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180章 江南的年近

五代河山风月 第180章 江南的年近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7 14:16:47 来源:88小说

与西面蜀中不同,长江南方的年就没那么好过了。

一切的赔款,补偿,靡耗,最终都会层层转嫁,落在每个普通百姓头上。

丢了半壁江山,面临大笔赔款的南唐早在年前战败时就已经下令秋天加税,没了江北十四州,那些份额也被加派在江南十九州的头上。

这两年的战争税已经令百姓不堪重负,如今压力再度加剧,许多人家今年的积蓄早被官府收走,没有钱粮的到处借,想尽办法筹措,不少人被逼得卖儿卖女。

战败的代价是惨重的。

不过这对于金陵城中的达官显贵来说并没有影响,不同于百姓的困苦,他们是很高兴的,无论如何,周国退兵了,杀神史从云从金陵城下回去了,他们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得以保全。

许多有识之士也痛心不已,他们原本是以唐王朝的继承者自居,但随着江北丢失,意味着再无办法北顾,只能偏安江南。

而最近国主李璟因为史从云兵临金陵城下,把他吓得不轻,开始准备迁都,要从下游的金陵迁到上游的洪州去。

这个提议一出来,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只有枢密使支持国主。

可国主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因为史从云率大军兵临城下,逼迫投降,给他留下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再三于朝堂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金陵已经不安全了,不能在这待下去,大梁的军队随时可能渡过长江而来。

而以韩熙载等为首的一批比较有见识的大臣都告诉他,短时间内周军是不可能南下的。

而且就算他们来了,大梁要打仗,不是送些兵马过来就成,大江宽十几里,他们的后续补给跟不上,除非能在江上搭座桥。

只要他们闭城坚守,周军自会退去,金陵是坚城,不用那么害怕。

反倒洪州地势狭窄,上游江面也窄,那里更不安全。

而且如果迁都,文武百官,皇族亲贵,那么多人过去,需要大兴土木,靡费巨大,洪州又地势狭窄,说不定都住不下那么多人。

不过国主李璟不听,还怀疑韩熙载是北人,心向北面。

韩熙载从此不敢再议论朝政,整天游山玩水,饮宴朋友,不再过问朝局。

另外一边,周宗反倒是受到人们的追捧,因为他女儿成了周军主帅史从云的爱妾,那史从云宁愿什么都不要,这要一个女人,足见宠爱。

而这样的年代,别的什么都靠不住,只有兵权是实实在在的。

史从云率着大军过江时,连国主都要唯唯诺诺,讨好服软,“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这就是当今世道。

所以不少人开始准备后路,都悄悄的讨好周宗,想在将来有条路走,如果周军再次南顾,很有可能又是史从云领兵。

而朝中连国主也对周宗感激无比,因为说动史从云退兵,周宗是大功臣。

随后,国主李璟不顾众人反对,一意孤行,准备年后迁都洪州,同时准备传位给太子。

许多人依旧试图以洪州不适合作国都,迁都花费巨大,划不来等等来说服国主。

“到如此地步,他只想安安稳稳的赶快享乐,把家国大事丢给儿子,到时如果亡国也不是亡在他手中.......”金陵望山楼,韩熙载无奈的对老友徐铉道。

“所以他们再劝也是没用的,根本不懂国主的心思,不是洪州适不适合作国都的事,也不是迁都会不会靡费巨大的事,而是洪州可以苟安一阵子,让他安心享福,再把国主之位往下传。

老夫也该退出朝堂了,只是不知道这江山社稷还能支撑多久.......”

徐铉许久没说话,见老友郁郁不得志,他最终安慰道:“太子或许是明主。”

这点韩熙载没有反驳,“只是国主好诗文词赋,性犹豫软弱,太子与他性格不同,只怕得不到信任,如果太子能顺利继位也是好事。”

“我听说皇六子李从嘉王妃是周宗爱女,被史从云掳走,国主为安抚他,让他入宫值岗,陪同父亲左右。”徐铉开口。

“皇六子与国主性情相似,都是喜爱词赋诗文,又无勇略,只盼国主能明白国家需要一个果决枭勇之主,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罢了罢了,老夫明明说了不理朝政,总忍不住说那些事做什么,说些别的吧。”韩熙载叹口气。

两人边说边吃酒吃菜,屋内的炭火哔啵作响。

“既然不说国中的事,或许能说说国外之事,周国接下来还会出兵吗?”徐铉提出问题。

韩熙载肯定道:“老夫看周国皇帝是个胸有大志之人,当初一开战国主便提出以江北六州之地求和他不同意,一直用史从云夺了江北十四州才善罢甘休。

他的雄心大志如果不变,必定会逐步吞并天下,要吞天下,当下最危险的应该是蜀国吧。”

“北汉与他们有世仇,不该先取北汉么?”徐铉不理解的问,他是做学问的,对这些事没有老友韩熙载看得清。

韩熙载摇头:“北汉背后是契丹,晋阳是他们南下的门户,打北汉就是打契丹,周国当下确实在中原南方没有敌手,却也不是契丹的对手。”

徐铉点头,“这么说来那史从云倒真有韩信的味道了。”

“看他的作为,比韩信聪明多了。”韩熙载感慨,“老夫和他交过手,明白其人的厉害,好些东西都是后知后觉才明白被他算计了,要我看,他不是韩信,是王翦。

想当初,秦王扫平六国,王家父子两人帮他灭了五国。

如今周国要得天下,说不准也要依仗这史家父子两了,也难怪周宗府邸上如今门庭若市,差点踩断门槛,真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丢了个女儿,可谁说得清是不是多了条康庄大道呢。”

“可惜你我没有漂亮女儿啊。”徐铉开玩笑道。

两人顿时相视大笑起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韩熙载念了一句史从云兵临城下时留下在江南的大作,早在江南传开了,一时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那史从云是敌手,是我唐国丢失半壁江山的罪魁祸首,可和他交锋下来,再见这些日子的事情,反而恨不起来,倒是对这人很钦佩。

年纪轻轻文韬武略,有不世之功,却没骄傲自满,心中冷静,还知道弄出些小错给君主以把柄。

若史家在周国能长久,往后得天下的只怕是周国了。”

徐铉却摆摆手,小声道:“慎言,这样的话还是放在肚子里吧。”

韩熙载不再说了,两人又接着喝酒,说起风花雪月,诗词歌赋,再不去谈论那些可望不可即的烦恼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