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大魏读书人 > 第一百零一章 许清宵独特办案手段,时限已到,全国瞩目!

大魏京城。

望着桃花图标的建筑物,许清宵莫名有些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这一刻,许清宵总算是知道白衣门这封信的意义了。

让自己过来相聚。

只是许清宵没有多想,转身离开了。

原因无他,这个节骨眼上,说句不好听的话,到处都有人看着自己。

陛下已经下旨了,让自己接手平丘府赈灾案,先不说这幕后黑手会不会找自己麻烦,六部当中也会派人跟踪自己啊。

要是这个时候去跟白衣门门徒见面,那就是送死。

再者反正已经拖了这么长时间,不如再拖一拖,又不要紧的。

转身离去。

许清宵回到了学堂当中,杨虎等人在此等候多时了,没有多说什么,许清宵将他们的身份令牌交给他们,而后只留下一句话。

“我要办案,这些日子做好奔波的准备,是大案。”

一句话说完之后,六人面面相觑,紧接着眼神当中充满着激动。

刚过来就办大案,这就真的刺激了。

“别看了,赶紧去练武,马上就要办大案子了,可不要马虎。”

“兄弟们,咱们这次要是办成了,以后就是荣华富贵,但有可能这个案子过后,咱们兄弟不见得还在一起。”

“要谨慎一些。”

杨虎开口,虽然说的话有些残酷,但众人明白,许清宵说是大案,肯定危险重重。

几人不废话,赶紧跑去练武,提升一点自保能力。

一个时辰后,许清宵的声音响起。

“杨虎,将这封信送到刑部去。”

许清宵开口,从窗口将信飞出,落在了杨虎手中。

“是,大人。”

杨虎没有废话,提起信来,直接朝着刑部走去。

到了刑部之后,杨虎将这封信交给刑部卷吏,告知是许清宵送来的信,后者立刻诚惶诚恐,不敢怠慢。

信中内容也很简单,许清宵这一个月内基本上不会来刑部,他要彻查此案,算是请假信。

可这封信一出,几乎没用多长时间,传遍了整个京城权贵耳中。

许清宵接下了‘平丘府赈灾案’,这件事情自然牵动朝野许多人的心。

这一日,许多人相聚,都在讨论此事。

大魏文宫内。

陈正儒与礼部尚书王新志以及孙静安相聚一坐,三人皆是儒道一脉,一位宰相,一位尚书,还有孙静安一位儒官。

“许清宵差人送信到刑部,他完全知晓这封信的内容会被传开,这是要告诉朝野,他会将此事彻查到底,两位如何看?”

陈正儒开口,他一眼就知道许清宵派人差信的目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告诉朝野,他许清宵要开始查案办案了。

“以许清宵之聪慧,想来应该察觉到了一些东西,平丘府赈灾案,我等反反复复看过十余遍卷宗,前五位经办人四死一疯,明显有问题,这背后牵扯之人,这些年来我等也已经猜到了一些,也就不知道许清宵有没有猜到。”

王新志开口,他虽不是刑部之人,可当年这件案子牵扯太大,影响极为恶劣,六部官员都参与其中,也分批审阅过卷宗,以他们的智慧,许清宵能想到的,他们也能想到,再加上对朝廷局势了解,他们已经有了嫌疑人目标。

“我等都着了陛下的道,如今陛下要为此事翻案,不知道陛下之用意是何,可无论如何,许清宵破不了此案。”

孙静安摇了摇头,他也知道了自己进了陛下的套,但即便是如此,孙静安依旧认为许清宵破不了此案。

李正儒与王新志没有说话,倒不是别的意思,因为他们也是如此想的。

“此案涉及太大,幕后黑手,无论是谁对朝廷都有极大的影响,而且其中一位.......”

过了一会,王新志开口,只是说到这里的时候,便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两人皆然明意。

“无论是谁,此案无解。”

孙静安摇了摇头,说出自己的观点。

“经办人四死一疯,任何相关线索都被掐断,当初刑部尚书张靖大人亲自调查,也没有调查出任何结果。”

“不管幕后黑手是不是他们,最起码人证,物证,缺一不可,想要定他们的罪,光有人证没用,光有物证也没有用,必须要人证物证齐全,才可定罪。”

“陛下给许清宵一个月的时间,许清宵纵然是天纵奇才,他也不可能破解此案,相关人证全部死于张南天家中,相关物证,除非能找到这两千万两赃银,否则的话,于事无补。”

“我想,陛下这一次,是为了借机考察许清宵,同时也是为了敲打之意。”

孙静安说的很直接,他不认为许清宵能破解此案,其关键原因在于,定罪的人证物证都没有,找到了两千万两白银又如何?如果没有人证,于事无补,找到了人证若找不到物证,也没有任何作用。

因为这个幕后黑手地位太高了。

“恩。”王新志点了点头,他认同孙静安之言。

然而陈正儒却有些感慨道。

“如若换做任何一人,我都会认可孙儒之言,可许清宵,不知为何,我感觉他能胜任。”

陈正儒也不知道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感觉,就是觉得许清宵或许真能破案。

“陈儒,你之所以如此感觉,是因为这许清宵太过于会造势了。”

“诸位有没有发现,许清宵先有千古名词,用来讨好武官一脉,而后府试之上绝世文章,扬名京都,可当时他的名气还是有限。”

“为了让自己的名声得到进一步扩张,许清宵怒斥严儒,一战扬名,随后入京,在刑部搅的天翻地覆,其目的是什么?无外乎名声罢了。”

“虽是差名,但也是名声,如今大魏谁不知道他许清宵?甚至他许清宵之名,于大魏之外也有些名气,而他许清宵付出了什么代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造势,所以陈儒对他有些莫名看法,可在我眼中,许清宵不过是运势之才罢了,终究成不了气候。”

孙静安认真说道,他承认许清宵有才华,但他更加认为的是,许清宵的才华,并没有传的这般邪乎,无非是会造势会运势罢了。

如此心术不正,未来成不了气候。

“唉。”

陈正儒叹了口气,他看了一眼孙静安,没有回答,一来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二来是他看得出,孙静安对许清宵有很大的敌意。

不过这也是情理当中之事,毕竟孙静安立朱圣之心,誓死护卫朱圣一脉,如今许清宵势必要成立新的学术,孙静安对他有敌意,太过于正常了,若孙静安对许清宵没有敌意,那才有问题。

“罢了,罢了,让人去盯着许清宵,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汇报。”

陈正儒没有多说,他身为丞相,必须要洞察一切,许清宵接了这个案子,无论许清宵能否查出真凶,他也必须要掌握全局。

一旦发生任何问题,要及时制止,否则对朝廷不利,对陛下不利,对百姓不利。

与此同时。

刑部当中。

刑部尚书张靖,左侍郎冯建华,右侍郎李远静坐在大堂内。

张靖神色颇为平静,冯建华还好,毕竟他逃过了一劫,许清宵闹完之后他就回来了,毕竟公务还有不少,一直在外肯定不行。

至于李远则有些幽怨地看向冯建华,都是侍郎,他却惨遭许清宵二十仗刑,若不是御医送来了特制药品,他也无法这么快恢复。

“许清宵送来的信,你们都看了吗?”

张靖开口,语气平静道。

“看了。”

冯建华回答道。

而李远则冷漠开口。

“他许清宵当真是愚蠢,只怕估计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件案子涉及多大,还以为是普通疑案,居然敢接。”

李远口气不太好。

只是此话一说,张靖摇了摇头。

“他知道。”

三个字,让李远脸色一变。

“尚书大人,你说许清宵知道这案子涉及之大?”

李远有些没想到。

“恩。”

张靖点了点头,虽然他也憎恨许清宵,可他绝对不会因为憎恨,而忽略一个人的才华以及实力,这样只会显得自己愚蠢。

“能写出千古名词,绝世文章,天下第一骈文,还有千古名言之人,许清宵的才华,不可小视,我等虽憎恨他,但莫要低估了他。”

“这份卷宗,他应该已经猜到部分,最起码知道这卷宗背后牵扯有多大。”

张靖这般回答道。

一时之间,冯建华和李远沉默了。

张靖这话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许清宵的才华,有目共睹,你可以说他狂妄,你也可以说他不为君子,但不能说他才华不好。

要许清宵才华不好,那天下人有谁敢说自己才华横溢?

“哼,他既然知晓,还敢接此案,也当真是狂妄,莫不成他真以为自己能翻此案?”

李远还是有些不愉,这般讥讽道。

“此案涉及之大,许清宵竟敢接手,他不怕吗?”

冯建华则没有任何怨气,毕竟他没挨打,所以对许清宵没好感但也不至于像李远这般带有偏见。

“想来他应该已经猜到这是陛下的意思,所以才会如此大胆,接手此案。”

“若不然的话,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接手此案。”

张靖出声,他瞬间洞悉许清宵是怎么想的。

很快张靖继续开口道。

“只是许清宵还是太过于年轻了,即便是有陛下撑腰,又能如何?”

“哪怕是陛下想要翻此案,也不见得能翻案,平丘府赈灾案,涉及之大,难以想象。”

“当年,本官还是侍郎之时,接手此案,也受到各种阻碍,陛下让许清宵一个月内破案,他怎么破?”

张靖摇了摇头,他身为刑部尚书,当年接手此案,是堂堂刑部侍郎,接手此案也遇到了许多阻碍。

许清宵如今一个主事,想要接手此案,只怕麻烦阻碍比他当初还要多。

至于许清宵身后有陛下撑着?

可他张靖当初也有武帝在背后撑着啊。

只不过那个时候动荡一些,现在比较安定,但两者其实是差不多的。

“这件案子,涉及太大不说,而且恰好是在先帝晚年之时,朝野动荡,里面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所有的人证物证根本找不到,许清宵破不了此案。”

“最关键的人证也已经疯了,就算是许清宵真有断案之能,也于事无补啊。”

两人附议,认同张尚书所言。

倒不是不看好许清宵,而是三个问题许清宵解决不了啊。

第一,人证物证你找不到。

第二,有人会阻碍你办案。

第三,即便是找到,可能你也不敢翻案。

以上三点,就是这件案子为何一直压到现在还没有处理的根本原因。

“不管了,先看看他如何处理此案吧,让人盯着许清宵,有任何动静必须要上报。”

张靖也想不出许清宵会怎么办案。

但他知道的是,许清宵将这封信送来,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办此案,而且态度很认真。

所以静等就好。

一时之间,整个京都几乎所有权贵,都或多或少谈论此事,众人都清楚的很,许清宵动真格了,陛下也动真格了。

只是许清宵具体要怎么办案,引来众人的疑惑。

武昌一年。

五月二十六日。

守仁学堂之外,莫名多了一些人影,商贩买卖,杂耍艺人,一时之间学堂周围显得略微热闹。

京城很大,但有时候也不大,眼线布置之下,再不热闹的地方,也会变得热闹起来。

也就在此时,一道身影从守仁学堂走了出去。

刹那间不少身影跟了过去。

不多时,又是一道身影走了出去。

马上又是不少身影跟了过去。

如此反复,杨虎六人全部离开了守仁学堂。

这一日,深夜。

大魏文宫。

刑部,户部,兵部,九位国公府,诸位列侯,以及不少大魏权贵们的家中,都呈现上数份卷宗,这是他们手底下探子跟踪杨虎等人的行踪记录。

文宫内。

陈正儒,孙静安展开卷宗。

随后两人脸色微微一变。

卷宗如下。

---

武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属下跟随许清宵下属李健,一路来到北市场,李健前前后后购买二十五枚鸡蛋,两斤牛肉,四斤羊肉,白菜一斤,青菜两捆,鱼丸半提,而后回归学堂。

---

武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属下跟随许清宵下属李康,一路来到西市集,李康购买铁片两块,凿冰器一件,铜制火炉一口,香酒一壶,八角,桂皮,鲜辣椒,红油,牛油各半斤。

---

数份卷宗几乎是一致的内容,杨虎杨豹几人今日出去,显得神神秘秘,但其目的就是买一些日用品,十分普通。

没有任何一点问题,但这种没有问题,让他们感觉问题更大。

“这许清宵,是在搞什么鬼?”

孙静安皱眉,他有些搞不明白了,虽然说今天才第一天,距离陛下交代的时间还剩下二十九天,不用太忙,但也不至于.......这样吧?

“静下心看看。”

陈正儒没有任何心急,反倒是让孙静安静下心,看看许清宵到底要做什么。

与此同时,刑部当中,张靖也有些不明,第一天不说大刀阔斧去干事,也不至于让属下买一些这种东西吧?

而且买这个东西需要花一天时间吗?需要这么大费周章吗?

吃饱没事干吗?

“我倒要看看这个许清宵,如何办案。”

张靖将这些卷宗放下,眼神之中充满着好奇。

站在刑部的立场,他希望许清宵破案成功,但站在刑部尚书的立场,他并不希望许清宵破案成功,而站在私人角度,他希望许清宵没有破案成功,并且被陛下训斥。

安国公府。

安国公坐在书桌面前,阅读这些卷宗,而李兵则站在一旁皱眉。

“父亲,这许兄弟是想要做什么啊?孩儿有些看不懂啊。”

李兵实在是有些看不懂,如此紧张之时,许清宵让人去买一些这种东西,鸡蛋肉蔬菜,菜刀凿冰器这些日用品,有些古怪。

“许侄儿之才,是万古大才,你看不懂是正常,说实话为父也只能看懂一点点。”

安国公有些不要脸道,他也看不懂,但在自己儿子面前,他不能说自己看不懂。

“行了,就你这脑袋,继续让人打探消息,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告知下面的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安国公开口,这般说道。

“是,父亲。”

李兵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就如此,到了第二日。

一大清早,守仁学堂便闹出一番动静,杨虎六人分别走出学堂外,一个个神色严肃,打量着周围,关注一番后,便离开了学堂。

而暗中,不少影子跟了过去。

一直到傍晚,杨虎六人回归,依旧是带着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

其中最为惹眼的便是一大块冰石。

谁也不知道许清宵到底在搞什么鬼,学堂之外,六部的探子,国公的探子,权贵的探子,诸侯的探子,满朝文武不少势力的探子,全部都迷迷糊糊的。

他们今天跟了一整天,提心吊胆就不说,最主要的是这一天下来,这帮人又是去买东西,而且买的东西都是一些常见之物,偶尔有点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也没什么作用啊。

这都已经第二天了,许清宵究竟再搞什么名堂,让人实在是摸不着头脑啊。

第三日。

杨虎等人没有出来了,探子们死死地在门口等待着,就是不敢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可就在这日,所有人总算知道许清宵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了。

守仁学堂内,随着冉冉升起的雾气飘荡起来,学堂之外,许清宵正在吃古董羹。

杨虎用凿冰器,将冰内冻住的羊肉取出,而后用一种十分古怪的工具,刨出一层层的肉卷。

杨豹在一旁洗菜,而李健李康则在洗刷着牛下水,也就是牛肚这种东西,来来回回反复洗刷。

赵大赵二则是在切菜。

许清宵坐在桌前,进行各种调料。

这一幕,让门外不经意走过的探子们都沉默了。

尼玛。

搞了半天,是为了吃古董羹?

有没有搞错?神秘兮兮的弄这弄那,就是为了吃这个?要不要这么离谱?

众人实在是有些无语了,这两日杨虎杨豹起早贪黑的起床,神秘兮兮的去市集,买这个买那个的,他们差一点就要把商贩抓过来严刑拷打。

问问是否有什么书信来往之类的。

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调查这些商贩的信息资料,却没想到的是,许清宵忙碌了三天,竟然是为了吃古董羹。

这下子所有探子都沉默了,一个个脸色很难看。

感觉这三天就好像被许清宵耍了一般。

但生气归生气,众人还是继续盯着,上面有命令,他们也没办法。

学堂内。

许清宵的声音逐渐响起。

“毛肚洗干净一点,轻一点洗,不要那么大力气,还有你洗手了没?”

“鸭肠也要洗干净点,要有一点味道,你就可以回去了。”

“杨虎,烂的菜叶掐掉,每一片都要搞的干净一些,我们是在办大案子,不要马虎。”

“对了,李健李康,你们两个去把鸭血拿过来,记得加点牛奶,不要太多,一点点就好,这样鸭血嫩度刚好。”

许清宵的声音响起,吩咐着众人。

杨虎等人点了点头,笑着回答,可眼中却充满着无穷的疑惑。

他们看了看手中的东西,实在难以将这个和办案划上等号。

但没办法,许清宵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不多时,所有的菜肴都上来了,许清宵也招呼着众人开始吃。

一盘鸭血先入锅,紧接着便是各种荤腥,再下了一盘羊肉,添了点无烟炭进去,加大了一些火候。

许清宵等了一会,便捞出羊肉开始大快朵颐。

期间许清宵将让众人品尝酱料不同的口感,丝毫没有一点紧迫感和危机感,让人愈发觉得古怪。

“大人,咱们不是办案吗?怎么还有心思在这里吃东西啊?”

杨虎开口,他实在是忍不住询问了,不是别的意思,之前许清宵说要办大案子,他已经磨刀霍霍,前天晚上睡觉,都梦见自己办好了案子,走上人生巅峰。

可没想到的是,这两天忙东忙西,竟然只是为了吃一顿古董羹?

说实话在今天之前,他甚至都以为买的东西,都是办案需要的,虽然古怪,但越古怪他越觉得很有搞头。

结果没想到竟然是为了吃一顿古董羹。

所以他有些忍不住了。

此话一说,其余五人也忍不住看向许清宵了,他们心中的疑惑如杨虎一般。

此时,许清宵擦了擦嘴上的油,而后认真无比道。

“你们啊,思维还是被固化了。”

“我问你们,我们办的案子大不大?”

许清宵如此问道。

“大。”众人点了点头,直接回答道。

涉及两千万两白银,这还不大?他们在南豫府办案,超过一千两白银的案子,都算得上是大案了,何况加了个万。

“那这种案子,难不难查?”

许清宵再次问道。

“难。”众人还是直接回答。

“那如此难查的案子,能用常理来破解吗?”

许清宵继续问道,同时下了一片毛肚在内。

“不能。”

众人略显的有些憨厚。

这种案子若是能用常理来破解,那谁都可以来破了,能成为疑案吗?

“这不就够了,既不能用常理来解答,那就只能用非同寻常的能力。”

“跟你们说了你们也不懂,反正一个月后看吧,不过这些日子,我说什么,尔等就要做什么,明白吗?”

许清宵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详说了,而杨虎六人纷纷点头,随后又若有所思,过了一会杨豹开口了。

“我懂了,高啊,大人您真是高啊。”

杨豹开口,显得十分认真道。

“你怎么懂了?告诉我一下,我真没懂。”

杨豹的兄长杨虎实在是有些搞不明白,忍不住问道。

“这你还不懂?就这样,在那样,明白了没?得了,看你这样子就知道你理解不了,先吃先吃,唉,你们啊,还怎么跟许大人办事,真是没有一点脑子。”

杨豹说完这话,还有些感慨,随后夹起一块肉放入锅中。

众人一看,赵大赵二立刻出声了。

“我懂了,我也明白了,原来如此啊。”

“对对对,懂了,懂了。”

两人也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随后兴奋无比,吃起东西来都有些胃口大增。

“不是,你们懂什么了?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杨虎是真的不明白,怎么一个两个都懂了呢?他将目光落在李健李康二人身上。

感受到杨虎的目光,李健李康有些尴尬了,实话实说他们也不懂。

但都说懂了,他们要是说不懂,岂不是显得自己很废物?那许大人怎么看自己?所以李康微微咳嗽一声,而后压低声音道。

“其实就是几个关键点。”

说完这话,他用手指在杯子沾上一点水,而后留下三个点。

....

紧接着一脸认真道:“懂了没?”

说完两人也低头开始吃东西了,桌上众人都吃的十分愉悦,唯独杨虎实在是吃不下,他真的不明白啊。

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当日。

各大势力的探子皆然回去复命,将今日所见所闻全部告知上去。

一时之间,所有势力都有点懵了。

大魏文宫,一名男子弯腰而立,将今日所见所闻说出之后。

陈正儒与孙静安两人沉默了。

许清宵忙碌了三天,竟然只是为了吃一顿古董羹,这就有些离谱啊。

只是不等两人开口,后者缓缓开口道。

“大人,属下在学堂外偶尔经过之时,发现他们在密切些什么,尤其是杨豹赵大赵二三人,更是说着什么懂了懂了,至于许清宵完全就是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请大人定夺。”

后者将一些细节补充进来,只是这些话让陈正儒和孙静安更加迷茫了。

吃着古董羹?办着案?还胜券在握?

陈正儒皱眉,他在猜测许清宵到底做什么,而孙静安则开口道:“将许清宵这两日买的东西,全部买一份回来。”

孙静安如此说道。

他想不到许清宵在做什么,唯有复制许清宵的行为,才能尝试去猜测,不然的话,光是这些信息,根本猜不到。

“是!属下这就去办。”

后者当下离开,而此时陈正儒开口了。

“孙儒,您懂了吗?”

陈正儒问道,他有些好奇,顺口询问孙儒。

“大概懂了。”

听到陈正儒的询问,孙静安莫名有些尴尬,他不知道陈正儒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陈正儒这表情,看起来好像陈正儒想到了什么。

为了不落面子,孙静安硬着头皮回答道。

“是什么?”

陈正儒继续问道,眼神之中满是好奇,因为他还真不懂许清宵在想什么。

“咳,怎么说呢,略有些复杂,但我应该是懂了。”

孙静安一愣,他没想到陈正儒继续问下去,故此只能继续硬着头皮解释了。

而与此同时。

刑部当中。

张靖,冯建华,还有李远三人听着下属汇报,皆然陷入了沉默当中。

尤其是张靖,他站起身来,望着外面的明月,眼神之中充满着沉思。

他想来想去都不知道许清宵到底在搞什么鬼。

而下属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尚书大人,属下在门外听得很清楚,许清宵说一个月内必能破案,胜券在握,看起来很有自信。”

他如此说道,这句话更让三人疑惑了。

吃古董羹还能破案?

不说别的,许清宵最起码也要出城一趟吧?去平丘府看看?或者把人证找来吧?

就算对方是疯子,你总的喊过来见一见吧?走个过场要不要?

躲在家里三天,就折腾出一个古董羹?吃饱没事干吧?

但又敢说必能破案?

你拿什么破案啊?拿毛破案吗?

可就在此时,李远的声音响起了。

“尚书大人,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许清宵到底在搞什么鬼啊,他到底要做什么?”

李远想不出来,不由喃喃自语。

“是啊,这许清宵到底在想什么啊?此子有些诡异。”

而听到这声音,张靖看着月色,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道。

“许清宵,当真是大才啊。”

张靖开口,无缘无故夸赞了一句。

此话一说,李远和冯建华顿时目光露出惊色。

“大人,您?”

他们一听这话,就知道张靖知道了什么。

然而张靖摇了摇头道:“不可言传,只可会意,有些事情,你们猜得到就猜得到,猜不到也没用。”

张靖显得有些神秘道,说完此话后,他继续开口:“将许清宵这几日买的东西,也买来一份。”

说完此话,张靖离开了。

待消失于刑部后,张靖长长松了口气。

他鬼知道许清宵在想什么,可为什么要夸许清宵?倒不是吃饱没事干,而是李远以及冯建华两人都猜不到许清宵在想什么。

自己身为尚书,他们肯定要问自己。

如果自己回答也不知道,岂不是显得自己和他们一样?

这是同事之间的面子问题,所以张靖硬着头皮夸许清宵一句,如果许清宵破不了案,大不了再说一声,本以为他猜到了,没想到本官还是高估了他许清宵,真是可笑。

不就够了吗?

如果许清宵真的能破案,那自己的足智多谋岂不是体现出来了?

反正,无论如何自己都不亏。

只是,这许清宵到底在想什么啊?张靖也有些郁闷了。

国公府内。

安国公的声音十分响亮。

“大才,大才,大才啊,许清宵当真是大才啊。”

安国公大笑道,笑声让一旁的李兵懵了。

就吃顿古董羹也是大才?

爹,咱能不能别这么尬吹啊。

李兵站在一旁,实在想不明白许清宵在做什么,可偏偏自己父亲却如此夸赞。

一下子李兵觉得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就是自己老爹有问题。

“李兵,你好好学学你这个兄弟,我这侄儿,有刑部尚书之资啊。”

安国公几乎是厚颜无耻地夸赞道。

他也不懂许清宵在搞什么鬼东西,但他知道的是,昨天夸了许清宵,今天还得继续夸。

要不夸岂不是显得自己看走眼了?

至于自己儿子能不能领悟,关我屁事?反正当爹的不能在儿子面前丢人就行。

“恩恩,爹,孩儿知晓了。”

“不过,孩儿还是有些愚笨,这许清宵到底是在做什么啊?”

李兵点了点头,紧接着提出自己的疑惑。

“愚蠢!”

“当真是愚蠢。”

安国公听完此话,顿时站起身来,怒斥两句。

李兵:“......”

“你这兄弟,其才无匹,为父懒得跟你说,让人去准备一些东西,按照许侄儿这两日买的东西给为父准备好来。”

安国公说到这里,转身离开了。

留下来没有意义,因为他解释不清楚,索性就不解释。

不仅仅是安国公这里,其余一些国公列侯,也纷纷叫好。

甚至到了第二日,整个京城开始流传一些极为古怪的言论。

“知道吗?昨日刑部尚书,夸赞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平丘府赈灾案,只怕真的要解开真相了。”

“是啊,是啊,不仅仅是刑部尚书,据说一直看许清宵不爽的孙静安,孙大儒也说许清宵要破案了。”

“何止,安国公,齐国公,卢国公等人昨日晚上突然大笑,夸赞许清宵大才。”

“我跟你们说啊,你们千万不要传出去,我一个兄弟的朋友的妹妹,与许清宵一个下属有深不可测的关系,她说许清宵已经掌握了此案的关键物证,就是那两千万两白银的下落。”

“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我可以作证,他兄弟朋友的妹妹,就是我一兄弟的情人,我可以作证。”

“这不应该啊?这才三天啊,许清宵纵然是有万古大才,可问题是三天就破案,未免有些太快了吧?”

有人提出疑惑,觉得三天就破案,有点夸张,还掌握实质证据。

但很快,一则谣言出现,给予了回应。

“你们傻啊?这件事情,许清宵幕后有人指点。”

“你们知道这人是谁吗?当今的皇上啊,不然你们以为,这件事情为何又拿出来翻案?这许清宵为何敢接?真是愚蠢。”

这个谣言一出,刹那间,被瞬间流传,几乎京城所有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情,而且都认为许清宵之所以这三天优哉悠哉,是因为陛下在后面指点他。

已经将所有证据送给许清宵了,而许清宵只需要等一个月后,老老实实走个过场,到时候该抓人抓人,该追赃追赃。

谣言就是如此,一旦传开,瞬间遍布整个京城。

而且百姓只会听自己想听的内容,虽然有人反对,认为许清宵这是在自暴自弃,可朝廷上下夸赞许清宵有破案之才这个事实无人否决。

尤其是孙静安,张靖这两位,他们两个可是跟许清宵有深仇大恨。

如果他们都说许清宵没问题,那许清宵就真的没问题了。

也就是如此。

转眼之间,过了七天。

这七天内,许清宵待在学堂内,几乎是寸步不离,而杨虎六人也没有在去买东西了,而是每天在学堂练武,许清宵来指点。

学堂内一幕幕,和许清宵说的每一句话,当天晚上都会传达给所有权贵。

可足足十天过去了。

谣言愈演愈烈,百姓们觉得许清宵这样悠闲,是有恃无恐,胜券在握。

而朝堂上下也莫名这样觉得,要说最恼火和郁闷的,就是孙静安,张靖,还有几位国公了。

孙静安和张靖二人,是实实在在恼火,他们不知道许清宵到底要做什么。

都十天了,你还不出来做事?

而诸位国公和列侯也郁闷啊,他们摸不透许清宵的想法,也猜不到许清宵的意图。

自家的儿子又天天来问,再这样下去,他们圆不了谎,岂不是显得尴尬?

就如此。

十五天过去。

这十五天很不错。

许清宵出来了,每天准时散步,逢人就打招呼,还说什么饭后走一走,活到六九九。

有事没事还去戏园子看看戏,完全就没有一副要办案的样子。

而距离陛下一个月的限时。

还剩最后五日。

学堂之外的探子越来越多了。

而此时此刻。

大魏京都。

一座楼塔密室之中。

三道身影端坐在密室内。

房间不大,气氛很压抑,三人穿着黑色斗篷,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一道苍老之声响起。

“两位,如何看待,许清宵接手此案?”

这是第一道声音。

很快新的声音响起,略显年轻。

“许清宵接手此案,并无大碍,他不够资格,只是此事,我一直在思考,陛下到底有没有参与其中。”

这是第二道声音,充满着好奇。

“没有。”

第一道声音直接回答,斩钉截铁。

“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第二道声音再次给予回答。

“可我总是有些不安,我在想要不要.....直接动手,将许清宵抹除,即便是冒些风险,也不用担心,许清宵在朝中,人人喊打,真死了,相信不会有人为他伸冤。”

声音略显冷漠,使得房间有些阴冷。

“不!不能杀!”

第三道声音响起,十分沙哑。

“若杀许清宵,陛下将真正稽查到底。”

“静观其变即可。”

“真到了哪一步,也不迟。”

第三道声音十分沙哑,但声音落下,其余两人都不说话了。

过了一会,三人逐渐离开。

就如此,眨眼之间,五日过去,最终期限到了。

这一日。

满朝文武,京城所有百姓,都激动起来了。

---

---

---

后面还有,不过要很晚!

能等就等,不能等读者老爷们休息。

七月来肝!!!!很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