

圆阵对骑兵也是卫青的重要战术,在汉朝与匈奴全面大战之前,中原战阵中也有圆阵,但多数时候是方阵基础上的各种变化,方阵是主流,因为敌人多是步兵。

但方阵对骑兵有致命弱点。

骑兵机动性强,可以利用机动性绕过大阵正面从各个方向发起进攻,方阵侧翼和后方会变成弱点,就算变阵之后,方阵的四个突出的角依旧是弱点。

骑兵发起冲锋时八成情况不是正面冲撞,而是“切角”,既骑兵从中间分流,变成两条长龙依次打击方阵四个角,角落的士兵会陷入以少打多的情况,而方阵四角士兵一旦崩溃,整个方阵也就乱了。

卫青有着丰富的对匈奴作战经验,最后总结出来的方法就是对付骑兵用圆阵,使得各处没有突出部,骑兵无论利用机动性集中兵力从哪个方向发起进攻,无法取得多打少的局部优势,这种战术之后也一直流传下来,历经千年依旧十分实用。

史从云的大阵缓缓向着远处辽国大军靠近,同时东面益津关外,邵季率数千铁骑,如长长黑色钢铁长龙,快速从侧面冲向辽国的攻城部队。

攻城部队远离辽军大营,都是步兵,来不及反应就被摧枯拉朽般冲垮,残余辽军哭喊惊叫,丢盔弃甲向北面辽军大营奔去。

周军将士见此士气大振。

史从云派人制止邵季追击,同时令周军在距离辽军大营一里外的益津关西南侧开始变阵,变方阵为圆阵。

两万五千控鹤军步兵,神火都士兵混合的军队,慢慢在辽军西南面组成八个庞大兵车圆阵,再排列成前后错开的大阵,左右翼拉开一里多宽,开始缓缓向着辽军大营迫近。

邵季所率三千多控鹤骑兵击退辽军攻城部队后,退到大军右翼,史彦超龙捷精锐轻重骑兵数量庞大,足有五千多人,位于大军左翼。

之所以这么快变阵,是因为辽军的反应也很快,远处辽军大营中,随着号角想起,大量辽军骑兵正在迅速集结,大营中尘土漫天,马蹄声不绝于耳。

而且他们的主帅经验老道,远远看去明显能看到大营的东面和西面都有备战的部队。

东面最多,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人马,以他的经验看至少超过四千,其中有大量骑兵在小牛溪河畔成队游弋,想必是防备对岸的罗彦环、司超、王环大军。这时候也有部分开始向大营前方移动。

西侧则少一些,可能是攻城的后备兵力,也可能是大营的戍卫部队,看起来两千人左右的样子,步卒较多,开始大量往南集结。

原本在巡逻的众多小队骑兵也开始出大营在前方游弋。

而看营地中的旗帜和漫天灰尘动向,辽国大军应该是在更远的大营北面集结。

史从云是设想过,如果他们越过益津关后,辽军仓促应战或可以率先放弃结阵攻击夺营,军队大营必然不好打,但如果对方仓促应战之下直接夺营也不是不可能能,历史上有这样的战例。

可辽军主帅在大营北面集结,就意味着他们想要直接攻营必须放弃阵型,奔袭二三里地,越过大营外围的栅栏、鹿砦,顶着巡逻部队和常备部队杀进去,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的辽军北面大军集结完后的反扑。

光是想想都头大,大军的营地没那么好攻,而且辽国只怕巴不得他们会傻到会去攻营。

这是一场二八开的赌博,史从云果断选择稳妥,同时派传令兵去向益津关守军和东面数里外的司超、罗彦环、王环联军传达命令。

“告诉王审琦、董遵诲和向训所部,全军听从王审琦指挥,如何行动他们可以自行斟酌,看战局判断。”史从云对王审琦、向训的能力是很信任的。

随即又叫人来:“告诉司超他们,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守住小牛溪,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辽军渡河,之后伺机而动。”

这种纵横数里的战场上,又没有无线电指挥,就只能信任各将领的能力和经验,对战场局势的判断了。

史从云位于中军的圆阵,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的延绵数里的战场,远处旌旗漫天,逐渐集结起来的辽军声势浩大,漫长阵线在北面逐渐拉开,营地周围的树木早被砍伐殆尽,这时大军的全貌完全展露出来。

他身边的亲兵也紧张的咽下口水,手持大盾将他团团围着,周军步步紧逼,辽军很快也列阵完毕。

辽军的阵型和周军不同,辽军阵线更长,大量骑兵在前方和外围,步卒反而布置在后方和中央。他们的阵型展开之后,也越过大营,开始缓缓向着周军大阵接近。

超过两里长的阵线开始像波浪一样弯弯曲曲,缓缓铺来。

人们对古代的兵种有误区,那就是认为古代士兵都是职业化,专业化的,其实完全不是。

以周军弓弩手为例,他们多数都是身着甲胄的,会用弓弩射击远处敌人,待敌兵抵近之后还要换腰间横刀或者长枪与敌人近战。

辽国的骑兵也只有装备好坏之分,他们打起仗来人人都带短弓,马刀,长矛,既然可以作为轻骑兵袭扰,也可以换上马刀和长矛当重骑兵冲锋。

周军骑兵也是如此,弓马娴熟是必须的,轻重骑兵之分很多时候是战场指挥官临时赋予的化分,担任的职能不同,并非一开始就有区别。

对于士兵来说,越全能越好,最好什么都会,弓弩手,刀盾手这种明确专业化区别,用弩的不会用弓,弓弩手就不近战,是宋朝军队的特有特点,其它朝代无论是战国、秦、汉、隋、唐、元、明、清等等,对士兵的要求基本除了步骑之间差别,是什么都要会,战场上指挥官叫干什么就干什么。

周军的士兵也是如此,辽军更是。

双方排列开后都明白此战避无可避,谁若先退都可能引发大规模溃逃,另外一边大军掩杀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史从云则看着对方,他在等辽军先动,看看辽军实力。

辽军大阵正南方向是益津关,东南方向是司超等所部隔着小牛溪,他们在那边留了一部人马对峙。

周军大阵则西北向东南方向展开,步兵在前,两翼骑兵侧后。

很快辽军中军有了动静,长长的苍凉号角声落后,辽军左翼大量骑兵出阵,向着两军中间的空地上移动,卷起大量尘土。

“多少人?”史从云问身边的符昭愿,这几天他发现符昭愿有个本事,那就是看人数看得特别准,别的将领即便经验老道,面对大量人马也可能误判,这点上他比很多老将都厉害。

可能和他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天天看他父亲麾下众多大军习训习惯了。

“大帅,两千五百左右。”符昭愿回答。

史从云点头,心里有数,很快庞大的契丹骑兵靠近中军大阵五六十步左右,随后不再靠近而是平行移动在马背上开弓搭箭,抛洒大片黑压压的箭雨。

中军前方四个方阵顶起密密麻麻的盾牌,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时不时夹杂一两声惨叫,那是有人中箭了。

周军的反击也很快,大量弩箭嗡嗡轰鸣,甚至盖过夏日风声,铺天盖地向着五十步外的辽军骑兵射去,最前方四个圆阵之间可以互相支援,以至正中辽军受到四个圆阵射来的弓弩,瞬间人仰马翻,惨叫连连,不一会儿就有上百人马栽倒在战场沙尘之间,生死不知。

而且时不时伴随巨大的炸响声,手臂粗细的恐怖弩箭从各圆阵中央向辽军骑兵射击,有几次命中时直接将马贯穿,横飞出去,绊倒不少后面的人马,砂石飞扬,哀嚎不绝。

辽军骑射用的是短弓,利在速射,威力却大打折扣,在二三十步的距离能发挥最大威力,在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和周军强弩对射则完全不是对手。

出阵辽军被射死射下马的越来越多,很快顶不住,立即向周军左翼角落机动。同时换出马刀和长矛,准备尝试冲击周军阵型一角这样的经典战术。

不过很快他们发现无论怎么跑,都会被多个周军圆阵的弓弩从不同角度射击,落马的人越来越多,还来不及冲锋已经开始顶不住,只能立即掉头往往北脱离与周军正面接触。

史从云的部署发挥了作用!

这是他将兵车大圆阵拆分成八个小圆阵列阵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自己在卫青、符彦卿等人那学到的车阵战法的进一步改进。

是受到滑铁卢战役中英军空心方阵摆放方法的启发,如果全军摆阵大圆阵固然有利于抵挡骑兵,但进攻性不够,大阵多数地方的士兵根本看不到敌兵,只能完全被动防守。

如果把圆阵人数变少,总体上构成多个圆阵,每两千五百到三千人为一个圆阵,外围以兵车为阻,各个圆阵之间再列成更大的大阵。

那么辽军骑兵想攻击其中任意一个圆阵时,都会面对周围几个圆阵的弓弩射击,如果敢全面深入阵中,那更是四面八方都是周军弓弩。

第一波进攻,辽军派出两千多人的骑兵部队,结果丢下二三百具尸体和众多受伤士兵在两军之间的空地上后仓惶北逃回大阵中。

落马的几十个倒霉蛋仓皇往北逃,史从云下令不要射击,倒不是他大发慈悲,而是为这么几个人浪费大量箭矢不值得,士兵携带的补给有限。

接连两场小胜,周军士气大涨,将士们高呼辽军无胆,契丹鼠辈等等,声音连绵一片,响彻旷野。

史从云也很高兴,但他没有放松,他心里清楚,辽军这只是试探性的进攻。

双方开始进入对峙,大约一刻钟之后,辽军大营中又有动作,这次阵势很大,远远看去大量的人马开始调度,漫天烟尘和旗帜随着骑兵长龙在辽军大阵中移动,整个辽军大阵仿佛翻滚的泥潭,瞬间活过来。

史从云顿时明白,大的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