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代河山风月 > 第165章 没办法,他是带着大军来谈判的

秋日长江静悄悄的,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亦或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夜里的大江有格外的豪美壮阔,身处其中,难免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周军的齐云大船有五层甲板,超过十丈长,可以称其为江上的移动堡垒,或者称之为移动豪宅,至少此时此刻,史从云是愿意将之称为豪宅的。

美人洁白**是史从云见过最修长的,南唐的美女也太离谱了吧。

李处耘随便抓一个贵族王妃,就已经把赵侍剑和符六都比下去了,那史书记载有“国色”的大周后该是什么样子,他都想象不出来了。

.......

周宪面色酥红,悲愤羞恼不已,她努力避开床那头的目光,去听江面的浪涛声,她脚下无力,连那些狼藉也是史从云打理的。

她知道自己是被逼的,这么做是为了家国大义,是迫不得已,可她偏偏忘了一件重要的事,以致如今后悔羞愤........她忘了挣扎反抗。

她原本想好的,即便迫不得已,她也要反抗!

可那恶人像一座大山,凶悍得恰如其分,以至于她一开始就被冲昏了头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立足何方,脑子里一片空白。

待从云里雾里的仙境别处回落人间时候她才后知后觉,可一切都已经晚了,她羞恼,她恨自己,委屈得都流出眼泪来。

也恨那恶人,他不讲道理,让她丢了贞洁还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她羞愤的想再找个机会一死了之,他却总在耳边轻声提醒,“你这是舍身饲虎”“是深明大义舍身成仁”“是拯救全金陵百姓于水火之中......”

让她又有狠不下心来的各种理由,其实人谁不怕死,只要那一瞬的决心不定,就再难重新逼自己了。

到了最后,她没办法,报复似的狠狠用牙在他的肩膀上咬一口。

直到口中腥甜,就当喝他的血,吃他的肉解恨了。

她害怕的闭上眼睛,那恶人史从云没对她动粗,也没大骂。

只是龇牙咧嘴难看的笑:“乱世中你一个弱女子能左右什么,这不是你的错;怪你运气不好遇上了一个不讲道理的恶人,恶人就是老子我,某看上你了,乖乖跟我回大梁去吧。”

那话还在耳边,她心里却翻江倒海。她一万个不愿的,可她又能如何?她总要面对残酷现实的,是啊,她一个乱世中的柔弱女子,还能回到六皇子身边去吗?一切都是史从云害的,想着想着她就忍不住哭起来。

哭累了,加上体力不支,不知道何时就昏昏沉沉睡了过去。

.......

第二天,史从云神采奕奕站在船头甲板,怀里掏出一封皇帝的诏书,是郭荣让曹彬和水军一起带来的。

意思很简单,史从云可以代替官家接受南唐国投降,但条件至少是割让江北十四州,南唐国主李璟要去掉皇帝尊号,向大周俯首称臣。

不过诏书也说明了,这是最低条件,达到这个条件,可以接受南唐投降,往高了他也可以自己去争取。

这正是此行的最大目的之一。

上游金陵城北的江心洲已经被司超和郭廷谓领兵于昨夜拿下。

下游七里洲则被邵季、曹彬占据。

如今金陵附近长江水道,尽数在周军水军控制之中,南唐国接连在涂山、楚州成为损失五六百战船之后,如今水军自保尚且不足,只敢远遁上游,根本无法和他们交锋。

李处耘率领的三千登陆部队也在案边扎稳脚跟,修筑营垒,南唐昨天下午和晚上连续两次往江边派兵,但都相距十里左右,根本不敢靠近过来,只远远的和他们对峙。

史从云牢牢掌握着长江下游的“控江权”,也正因如此,他才敢领着七百船只在南唐国都之下耀武扬威。

结果只怕很快就要出来了,今年之内这场持续一年多的大战肯定会落下帷幕。

不一会儿,他听他船舱里传来轻微响动,回头走进船舱,却发现美人还躺在床上,不过见她睫毛闪动,就知道她醒了,只是在装睡。

一大早他怕把人饿着了,令人送了不少瓜果糕点和肉蔬过来,就放在床头的桌上,想必她是饿,又不敢睁眼吧。

史从云恶趣味横生,也没哄人的打算,大摇大摆的用筷子夹起来桌上的菜肴吃起来,边吃还边道:“这伙头师傅弄的菜不错,真香,不过太少,我马上吃完了啊。”说着还大声砸吧嘴。

直到把装睡的美人委屈得眼泪汪汪,晶莹泪珠都从眼角滚出来,他才哈哈大笑,把人一把抱起来,放在大腿上,他就是这么贱。

“别睡了,起床吃东西。昨晚你太累了,好好补充体力,待会拿几件我的干净衣服给你换洗,带你去看在哪里洗漱,哪里如厕。”江河行船不比在海里,条件好太多了。

美人眼眶红彤彤的,怒视着他,好看的眸子里还带委屈悲愤。

史从云视而不见,把筷子递给她,“快吃吧。”

即便是美女也要吃喝拉撒的,她体力消耗很多,是真饿了,即便很矜持,小口小口的吃东西,还是吃得比较快。

史从云让她自己坐在椅子上,见她神情悲戚,面有悲色,就给她传达一些积极的东西。人总要有或者的意义才能天天向上,好好生活的,否则物质和**也只会招致更大的空虚。

“你放心,只要你在船上乖乖服侍好我,我保证麾下二十万大军绝不会去打金陵,等着你们国主派人来和我和谈,这些都是你的功劳,也要看你的表现了。”史从云鼓励她道。

其实纯粹是胡扯忽悠,打不打金陵的大事,岂是他一个人能决定的,除非他是皇帝。

不过好在这姑娘也不懂,她大概是大家闺秀,长在闺门绣房之中,想问题太简单、单纯,所以才会上他的大当。

“不是十万吗?”她问。

“咳咳,还有十万在江北,随时可以调过来。”他信口胡编。

美女脸上果然又有了坚毅的神采,眼神逐渐坚决起来,“我......我会照你说的做,请史将军也信守诺言!”

“好,你放心,某说话算话在军中也是出名的。”同时好奇问她:“你到底叫什么名字,昨天问你也不说,总不能一直叫你美人吧。”

她犹豫一会儿,小声道:“我......我姓周名宪。”

史从云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额茶水喷出来,“周宪!你爹叫什么,不会叫周宗吧!”

美人轻轻点头。

史从云觉得有些惊讶混乱了,连道:“不对啊,你是周宪,那你那不中用的丈夫不是叫李煜吗?李处耘怎么跟我所叫李从嘉?他听错了不成。”

说到丈夫,周宪顿时脸色涨红,悲戚的落下眼泪来,史从云连忙道:“没事没事,以后我是你丈夫,反正他不中用。”

“不许你这么说!我不是那样的女子!”周宪急红了眼,史从云连连道好,不跟她争论,女人就是,昨晚上还好好的。

他终于有些回过味来。

他就说这人怎么这么漂亮,这就是传说中的“国色”么!原来他心心念念的大周后早被他睡了啊!

反应过来之后,又有些不可思议,又有些得意,还有些怅然若失,总之五味陈杂。

那李从嘉可能就是李煜了?应该是继位之后改名的,皇帝国主的名字是要避讳的,改名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随即看了旁边羞愤不已,楚楚动人的周宪,心里也下定决心准备把她带回北方去了。

他记得历史上大周后的结局并不好,二十八周岁就死了,那年生病,又好巧不巧的发现比她小十四岁的妹妹被李煜悄悄接到宫里偷1情,结果气死了。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变动,今年传说中的小周后应该只有六周岁。

真算得上红颜薄命了。

李煜这个人怎么说........喜欢的人大概多数都是只了解他诗词的,如果了解他的种种作为还能喜欢起来那真是.......口味独特了。

史从云想了想,眼珠子一转对周宪道:“我原本想杀了唐国的六皇子来祭旗,以壮我军威。

不过现在可以把你丈夫放了,作为交换往后你留下服侍我,随我回大梁,你想,你所做所为都是为救他一命,这对你的私德并没有影响。”

周宪愣在那,面色红白相间,史从云不逼迫她,只道:“你一个人在这好好想想,不过别做什么轻慢自己的事,如果你出事,我马上把你那便宜郎君拿去祭旗。”他恶狠狠的威胁,随后出了船舱。

当然他这些鬼话也只吓得住傻白甜的周宪,稍有见识的人能找出无数漏洞来。

出了船舱连忙把从事官叫上来:“立即派人过江,让李处耘把那个李从嘉放了。

你们再替我写封信让他带着回去给南唐国主,就说这李从嘉在本帅大营中,面对众多士兵刀斧临危不乱,很有风度,言辞得体,是条汉子,某欣赏他,所以把他放了。”

从事官有些不解,不过还是点点头,连去照办。

自从明白李从嘉就是李煜之后,史从云顿时觉得不能扣押他了,赶快把他放回去,要是把他吓出毛病来可怎么办。

万一让他那个有本事的哥哥继位,弄出个孙权似的人物来,那他说不定就阻止国家统一了,都搞成历史罪人。

总之无论如何,李煜如果能继位,对他,对大周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李煜且不说他亡国之前的种种唯唯诺诺作为,就当北宋大军包围金陵城几个月,他还在和小周后吟诗作赋风花雪月,找道士和尚谈经论道,根本不知道国都已经被敌人包围,马上要亡国了。

有这么个人在南唐,对他们来说是福气啊,可得把他当宝贝赶快给南唐国送回去。

不过她媳妇怎么办是个问题。

史从云思来想去,觉得直接跟他说汝妻子吾养之不好,倒不怕李煜,以李煜那脾气,他也不敢如何。

可如果直接不打个招呼就把人掳走也不太好。

于是思来想去,他决定以外交辞令的方式来说一下这件事,把它私自加到条款里去。

于公给官家郭荣留个把柄,于私给周宪挣点名声,让她没有道德负担,活得坦荡些,大不了自己当个大恶人。

就像三国演义中的貂蝉委身董卓,周宪就是为国为民的貂蝉,他来当董卓。

至于往后的评价和人们的议论,说实话史从云还真一点不怕。

因为他看得很透彻,人们评价大人物真是看道德品质吗?如果认为是那真是腐儒之见了。

比如赵光义强幸小周后的事,画作和故事都是明清开始编的,宋人只有个不靠谱的笔记有歧义记载,也不符合赵二的风格。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从晋代、唐代“开始”坑的,而且越来越夸张。汉人记载的历史书里都是焚诗书、坑术士,而且秦朝是有许多儒学博士的等等。

这种例子历史上太多了,而且是多数普通人都信以为真的。

反过来。

李世民是真的杀了哥哥们,霸占了嫂子的;赵匡胤也是真的黄袍加身,还真霸占了花蕊夫人的。

可人们关于唐宗、宋祖的评价几乎都是正面的,历史学界不说,就连民间传说,戏曲演义中都编出不少故事。

要么证明李世民杀哥哥是迫不得已,要么说赵匡胤夺人家江山是箭在弦上.....

还有的故事说李世民和他嫂嫂是两情相悦;有不少故事表明赵匡胤的人品是多好多好。

难不成李世民和赵匡胤真是道德品质好?

史从云向来不屑这种看法,他们要是道德品质好就当不了皇帝!

所以刘邦才是帝王的千古楷模,事实上从很多历史记载中也看得出李世民和赵匡胤都是崇拜刘邦的,李世民还把他的还乡宴比作高祖还乡。

说白了,无论是民间还是史学界,人们称赞的都是功绩!看的也是功绩。

只不过中国受到儒家礼乐教化数千年,儒家的那套深入人心,潜移默化。

儒家讲究以德治国,普通人看待问题又看不透本质。所以很多普通人都在儒家教化的框架下看问题,觉得哪个君主能臣有了功绩,肯定是因为他道德品质好。

而道德是宽泛的,模棱两可的,可以随意双标的。

所以只要有利于百姓,有功绩的君主,人们就会编很多事,戏曲歌剧,演义杂谈去为他美化,为他摆脱道德困境。

反之就丑化。

因为在儒家的朴素价值观里,德大于天。

某个人能干大事,肯定是因为他的道德品质好。如果某人没本事,做了招人恨的事,那肯定是道德品质败坏。

找不着证明就是编也给他编出来嘛。

但其实人们称赞和贬低的都是有没有功绩,不过是在儒家学说的世界观下,非要给它披上道德的外皮。

普通人的对历史的认识就是这样的,所以史从云道从不担心别人怎么骂他,怎么不得人心。

他觉得自己对天下大势,历史大方向还是看得清楚的。

只要往后他干了大事,有利于百姓的大事,有大功劳大功绩,肯定会有很多人给他编故事,写小说,吹牛逼,也要说他和周宪是两情相悦的,说不定李煜还要拉出来当反派。

反之如果他之后毫无功绩,甚至还败坏功绩,做出对天下百姓都不利的事,即便他真是个道德圣人,干干净净来江南走一遭,也会有无数人给他编排好故事说他道德败坏的。

说到底,就是功绩。

董卓如果在小说里一统天下,治国有福,人们肯定要说他和貂蝉天生一对,貂蝉是心甘情愿跟他的,还能给他编出几十个故事来。

......

以史从云如今的功绩,绝对可以在历史书上留下一笔了。

下午,正午过后,南唐的使者划着小船来江中拜见他,史从云意外的见到了新老丈人周宗,还有一个有名气的人韩熙载。

他差点就直接开口叫岳父了,考虑到周宗年纪大了,他觉得还是要循序渐进,万一周宗有高血压怎么办。

双方于是在甲板上互相见礼落座,摆开架势就要开始谈判了。

周宗和韩熙载的姿态放得很低,言语非常客气。

没办法,史从云是带着大军来谈判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