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第一氏族 > 章一二四九 全线出击

第一氏族 章一二四九 全线出击

作者:我是蓬蒿人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3-12-31 08:45:47 来源:书海阁

元木真离开之际,赵玉洁、安德鲁、弗朗西斯科等人相继撤走。

他们现身是为了彰显存在,制约赵宁的行为,让他不要对天人境之下的修行者出手,亲手去干涉大军层面的战争。

苏叶青凝望着赵宁从半空徐徐落下,一动不动呆呆傻傻如痴如醉。

于她而言,此刻向她靠近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股来自家乡的暖流,一个支撑她在苦寒之地默默战斗二十年的信念,一种国家的理想与关怀,是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所有。

所有这一切,她曾经远离——以背井离乡的方式远离并为之不懈奋斗,而此刻,在经过二十年的艰难困苦、孤独漂泊后,一切的意义向她扑面而来。

那些她曾怎么都触碰不到,只能在月光下默默感受的东西,现在,都在她触手可及的位置,她只要向前一步,就能拥抱渴盼了数千个日月的所有气息。

苏叶青泪眼滂沱,清瘦的身躯颤抖不已。

当赵宁在她面前站定,并朝她报以和煦的微笑时,能把自己????????????????细微的表情控制得入木三分,随心所以掌控自身情绪甚至是思想的苏叶青,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冲向了赵宁的怀抱。

从这一刻开始,她再也不用刻意控制自己。

赵宁轻抚她颤栗不已的纤瘦后背,温声道:“任务结束了,小青,你回家了。”

他这句话说完,原本只是抱着他默默抽泣的苏叶青,终于放开一切束缚,死死抓着他的肩膀嚎啕大哭起来。

她哭得声嘶力竭无比用力,像三岁小孩一样,似乎是要把忍了二十年的小心、委屈与苦痛一次性全都宣泄出去。

这一幕看得一旁的范翊百感交集,撇过头悄悄抹泪。

......

溧水河谷的战事在天黑前基本落下帷幕,天元帝国近卫军第二军、第三军全军覆灭——伤亡近半,余者投降。

前往狼头山的近卫军第一军第三师,还未攻克地势较为险峻的山头,溧水河谷决战便已有了结果,他们撤围之时接到了来自上级的命令:向东撤离。

晋军无暇分兵追击,故而他们就成了近卫军三个军中唯一成建制生还的部队。

到了夜晚,依托掩体、工事零星抵抗的近卫军战士选择突围,这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跑出去的人手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都是精锐修行者。

除了这部分部队,近卫军还有一些战士成功从战场生还,那就是阻击反抗军第十师、十二师的近卫军第一师、第二师。

他们虽然被前者冲溃,伤亡及大,但因为第十师、十二师急于赶往溧水河谷,故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分割包围、全面聚歼。

逃走的第一师、第二师战士加起来有几千人。

三个军的近卫军,十五万上下的兵力,最后撤出战场的拢共也就两万左右。

反抗军以七个师击败近卫军三个军,这是彻头彻尾的大胜,经此一役,天元帝国的精锐损失太半,除了跑掉的两万人,近卫军就只剩下东面山海关战场的一个军。

十五万反抗军为了快速战胜二十五万天元大军,一举奠定对天元帝国战争的绝对胜势,自身同样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溧水河谷战斗结束时,十三师一万五千多将士就剩了两千余人还在战场上奋战,师长冯牛儿没于阵中。如此惨烈的战果,是反抗军自组建以来第一次遇到。

支援了部分战士帮助十三师作战的十四师,亦是元气大损,伤亡过半。

赵宁发布命令:十三师、十四师进入休整期,努力救治伤员降低死亡率。

除了十三师、十四师,其它部队伤亡不大,都在合理范围内,其中第八师、第九师因为是最后加入战场,损失最小。

赵宁没有让他们闲着,在其它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令第八师、第九师连夜西进,配合第七师、十一师分割聚歼彼处两个军的戍卫军。

溧水河谷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萧燕曾令戍卫军向东增援。

她的命令颇为详细:其一,入夜之后,戍卫军留下两个师断后,阻止十一师;

其二,以一个师的兵力率先向东直线行动,吸引????????????????第七师注意力,另外三个师则趁机稍微向北迂回,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溧水河谷。倘若路上遇到阻击,则留下部分兵力断后,大队人马继续赶路。

萧燕的安排不可谓不合理,但戍卫军最终却没能以一个军的兵力及时赶到溧水河谷。

原因很简单:

第七师在赵宁的安排下半路设伏时,并不是全师一起行动,而是以旅、团为单位,在东、西战场之间广撒网,层层阻击,全面拖住了戍卫军不说,还给予了他们有力打击。

看似简单的胜利,是赵宁与萧燕战术博弈的结果。

对戍卫军的安排,萧燕其实有很多选择。首先,她可以集中十万戍卫军猛攻十一师,力求歼灭他们;其次,她可以让戍卫军留下断后部队后撤离战场,不往东面增援而是北撤,保留有生力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再次,萧燕可以集中戍卫军主力,让他们抱团向东增援,强势冲破路上遇到的所有阻击。

可能有很多,赵宁的安排却只能有一个,选错了就不能达到战术目的,甚至是遭受不小损失。

赵宁能选对,是因为他抓住了萧燕的根本诉求,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了问题,进而准确判断了她的布置。

首先,萧燕就算集中十万戍卫军进攻十一师,在她看来也不能取得成功,因为第七师一旦赶到战场,就能配合十一师内外夹击;

其次,萧燕在溧水河谷战事不利的时候,选择了放手一搏孤注一掷去争取胜利,那就不可能让戍卫军北撤;

最后,萧燕要防备第七师在半路截击向东增援的戍卫军。如果不想早就被溜成狗士气不稳将士疲惫,且装备很差战力一般的戍卫军被迎头痛击一触即溃,就不可能集中力量行动。

选择以部分兵力先一步东行,欺骗第七师,引诱他们去截击,从而掩护主力支援溧水河谷,是基于现实的最合理安排。

事实证明萧燕的担忧没有错,第七师以旅、团为单位的阻击,哪怕是碰到了数倍兵力的戍卫军,后者也是形同惊弓之鸟,匆匆留下断后部队就让主力迅速转向。

且断后部队斗志不坚,打了没多久就想跑。

凡此种种,使得第七师一个师,就在广阔地域缠住了一个多军的戍卫军,降低了他们的速度,杀伤了他们的力量,分散了他们的兵力,打击了他们的士气,最终使得他们没能及时赶到溧水河谷。

总而言之,第八师、第九师向西挺近之后,配合第七师对一盘散沙状态的戍卫军进行了全面的围追堵截。

相比较于近卫军死伤近半才投降的悍勇,戍卫军跪得很快。

三两日的战斗下来,过半戍卫军成了晋军俘虏。

不过因为草原平坦广阔没有险阻,跑掉的戍卫军也有不少,这些大多是机械化部队,也只有他们能跑得掉,那些被俘的基本都是骑马的。

——第八师、第九师加入战场后,戍卫军只要稍微作战不利,机械化部队就会丢下同伴脚底抹油、自我分裂。骑马的战士一看同伴坐车跑了,自己追不上自然士气崩溃。

与投降的和逃跑的战士相比,????????????????死伤的戍卫军就要少很多,毕竟有抵抗有战斗才会有大量伤亡。

三日后,在战场被清扫了个七七八八的情况下,赵宁下令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撤出既有战斗,重新集结进行短暂休整,让十一师全面接收俘虏并押往雁门关。

与此同时,赵宁带着打扫完溧水河谷战场,且已经休整了两三日的第十师、十二师、十五师作为第一梯队向北挺进,兵锋直指漠北。

这时候,从雁门关出发的后勤补给队伍,已将军械弹药、粮食药品等物资运到了溧水河谷,并且在溧水河谷建立了第一个中转站。

雁门关的反抗军的确只有三个军,但这是正面作战部队,负责后勤的是朝廷临时征召的,河东北面一带的预备队和民兵。

他们除了运送补给外,现在又多了一个任务:配合十一师押解、看管俘虏。

后勤就位,是赵宁能够带着三个师继续北上的先决条件,而大军的下一个补给地以及后勤的下一个中转站,就在一个显而易见的地方:小叶部。

旬日后,路上击溃、俘虏了不少部族军的三个师,陆续抵达小叶部。先行一步的苏叶青,在扈红练等高手的配合下对小叶部的非大晋战力进行了清除,使得大军得以顺利进驻。

清除战斗并不激烈,萧燕派来的人早就见势不妙跑了,而天元帝国的高手们在失去军队依托后,面对早早赶来的扈红练等大晋王极境修行者,也没有拼命作战的理由。

小叶部里有很多修行者都是一品楼的人,他们欢欣鼓舞、热泪盈眶地迎接了反抗军,那场面是真正的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由此,苏叶青及其麾下在草原奋战多年的大量战士,终于全部回到了大晋皇朝的正面作战序列当中。

赵宁在溧水河谷取得大捷,带领反抗军向小叶部开进之时,山海关前的天元大军全面撤退,大晋在北境各处的反抗军正式全线出击。

由数千到数万战士组成的一股股规模不等的战斗队伍,开始从长城各个关口威势赫赫地开向草原,彼此呼应高歌猛进。

喜欢第一氏族请大家收藏:(wuxia.one)第一氏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