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打了个稽首道:“无量寿佛。蒙贵人垂问。贫道姓黄,道号贞虚。乃城中芥子观主持。”
昌邑郡王朝他身后的总管夏太监,递了个询问的眼色。夏太监当即微微点头,昌邑郡王便笑道:“原来是贞虚先生。久仰久仰。想来先生也是来翰林院编书的?”
贞虚躬身笑道:“贵人所料极是。贫道初次入翰林院,不知崇文馆在何方何处,烦请贵人指示一下方向。”
昌邑郡王笑了笑,往身后一指道:“先生只管沿着这条甬道往里走。那崇文馆就在翰林院最深处。”
贞虚连忙打了个稽首谢道:“多谢贵人指点。贵人且请自便。贫道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说着倒退着行了两步,转身而去。
昌邑郡王见他没有要趁机攀附的意思。讶异地追随他的背影看了一会,转头向夏太监道:“这个贞虚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夏太监想了想道:“回王爷的话。这位贞虚先生,在洛京城也算小有名气。小的听说,他和朝中几位高官的衙内公子颇有些来往。想来也是有些道行。”
“这么说,这位确是个有道气的。”昌邑郡王若有所思道:“既如此,你就想办法替我多关注一下他。如今咱们正是用人的时候。”
夏太监心下了然,忙躬身回了声“是”。
却说,贞虚第一眼见到昌邑郡王的时候,只觉此人骨法非常,面相极贵。心中惊奇之余,自然也生出依附的心思。
谁知,和他交谈了几句,却发觉他眼睛光而露,牙齿疏而透,手脚轻而骤,他日必定杀戮不少。于是便立刻打消了方才的念头,借故离开。
谁都不会想到,就是因为李铭简一个小小的举动。会让本该走到一处的紫微左辅星宿,就这样擦肩而过。
贞虚自入了翰林院,就颇得众人喜欢。
他为人随和大方,说话又风趣。再加上他博学多才,于历算、地理、天文、医药、兵法、铸造都颇有见地。时日一长,人人都闻其名而敬服之。
吴岫云听说翰林院来了这样一位明星般的人物,也少不得要去瞻仰瞻仰。
这一日午间,她在公厨取饭,听闻贞虚先生在进思亭讲古。匆匆用罢饭后,便特意寻了过去。
走到进思亭,只见亭中坐了一二十人,当中围着一个道士,想来便是那位贞虚先生。
吴岫云踮手踮脚地挤了进去。旁边的人见是她,都惊了一跳,忙互相悄声见了礼,又挪出一个空位给她。
贞虚正抚须说道:“诸位都知道,书上记载这点石成金之术,当年许天师曾当众施展过。可你们有谁亲眼见过?说到底,这等神通法术,不是一般人能通晓的。我劝大家,今后见有人宣称会什么撒豆点金的法术,基本上都是障眼法儿哄人,绝不可信。”
有人笑问道:“您不是道士吗?怎么倒砸起自家的招牌来了?”
贞虚摆手笑道:“诶,你们不知道,正统道家戒律严格。即便精于法术,也从不轻易示人,更不可以此敛财。”
又有人七嘴八舌地打趣道:“先生会法术吗?”“施展一下,让大家也开开眼界嘛!”
贞虚朗声笑道:“你们这是在考我。说来不怕你们笑话,贫道生性愚钝,不会那些戏法。易占星算倒还懂些。大家若有感兴趣的,可随时找我探讨。”
这时忽然有人拨开众人道:“这位道友就是贞虚先生吧?久闻大名,特来瞻拜。”
贞虚定睛一看,却是一个四五十岁的道士,身后跟着一个道童。
但见他头戴铁冠,身穿紫缎道袍,手拿犀角柄尘尾。生得面似淡金,偃眉朗目,鼻直口方,三绺黑胡须飘撒胸前。真是气度不凡。
贞虚忙起身还礼道:“道友幸会。敢问尊姓大名?”
那道士扬眉昂首道:“小道姓杜,道号紫虚。曾在金陵紫金山修道。”
话音一落,众人不禁窃窃私语道:“莫不是那位紫虚真人?”“不是他还能是哪个?”“听说是吴王殿下引荐过来的。”“这算什么,他的道号还是圣上钦赐的呢。”……
贞虚耳力甚聪,听闻这些话,但笑无言。
这位紫虚真人,相传上闻天宫,中识人间,下知地府。有通天彻地之能。他一个不知名的老道,可不敢高攀。
那紫虚真人却是面有得色,尘尾一挥道:“方才道友所言,小道不敢苟同。故而特来一辩。”
贞虚洒然笑道:“老子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各门各派见解不同,也是常事。何妨各精进业,各获道证。”
紫虚真人面露不豫,阴阳怪气地说道:“常言道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证道修行,哪能模棱以持两端。”
说着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闪闪发亮的铁环道:“点石成金之术乃许天师独门绝技。小道法术未精,今日斗胆在各位面前献丑,表演个点铁成金。”
“童儿,去公厨取只碗来!”紫虚真人吆喝一声道:“务必要洁净些。免得法术不灵。”
那道童答应一声,一路小跑着往公厨方向而去。
亭里的人你看我我看你,各自寻思:“难道这世上真有这等高妙法术?若果真如此,紫虚真人果称得上是神人了。”
说来,人人都有好奇之心。见此情形,哪个不想留下来看回热闹,顺带长长见识?一时间,在场之人,又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而吴岫云,听到紫虚真人这番言论,心里却只觉得可笑。凭她所知道的化学知识,她可以肯定,铁绝对不可能变成金子。除非是置换反应。可这时候恐怕还没有王水这样东西。
紫虚真人见众人说得热闹,面上丝毫不见犹疑担忧。这是他常玩的把戏,还从未有过闪失。今日只要他在翰林院露这一手绝活,往后洛京哪还是旁的“先生”“羽士”立脚的地儿。
而此时,唯有贞虚垂眸捋须,淡笑无言,一派风轻云淡的模样。
不一时,那道童气吁喘喘地跑了回来。“师父,弟子将碗取来了。”
喜欢宿世冤家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宿世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